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
《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剧作家乔伊斯?蕾秋的作品。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
候,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随着阅读的深入,越发觉得精彩,发人深省;很久没
有这样的书吸引我一口气读完,感慨万千,希望与大家分享。
全书从60多岁的退休老人哈罗德收到一份昔日好友奎妮的来信开始讲述。奎
妮与哈伦德已经有20年没有联系,信上奎妮告诉哈罗德自己患上了癌症,将不久
于人世,这封信是专门来和他道别的。看到信的那一刻,哈罗德非常吃惊,往事也
随之涌上心头,他觉得应该为奎妮做点什么,为了让奎妮恢复健康或活得更久,他
决定从所住的金斯布里奇徒步走到贝里克郡,全程600多公里。哈罗德没有告知妻
子莫琳,没有携带生活必需品和徒步所需装备,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裸走”,因
为哈罗德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对奎妮的健康有所帮助。在没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情况
下,哈罗德耗时87天,成功走到了奎妮的疗养院,见到了奎妮最后一面。
刚开始上路,哈罗德非常介意自己的外表和别人的眼光,中间也经历了几次动
摇,但因为沿途陌生人、家人的鼓励、肯定而得以坚持,突然有一天,他似乎想明
白了,开始享受以地为床以天为被的惬意,并乐意接受别人有限的食物和帮助,同
时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徒步的过程,是哈罗德包括他的妻子莫琳的自我反思的过
程,也是他们关系的修复过程,更是他们彼此心灵重建的过程。
哈罗德带着伤痛出发,却选择了走向爱。与其说他徒步走了600多公里,不如
说他经历一个87天的心历路程。在一个人行走的路上,他更真切地看见了自己,
承认自己的恐惧与软弱。他接纳了自己,原谅了所有人,这是他真正成长的开始。
而妻子莫琳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样看见了自己,看见了丈夫。他们彼此重新敞开心
扉,敞开怀抱。
旅途中的哈罗德不仅渐渐读懂了人生,学到了要追求最珍贵的亲情、爱情、友
谊,懂得舍弃一些其他身外物,更学会了接纳自己,从而感悟到“给予和接受都是
一份馈赠,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2
利用上下班的零碎时间7小时48分,经历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历时87天步
行了627英里的一个人的朝圣。
书本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新奇情节,只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
了一个木讷、内向、孤僻、固执、善良的老人,只为拯救一个多年未见的病危的同
事和故友,而几近疯狂的坚持完成了一个徒步的朝圣之路,从而演绎完成了内心和
自我的救赎。
对哈德罗来说,一切都只为了一个承诺,无关信仰,最多也就是一个为了祈求
故友活下去的一个信念,但就是这一个信念,让他在麻木到即将放弃的人生之末,
用他一生中最为疯狂的行动完成了这一个灵魂之旅,用心灵和回忆丈量着自己的人
生,在被所谓的命运捕获之前,幡然醒悟还有很多事情可做。
一切都是淡淡的,没有呐喊,没有轰轰烈烈,连顿悟都是淡淡的。随着老人蹒
跚而日渐稳健、迟疑而后又坚定的脚步,带领我们逐渐深入思考,关于人性、爱
情、家庭,关于信念、坚持、放弃,关于孤独、伤害、失去,关于宽容、原谅、祝
福,关于接受、改变、离开......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所有人事物都只是陪走一程,尤其是一个向着精神殿堂跋
涉的朝圣者。也许只有让身体放归大自然时,心灵才更容易找到最原始最本真的记
忆,更容易从逝去的岁月中寻回隐匿的自我。那些青涩而甜蜜的怀念,那些遗憾又
悔恨的羁绊;那些快乐又唯美的曾经,那些痛苦却压抑的过往那些一点一滴的存
在,在黑夜与孤独中无所逃遁;那些曾经的纠结与悲欢,在困难的行走中渐次平
淡。
