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地理微专题训练42坑
一、单选题
广西乐业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100~1500毫米,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是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地方。乐业大石围天坑群被誉为世界第一天坑群,天坑是一种分布在
喀斯特地区的特殊地质景观,一般的天坑都是单独的一座,乐业天坑却成群出现。乐业天坑垂直深度613
米,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20米,其地下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多长于不稳定的碎石上。
据此回答下列
小题。
1.推测乐业天坑群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A.流水侵蚀
--
岩层张裂
--
岩层垂直塌陷
B.地壳抬升
--
流水侵蚀
--
岩层垂直塌陷
C.流水溶蚀
--
岩层张裂
--
溶洞顶部多次坍塌
D.岩层张裂
--
流水溶蚀
--
溶洞顶部多次坍塌
2.游客在乐业天坑探险旅游的过程中,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有()
A.晒伤B.中暑C.扭伤D.疫情
1.D本题考查天坑卡斯特景观形成的过程,在石灰岩丰富的地区,由于石灰岩表面对裂隙发育,雨水、
地表水、地下水沿着裂隙对岩石进行溶蚀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其底部失去支撑力而多次塌陷,最
终形成天坑群景观,故选
D
。
2.C游客在乐业天坑探险旅游的过程中,由于地形崎岖,地表起伏大,为保障身体安康,应注意防止扭
伤,
C
正确,晒伤和中暑一般在高温干燥地区,广西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不易出现晒伤和中暑,
AB
错误,疫情一般出现在灾区,
D
错,故选
C
。
重庆武隆天坑群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堪称南方喀斯特地貌的经典。其中的箐口天坑形态独特,可
通过二王洞直达天坑底部,世界罕见。下图为天坑群局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图中所示地区
()
A.主要岩石为石灰岩
B.箐口天坑深度在
500
米以上
C.二王洞长约
300
米
D.岩层受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形成天坑
4.下列与武隆天坑群成因类似的景观为
()
A.云南石林B.黄山
“
猴子观海
”
C.庐山
“
飞来石
”
D.新疆
“
蘑菇石
”
3.A石灰岩易被水溶蚀,所以该地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
A
项正确。从图中的数值进行
计算,箐口天坑坑口海拔约
1250
米,坑底海拔约为
800
米,所以深度在
500
米以下;二王洞长约
4
千
米;岩层受流水溶蚀作用,由漏斗下陷形成天坑,故
B
、
C
、
D
错误。
4.A武隆天坑群和云南石林都属于喀斯特地貌,故
A
正确。黄山
“
猴子观海
”
属于花岗岩风化侵蚀地
貌;庐山
“
飞来石
”
属于冰川地貌;新疆
“
蘑菇石
”
属于风蚀地貌,所以
B
、
C
、
D
错误。
2016年陕西某石灰岩地区发现一处地质遗迹—汉中天坑群,天坑总量多达49个。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
图和天坑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5.天坑群的岩石类型属于
A.甲B.乙C.丙D.丁
6.地质作用
②
代表的是
A.侵蚀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岩浆活动
5.A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甲是沉积岩,乙是侵入岩,丙是变质岩,丁是喷出岩
。
天坑群是典
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溶蚀形成的
。
据材料可知,发生在陕西某石灰岩地区
,
石灰岩岩石类型属于
沉积岩
,
A
正确。故选
A
。
6.C地质作用
②
代表的是形成变质岩的变质作用。故选
C
。
2016
年
9
月
25
日,有着超级
“
天眼
”
之称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天坑中顺利
“
睁
眼
”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喀斯特天坑属于下列哪种地貌()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
8.下图为
“
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
”
。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
确的是()
①②③④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③②①
D.
