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走进幼儿园民间体育
游戏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走进幼儿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强调指出,幼
儿园要“利用民间游戏,适当地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
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
逐步积累的精华,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民间体育游戏浓郁的趣味性、
娱乐性,可以满足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开展民间体育游戏,
还可以促进幼儿感知、了解传统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同时还可发挥民间传统
体育游戏强身健体的作用,可以说,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具有其他体育游戏不可替
代的作用。
怀柔地处京郊,有两个满族乡聚集在这里,民间传统体育游戏资源十分
丰富。精彩的“满族二魁摔跤”“满族撞拐”“抓嘎拉哈”“满族双飞舞
跑”“满族杨木杆舞”,以及汉族的舞龙、踩高跷、跑旱船、鼓舞等,应有尽有。
为此,我园从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人手,将其作为“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
儿园健康教育特色课程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实幼儿园的体育游戏项目,以
此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体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帮助
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体育运动习惯,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
阳光心态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观,激发幼儿对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兴趣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活动内容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必须以情感体
验为基础。”家乡文化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对他们一生的成长都有
重要的意义。我园的孩子绝大部分出生、成长在怀柔这片土地,民间传统体育游
戏对他们来说是触手可及的,这为我们在幼儿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奠定了基
础。
为了激发幼儿对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兴趣,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体验,我
们多次带领幼儿参观怀柔满族民间艺人表演的二奎摔跤、撞拐等游戏。满族二魁
2
摔跤又称“乔相扑”,是满族的表演性节目,是一种赛体力、赛智力和灵敏性的
娱乐性体育游戏,在清代的时候表演者以双腿双臂分别扮成两个人的下肢,背负
一个木架,装扮成两个假人,着不同服装,互相抱臂摔跤,经过多年的流传,现
在也可以由两个人分别扮演两个角色进行表演。满族撞拐又称“格噔”,是指搬
起一只脚,用一只脚蹦跳,并以膝盖互相冲撞的游戏,被撞倒则败。在观看的过
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脸上洋溢着兴奋、喜悦之情。在观看满族撞拐游戏的时
候,孩子们边看边聊:“这两个人在干什么呢?抬着一条腿,太有意思了!”“咱
们也试一试吧。”说着就模仿着玩了起来……
我们还带领幼儿到北部山区长哨营满族小学,观看哥哥姐姐们表演富有
特色的杨木杆舞。在哥哥姐姐们的脚下,几根木棍就像有魔力似的,不停地变换
着,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
住了。我们还邀请民间艺人到幼儿园表演踩高跷、舞龙等民间体育游戏
项目。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欢呼雀跃,边看边兴奋地鼓掌。
通过参观、观看演出,幼儿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直观
的感受,这使他们快速地喜欢上了民间体育游戏,并唤起了他们参与民间体育活
动的兴趣和热情。
收集整理,让民间传统游戏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
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有了丰富的感知之后,兴趣逐渐浓厚,这激发了他
们进行民间体育游戏的热情。于是,孩子们在老师的支持下,开展了民间体育游
戏的收集行动。老家在怀柔北部山区的幼儿,周末回家乡时,向爷爷奶奶询问怀
柔地区都有哪些传统的体育游戏;有的幼儿回家后,请爸爸、妈妈帮忙,上网查
找、了解当地民间传统游戏;我们老师则带领幼儿到怀柔博物馆,详细了解怀柔
