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纸鸢图片

更新时间:2023-03-07 10:03:50 阅读: 评论:0

表扬信-读史记有感

纸鸢图片
2023年3月7日发(作者:沟通方式)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目标

(一)图文对照,读懂要求,初步感知看图作文的方法。

(二)学会观察图画,有条理有次序地表达。

教学重点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抓住图意”加上适当“想象”,把事情写得连贯、具体。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看图作文的写作框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趣写作

1.导入:同学们,老师带来一幅画,想不想一睹为快?(生看图)你能用一句

诗来描述画中的景象吗?引出文题——放风筝。

2.指名说放风筝带来的乐趣。

3.是啊,放风筝是一项有趣的活动,适合一群人一起玩。看,这里也有一群小

朋友正在放风筝呢!

二、观察图画,明确目的

1.出示图片,引导观察,明确

时间:

地点:

人物:

环境:

2.看图要有一定的顺序,你们知道观察图画有哪些顺序吗?(由远到近、由人到

景、由整体到局部、由主体到细节等),再看图,按顺序观察图画。

①观察人物。图中主要的人物是谁?

②观察其他的人和场景。

三、想象画面,丰富内容

1.刚才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都知道了画面的内容了。但这还不够,如果我

们能让这幅画动起来,如电影一样,精彩纷呈,那该多好!要将它动起来,就得

靠我们的一项本领,那就是——想象。

(板书:想象)

2.让我们带着想象,再来看看画面上的人物吧。想象图中小朋友的动作、神态、

语言。生说一说。

3.师总结:大家看,通过我们的想象,静止的画面变得如此生动。

四、交流方法,总结框架

让我们再次回忆今天我们学习写看图作文的方法吧。我们采用了观察图画的方

法,观察的时候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由主体到细节的顺序,这时候,观察到的图

画是静止的,我们靠的是想象让画面动了起来。再透过人物的外表,揣摩人物的

内心,将人物的特点展现出来,这就是看图作文。

(一)开头

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简略)

(二)中间

(三)结尾

总结,可以说心情、收获等。(简略)

五、范文引路,巧学方法

主要人物在干什么,想象语言、神态等(近景,详细)

次要人物在干什么、天上其他风筝(远景,略写)

六、谋篇布局,口语表达

1.指导按一定记叙顺序来表达。

2.注意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师指导。

(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

七、参照框架,完成习作

1.认真完成习作。

2.自评:图画的内容是否介绍清楚了?有没有错别字?

3.修改习作。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看图画,写一写”,围绕“放风筝”这一主题展开,引导学生通过

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注

意叙述清楚,写得有条理,还可以把图画中的内容和自己熟悉的人或事联系起

来。

教学目标:

1.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图画,准确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围绕主题,抓住重点,展开合理的想象,把事情写具体,写清楚,写完整。

教学重难点:

围绕主题,抓住重点,展开合理的想象,把事情写具体,写清楚,写完整。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回忆自己经历的类似场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过渡:这段时间,我们一起了解了春天的植物,春天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

来聊一聊春天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学生交流。

3.课件出示放风筝的场景图,朗读小古文:“青草地,放风筝。吾前行,汝后行”。

4.你放过风筝吗?记得当时的情景吗?与大家分享一下。

5.过渡:放风筝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怡情养性,放风筝时的欢乐场面也

令我们回味无穷,你想不想把看到的场景描写下来呢?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与

放风筝有关的习作。

二、明确要求,认真审题。

课件出示习作要求,思考习作有哪些提示和要求?板书课题:看图画,写一写。

三、明确主题,仔细观察。

1.指导看图方法——仔细观察。

(1)看图写话首先要干什么?板书:看——仔细观察。

(2)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找到图中的所有事物,师生交流。

(3)从图上可以找到哪些基本信息?(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

结果等)

2.指导看图方法——确定题目和中心。

(1)拟定题目:一个好的题目能引起人的阅读兴趣,你想给自己的习作拟定一

个什么样的题目呢?提示学生:拟定题目可以从人物入手,也可以从事情入手,

还可以从语言入手。

交流习作题目:

①快乐的小伙伴

②放风筝

③今天玩得真快乐

……学生动笔写习作题目,大屏幕展示交流。

(2)确定中心:图画中最重要的,最有趣的,最想告诉我们的信息就是中心,

这幅图的中心是什么?板书:定——题目中心

(3)学生动笔写习作开头,大屏幕展示交流习作开头:

①星期天,阳光明媚,我和东东高高兴兴地来到黄河栈道的草地上放风筝。

②风和日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中山公园的草地上早就聚集了好多人。

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④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将图画中的基本信息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可以作为习作的开头啦!