④①③②
7.A喀斯特天坑是石灰岩被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属于下流水侵蚀地貌,
A
对。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平原或三角洲地貌,
B
错。风力侵蚀形成的是风蚀蘑菇等地貌,
C
错。冰川侵蚀形成的是角峰、
U
形谷等
地貌,
D
错。
8.B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先是形成小溶洞
②
,经流水不断溶蚀,形成大溶洞
①
。后因顶部变
薄,发生坍塌,形成图
④
。最后形成天坑
③
,顺序正确的是
②①④③
,
B
对。
A
、
C
、
D
错。
天坑,是存在于碳酸盐岩层中从地面往下形成的深度和口部都在百米以上的陷坑状的地形。已经被确认
的天坑约2/3分布在中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下列省份,天坑数量最多的是()
A.贵州B.广东C.吉林D.西藏
10.天坑内的物质与外界的联系主要依靠水循环的()环节。
A.降水B.下渗C.地表径流D.蒸发
11.下列构造示意图(如下图
,
该地地势北高南低)中最易形成巨大天坑的是()
A.aB.bC.cD.d
9.A由材料可知,天坑是存在于碳酸盐岩层中从地面往下形成的深度和口部都在百米以上的陷坑状的
地形,我国碳酸盐层分布最为广泛地区为云贵高原地区,结合选项可知,贵州省天坑最多,故选
A
。
10.C天坑中的物质与流水发生化学反应,与外界物质产生交换,故选
C
。
11.B读图可知,图中
b
岩层地势较低,且地势北高南低,说明该地为河流流经地区,而下部隔水层受
侵蚀缺失,与其下的石灰岩层发生溶蚀作用,形成天坑,故选
B
。
2016年11月24日陕西省政府宣布汉中发现世界级天坑群,成为中国天坑地貌分布新北界。下图为天坑
形成示意图,形成天坑群的地区分布着厚而广的石灰岩地层,地层底部和顶部具有隔水层,局部岩层裂
隙、节理构造相对发育。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形成天坑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
13.裂隙在天坑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土壤发育B.使洞顶坍塌
C.使地下溶洞扩大D.使地下河道变宽
14.与汉中天坑群形成相关的条件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质条件不稳定
C.地表崎岖不平D.植被覆盖率高
12.C天坑属于喀斯特地貌,受流水溶蚀作用的影响而形成,选
C
。
13.C由图可知,岩层的空隙和裂隙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层裂隙越大,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
越显著,使地下溶洞扩大,选
C
。
14.A本题呈现的为喀斯特地貌景观,该景观形成的条件包含可溶性的岩石、温暖湿润的气候、较高的
植被覆盖率等。陕西省植被覆盖率低,地质条件相对稳定,地表较平坦,所以与汉中天坑群形成的相关
条件是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选
A
。
天坑,是存在于碳酸盐岩层中从地面往下形成的深度和口部都在百米以上的陷坑状的地形,已经被确认
的天坑约2/3分布在中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5.下列省份,天坑数量最多的是()
A.贵州B.广东C.吉林D.西藏
16.天坑内的物质与外界的联系主要依靠水循环的()环节
A.降水B.下渗C.底边径流D.蒸发
15.A由材料可知,天坑是存在于碳酸盐岩层中从地面往下形成的深度和口部都在百米以上的陷坑状的
地形,我国碳酸盐层分布最为广泛地区为云贵高原地区,结合选项可知,贵州省天坑最多,故选
A
。
16.C天坑主要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因此天坑中的物质与流水发生化学反应,与外界物质产生交
换,故选
C
天坑是指由于水不断使性固体基岩,使地表发生塌陷形成的一个巨大的深坑。一队天坑科考人员于
2018年圣诞节从汉中天坑群出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世界天坑群考察。下图是世界主要天坑群的分布
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图中天坑群所在国家
()
A.位于低纬和中纬地区B.都处于板块消亡边界
C.沿岸有世界级大渔场D.人口增长模式都相同
18.天坑的形成过程
A.
②③④⑤①
B.
①②③④⑤
C.
⑤④③②①
D.
