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盟鸥_辛弃疾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水调歌头·盟鸥
宋代辛弃疾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
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
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译文
带湖是我最爱的地方啊,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
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我闲居无事,手扶竹杖,脚穿麻鞋,徜
徉湖畔,一日里竟然千百次绕湖徘徊。鸥鸟啊,你既和我缔结盟好之
后,就应常来常往,不要再相疑猜。还有那白鹤在什么地方呢?请你
也邀请它一起来。
鸥鸟立于水边苍苔之上,时而拨动浮萍,时而排开绿藻,原来是
在偷窥鱼儿,伺机而捕。可笑你只知盯住游鱼多么痴呆,却不懂我此
时举杯的情怀。昔日这里是破败的池沼荒芜的山丘,今夜已是月色皎
洁,清风徐来。人世间几度欢乐,几度悲哀?河东绿荫尚嫌稀少,还
须把杨柳多多来栽。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相
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
中的开头部分。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
的。
盟鸥:是活用《列子·黄帝》狎鸥鸟不惊的典故,指与鸥鸟约盟为
友,永在水国云乡一起栖隐之意。李白诗:“明朝拂衣去(归隐去),
永与白鸥盟。”
带湖: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北灵山下。
翠奁:翠绿色的镜匣。这里用来形容带湖水面碧绿如镜。
先生:作者自称。杖屦(jù):手持拐杖,脚穿麻鞋。屦,用麻、
葛做成的`鞋。
“凡我”三句:表示与鸥鹭结盟,要互相信任,不要猜疑。鹭,
鹭鸶,一种水鸟。
偕来:一起来。
“破青萍”三句:描写鸥鹭在水中窥鱼欲捕的情态。
痴计:心计痴拙。
“不解”句:不理解我举杯自饮的情怀。
“废沼”三句:意思是过去荒凉的废池荒丘,如今变得景色优美。
以带湖今昔的变化,感叹人世沧桑,欢乐和痛苦总是相继变化的。畴
昔,以往,过去。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作者被主和派弹劾落职闲
居带湖之初。淳熙八年(1181年)的冬末,四十二岁的作者,正是年
富力强,应当大有作为的时候,却被南宋政权罢官,回到刚落成不久
的信州上饶郡带湖新居,开始了漫长的归田生活。这首词即作于作者
罢官归家不久。
赏析
此词上阕以首句中“甚爱”二字统摄。次句用“千丈翠奁开”之
比喻,盛赞带湖景色之胜,说明“甚爱”原因。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
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面对如此美景,难怪
“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了。这是用夸张写法来说明“甚爱”
程度,句格同杜诗“一日上树能千回”:闲居无事,拄杖纳屦,徜徉
湖畔,竟一日而千回。下面写因爱湖之“甚”,而及湖中之鸟,欲与
这结盟为友——这是用的拟人法。“凡我”三句,是写对眼前鸥鸟之
愿:希望既结盟好之后,就应常来常往,不要再相猜疑了。这里“莫
相”之“相”,虽然关系双方,但实际只表词人绝无害鸟之心,望鸥
鹭尽情栖游,无须担惊。《左传·僖公九年》有这样记载:“齐盟于葵
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词里这几句格式,
当为《左传》辞句套用,纯是散文句法。
“白鹤”二句,是写对眼前鸥鸟之嘱:托其试将白鹤也一起邀来。
由爱所见之鸥鹭,而兼及未见之白鹤,其“爱”更进一层。以上极写
带湖之美及对带湖之爱,固然表露了词人摆脱了官场尔虞我诈的烦恼
和明枪暗箭的惊恐以后心情之宁静,但在这宁静之中又透露出几分孤
寂与无聊。试想,一个“壮岁旌旗拥万夫”(作者《鹧鸪天》中语)
的沙场将帅,竟然落得终日与鸥鸟为伍,其心境之凄凉,可想而知。
妙在词中表面上却与“愁”字无涉,全用轻松之笔,这大概就是词人
后来所说的“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
秋”(《丑奴儿》)的手法。如此表达,意境更深一层。
过片紧承上阕遐想。作者一片赤诚,欲与鸥鸟结盟为友,然而鸥
鸟是“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它们立于水边苍苔之上,时而拨
动浮萍,时而排开绿藻,对词人的美意不理不睬。其意从下句“窥鱼
笑汝痴计”中可以看出。原来他们“立苍苔”,“为有求鱼心,不是
恋湖水”,与词人“同居而异梦”。专心“窥鱼,伺机而啄在词人看
来,只是一种“痴计”,对此,他当然只能付之一“笑”了。这
“笑”,既是对鸥鸟“何时忘却营营”的讽笑,也是叹自己竟无与无
友。“多情却被无情恼”的苦笑。看来,鸥鸟亦并非词人知已,并不
懂得词人离开官场之后此时的情怀,所以他怅然发出了“不解举吾怀”
之叹。盟友纵在身旁,孤寂之心依旧,无人能释分毫。可见,词人所
举之杯,根本不能为永结盟好作贺,只能浇胸中块垒罢了。虽然人们
常说“举杯浇愁愁更愁”,但词人并没有被愁所压倒。“废沼荒丘畴
昔,明月清风此夜”,他从自己新居的今昔变化中,似乎悟出了社会
沧桑和个人沉浮的哲理——“人世几欢哀”。词人本是心情郁闷,却
故作看破红尘、世态炎良。变得益发旷达开朗,因而对隐居之所带湖
也更加喜爱了。“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要作久居长栖之计了。
词到此处完篇,对开首恰成回应。
如果说上阕旨意全在不写之中写出,那么下阕则就是在委婉之中
抒发了。然而其语愈缓,其愈切,感情愈发强烈,较上阕又进一层。
天地之大,知己难寻;孑然一身,情何以堪!虽有带湖美景,但纵是
盟鸥,也不解已意,作者心绪可知了。可见,这首词表面是写优游之
趣,闲适之情;分明是抒被迫隐居、不能用世的落寞之叹,孤愤之慨。
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
也,寄言也。”细玩稼轩此作,确有“不言言之”之妙。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9:37: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530471705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何时忘却营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何时忘却营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