的传统民间体育文化,查阅相关资料;老师还组织幼儿参加怀柔的满族风情文化
节活动,观看当地民间艺人表演满族的各种传统游戏,等等。
通过多种方式,我们收集、整理了十几种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如前面提
到的满族二奎摔跤、撞拐等,还有“抓嘎拉哈”(又称“抓子儿”,清代是用动
物鹿、猪、羊等的骨头制成并涂上各种颜色,现在人们就用石子代替骨头进行玩
耍)、满族“双飞舞跑”(又称二人三足赛跑、三条腿走路等)、满族“杨木杆舞”,
以及踢毽子、跳皮筋、舞龙、跑旱船、跳格子、滚铁环、摔泥炮、建碉堡、滚蒲
3
墩(蒲墩是用玉米皮编成的圆形小坐垫,很厚实,可以滚着玩)、跳板凳、推车轮、
跳竹竿等等。
这么多的民间体育游戏,如何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呢?哪些游戏适合
小班,哪些适合中班,哪些适合大班。通过研讨,教师们达成一致意见:首先要
充分了解不同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在此基础上将收集到的体育游戏
进行分类整理。小班幼儿普遍喜欢在有儿歌伴随的情景下进行活动;中班幼儿大
多活泼好动,喜欢有情节的活动;大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喜欢竞赛性、
挑战性的活动。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我们引导小班幼儿玩简单的有儿歌伴
随的游戏,如“拉大锯…点牛眼”等;而跳皮筋游戏中的“小皮球、香蕉梨、马
兰开花二十一”、投沙包、抽等游戏,趣味性、游戏性较强,同时又有一定的难
度,中班幼儿对这些游戏表现出了比较浓厚的兴趣;汉族的舞龙、跑旱船、鼓舞、
跳皮筋游戏,满族的二魁摔跤、撞拐、抓嘎拉哈、双飞舞跑、杨木杆舞等游戏需
要两人或多人的配合与合作,更符合大班幼儿喜欢挑战性、合作性、竞争性游戏
的特点,他们对这些游戏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在对民间传统游戏进行分类整理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利用户外活动时
间,玩起了他们各自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游戏中,孩子们体验着民间传统
游戏带来的快乐,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了更大的兴趣。老师们感慨地说,孩子们在
游戏中非常快乐与自主,自己创编游戏玩法,自己选择游戏场地,自己选择游戏
伙伴……和孩子们一起玩民间传统体育游戏,自己也仿佛回到了童年!
创新,让民间传统游戏带动幼儿全面发展
随着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展,孩子们对体育游戏的兴趣逐渐
浓厚,喜爱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幼儿受特殊的生理结构、身体力量等方面
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民间传统体育游戏都适合孩子们玩。一方面,老师会根据
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对民间传统体育游戏进行适当的改编,使之更适合幼儿
游戏。另一方面,孩子们自己也会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创造性地对民间传统游戏
进行改编,玩出自己的创意。
例如,杨木杆舞中的杨木杆数量较多,幼儿玩起来难度较大,于是老师
们撒掉了一些杨木杆,降低了游戏难度。又如,原来的满族二奎摔跤游戏主要是
由一个人同时扮演两个角色,这种形式不太适合孩子们玩,老师们就将这个游戏
4
改为两个人玩,并且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主要以上肢力量摔跤为主,锻炼孩子
们的臂力。
在跳皮筋游戏中,开始时孩子们只是简单地跳皮筋,后来他们将日常喜
欢的儿歌引入到了游戏中,边说儿歌边跳皮筋。逐渐地,他们又将原来的跳皮筋
游戏中的儿歌“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进行改编,用自己熟悉的词
汇来替换,使之变成为“小朋友,一起跳,蹦蹦跳跳身体好……”。而且,孩子
们跳皮筋的花样也在不断地翻新,出现了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撑皮筋的跳法。
又如,在玩满族撞拐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开始时只是简单地两个人互相撞着玩,
在有了丰富的游戏经验之后,他们开始创造性地开展了分组游戏,玩起了撞拐对
抗赛,形成了小组多人游戏。再如,在观看汉族大鼓表演之后,幼儿对大鼓产生
了兴趣的浓厚,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鼓舞的游戏,将打鼓和舞蹈融为一体,
创造性地开展了鼓舞运动,并且在怀柔区阳光体育展示中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孩子们大胆探索、创新玩游戏的意识逐渐增强。
例如,他们将跑旱船游戏进行改编创新,自己动手制作了形象的旱船,有小车型、
有船型等多种形式的旱船。传统的跑旱船游戏主要是以表演为主,孩子们在其中
加入了跑旱船竞赛、跑旱船赛歌等新的游戏形式。他们还将“抓嘎拉哈”游戏改
变为摆花样、对抗赛等多种游戏方式。许多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如二奎摔跤、撞