她触碰过生命的真实,也曾经游戏人生,终有一天,我们都将关上门,把一切
都放下。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3
期初并不知道“朝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朝圣”是一项具有重大道德或灵
性意义的旅程或探寻。老妈推荐我读这本书的原因也是书中的哲理,主人公的经历
与书本身的精彩。朝圣原本一个宗教的重要之事,现在用在一个人身上,我想表达
的就是所谓的信仰与精神吧!毕竟西方人对于宗教与信仰是如此重要,甚至高于自
己的生命。他们的信仰就如同我们东方国家的佛教那样根深蒂固。
主人公过了几十年平平淡淡的生活,工作的一成不变,亲友没有往来。而在早
晨一封二十年老友寄来的信开始了小说的序幕,奎妮身患绝症写信告别。写下回信
寄出后,他开始了风雨征途,经过一个又一个邮箱,最后横跨整个英格兰,心中一
直怀着只要他未曾放弃的走下去,奎妮就还可以活下去。
关于爱与信念以及万物之类,书中用并不华丽的辞藻却表达出描绘出一切,如
此简单朴素却令人深深感动,人生的路只够一个人走,从一个人到两人一狗,到声
势浩大的朝圣团,最后世界只剩一人的宁静与超脱。自己的世界才是过程中想要
的,正让我想起了NBA中被多次提到的“相信过程”,虽然有时候结果更令人在
意,但或许有时候,在我看来,这更像一场以伪装自我救赎的寻觅,寻觅几十年前
没有抱歉与自责,不时传来哈罗德与莫琳阵阵笑声的夜晚。
关于离别和重逢,我们能看到的朋友与自己IDE交集,过客还是熟人,也许是
匆匆的告别,也许是一路走下去,我们除了亲人外称兄弟姐妹的那些人,也只有给
我们一句鼓励,人生的路,总归要自己走,孤单可以承受,离别时也请还好告别,
不是不愿面对地退缩,而是面对挚友挥手告别的勇气。即将结束的岁月里的一群
人,就是需要去告别,就像高考这个截点。小说里的主人公也以他自己的方式朝
圣,治疗他的挚友,以治疗他风尘仆仆的心与千疮百孔的家。
最后的最后,在奎妮的葬礼上两人找回了以前儿子还在世的感觉,回忆曾经美
好的释怀。信念可以坚持很多事,不应该去嘲笑看似不实际的想法,善待世界善待
自己。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4
一个人的朝圣,最初不知怎么接触到这本书的,或许是朝圣这样的词语吸引了
我,在我看来,朝圣,是神圣的,是难以亲近的,它为什么会出现在一本书的`名
字中?直到看完整本书才明白。
这本书花了我两段时间,开始时已快临近期末,医学生的魔鬼考试月,一切都
向考试看齐,所以我只是看了一部分,考试完又想玩,又要过年走亲戚,以至于这
本书的战线拉的太长,新学期,熬了几个夜,终于看完了。
哈罗德的朝圣,在我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他一路走,我跟着全程脑补。一边
看,一边疑惑着,朝圣,真的是朝圣吗?我看不然吧,或许换成探望?拜访?更为
贴切。但当我看到结尾,才知道,哈罗德去疗养院看奎妮可以用拜访、探望之类的
词,而哈罗德发现自己的内心选择却足以用朝圣了,因为只有朝圣,才能找到最真
的自己。
哈罗德不顾妻子的反对,选择步行去见奎妮,我觉得可能当初哈罗德也是脑子
一热,因为我发现一开始哈罗德总爱想起一些事儿。走着走着,离成功越来越近
时,哈罗德却想放弃了,真的很怪,坚持了那么久,就要放弃?!也许是太累了,
也许是不知见到奎妮说些什么,也许是那群随行者们捣的鬼,真的,那群随行者就
像社会上的多数人的一个缩影,在他们看来,朝圣只是一次愉快的交易,简单行走
的背后是名与利。幸运的是,哈罗德对随行者的态度从最初的接受,到包容,再到
最后的默默离开,也许,他内心的改变是他还能坚持下去的一大缘由吧。
这篇小说主人公是哈罗德,退休生活暗淡无味,索性说走就走,待得豁然开
朗,才觉,原来当初最美好。转而一想,哈罗德的故事像是在说每个人,弯弯绕绕
兜了大半圈,最后又回到了原点,只是这个原点已经变了。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5
此时我刚刚读完《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我的心中升起淡淡的忧伤,雷秋・
乔伊斯到底在诉说什么?主人公哈罗德于一个星期二早晨接到一位二十年前的老友
奎尼・轩尼斯的一封信,信中说奎尼得了癌症,在贝里克的一个疗养院内,那里属
于英国北部苏格兰的地方,而哈罗德此时住在英国南部英格兰的金斯布里奇。
哈罗德给奎尼写了回信,但这信是哈罗德自己送去的,经过与一个加油站女孩
的聊天,哈罗德突然想走着去贝里克,因为哈罗德相信只要他走着,奎尼就会活
