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陈毅探母

更新时间:2023-03-07 04:06:39 阅读: 评论:0

防灾减灾标语-土豆烧肉家常做法

陈毅探母
2023年3月7日发(作者:插花教案)

:

孔融让梨

在我国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中,有“融四岁,

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的韵文。孔融四岁那年,正在院中玩耍的孔融兄弟几个,

应对父亲刚买来的梨子,哥哥让孔融先拿,而孔融却拣了个最小的。父亲问孔融为

什么这样做,孔融回答说:“哥哥比我大,就应吃大的;我年纪小,就该吃小的。”

父亲不禁为儿子的谦让懂事高兴,却又故意问道:“可你还有个小弟弟,为何不把

最小的梨留给他呢?”孔融则答:“我比弟弟大,哥哥就应让弟弟,因此把大的留

给弟弟吃!”你能不为孔融这种谦让精神所感动吗?

:

陈毅孝敬父母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

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飘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十分高兴,刚要向儿子打

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

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但是去,只

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十分难过,

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

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这天我就是

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

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

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

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

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明白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

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孝敬父母关爱帮忙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

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

友,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其实父母亲想要的真的不多,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孝心和关爱,期望我们在需要时伸

出扶助之手。

当父母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好吗?”随

意买的宵夜,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

肩。。。。。。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成人,父母却愈来愈老。他们变成了老眼昏花,动作迟

缓,手脚不灵便,思维迟钝,没有记性,说过的话以为不说,重重复复,唠唠叨叨,甚至患

上老年痴呆,像三岁的小孩。说话时,他们会突然想不起要说什么,甚至极可能最后连要做

什么,都一并忘记;他们会重复又重复教过我们的故事和儿歌,沉醉在那些和我们一齐度过

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回忆中!他们会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

手还会不停的抖;有时还会感到孤独寂寞,痴痴呆望远处。看到父母慢慢衰老,我们就应想

到儿时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父母不厌其烦为我们洗了多少的尿布,花了很多时刻和

精力教我们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我们穿衣服、

梳头发;每一天教我们背儿歌,还要绞尽脑汁,去回答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古怪问题。

当时,父母做这些多么的耐心,多么的温柔,总觉得有了我们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

朋友,人们常说父母恩最难回报。愿我们能以当年父母对待小时候的我们那样,耐心、

温柔地对待渐渐老去的父母,体谅他们,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哪怕

只为父母换洗衣服,为父母喂饭送汤,为父母搽搽风湿油,按摩酸痛的腰背,握着父母的手,

扶着他们一步一步地慢慢散步。。。。。。让我们的父母幸福快乐地度过余生。学学陈毅元帅孝

敬父母,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

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

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职责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

爱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

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

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

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

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

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

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

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悲哀,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貌,发

奋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

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

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之后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

知县,正因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立刻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

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

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状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

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

正因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

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状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

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

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

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

还就应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

代学生的职责。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

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但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样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

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

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4:06: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331991673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陈毅探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陈毅探母.pdf

上一篇:东郭先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陈毅探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