拐、杨木杆舞、打鼓等,都分别被创编成了幼儿喜爱的儿童摔跤,撞拐、竹竿舞、
鼓舞运动等。
改编、创新后的民间体育游戏,更加适合幼儿的生理特点,更富有儿童
情趣,因此也更受孩子们的喜爱,真正起到了娱乐、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作用。孩
子们的游戏兴趣浓厚,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等品质逐步展现。
此外,我们还将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与各领域有机结合。例如,在开展舞
龙、跳竹竿、跑旱船等民间体育游戏之后,组织幼儿进行语言谈话活动、艺术绘
画活动等。幼儿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大胆地表达他们舞龙时的自豪、跳竹竿时
的新奇与快乐、“抓子儿”游戏(即“抓嘎拉哈”)赢了时的兴奋……每天他们都
有谈论的新内容。这样的语言活动,孩子们是在说自己的游戏、自己的话题,因
此“喜欢说、有的说”。在绘画活动中,孩子们画出了惟妙惟肖的舞龙游戏(二
龙戏珠、摆尾、游龙在天等),画出了快乐的跑旱船、跳皮筋游戏……由于都是
5
亲身感受,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充满了活力和灵性。
总之,我园充分利用怀柔当地的乡土资源,深入挖掘,为我所用,使民
间传统游戏瑰宝在幼儿园里重放异彩。在开发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对家
乡文化有了的了解和认识,对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同时,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也促进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幼儿的动作更加协调灵活,
体能更加强健,性格更加积极向上、活泼开朗,体验到了合作、团队的力量;更
愿意表达游戏中快乐的事,口语表达能力迅速提高,等等。
几年来,我园通过开展将民间体育游戏引入到户外体育活动中的深入研
究,通过举办三届民间体育节等多种方式,使园所逐步形成了民间体育特色,也
使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里绽放了新的生机!精选阅读民间传统儿童游戏的
传承与创新
[摘要]民间传统游戏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
源,是促进儿童社会化成长的精神食粮,有助于儿童健全人格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幼儿园必须秉持适宜性和教育性原则,本着丰富园本教育资源、拓展游戏内容、
开发游戏活动形式的目的,通过整体性继承、改造性继承、派生性继承等途径传
承与创新民间传统游戏。
[关键词]民间游戏;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一、民间传统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
(一)民间传统游戏蕴含的游戏精神是儿童社会化成长的精神食粮
积极的伙伴之间的社会化更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
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民间传统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互相协调、
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儿童助人、合作的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并学会自
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1]
在约翰•胡伊青加看来,游戏精神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平等
的原则。游戏双方要承认对方作为一个平等对手的资格,而绝不能把对方视为较
自己低劣的异己,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二是公平竞争的原则。这不仅仅是游戏
与竞赛所要遵循的规则,实则是人类共同生活与活动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准则,可
以超出游戏活动本身而成为“真正的酵母”,“灌注到生活的所有方面”。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游戏精神应是所有人类个体努力寻求的精神食粮。一定民族共同
6
体的文化亦与其游戏密不可分,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更是受到游戏因素的影响。
在民间传统游戏中,儿童不仅可以接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而且能够在轻松愉快
的游戏过程中认识、了解、学习和掌握民族文化,这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对其
所处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乃至人类美好明天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民间传统游戏蕴含的游戏品质有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