着。因为这样一个信念哈罗德从金斯布里奇步行到了贝里克,历时87天,途行
627里。
但我感觉这不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故事,哈罗德此时已经年迈,在途行的过程
中经历了种种磨难,他回忆了自己过往的生活,在其幼年时就离家出走的母亲,酗
酒的父亲,十六岁时父亲丢给他一个大衣让他离开家,与儿子戴维深深的隔阂和戴
维的离世,与妻子莫琳深深的隔阂,导致之后的分居。
这些回忆都深深的折磨着哈罗德,但在途行的路上这些回忆却常常出此刻他的
脑海,在哈罗德离开的这段日子莫琳也想起了以前的生活,为什么就和丈夫走到了
这样的地步,莫琳将戴维的离世怪罪到哈罗德头上,说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从来没
有给过戴维关爱,之后莫琳翻看了一部相册,看到哈罗德和戴维的合影。
感觉到他们父子以前是尝试过好好沟通的,莫琳也进行了一些自我批判,在哈
罗德行走的时间内,他们都直面了这二十年来都不愿应对的内心世界,他们发现都
深爱着对方,最终得以化解,莫琳也搬回去和哈罗德一齐住,他们想起了刚认识时
的场景,都想起当时认识时的玩笑,他们都笑了。
一个人的朝圣,与其说走在路上,不如说走到心中,应对一些我们不敢应对或
不愿应对的心结,只有我们勇敢应对才能打开心结,最终获得理解、获得幸福。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6
看完几天才来写书评。
最高的完成并不是外在目标的完成,而是自我的完成。――在这里,最高的完
成不是他们见到了彼此,更谈不上实现拯救了奎妮的愿望(因为她最终还是离开世
界了),而是他实现了自我的完成、激发了爱的能力,并修复了爱的关系――与自
己的关系、与爱的人的关系。
这段朝圣的旅途又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呢?对于哈罗德这个人来说,完成“自
我发现”仅仅依靠他个人力量的难度过大,这段旅途起到的作用是,提供有效的外
在力量帮助甚至迫使他开始“自我完成”的生命工程,他所见到的事、接触的人、
听到的理念,以及感受到的来自他人在“自我发现”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声音,都
给他带来影响,这些都是一种煽动、干扰甚至侵犯。它们的作用是促使他回顾、反
思他之前所有的自我认知及爱的表达方式。
当我们的内心有所感触,在情感的基础上反思,我们就获得了智慧。与生俱来
的思维,经历了反思、内视并建立起思想和内心的交流及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我们
逐步实现自我完成。――这就是这段朝圣的过程所具有的意义。当然,结果也是圆
满的,就是重复上面提到的,哈罗德实现了自我完成,激发了爱的能力,修复了和
妻子的关系,重拾爱意,共度美好余生。
标题取得好,“一个人的朝圣”,我认为,“一个人”代表ego,这正是一段
通往自我的内心、实现自我(ego)与内在连接的朝圣,它耗时87天,跨越627英里
(约1009公里),以徒步的方式――慢下来,静静回顾、思考、沉淀。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7
我在一个个人情绪比较低迷的春日早晨,打开这本书,期待在全新的文字和故
事中,得到一些启发,让自己心灵得到一些安慰及安宁。
故事从一个平凡的早晨展开,一封突如其来的信掀动主人公哈罗德沉闷无聊的
生活。来信人是二十年没联系的,如今罹患癌症,去日无多的旧日好友。简短回
信,准备到街尾把信投出,哈罗德从挂衣钩上取下防水外套出门的时候,恐怕自己
也没想到会由此而开启一段改变他人生的旅程。
到街尾的邮箱时,他没有做出那个简单的动作,改变了主意,想多走一段路,
把信投入下一个邮箱。后来,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箱,他都没有投信。却有一个想
法,逐渐在心里清晰起来,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面,不停地行走,目的地是好
友所在的,距离他五百多英里之外的疗养院,他要步行去探望,希望她活下去,等
待他的到来。
没想到的是在故事的后期,从哈罗德给加油站女孩的信中得知的,他儿子戴维
早在二十年前就因抑郁症自缢身亡。沉浸在丧子之痛中无法自拔,相爱的妻子自此
与他渐生隔阂,成了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一对悲伤的,责难了自己整整二十年的
可怜人!
