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附表4:文科论文封面
登记号学科类别
是否选用
参考题目
第九届大学生科技活动周
文科论文大赛
题目:浅谈中国的面食文化
二级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2009级1班
姓名:曹慧珍熊云芬
学号:2
联系电话:
二〇一一年四月
2/6
浅谈中国的面食文化
摘要:现代化的洪流冲走了华夏大地古老的文明,现代化的到来驱赶着默
默为华夏民族贡献的璀璨文化,面食文化就是其中不幸患难的一员。它,养育了
万年华夏人;它创造了丰富多姿独特的中国文化;它,贯穿了中华文明的整个发
展进程。然而,又有多少人了解它?在如此难以维生的现代化潮流中它又该何去
何从?
关键字:面食文化种类山西面食特点饮食习俗国际面食节
发展方向文化内涵
2008中国·山西国际面食文化节9月在太原市盛大开幕。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这
无疑又是一次大饱口福的盛宴,而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次绝好的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机会,
更是展现中国历经万年的面食文化的最佳平台。那么,中国的面食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中国的面食文化。
1.中国的面食文化概况
面食是指主要以面粉制成的食物,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种类的面食,中国主要有:面条、
馒头、拉条子、麻什、烧饼、饺子、包子等,西方有面包、各种烤饼等,种类繁多。
面食,用面制作的食品的总称。面食,对于中国人来说呢,是经常会吃到的食品。尤其
是在中国的北方,几乎不可一日无面食,像面条、饼、馒头之类的是北方日常的主食。而在
中国的南方,面食主要是作为小吃存在,像月饼之类的。
面食从熟制方法上可以分为蒸、煮、煎、烤、炸、焖等几大类。面食的制作技术一般有
三步:一是搅拌混合。二是发酵与整形。三是焙烤。
面食,对于中国人来说呢,是经常会吃到的食品。尤其是在中国的北方,几乎不可一日
无面食,像面条、饼、馒头之类的是北方日常的主食。而在中国的南方,面食主要是作为小
吃存在,像月饼之类的。
2.中国面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浩瀚宇宙一个蓝色星球上,古老黄河于北经34度转向南流,经地千里纳川十九。万年前
中华民族和世界面食的文明在这儿拉开了帷幕。
一位叫神晨氏的原始人类部落首领为了整个部落的在存,辗转到这里,在今山西高平的
羊顶山上开始了当百草定五谷,终于出麻、黍、稷、豆可食,第一次把人类从“畎为肉,
草木为食”转向粮谷。后来,羊顶山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黍定黄金的地方。
3/6
斗转星移,人类进入后器时代,周王朝的先祖从稷在今山西汾水流域诞生了。稷现四季
变换,察五谷生长,发现了春播夏耕秋收冬藏的种植规律,担任氏族长官,教民稼种,把人
类从捕获与采集时代带入晨耕文明。史称后稷“功崇平地,德大配天”,被帝王奉祀为五谷
之神。
帝尧时,五谷与树乐同煮而食,著名的黎霍之美,记禄着这一古代帝王的勤勉。五谷遭
顶墙倒至而碎,遇雨成水。尧不忍弃,捧谷将于青后,日丽干后收藏。雨后太阳如火,青石
板上的谷将变干变黄,并散发出奇异的香味。尧嚼之好。遂令百姓石碎五谷,以水、树和成
将,铺于青石板上,燃柴木,以石板之热烤熟谷将后食用,这就是华夏第一饼的产生。自此
石烹时代从尧开始了,终于拉开人类面食的开端。
唐朝时期,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两次来到山西,将山西面食带回意大利,此后山
西面食开始远播世界各国,而意大利人引以为傲的意大利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中国面食文
化的影响。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自古以来就不断学习中国的各种文化,日本现在丰富的
面食文化当然也离不开中国这位老师的影响。
面食发展至今,种类特别繁多,在山西,一般家庭主妇能做几十种,到了厨师手里,更
被做的花样翻新,目不暇接,达到了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的境界。
3.面食文化的一般分类
1.1按照地域划分,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山西面食:种类有刀削面、拔鱼
儿、蘸尖、荞麦面、莜麦面、纥烙面、抿曲、杂粮窝头、猫耳朵、炒饼。陕西面食:种类有
油泼面、陕西扯面、杂酱面、手擀面、捞面、肉夹馍、硬面馒头。江苏面食:种类有无锡排
骨面、苏州爆鳝面、双茹面筋盖浇面、无锡小笼包、酒酿丸子。四川面食:种类有担担面、
宋嫂面、红烧牛肉面、臊子面、锅盔。东北面食:种类有朝鲜凉面、阳春面、手工饺子、豆
沙饼、玉米饼、韭菜盒子、馅饼。河南面食:种类有刀削面、沙锅烩面、杂烩面、切面。广
东面食:种类有广东云吞面、伊面、煎堆。
1.2根据各个地方的特色食物的特征,有可以分为:正面、侧面、上面、下面、
左面和右面。它们分别对应的招牌面分别是:兰州拉面、农家风味山东面、福建炒面、云南
乌冬饵丝、潮州糖醋面和山西刀削面。
1.3根据制作方法可以分为:蒸制面食、煮制面食和烹制面食。
4.中国的面食之乡--山西
4.1山西面食文化的特点
4.1.1以小杂粮为主
山西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差异大,造成了粮食生产及饮食习惯的差异。大致南部以
小麦为主;中部和东南部以谷子、玉米、高粱等杂粮为主;北部以莜麦、荞麦、大豆为主。
特定的自然条件与传统农业,为山西的面食提供了物质基础。山西以谷类粮食品种制成的面
4/6
食之多、用料之广、花样之繁、制法之巧、食法之殊,即使在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也是独树
一帜的。
4.1.2粗粮细作,细粮精作