民间传统游戏有助于儿童良好个性与意志品质的发展。[2]民间传统游
戏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娱乐性,儿童在游戏中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干预,
自娱自乐,其情绪必然是放松的,没有任何心理压力。虽然民间传统游戏也带有
竞争性,但这种竞争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因此当儿童在游戏中获胜时,能体
验到集体合作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
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当然在游戏中儿童也有可能失败,这会使他们产生
挫折感,但民间传统游戏的趣味性会吸引着他们继续游戏,使他们能够忍受遇到
的挫折,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这可以培养儿童承受挫折的能力与活
泼开朗的性格。大多数民间传统游戏都有很明确的规则,由于这些游戏规则是必
须遵守的,因此在游戏中,儿童必须不断克服自身弱点,摆脱自我中心主义,遵
守规则,逐渐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
(三)民间传统游戏蕴含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开启儿童的“创新之门”
在民问传统游戏过程中,儿童对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对规则的制定与遵
守、对玩法的学习都属于儿童的创造性行为。如《拍手》游戏伴唱的儿歌是“你
拍一一,我拍一,一个娃娃开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娃娃打电话;你拍三,
我拍三,三个娃娃爬雪山……”儿童吟诵儿歌并随儿歌拍手或根据儿歌内容自编
动作,有助于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又如《跳房子》游戏,在每次
游戏前儿童必须自己商定游戏规则,是单脚跳还是双脚跳,串珠每次移动几格等,
如此有了统一规则,儿童才能开展游戏,而制定规则需要儿童动脑筋,也就能够
促进儿童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选用民间传统游戏的基本原则
由于民间传统游戏产生于民间,历时悠久,有较强的地域性、时代性,
因此在运用到幼儿园之前必须深人分析原始素材,不能盲目照搬照用。一般来说,
挖掘原始素材中潜在的教育资源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适用性与教育性。所谓
7
适用性,指民间传统游戏是否与儿童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相适应;所谓教育性,
指民间传统游戏是否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幼儿园文化品质建设。
根据上述价值取向,民间传统游戏作为教育资源的原始素材大致可为三
大类别:一是整体淘汰类游戏。这类游戏完全没有适用价值和教育潜质,甚至有
损孩子身心健康,因此可以直接淘汰;二是整体继承类游戏。这类游戏有适用价
值和教育潜质,游戏内容、规则和器材都比较科学合理,又是孩子们玩起来很喜
欢很投入的优秀民间传统游戏,因此可以作为很好的教育资源,直接纳入儿童活
动,直接整合到幼儿园园本课程中;三是改造继承类游戏。这类游戏在内容、形
式、玩法、规则、材料等某一方面不完美或不适宜于儿童,但还是具有一定的教
育价值,只要稍作改良就可成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游戏,可根据“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古法新玩”的基本原则,结合幼儿园教育和儿童年龄特点,运用分离、
嫁接、移植、转换、改造创新等方式,将民间传统游戏融人儿童教育、游戏活动
之中,构建一种新型的儿童教育体系和游戏体系。
三、传承与创新民间传统游戏的主要路径
(一)基于“发展适宜性”原理整体性继承
整体性继承民间传统游戏,必须强调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但我
们并非主张“儿童中心论”,而是主张以儿童适宜发展为中心,将游戏中的知识、
儿童、社会统一起来,系统设计活动内容及形式。这就需要考虑游戏与儿童发展
的相宜性。具体而言,一是时间上的相宜性,游戏内容的选择要与季节相吻合;
二是与儿童发展水平的相宜性,游戏内容的安排必须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发展水
平与需求;三是与地域文化的相宜性,体现地域特色是游戏课程资源运用的基本
前提,也是不同于普通游戏活动的价值之所在。[3]课程地域化要求挖掘有地域
蕴涵的教育资源,从地域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特点出发,选取适合儿童学习的地
域素材和活动,以加深儿童对所处地域和自己生活的认识与了解。
(二)多种路径改良现有游戏
为了使民间传统游戏更好地传承下去,要尽量吸收民间传统游戏的精
髓,选择积极有益的部分,根据实际对民间传统游戏的内容、玩法、材料、形式
等诸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造创新,以满足儿童游戏的愿望,主要包括以下路径:
1.推陈出新,改编游戏内容。有些民间游戏所展现的生活背景和内容
8
或离儿童有些距离,或在思想性上有些局限,已不符合时代精神,或在趣味性上
