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哪些
1、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
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
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
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
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1)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顾客需求发生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3)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4)销售和服务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5)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6)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7)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8)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9)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
作指南。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部门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按制定的评审周
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办公室: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落实跟进风
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
机遇评估分析报告》、《风险和机遇应对处理表》。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
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定义
4.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
种不确定性事件。
4.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5、工作程序
5.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
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
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
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但不限
于以下方面的风险:
1)对质量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造成的风险;
2)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设备、工装夹具、刀具对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
4)产品设计开发阶段以及生产过程的失效风险。
5.2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发生频度以及可探测性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
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的确认用
以确定风险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5.2.1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
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
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
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类:
1)非常严重
2)严重
3)较严重
4)一般
5)轻微
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重程
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险严重度的准则:
严重程度描述等级评分
非常严重造成公司泄密,产品召回、自然灾害人员伤亡5
严重公司经济财产损失或产品不符合要求4
较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或生产进度3
一般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2
轻微影响其他辅助性工作1
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
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更高时,依据严重
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
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5.2.2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准则
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频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频度定
义为5级,如下所示:
1)极少发生;
2)很少发生;
3)偶尔发生;
4)有时发生;
5)经常发生;
通过对上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价风险发生的频度,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以
其可能发生的频率进行量化确认作为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准则:
发生频度描述等级评分
经常发生5
有时发生4
偶尔发生3
很少发生2
极少发生1
发生频度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发生频度不一致
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发生较为
频繁时,依据发生频率较高的因素作为风险发生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
险的发生频度后,将发生频度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5.2.3风险可探测性评价准则
风险的可探测性是指风险发生前,根据现有方法,能识别或控制风险出现的
概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可探测性定义为5级,如下所示:
1)、非常容易探测;(如直觉,眼、耳、鼻、口)
2)、常规方法可探测(如普通测试设备);
3)、专用方法或设备可探测(使用专用设备);
4)、特殊方法或设备可探测(使用特殊设备或装置);
5)、不能或很难有方法探测(专用或特殊设备都不能探测)。
可探测性描述等级评分
不能或很难有方法探测5
特殊方法或设备可探测4
专用方法或设备可探测3
常规方法可探测2
非常容易探测1
可探测性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可探测性结果不一
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较难探测
时,依据可探测度较高的因素作为可探测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可探测度
后,将可探测度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5.2.4分析现有的控制措施
1)针对识别出的风险严重度、发生频率和可探测性,检查是否有对应的控制
措施(如:制度、规范、操作指引等;
2)分析控制措施是否可以降低风险的严重度、发生频率的可能性和风险带来
的影响;
3)《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会自动算出风险的值;
4)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评分*风险频度评分*风险可探测性评分
5)风险等级分为:低、中、高三个级别。风险值≤12,风险等级为低;12<
风险值≤24,
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值>24,风险等级为高。
6)中、高级别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或规避风险处理,低级别风险可以不处
理。
5.3风险应对
各实施部门应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风险采取措施,
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风险的目的,风险应对的方法包括:
1)风险接受;
2)风险降低;
3)风险规避。
对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应考虑尽可能的消除风险,在无法消除或暂无有效的方
法或者采取消除风险的方法的成本高出风险存在时造成损失时,再选择采取降低风
险或者风险接受的风险应对方法。
5.3.1风险接受
是指企业本身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
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接受风险的方法:
1)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
2)造成的损失较小且重复性较高的风险;
3)既无有效的风险降低的措施,又无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时;
4)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低于12的低风险。
5.3.2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即采取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损坏或损失,风险评估实施单位
应制定的详细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风险降低方
法:
1)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
2)无法消除风险或暂无有效的规避措施规避风险时;
3)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为12至24之间的一
般性风险。
5.3.3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
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
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
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5.3.4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风险识别和评估活动是用于识别风险并综合考虑对风险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当风险系数过高时应采取风险进行规避或者降低风险,以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或
损失。风险评估实施部门应制定详细有效的措施并予以执行,在制定措施时,应考
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1)制定的措施应是在现有条件下可执行和可落实的;
2)制定的措施应落实到个人,每个人应完成的内容应得到明确;
3)管理者代表对措施的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进,并对残余风险进行确
认。
5.5风险和机遇的评审
管理者代表应组织各部门按制定的周期对风险和机遇进行评审,以验证其有
效性。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1)风险和机遇的识别是否有效且完善;
2)风险应对措施的完成情况和进度;
3)对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度的潜在影响;
5.5.1风险和机遇评审的策划
风险和机遇评审应每年度至少实施一次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当出现以下
情况是,应当适当增加风险和风险评审的次数:
1)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有变化时;
2)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调整时;
3)发生重大品质事故或相关方投诉连续发生时;
4)第三方认证审核前或其它认为有管理评审需要时;
5)其它情况需要时;
5.5.2风险和机遇评审的实施
5.5.2.1实施前的准备
在风险和机遇评审会议之前,各部门应整理本部门对风险和机遇分析的资料,
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内容以及风险应对所采取措施的结果等记录进
行汇总分析。
5.5.2.2风险和机遇的实施
管理者代表按策划的要求组织个部门实施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并保留评审
的记录以及评审所确定的决议,包括后续的改善机会。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形成包
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
a.风险评估报告;
b.持续改进的机会;
c.剩余风险分析及改进措施。
6.相关文件
6.1无
7.质量记录
7.1《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14:42: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713301735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风险控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风险控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