山西百姓制作饭菜较为讲究,花样多,品种全,饮食丰富多样。即使家常便饭,也
非常讲究烹饪技术,善于粗粮细做,细粮精做。民间经常食用的面食就有五六十种,令人眼
花缭乱。尤其是杂粮面食品,堪称山西面食一绝。
4.1.3面食结构独特
山西面食结构非常独特。长期以来,山西面食无明显主副食区分,重数量,轻质量,
地区经济基础是这一事实形成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山西多旱少雨,气温低,不适合种植
蔬菜。除极少数几个品种外,吃菜成为一种奢侈。因此,在普通人家的食俗中,菜饭合一或
汤饭合一的品种成为百姓的主要选择。如晋北的“谷垒”、晋中“拨烂子”、晋东南的“和子
饭”都是这种品种。当今,百姓的生活虽然有所改善,但因受传统食俗观念的影响,一些地
区的百姓仍然难免吃些传统的食品。
4.1.4品种丰富
山西面食的品种,就目前有据可查的资料来看,蔚为大观,已经达到一千多种(郭
起云2003)。蒸、炸、煮、煎、烤等诸般手段样样俱全,以此形成的面食种类令人眼花缭乱。
蒸制类面食、煮制类面食、煎烤类面食、炸制类面食、菜饭合一面食等样样俱全。仅普通农
家每日面食,若刻意追求,可以做到一个月面食不重样。那以不同材料和成的面团,在农家
妇女手里,经擀、削、拨、抿、擦、压、搓、漏、拉等手段,施之以不同的浇头,使之魔术
般地变幻出姿态各异,色、香、味俱佳的面条来。
4.1.5三大讲究
山西面食有三大讲究:一讲浇头、二讲菜码、三讲小料。浇头有炸酱、打卤、蘸料、
汤料等。菜码很多,山珍海味、土产小菜等可以随意而定。小料则因季节而异,酸甜苦辣咸
五味俱全。除了特殊风味的山西醋,还有辣椒油、芝麻酱、绿豆芽、韭菜花等。
4.2山西人独特的饮食习俗
4.2.1嗜好面食,兼喜汤食
山西人嗜好面食,尤其喜食汤食,这种习惯由来已久。山西绝大部分地区长年干旱
多风,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赤身露体,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
的辛勤劳作,绝少有饮水啜茗的条件,全靠吃饭时的汤水一并补充;且山西人过去吃饭少有
蔬菜,全凭盐、醋相佐,口味明显偏重,从生理上需要大量水分,形成了喜汤食的习俗。山
西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吃饭先喝汤,一辈子不受伤。”吃干面条后喝点面汤是山西居民最为
突出的饮食习惯。
4.2.2爱吃盐醋,又喜辛辣
山西民间百姓爱吃盐、醋的习惯,历史悠久,区域广泛。这同当地的水土特征、自
然气候和多数人以杂粮为主的生活条件有着直接关系。山西民间百姓的饭菜中用醋量很大,
这种饮食习惯是众所周知的。山西“水硬”,即碱性强,加上山西人以杂粮为主,都是不大
好消化的,需靠醋来中和、助消化。醋的营养价值颇高,并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山西民间百姓日常饭菜用盐量也非常大。民间有“咸香咸香,无盐不香”之说,民
谣云:“能说会道离不了钱,五味调和离不了盐。”人们对盐的重视由此可知。山西民间百姓
喜食味重食物还表现在佐餐小菜上。普通农家的餐桌上,常有一两样咸菜或酸菜佐饭。四五
口人的家庭,一顿饭吃掉一两个大头咸菜或五六条腌黄瓜可算常事。酸菜则要整盆调和,作
5/6
为“浇头”,有的地方甚至与饭合二为一,更是一种特殊的饮食风俗。过去,冬春季没有新
鲜蔬菜,又没有保鲜手段,全靠咸菜和酸菜佐餐。各种各样的咸菜和酸菜,几乎是山西百姓
常年的必备之物。
除了盐醋之外,人们一向将大葱、韭菜、花椒、大蒜、辣椒乃至生姜等视为必不可
少的佐餐小菜和烹调佐料。
4.2.3居家饮食,风俗独特
古人一般是一日两餐,即朝食(又称饔)和餔(又称飧),这是和古人“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的劳作制度与当时食源不充足相适应的。山西不少地区仍保持着这种习惯。不过,
由于地区不一,季节不同,亦有差别。山西北部居民一向遵循“夏秋日食三餐,冬春日食两
餐”的传统习惯。《山西通志》有“天镇诸地,冬春坐食,一日两餐”的记载,讲的就是这
种习惯。只有夏秋两季,因忙于农事,才改为三餐。农忙季节,许多农村都习惯往地头送饭,
或带干粮在地头休息时进食,民间俗称“打尖”或者“打饥儿”。
一些农村在夏秋暖和时节,有站街吃饭的习惯。人们盛一大碗饭走出院门,或站蹲
门口,或到街中碾盘上、大树下,聊天吃饭两不误,趣闻笑谈、家长里短得以交流。
天寒季节,农家老小盘腿上炕就餐,长辈居中央,子女坐两旁,媳妇边上坐,方便
盛饭、添菜。一家老小,热闹红火。
书香门第之家,就餐另是一番情景:无论春夏秋冬,常年日食三餐,吃饭不得上街,
合家围坐,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各就各位,不得违例。就餐时严守“食不语”的古训,餐
桌上不得抛米撒面。
巨商大贾主仆界限极严,就餐另是一番规矩。男女主人分别进食,一般不与他人共
餐。男仆端盘、端碗,女仆一旁服侍。先酒后菜,先荤后素,先咸后甜,先饭后汤,先上什
么后上什么,乃至饭菜放的位置都有规定。佣人、仆人另设锅灶,多食粗茶淡饭,或下蹲而
食,或席地就餐。
4.3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
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
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
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
独特,驰名中外,因此也成了山西的代称。有顺口溜赞曰: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
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堪称天下一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传说,蒙古
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
定十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将棒
