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翼:论诗
《论诗》
作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
数百年。
翻译: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
经没有什么新意了。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
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赏析:
第一、二句诗人指出,即使是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
的诗篇也有历史局限性。
第三、四句诗人呼唤创新意识,希望诗歌写作要有时代精神和个
性特点,大胆创新,反对演习守旧。
世人常常用这句诗来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
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滚滚长江,无法阻拦。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
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
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
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
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他通过对诗家李白、杜甫成
就的回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
不必为古人是从。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在中国文学史上,“风骚”是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
辞的《离骚》的并称。而“风骚”传统则是在《诗经》和《楚辞》的
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
《国风》所形成的“风”诗传统和代表《楚辞》的《离骚》所形成的
“骚”诗传统。
所谓的“风”诗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现实主义的精神。现实主
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
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
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国风》中的民歌和二雅中的卿士大夫政治讽
喻诗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在内容上,它们正视现实、
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们善于用朴
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比兴,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
象,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情怀,反映现实。而这也就
是“风”诗传统,即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后世文学中继承
发展了“风”诗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主要有:两汉乐府民歌、建安
曹魏时代的文人诗歌、北朝民歌、唐代杜甫的“诗史”作品、中唐白
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宋代以王禹偁作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
诗歌、金元之际元好问的诗歌等。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清代曹雪芹的
3
小说《红楼梦》虽然不是诗歌,但是也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
统。
所谓的“骚”诗传统则是充满激情和幻想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
方法。积极浪漫主义的原则是“力图加强人的生活意志,在他的心中
唤起他对现实和现实的一切压迫的反抗”。诗人屈原的长篇政治抒情
诗《离骚》集中地体现了这种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这表现在《离
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在内容上,《离骚》表现了屈原
的进步理想以及他对进步理想九死不悔的孜孜追求。这是积极浪漫主
义的本质。在艺术手法上,屈原一方面采用丰富的神话素材,通过自
由的幻想,来构成一个奇特的神话世界,借此表现诗人内心的矛盾冲
突和上天入地地求索以及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另一方面还礼利用发
展了民歌的比兴手法创作了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以此来象征他与
楚国腐朽黑暗势力的斗争是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斗争。《离骚》这
种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表现作者对进步理想
的执着追求的特征,也就是“骚”诗传统,即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
统的主要特征。这种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
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
左思、鲍照、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
表的豪放词派、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
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
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古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
4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4:47: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356571677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赵翼.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赵翼.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