旅行的意义之一,应该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中,静下心来,换一个角度,审视自
己,剖析自己吧。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迷失太容易了。
在哈罗德行走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想,他会在什么样的情景下见到老友。尤其
是他的朝圣之旅被记者报道,之后陆续有一大堆追随者之后。镁光灯,鲜花,惹人
泪水的拥抱,鼓舞人心的演讲。千万不要是这样。
还好,最终繁华虚无散去。连那只半路执意跟随陪伴的小狗也找到新主人,主
动离开。老友带着笑容离世,哈罗德和妻子莫琳放下沉重往事,敞开在旅途中逐渐
打开的心门,接纳自己,接纳对方。
被契机改变的人生。其实我觉得不应该称之为朝圣,更准确的,是一个人跳开
惯常生活的圈子,破除身边无形的壁垒后,对自我的认知,和往事的和解,真正意
义上对别人的理解及包容。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8
很久了,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直到这次,读《一个人的朝圣》,然后竟然
想写点什么!
故事的主人公哈罗德,在酿酒厂四十年的销售代表,既无朋友,也无敌
人,一辈子小心冀冀地为人,在妻子的眼里,他既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更不是一
个称职的父亲,然后这一切抱怨积累到他们唯一的儿子自杀时到达顶点,然后,他
们分居了,夫妻疏离,形同陌路。直到有一天,哈里德收到了那封远方的来信,他
唯一曾经的老友奎妮身患癌症,写信告别。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一个人的朝圣就
从这里开始了。
如果没有奎妮的那封告别信,也许哈里德的一生就这样在和妻子感情的日渐疏
远中过去了,但不幸的是奎妮竟然身患癌症,震惊悲痛之余的哈里德终于坐不住
了,他要徒步去看望奎妮,他要让奎妮相信: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从此之
后,1个人,87天,627英里,哈里德就这样走了下去,没有好的装备好的鞋子,
没有手机,甚至没有银行卡,但他终于完成了这伟大的一个人的朝圣,他终于做到
了成为一名优秀的父亲,虽然儿子已经不在人世,但在他的心目中,儿子从来就没
有离开过他们;终于他再次让妻子相信自己是一名最出色的丈夫,他们的爱情回归
了。
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走在通向码头的路上,真相如刺破黑暗的光线袭来。
她和哈罗德凑和这么些年的原因并不是戴维,甚至不是因为同情。她忍过这些年,
是因为无论和哈罗德在一起的日子有多孤独,没有他的世界只会更加孤单。”是
啊,我们有时候对于身边的人习以为常,没有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是多么的来之不
易,甚至会挑剔对方的诸多缺点,但一旦那个人,如果你身边的那个人突然就走了
的话你才会发现原来你们彼此是多么的不舍,原来你们彼此是如此的谁也离不开
谁,如此的相爱!
