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春秋公⽺传》,儒家经典之⼀。上起鲁隐公元年,⽌于鲁哀公⼗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
⼦夏的弟⼦,战国时齐⼈公⽺⾼。下⾯是分享的公⽺传:《宣公元年》原⽂译⽂。欢迎阅读参考!
《宣公元年》原⽂
元年,春,王正⽉,公即位。继弑君不⾔即位,此其⾔即位何?其意也。
公⼦遂如齐逆⼥:
三⽉,遂以夫⼈妇姜⾄⾃齐。遂何以不称公⼦?⼀事⽽再见者,卒名也。夫⼈何以不称姜⽒?贬。曷为贬。讥丧娶也。丧
娶者公也,则曷为贬夫⼈?内⽆贬于公之道也。内⽆贬于公之道,则曷为贬夫⼈?夫⼈与公⼀体也。其称妇何?有姑之辞也。
夏,季孙⾏⽗如齐。
晋放其⼤夫青甲⽗于卫。放之者何?犹⽇⽆去是云尔。然则何⾔尔?近正也。此其为近正奈何?古者⼤夫已去,三年待
放。君放之,⾮也,⼤夫待放,正也。古者⾂有⼤丧,则君三年不呼其门,已练可以弃冕,服⾦⾰之事。君使之,⾮也;⾂⾏
之,礼也。闵⼦要续⽽服事,既⽽⽈:“若此乎,古之道不即⼈⼼。”退⽽致仕。孔⼦盖善之也。
公会齐侯于平州。
公⼦遂如齐。
六⽉,齐⼈取济西⽥。外取⾢不书,此何以书?所以赂齐也。曷为赂齐?为就⼦⾚之赂也。
秋,邾娄⼦来朝。
楚⼦、郑⼈侵陈。遂侵宋。
晋赵盾帅师救陈。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斐林。伐郑。此晋赵盾之师也,曷为不⾔赵盾之师?君不会⼤夫之辞
也。
冬,晋赵穿帅师侵柳。柳者何?天⼦之⾢也。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也。
晋⼈、宋⼈伐郑。
【译⽂】
鲁宣公元年,春季,周历正⽉,鲁宣公即位。继承被弑杀的宣公国君的君位是不说即位的,这⾥说即位是什么意思?是为
了揭⽰鲁宣公的⼼意。
公⼦遂到齐国去迎接齐⼥。
三⽉,遂迎接鲁宣公夫⼈妇姜从齐国回到鲁国。公⼦遂为什么不称公⼦呢?同⼀件事这⼈出现两次,就直接称呼名字。鲁
宣公夫⼈为什么不称为姜⽒呢?这是贬责她。为什么贬责她呢?谴责在丧期中婚娶。在丧期中婚娶的是鲁宣公,那为什么要贬
责夫⼈呢?在鲁国没有贬责鲁宣公的道理。既然在鲁国没有贬责鲁宣公的道理,那么为什么要贬责夫⼈呢?因为夫⼈与宣公关
系密切,如同⼀个整体。这⾥称宣公夫⼈为妇是什么意思?这是有婆家的说法。
夏季,季孙⾏⽗到齐国去。
晋国放逐⾃⼰的⼤夫肯甲⽗到卫国。放逐肯甲⽗是什么意思?就好像说不能离开卫国。然⽽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接近古
代的正规做法。这样做为什么说接近古代的正规做法呢?古时候⼤夫被免职以后,三年之内等待国君放逐。其实国君放逐⼤夫
是不合于礼的,⼤夫等待被放逐,是合于古道的。古时候⾂⼦有⽗母的丧事,那么国君三年之内不到⾂⼦的门上去召唤他。如
果举⾏过周年的祭礼以后,他就可以穿上礼服,戴上礼帽,从事有关军务的事了。国君让他这样做,是不合古道的,⼤⾂⾃⼰
这样做是合于礼的。从前闵⼦赛将服丧的⿇带结在腰间⽽从事公务,事后说:,'j⼝果像这样做,古时候的做法也太不近⼈情
了。”于是他隐退了,辞官归⾥。孔⼦⼤概很赞许他。
鲁宣公在平州这个地⽅与齐侯会唔。
公⼦遂到齐国去。
六⽉,齐国⼈取得了济⽔以西的⼟地。鲁国以外的国家取得城⾢⽥地是不记载的,这⾥为什么要记载呢?因为这是鲁宣公
⽤来*齐国的。为什么要*齐国呢?为了就杀太⼦⾚⽽向齐国⾏贿。
秋季,邾娄国国君来鲁国朝见。
楚⼦和郑国⼈侵略陈国。接着⼊侵宋国。
晋国⼤夫赵盾率领军队救援陈国。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与晋*队在斐林这个地⽅会见。共同讨伐郑国。这⾥的“晋师”就
是晋国⼤夫赵盾的军队,为什么不说明是赵盾的军队呢?这是表⽰国君不与⼤夫会晤的⼀种说法。
冬季,晋国⼤夫赵穿率领军队侵犯柳这个地⽅。柳是什么地⽅?是周天⼦的闲⽥。为什么不说是周天⼦的呢?不赞成晋国
攻打周天⼦。
晋国和宋*队攻打郑国。
扩展阅读:公⽺传名句
1.饥者歌其⾷,劳者歌其事。
出⾃先秦《公⽺传·宣公⼗五年》何休解诂。歌,唱、吟叹。饥饿的⼈咏叹他得到的⾷物,劳动者歌咏他所从事的⼯作。
此⾔诗歌是劳动⼈民抒写⾃⼰劳动与⽣活的产物。这在某种程度上触及了⽂艺的起源问题。
2.君⼦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其⾝,善善及⼦孙。
出⾃先秦《公⽺传·昭公⼆⼗年》。君⼦褒扬好⼈好事是长久的,憎恶坏⼈坏事是短暂的;憎恶坏⼈坏事只停留在坏⼈⾃
⾝,褒扬好⼈好事却要延及他的⼦孙。
3.⼦以母贵,母以⼦贵。
出⾃先秦《春秋公⽺传·隐公元年》。⼦⼥可以凭借着母亲的⾝份⽽变得⾮常尊贵,母亲也可以凭着有着出众才能的⼦⼥
⽽受到⼈们的尊重,在这句话中,作者阐述了在母亲与⼦⼥之间,会因⼀⽅的尊贵⾝份或是出众的能⼒等因素,⽽受到他⼈尊
敬的事实。
4.朋友相卫,⽽不相迿。
出⾃先秦《公⽺传·定公四年》。迿:争拗。朋友之间应该相互维护,⽽不应该相互争拗。
5.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出⾃先秦《春秋公⽺传·哀公⼗四年》。治理*的社会,要让其回归正道,没有什么能够《春秋》⼀书的。
6.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出⾃先秦《春秋公⽺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贵的⼈避讳,为亲⼈避讳,为贤能的⼈避讳。
7.君⼦见⼈之厄则矜制之,⼩⼈见⼈之厄则幸之。
出⾃先秦《公⽺传·宣公⼗五年》。君⼦看到⼈陷⼊了困境,便会⼼⽣怜悯之⼼。⽽⼩⼈看到了别⼈陷⼊困境,便会幸灾
乐祸。
8.*以⾃⽣,亡⼈以⾃存,君⼦不为也。
出⾃先秦《春秋公⽺传·桓公⼗⼀年》。为了保全⾃⼰就毁灭别⼈,有道德的⼈是不会那样做的。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4:36: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349881676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春秋公羊传.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春秋公羊传.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