⑤①②③④
19.考察期间
()
A.克罗地亚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B.中国飞往墨西哥的航向是先东北再东南
C.墨西哥昼长夜短而且昼长逐渐加长D.所到地区都处于雨季,应重点防范滑坡
17.A图中天坑群所在国家都位于
0
°
~60
°
之间,
A
正确。巴西、马达加斯加位于板块内部,
B
错误。
图中天坑群所在国家沿岸没有世界级大渔场,
C
错误。图中天坑群所在国家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都有,
人口增长模式不相同,
D
错误。
18.A天坑是指由于水不断使性固体基岩,使地表发生塌陷形成的一个巨大的深坑。地下侵蚀范围在形
成过程中越来越大,
①
侵蚀范围最大,应为最后阶段,
②
侵蚀范围最小,应为初始阶段,由此判断
A
正
确。
19.B从
12
月
25
日后的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克罗地亚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A
错误。
墨西哥在中国的东侧,中国飞往墨西哥的航向是先东北再东南,
B
正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墨西哥
昼短夜长而且昼长逐渐加长,
C
错误。我国冬季降水较少,
D
错误。
2016年底,地质勘探人员在陕西省汉中市发现分布有49处天坑的罕见世界级天坑群。下图为石灰岩地区
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0.按成因分类,图中岩石属于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21.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沉积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
20.C根据材料,图示天坑是石灰岩塌陷形成,按成因分类,图中岩石属于沉积岩,
C
对。喷出岩
、
侵入岩都属于岩浆岩,是冷却凝固作用形成,
A
、
B
错。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
D
错。
21.C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石灰岩在常温下易被水侵蚀、溶蚀,形成洞穴,
坍塌形成天坑,
C
对。风力侵蚀形成的是风蚀蘑菇地貌,
A
错。流水沉积形成的是平原、三角洲地貌,
B
错。冰川侵蚀形成
U
型谷,
D
错。
国土资源部在广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世界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如图),读图完成题。
22.形成“乐业天坑”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堆积B.火山喷发C.流水溶蚀D.断裂下陷
23.图中各地貌形态与“乐业天坑”成因相似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2.C根据题干信息,该地区位于“广西”,该地区为我国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带,故判断形成该地
貌景观的地质作用为流水的溶蚀作用。
23.C根据图示的景观判断,①为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属于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②为火山喷发,
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③为桂林山水,属于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④为断层,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
天坑是四周岩壁陡直、平均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m的大型塌陷漏斗,其发育在特定的岩溶地质、
地貌、气候和水文环境下,是一种独特的喀斯特景观。下图示意天坑形成与演化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
题。
24.关于天坑发育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岩层断裂发育
②
石灰岩层厚度小
③
岩层产状平缓
④
地下河水位浅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5.巨量崩塌物造成地下河通道的阻塞和改道,会促使流水对岩石
A.溶蚀、冲蚀增强B.溶蚀减弱、冲蚀增强
C.溶蚀、冲蚀减弱D.溶蚀增强、冲蚀减弱
26.天坑的形成归结为流水对塌陷堆积物的
A.冲蚀作用B.溶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24.A读图可知,图中天坑发育的基础为裂隙发育,然后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发生侵蚀作用,而天坑的
宽度和深度均超过
100
米,说明当地石灰岩厚度大,
①
对、
②
错。图中岩层层序界面看,比较平缓,容
易北侵蚀,地下河水的深浅与天坑发育无关,
③
对、
④
错。故选
A
。
25.A由于巨量崩塌物的堵塞,使得流水流速增大,溶蚀和冲蚀作用增强,故选
A
。
26.C从天坑的形成过程看,在断裂的岩层中,受流水溶蚀作用,然后大量崩塌物沉积在地下河内,最
终由于流水将崩塌物搬运到其他地区,使得该地形成天坑,所以天坑的形成归结为流水对崩塌堆积物的
搬运作用,故选
C
。
27.
