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协调发展

更新时间:2023-03-07 03:01:58 阅读: 评论:0

幼儿园里好事多-无法切换输入法

协调发展
2023年3月7日发(作者:西狩获麟)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综合起来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三

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前提,协调发展是全面发

展的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三者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新的提法,现在把它们作为一

个整体提出来,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并赋予时代内涵,作为我国未来社

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项指导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

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的关

系,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身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紧密联系,

不能孤立起来。

一、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前提

首先这里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包括下面的“可持续发展”不是

单纯的词语解释,只是局限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这个基点上。全面就是把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看成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建设。全面发展,就是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

全面进步,就是要着眼于对自然、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

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全面建设。而协调发展,就是政治、经

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助。

从上面可以得出,全面发展注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性,而协调发

展则注重了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之间的协调关系。

历史经验说明,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前提,只有发展全面了,才有可能实

现协调发展。苏联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方针,导致国家

经济结构失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经济滑坡和国家的解体。而自我国

建立以来就注重发展的全面性,从而为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以苏

联为经验,主张实行中国工业化道路,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

轻重协调发展的路子。邓小平认为,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的原则,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还特别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置于发展的全局来考

虑,强调“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

一”[1]。党的十六大在“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又根据我国

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

展的科学论断。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十六大的精神,第

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至此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目

标发展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不断补充、不断完善,使各方面相互促进、相互适应、良

性互动。

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注重某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其它方面的发展,

往往导致发展失衡,出现不协调的局面,最终阻碍发展的进程。如果单纯的追求

经济的增长,而不重视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增长失

调,最终制约发展。只有注重发展的全面性,才能实现各方面协调发展。

二、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内容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

体,为使这个整体发挥最大的效益,必须协调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

面的关系,使优化的整体大于各个部分的总和,这是强调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不但追求发展的全面,而且在各个阶段都有自己发展的侧重

点,找准重点,并且协调好重点和其它方面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得到顺利

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文革期间,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忽视经济建设,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十一届三中全

会拨乱反正,从以阶级斗争的错误轨道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突出

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同时协调好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使我

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现阶段强调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

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

各个方面相协调。如果不协调好城乡发展,就会导致城乡差距拉大;如果不协调

好区域发展,就会导致东、中、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如果不协调好经济发展和

社会发展的关系,发展中凸现的社会问题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步伐;如果不协调

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能把经济的增长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如果不

协调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就会影响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单是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是远远不够的,而协调发展有着更深层次的涵

义。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追求的必然结果。

三、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生态的承受能

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

的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主张兼顾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

展,为保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永续性,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

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对资源索取的比较少,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不用考

虑发展的持续性,依然可以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所以也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

理念。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多数国家只注重经济的增长,无限制的向

自然界索取资源,大规模的进行工业生产,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资源浪费、生

态环境的恶化,这是一种不全面、不协调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

思考。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人们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人们逐渐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且逐步深入人

心。

当前,对于可持续发展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认为没有坚持可持续发展,也

获得了全面协调的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历史发展阶段上来讲,随

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索取和破坏逐渐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

而在生态环境承受范围之内,人们不坚持可持续发展,也有可能获得全面协调的

发展。二是从区域范围上来讲,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些

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只注重经济增长的阶段,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而有

些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和攻坚阶段,不可避免的造成资源的浪费

和环境的破坏,但还在承受范围之内,依然获得了全面协调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只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目光短浅的。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凸现了它的危害和弊端,必须引以为戒,不能

重蹈覆辙,坚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由于长期坚持“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

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一是资源短缺。有些自然资源已经面临枯竭,

有些自然资源逐渐依赖进口,并且比例逐渐增大。以石油为例,“截止2005年,

我国石油可采储量约占到世界总量的1.5%,按目前的开采水平,国内剩余的可开

采储量大约可开采14年。”[2]而“中国的石油用量,已由2002年的13.495万桶,

增至2003年的13.539万桶,2004年增至13.570万桶,”[3]据保守估计,在2010

年、2015年和2020年,中国需要进口石油分别为150Mt、180Mt和200Mt,“[4]供

求矛盾更加突出。二是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环境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城市

扩展到农村;土地荒漠化加剧,”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每年还

以264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5]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濒临物种不

断增加。我国生物物种数量正以每天一个濒危甚至走向灭绝的速度减少,农作物

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还有大量物种通过各种途径流失海外。

这些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发展、协

调发展的充分条件已经完全转化为必要条件。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我

国永续发展,才能保证全面、协调发展的持续性。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的三个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又

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前提,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

的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三者相互依存、相

互促进、缺一不可。

本文章由西安牛皮癣医院/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3:01: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293181667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协调发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协调发展.pdf

标签:协调发展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