一个人的朝圣,哈里德带给我们的不止是徒步627英里沿途收获的感动,不止
是对儿子对妻子那深深的爱,还有对友情的执着,对信念的执着,所以,无论任何
时候请相信自己相信爱!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9
现在正是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被名字吸引了,所以拿来拜读学习一下。从
现在的所处环境来看,前半部分的内容很精彩,都在描述哈罗德一个人在路上的回
忆,也让他真正敢于面对过去生活的痛苦和得失,更让他明白了他爱莫琳爱戴维,
还爱他的父亲和抛弃了他的母亲。哈罗德如果没有离开莫琳,他也不会知道这些年
来他是多么爱莫琳,莫琳也不会知道她其实已经原谅了哈罗德和接受了儿子戴维的
死亡。
每天生活在亲人朋友之间,过着重复的生活状态,难免会让人迷醉,让人“身
在福中不知福”,现在物欲横流,嘈杂纷扰的世界更容易让我们迷失自我,我们需
要独处的时光,需要一个人安静下来问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要做什么?
学会一个人独处,一个人勇敢面对自己的过去和得失成败,并且汲取它们的营
养借着阳光努力向上生长。敢于面对过往,内心才会更强大。一个人平静下来才能
更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该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一个人的朝
圣其实是自我内心的一次洗涤和反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要想做一件事情,我们就朝着目标去努力,不要受别
人的影响。人的意志力是可以无限延伸的。世界这么大,转身离开后谁还会记得
谁,只要我们做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好,何必在乎别人怎么想你呢?哈罗德如果
在刚刚开始旅程的时候听到有人说不可能走到奎妮身边的时候就放弃的话,他会继
续过着和莫琳冷漠的生活,母亲抛弃他的噩梦也会一直困扰着他,他也会更因为他
没有去和奎妮说声谢谢而抱憾终生吧。
不要害怕一个人的日子,因为只有你一个人来面对反省自己的内心的时候,才
是你真正成长的时候。一个人的阳光也很温暖。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0
此时我刚刚读完《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我的心中升起淡淡的忧伤,雷秋・
乔伊斯到底在诉说什么?主人公哈罗德于一个星期二早晨接到一位二十年前的老友
奎尼・轩尼斯的一封信,信中说奎尼得了癌症,在贝里克的一个疗养院内,这里属
于英国北部苏格兰的地方,而哈罗德此时住在英国南部英格兰的金斯布里奇。
哈罗德给奎尼写了回信,但这信是哈罗德自己送去的,经过与一个加油站女孩
的聊天,哈罗德突然想走着去贝里克,因为哈罗德相信只要他走着,奎尼就会活
着。因为这样一个信念哈罗德从金斯布里奇步行到了贝里克,历时87天,途行
627里。
但我感觉这不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故事,哈罗德此时已经年迈,在途行的过程
中经历了种种磨难,他回忆了自己过往的生活,在其幼年时就离家出走的母亲,酗
酒的父亲,十六岁时父亲丢给他一个大衣让他离开家,与儿子戴维深深的隔阂和戴
维的离世,与妻子莫琳深深的隔阂,导致后来的分居。
这些回忆都深深的折磨着哈罗德,但在途行的路上这些回忆却常常出现在他的
脑海,在哈罗德离开的这段日子莫琳也想起了以前的生活,为什么就和丈夫走到了
这样的地步,莫琳将戴维的离世怪罪到哈罗德头上,说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从来没
有给过戴维关爱,后来莫琳翻看了一部相册,看到哈罗德和戴维的合影。
感觉到他们父子以前是尝试过好好沟通的,莫琳也进行了一些自我批判,在哈
罗德行走的时间内,他们都直面了这二十年来都不愿面对的内心世界,他们发现都
深爱着对方,最终得以化解,莫琳也搬回去和哈罗德一起住,他们想起了刚认识时
的场景,都想起当时认识时的玩笑,他们都笑了。
一个人的朝圣,与其说走在路上,不如说走到心中,面对一些我们不敢面对或
不愿面对的心结,只有我们勇敢面对才能打开心结,最终获得理解、获得幸福。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2:50: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286271666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一个人的朝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一个人的朝圣.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