鱼鳞坑是在山坡地上修筑的半月状蓄水小坑,呈鱼鳞状品字形排列。下面是鱼鳞坑景观图和鱼鳞坑
纵剖面模式图。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拦截坡面径流
B.提高植被存活率
C.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D.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答案】D建鱼鳞坑是坡面水土保持的一项工程治理措施,坑内可以植树种草。鱼鳞坑在拦蓄地表径
流、保持水土、促进林木生长等方面作用比较显著,而在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方面作用较小。
“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
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左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右图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
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8.右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9.作为
“
民居史上活化石
”
的地坑院,今后应
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28.D结合图可知,地坑院落建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根据图
9
,丁地四周高,中间低,且等高线稀
疏,地势平坦,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故
D
项正确。甲地东北侧为沟谷,位于沟谷的顶部,水土流水容
易导致地坑院落坍塌,不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
A
项错误;乙、丙两地地势起伏大,不适合建造地坑院村
落,
B
、
C
项错误。
29.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能够筹集资金,促进对地坑院的保护,故
A
项正确;部分地坑院还
有居民居住,不适合进行完整保护,
B
项错误;地坑院数量多,废弃的地坑院没有修复价值,
C
项错误;
地坑院占地面积广,会占用大量耕地,并不适合推广建造,
D
项错误。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
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
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0.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北风D.偏西风
31.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A.风速快B.坡度缓C.降水多D.植被多
32.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①
种植耐旱农作物
②
营造常绿阔叶林
③
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④
控制越野自驾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0.D读图,根据风蚀坑的形态,积沙区应位于风蚀坑的下风向一侧,结合图示指向标,积沙区在东
侧,推测该地盛行偏西风,
D
对。
A
、
B
、
C
错。
31.D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风力携带的沙子受植被阻挡,在沙丘沉积,
导致沙丘高度增加,
D
对。风速快,不利于沙子沉积,
A
错。图中沙丘迎风一侧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
陡,
B
错。干旱沙漠区,降水少,
C
错。
32.C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风蚀坑内设置沙障,降低风速,减少侵蚀,
③
对。控制越野
自驾游,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④
对。干旱区,不适宜种植业发展,
①
错。森林耗水量大,不适宜营
造常绿阔叶林,
②
错。
C
对,
A
、
B
、
D
错。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
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读“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33.地坑院最可能出现在
A.江南水乡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东南丘陵
34.地坑院所在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酸雨B.水土流失C.生物多样性减少D.沼泽地破坏
33.C图示地坑院中民居是窑洞,平顶,应位于北方地区,最可能出现在黄土高原,
C
对。江南水乡
民居临河建筑,东南丘陵多竹楼,都是湿润多雨地区,民居是尖顶房,便于排水,
A
、
D
错。青藏高原民
居是毡房,
B
错。
34.B结合上题分析,地坑院所在地区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植被覆盖率低,主要
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B
对。该地年降水量少,酸雨问题少,
A
错。生物多样性减少不是主要问题,
C
错。没有沼泽地破坏问题,
D
错。
地坑院也叫地窖,在我国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
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
人们出行的门洞。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35.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
()
A.土层深厚B.冬暖夏凉C.降水稀少D.木材短缺
36.下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
A.挡风B.防水C.阻沙D.遮阳
37.该地可能位于
()
A.河南B.黑龙江C.新疆D.福建
35.A“地下四合院”是当地人民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发明的传统民居,首要条件是土层深厚,这种建筑
冬暖夏凉。虽然当地降水稀少,但这不是“地下四合院”修建的基本条件,这种建筑并不能体现当地木材的
丰缺程度,所以A正确。
36.B虽然当地降水稀少,但由于降水强度大,多暴雨,为了阻挡雨水通过门洞流进家里,人民在地坑院
出入通道周围修建了砖墙,所以B正确。
37.A
二、综合题
38.喀斯特天坑是自地下深处向地面发展的地貌类型,多给人以奇幻、深邃、险峻、秀丽的感受,具有特
殊的旅游观赏价值。目前,重庆武隆后坪天坑群与芙蓉洞芙蓉江、天生三桥完美组合,已被纳入世界自然
遗产名录。
分析喀斯特天坑形成的自然原因,并评价天坑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
【答案】天坑群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沛,地下暗河等水体水量丰富,对当地广布
的石灰岩不断溶蚀,形成喀斯特天坑。
天坑给人以奇幻、深邃、险峻、秀丽的感受,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非凡性突出,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和
美学价值;对天坑进行科学研究,(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地下水文,大型天坑内的特殊气候与生态环境系
统,生物学与生态学等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具有科学价值;天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具有遗产遗迹价值。
39.