还不够生动,或相配的儿歌、童谣有些粗俗,或缺少亲切感等,这就要求教师对
民间传统游戏的内容进行改编,使之能够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2.古法新玩,改变游戏玩法。民间传统游戏的玩法也是人为创造,并
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也给教师和儿馥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如可
以是一物多玩,也可以是多物多玩,还可以是几种游戏组合混搭,使一种游戏玩
出不同的花样,激发儿童对游戏的兴趣,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移植嫁接,扩展游戏价值所谓移植是将传统的民谣或现代的儿歌移
植于民间传统游戏之巾,使民间传统游戏内涵更加丰富,作用更加突出。所谓嫁
接是将民间游艺活动、民族艺术活动与民间体育游戏进行组合,然后将变式的民
间传统游戏运用到教育活动中来,让儿童在愉悦的嬉戏中,练习各种动作,促进
身体协调性与灵敏性的发展。
4.灵活多样,变换游戏形式。民问传统游戏规模可大可小,人数能多
能少,形式多样,在具体运用时可根据时间、空问、场地、参与人数、儿童学习
与玩耍需要等实际情况变换游戏形式。如有些游戏可以采取混龄的方式进行,提
供大带小的机会,其中小班儿童可为旁观者,中班儿童可为参与者,大班可为指
导者,让年龄大的儿童在教育指导年龄小的儿童的过程中也获得发展。
(三)“迁移”开发新的游戏
随着儿童游戏形式的日益丰富,游戏材料的日益完善,许多新的民间游
戏正在悄悄孕育诞生,如用毛线编的辫子进行抓尾巴的游戏、用毛线做的甩甩毛
球游戏等,如果能再给游戏配上朗朗上口的童谣,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就渐渐
能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游戏,这实质是原有民间传统游戏知识与规则的迁
移。民间传统游戏大都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无论是在游戏时念的童谣还是单纯的
体育游戏,往往都内蕴着一定的知识和规则。运用这些知识和规则可以根据具体
的游戏活动进行改编和调整,从而生发出新的游戏。其次可以进行内容上的迁移,
如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状况,引发其根据一个游戏项目发散想象出不同的游戏内
容,或者根据游戏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宜的拓展,使之一生二、二生三。再次还可
以进行方法与形式上的迁移。儿童根据一个游戏的方法与形式,发散想象出不同
的游戏,可以极大地丰富民间儿童游戏资源。[4]
9
此外,教师在引导儿童开展民间传统游戏的过程中要注重个体差异,对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而对于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则要根据
每个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选择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民间游戏,提出不同的要求和
游戏规则,提供不同的角色和材料,以鼓励每个儿童充分参与游戏、享受游戏、
拓展游戏,促进民间传统游戏真正融入幼儿园课程文化。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教
育中的应用分析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中华文明博大而精深,传统民间游戏作为中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
体现了中华民族固有的智慧,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明中所具有的较强的趣味性和
娱乐性及特殊的情感交流方式。民间游戏因其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深受幼儿的
喜爱,并且能强身健体,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意识品质,增加沟通合作能
力。探索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园课堂活动的类
型,还能够很好地综合训练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教育;探索
一、传统民间游戏概述
1.传统民间游戏的特点
(1)童谣贯穿游戏中。传统民间游戏寓教于乐,对儿童的教育具有潜
移默化的影响。儿童喜欢趣味性和娱乐性极强的游戏。游戏配上诙谐流畅、旋律
优美的童谣能明显增加游戏的生动性。童谣贯穿的传统民间游戏旋律优美、妙趣
横生,深受儿童的喜爱。(2)简单、易上手。民间游戏需要工具非常简单。生活
中常见的弹球、纸牌、橡皮筋、手绢等物品就能让游戏妙趣横生,孩子们玩得不
亦乐乎。民间游戏规则简单,几条简单的基本规则几分钟就可以掌握,不需要长
时间的基础练习就可以上手,并且玩得很好。(3)对场地要求不高。民间游戏形
式多样,随意性强,对场地要求低,教室、操场、卧室等或大或小的场地都可以
开展游戏。
2.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
(1)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民间游戏在提高儿童智力、思维能力方面