四、明确重点,内容具体

1.教师在课件中出示提示词语。(人物多、风筝多、远处的一家三口、近处的三

个小伙伴)

2.学生小组商议:看图画,结合课件词语,你能连贯地说一说放风筝的过程吗?

和小组伙伴说一说。

3.学生自主思考:

(1)图画里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

(2)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心情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

(3)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在做什么?

(4)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联系自己的经历想一想怎么描写能做到具体、形象。

4.指名讲述,师生集体评议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利用语言、动作、心理描

写丰富内容。

5.确定重点:在写放风筝的过程中,要想一想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及会想

什么。

6.学生动笔写习作重点:先想好放风筝过程的思路,再写下来。

教师提示:先写看到的,再写想到的……别忘了动作和语言的描述哦!

五、指导成文,变成故事。

1.想象图画之前和图画之后的内容,让故事有头有尾,更加完整流畅。板书:

想——推前向后;变——变成故事。

2.学生动笔写习作结尾,用大屏幕展示交流,评选最佳习作。

①哈哈,风筝似乎飞到了云彩上。我忍不住大声喊:“成功了,成功了,我把风

筝放到了云彩上!”

②一阵风吹来,风筝使劲地飞,飞得更高了。我望着它,渐渐浮想联翩,它变成

了一只鸟,一只真正自由的鸟……

六、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1.学生自己读习作,看一看有没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

2.同桌互换,读一读,图上的内容都写了吗?写清楚了吗?

七、交流展示,落实表达

教师利用投影,展示有突出特点的习作,集体评价。

范文引路

放风筝

春天到了,一个星期日的上午,丽丽、小伟和冬冬一起来到公园的空地上放风筝。

①丽丽拿着心爱的蝴蝶风筝,对小伟和冬冬说:“我不会放,你们会吗?”小

伟说:“我们会,这就教你。”只见小伟伸出手试试风向,然后将燕子风筝交给冬

冬,说:“现在开始吧!”②小伟抓住风筝线,边回头看边向前跑,冬冬则把燕子

风筝高高举过头顶,做好了随时放开的准备。丽丽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他俩,

希望他俩的风筝能顺利地飞上天空。当距离差不多的时候,小伟告诉冬冬放开风

筝,燕子风筝真像一只轻盈的燕子,一下子飞上了天空。③之后,冬冬又帮丽丽

把她的蝴蝶风筝放上了天空,大家别提多开心了。他们的欢笑声吸引了远处的一

家三口,爸爸妈妈也正在教小男孩放风筝呢!

看,天上的风筝越来越多,有蝴蝶,有燕子,有金鱼,有蜈蚣,还有老鹰……④

真是五颜六色,栩栩如生。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放风筝,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行文写法赏析

❶开门见山,交代了时间、人物、地点和事件。❷展开想象,对人物的语言进

行了描写。

❸比喻贴切,生动地写出了风筝的形态和轻巧的特点。❹排比句写出了风筝的

种类繁多,也写出了天空热闹的景象。

总评:1.小作者采用记叙的形式描述画面内容,做到了叙述完整。2.通过想象,

对图画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了细致描写,做到了描写生动。3.习作

开篇点题,结尾扣题,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看懂画面内容,并把画面的意思写清楚。

2.学会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画面,合理想象,真实表达感受。

难点:透过人物外表想象内心。将画面内容写具体。

教学用具:

课件、音乐、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漂亮吗?美吗?

生:美。

师:美在哪里?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衣服整洁、眉毛好看、笑容很有魅力......

师:谢谢大家对老师的夸赞。是的,我们周边有许许多多的美,需要我们去发现。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课件出示一个圆形,请同学们观看,并说说看到了什么?生纷纷回答。

3.师小结:

同学们的眼睛很亮哦,观察的很仔细,还很有想象力呢。真棒!请同学们擦亮你

们的眼睛,观看一幅图。

二、观察图画,引导想象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图画。

2.初步感知图画内容:

你们看到了些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只要是画面的内容即可,不必指导,旨在

让学生初步感知内容。)

3.观察画面引导:刚才同学们都说的很好,还说出来一些四字词语,优美的句子,

还有一些修辞手法,很棒!老师把同学们说的四字词语,称之为“长大”的词。

(例如:晴空万里、白云朵朵、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4.课件出示一些词语,学生齐读。

5.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写好作文的第一自然段。

师:你们知道观察图画可以用哪些顺序吗?(由远及近、由近到远、由整体到局

部等。)

生纷纷说他们看到的画面内容。

师:一般,一篇作文或者一篇文章的开头都是交代了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让学生按照这样的结构说说,该如何写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范例,然后学生写第一自然段。

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读读。

6.再次观察图画,学写第二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观看图画,天空中,都有什么啊?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观看,

并说说。可以用上我们“长大”的词语和一些修辞手法,这样会使我们的作文“活”

起来。课件出示,学生学写。

7.抓住重点:如何放风筝?指导学生写出放风筝人的动作、神态、语言。

师:同学们,你们有放风筝的经历吗?谁来说一说?