丰富的煤炭资源,给呼伦贝尔带来GDP蛋糕的同时,也在呼伦贝尔草原矿区上留下了万千塌陷坑,
好似月球表面,人们称之为“草原天坑”,如下图所示。
指出
“
草原天坑
”
对草原牧业发展的危害,并提出整治措施。
【答案】危害:草场资源减少;引起草原荒漠化;阻断交通;对人、畜造成伤害。
治理措施:加强煤矿管理;改进煤炭开采方式;填埋塌陷坑,恢复自然植被。
40.
天坑是一种漏斗形岩溶地质景观,是在地下河强烈溶蚀和侵蚀作用下,石灰岩不断溶蚀,导致岩层
崩塌,并贯通地表形成。2016年,我国地质专家在汉中南部发现在数量上居世界前列的天坑群。汉中天
坑群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深处的禅家岩镇、小南海镇、骆家坝镇、三元镇四个区域,处于我国目前发现
的天坑岩溶地貌的最北界,天坑群原始程度高、生态保护好,类型齐全,具“稀、奇、峻、雄、险、
秀”的风景特色。图示意汉中天坑群分布地区。
评价陕西省汉中天坑群景区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
【答案】有利条件:汉中天坑群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原始程度高,生态环境好,类型齐全,风景独特,
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美学观赏价值。
不利条件:汉中天坑群分布在秦巴山区深处,交通通达度低;位置偏远,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
力差;景区地势起伏较大,环境承载量小;距离东部发达地区较远,客源较少。
41.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随着城市的发展,那些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成为长久的“疤痕”。图为我国北方
某地露天矿坑。
列举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利用的措施。
【答案】问题: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引起大气中灰尘增多,导致大气污染;带来滑
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影响出行安全及道路建设;造成与周边景观的不和谐(视觉污染)。(任
答3点,得6分)
措施:合理规划、填埋与整治修复,加大植被及矿坑旅游开发等
4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随着城市的发展,那些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成为长久的“疤痕”,如图所示为抚顺西
露天矿矿坑。借鉴国外经验,废弃矿坑的身份转换往往与新鲜的创意密不可分,比如反恐演习场、垂钓
中心、特色医院等等。
列举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利用的措施。
【答案】问题: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引起大气中灰尘增多;带来滑坡、泥石流、塌陷
等地质灾害;影响出行安全及道路建设;造成与周边景观的不和谐(视觉污染)(答出3点得6分)
措施:植被恢复;复垦造田;矿坑旅游开发;填埋,成为城市建设用地、湿地、公园绿地、博物馆等
(任选2点,得4分,合理即可)
4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以来,其中的“地坑院穿山灶做陕州十碗席”的内容引起了人们对黄土高
原地坑院落建筑关注。被称为“中国民间建筑奇迹”,北方“地下四合院”的地坑院落,是在平坦的黄
土地上向下挖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窑洞,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
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地坑院取之自然、融于自然,是“天人合一”的建筑典范。但现在当地的年轻
人觉得这种院落生活不方便,许多地坑院村落已逐渐荒废、破败,正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1)说出地坑院被誉
“
天人合一
”
建筑典范的理由。
(3)指出地坑窑洞可能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不便。并说明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对这一传统文化加以保
护。
【答案】(
1
)因地制宜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适应当地自然环境;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少雨,树木
稀疏,开挖窑洞,作为居住的房屋,节省了建筑材料的使用;窑洞在地下土层中挖掘,开发了地下空间
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地坑院窑洞深藏土层之中,冬暖夏凉,节约能源。
(
2
)地坑院窑洞内采光条件较差;生活排水不便;窑洞坚固性较差,年久失修,降低了安全性;无线信
号差。
建议:对窑洞进行加固和修缮;发展特色旅游,增加地坑院住户收入;设立专项保护基金。
44.