子、高粱面和成面团,让老汉取刀。结果刀被别人取走,老汉只好返回,在出鞑靼的大门时,
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拣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刀切面
条吃。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
皮切面吧!老婆一看,铁皮薄而软,嘟喃着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老汉气愤地说:
“切”不动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
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一片片面片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
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
遍了晋中大地。至今,晋中的平遥、介休、汾阳、孝义等县,不论男女都会削面。后来,“凤
阳”出了朱皇帝(朱元璋)统一了中国,建立明朝,这种“砍面”流传于社会小摊贩,又经
过多次改革,演变为现在的刀削面。刀削面柔中有硬,软中有韧,浇卤、或炒或凉拌,均有
6/6
独特风味,如略加山西老陈醋食之尤妙。
做法: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
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如果
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菜刀,要从特
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
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
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象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
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
5.创造性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对面真是情深意切。当然这种偏爱中也融入了面的可塑性和中国人的睿智。过生
日吃拉面,取长寿之意;过年吃“接年面”,取岁月延绵之意;孩子到学校上学第一天要吃
“记心火烧”,希望孩子多一个长学问的心眼…,这些面食已不再是仅仅作为充饥的食物,
而已成为一种饱含情感和哲学意蕴的“精神食粮”。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长寿面的由来和寓
意,民间有生日吃寿面的习俗,这个习俗源于西汉年间,这个习俗的产生还伴随着一个有趣
的故事。
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术。一天与众大臣聊天,说到人的寿命长短时,汉武帝
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以活到100岁。”坐在汉
武帝身边的大臣东方朔听后就大笑了起来,众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对皇帝无礼。汉武帝问
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岁,人中1寸长,彭
祖活了800岁,他的人中就长8寸,那他的脸有多长啊。”
众人闻之也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个变通的办法表
达一下自己长寿的愿望。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
寿。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生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
6.中国面食的发展前景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很多传统文化悄悄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很多国企也愤然离开
它们拼搏的战场,那么,传承了上万年的中国面食文化又该何去何从呢?
中国的面食文化有以下几条出路:一、定期举办国际面食节。大力宣传中国传统面食文
化的精髓,并对国内的面食餐饮业有较大的带领作用,促使国内面食餐饮业不断地提高自己
的面食的质量;二、开办专门的面食文化学校。将传统的面食文化的精髓大量地传给下一代,
让更多的年轻人学做面食,并对传统的面食文化进行改进,丰富传统的面食文化;三、挖掘
面食文化深层次的内涵。使面食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艺术;四、让中
国的面食文化走出去。世界的也是中国的,让中国面食融入世界,并在融入的过程中,不断
得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
[2]
[3]《山西通志》王轩、杨笃等
[4]《相书》许负、李陵、东方朔、管公明、陶侃等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2:33: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276101664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东北韭菜盒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东北韭菜盒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