生思考,发言。说他们是如何放风筝的?感受如何?然后让学生再次观看图画,

请学生描述放风筝的人。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提示:放风筝的人的动作是怎

样的?表情如何?他们可能在想什么?说什么?心情怎样?

(课件出示例文)

8.方法小结:

我们的交流很成功,因为你们学会了将静态的画面想象成动态的画面,学会了通

过人物的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这就是看图的技巧,这就是看图作文的诀窍!

9.配乐写作文。

教师巡视。

10.请一两名学生上台读读他们的作文。

三、作业:

把没写好的作文写好,写好的认真修改,然后誊写在作文本上。

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2看图话,写一写》。

教学要求: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观察画面进行合理想象,并真实表达感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诗。(多媒体出示“村居”)“纸鸢”是什么?

风筝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放风筝都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娱乐

活动。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

在这风和日丽,草长莺飞的季节,有一群小朋友他们也来放风筝了(多媒体出示

书上图画)。他们是怎样放风筝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看图写作。(板书课题:看图

画写一写)

二、新授:

1.初步看图,整体观察。

师:你看看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在什么时间,来到了什么地方放风筝呢?(全

班交流)

师:现在我们比比谁的小嘴最棒,请你用这个句式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多媒体

出示)

句式:_______(哪些人),______(什么时间)来到了________(哪里),一起

___________(干什么)。

2.精细观察,关注细节。

师:老师给图上的小朋友起了名字。接下来,我们看看谁的眼睛亮。仔细观察小

明和小军在干什么?(多媒体出示小军和小明放风筝图。)

他们旁边的小丽在干什么?(多媒体出示小丽的画面)图上还有什么?更远处

的天上还有什么?(多媒体依次出示一家三口和天上的风筝图)

谁能把我们观察到的内容完整的给大家说一说。(学生根据细节图完整叙述图画

内容。)

师:同学们,我们由整体到局部,由近及远(多媒体出示观察方法,同时板书“整

体→局部,近→远”),初步描述了这幅图画的内容。

3.展开想象,充实画面。

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让我们知道了这幅画的内容。那么小明和小军是怎样放

风筝的?结合自己放风筝的过程想象他们的动作,让静止的画面变得更加生动。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小明和小军在放风筝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交流呢,现在我们想想他们会说些

什么?(提示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想象他们的语言)旁边的小丽会说

些什么?远处的一家三口呢?假如当时你就在草地上看他们放风筝,你会说些什

么?(全班交流)

小结:同学们说的很棒,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将静态的画面想象成动态的画面。

我们还通过想象他们的动作、观察他们的表情想象了他们的语言。现在我们就来

写写这篇作文吧。

4.出示要求,学生写作。(多媒体出示写作要求。)

5.全班交流,展示作品。

教师适时点拨观察顺序,以及动作和语言描写。

三、小结:

今天同学们通过观察图画进行了写作,我看到同学们都能将自己观察到的画面完

整的写出来,这很好。为了使我们的习作更加精细,下节课我们进行习作的修

改。

四、板书设计;

看图画写一写

由近及远由整体到局部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是看图作文。看图作文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方式。它

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为向高年级书面作文过渡打下良好

的基础。

写作看的图是《放风筝》很简单的一幅画,也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每个学生都能

看懂。所以我主要从观察顺序和指导想象两个方面来完成本次习作教学。为了让

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合理的想象图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本次作文指导课我主要

设计了以下环节:导入、整体观察、精细观察、展开想象、写法指导、起草作文、

展示作品。我把按顺序观察和展开想象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

生在整体观察图画的基础上,有顺序的进行精细观察。明确了观察顺序之后,通

过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对人物的语言进行了想象。

在学生看清楚图意,回答有关问题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把了解到的内容

清楚、准确、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在教学中先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我运用“看谁

的嘴巧。”等带有鼓励性质的话激发学生说话,加强说的能力的培养。总之,通

过看、想、说、写的指导,大部分学生收到良好的效果,能看图有条理地说写一

段通顺的话。

本次习作,尽管学生知道了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图画,并能合理想象图中人

物的动作和语言,达到了本次教学的目标。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引导学

生观察一家三口放风筝时,亲情教育渗透不够;对小朋友们放风筝时的心理描写

指导不够。以后再设计时应完善这方面的缺陷。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10:03: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546301708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纸鸢图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纸鸢图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纸鸢图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