2016年11月24日陕西石灰岩分布地区发现世界级天坑群,成为中国天坑地貌分布新北界。下图为
天坑形成三个阶段示意图。
简述天坑形成的基本过程。
【答案】该地区可溶性石灰岩分布广,岩层厚,在较强的流水溶蚀作用下,加上岩石的崩塌,最后形成
天坑。
4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水之城”是重庆这座城市的真实写照。水便是嘉陵江和长江,在主城区交汇;山,重庆依
山而建,四面环山。重庆不仅地表崎岖,地下也非常崎岖。武隆国家地质公园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后坪
乡天坑是世界唯一的地表水冲蚀成因天坑群,,谷深林幽,谷底深切,两岸下部近直立,宽度及小,气势
逼人。
材料二:下图为重庆地形图和天坑示意图。
(1)试分析武隆天坑的形成原因。
(2)中梁山一直贯穿重庆市南北,但没有成为嘉陵江的分水岭,试分析原因。
【答案】(
1
)石灰岩层较厚,地表径流大量冲刷,地表洞穴冲刷变大。
(
2
)一开始中梁山两侧河流属不同水系,两侧河流不断溯源侵蚀,完全切断中梁山,河流袭夺。
4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的大石围天坑群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为了揭开其神秘面纱,中
外科考队于2010年10月15日开始对它进行科考活动。
材料二:重庆地形图和2005年酸雨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统计数据。
(1)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地质景观,由图1可知我国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较高的省区是
云南和。调查发现地下河为天坑“之母”,天坑主要是地下水对(岩石名称)的溶蚀
作用造成的。(4分)
(2)图2为乐业地区的各月平均降水量与气温图,请判断其气候类型:。(2分)
(3)请根据图2,你认为科考队对天坑底部地下暗河进行考察的时机选择并予以说明。(6分)
(4)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从农业区位条件看,图示喀斯特地貌地区对当地农业生
产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案】(1)广西(或贵州)(2分)石灰岩(2分)
(2)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
(3)春夏比较合适。因为10月份以后降水较少,地下河流补给也较少,河流流量少,河水较浅,流速
较慢,适合考察。(6分)
(4)土层薄、肥力低;多山地、丘陵,地表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岩层渗水性强,水分不易存储。(答对
其中两点得4分)
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国。全国拥有大小矿山约15万座,占用土地达数百万公顷。随岁月流逝,因
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矿坑也越来越多,废弃矿区往往有诸多疑难杂症,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采空
区规模庞大,不仅不适宜人居,也是耕种和绿化的禁区。但壮丽矿坑所具有的特别之美,也令人印象深
刻。
列举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利用的措施。
【答案】问题: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少(耕地面积减);导致环境重金属污染和周边水体污染;诱发滑
坡、泥石流、塌陷等灾害发生;引起大气中灰尘增多,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出行安全及道路等基础设施
建设;造成视觉污染(与周边景观的不和谐)(每点
1
分,共
4
分)
措施:建设矿坑博物馆,进行旅游开发;填埋与整治修复,进行复垦造田;恢复植被与绿化,建湿地、
绿地;建设为仓储用地、坑塘养殖场、垃圾处理场等。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13:51: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682881730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乐业天坑群.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乐业天坑群.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