有着重要作用。民间游戏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各种感官,玩好游戏不仅需要肢
体协调的运动,还需要大脑灵敏的反应。一方面,在团队协作的民间游戏中,孩
子们需要设定战术互相沟通交流,不仅丰富了儿童的语言,而且锻炼了孩子们的
10
智力。另一方面,旋律优美的童谣贯穿于游戏中,幼儿的乐感得到了培养。民间
游戏使幼儿能够更好地感知社会,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与成长。(2)强身健体。
民间游戏需要幼儿充分调动自身的感官和肢体,参与游戏经常需要奔跑、跳跃、
追逐。在游戏中,幼儿生理得到了健康发展。(3)健全幼儿人格。民间游戏不单
单是游戏,同时也是对社会的模仿。孩子们在游戏中要经历社会上的成与败。当
成功时,不骄不躁,快乐而自信;当失败时,不弃不馁,愈挫愈勇。民间游戏对
健全孩子们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二、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1.活动环境的创设
虽然传统民间游戏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但是不同的民间游戏需要不同的
场合。开展民间游戏时,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游戏选取合适的活动环境。为了确保
游戏能够顺畅进行,教师首先要根据具体的游戏选取合适的游戏场地。游戏活动
范围较大,需要比较宽阔的地方作为活动场地,可以选择在操场或重新布置的教
室进行。对场所没有太高要求的游戏,可以选择在课堂上进行。活动环境不仅包
括场地的选择,还包括活动器材的准备、参与人员的选择。有些活动需要家长的
协助,教师要提前通知家长以寻求配合。教师要结合游戏的内容和教育的目标对
游戏的活动环境做合理的规划。游戏的顺畅展开和进行,能够提高孩子们的积极
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改造和创新传统民间游戏
一些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有不合理的地方。对于这些传统的民间
游戏,幼师可以进行一些改造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不适宜孩子的内
容删除,增添新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在改造传统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不
能只紧紧盯着游戏中的糟粕,还可以在精华的基础上做出新的改进。教师可以组
织孩子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利用原有游戏的框架做出更为有益于孩子的游戏。
同时在游戏进行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鼓励孩子们做一些对常规思维的突破。这不
仅能使游戏更贴切孩子的视角,增加游戏的乐趣,还能锻炼幼儿的创造力。另外,
现在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协调能力。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
团队合作能力,让孩子形成乐于分享、协作的人格。
三、结束语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游戏逐渐取代了传统民间游戏,传统的
民间游戏地位大大下降,濒临灭绝。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该课题的研
究中,并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民间体育游戏民间体育游戏
《踩高跷》
1、目标:1)幼儿练习平衡能力。
2)发展幼儿腿步肌肉能力,以及手脚协调能力。
2、材料:绳、铁罐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双脚踩在铁罐上面,双手拉着绳子,自由练
习。第二阶段:两名幼儿或者分组进行踩高跷比赛。第三阶段:加设障碍物,幼
儿练习。
《咕碌碌》
1、目标:1)发展幼儿手部肌肉能力。
2)发展幼儿手、眼、脚互相协调能力。
2、材料:易拉罐、竹、铁丝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用手拿着咕碌碌,沿着直线进行向前推动。
第二阶段:两名幼儿或者分组进行比赛。第三阶段:加设障碍物,幼儿练习。
《玩轮胎》
1、目标:1)幼儿练习双脚跳。
2)幼儿练习由高往低跳。
2、材料:轮胎、竹梯
3玩法:第一阶段:让幼儿把轮胎排成一条直线,幼儿利用轮胎练习双
脚跳。第二阶段:将轮胎叠高,幼儿从轮胎高处往下跳。第三阶段:在两个轮胎
之间搭上竹梯,幼儿沿着竹梯条往前走。
《二人三足》
1、目标:1)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2)尝试两名幼儿同时往前走。
2、材料:绳子
3、玩法:第一阶段:细鳞自主两两结伴,用绳子将一名幼儿的左脚与
另一名幼儿的右脚绑在一起,进行二人三腿走的练习。第二阶段:细鳞右分若干
12
小组进行比赛,先到终点者为胜。
《捉老鼠》
1、目标:1)幼儿练习钻的动作。
2)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
2、材料:报纸球、篮子、儿歌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由几名幼儿扮老鼠,练习钻
洞洞。第二阶段:在圆圈里放一篮子报纸球,扮老鼠的幼儿把球从圈里运到圈外,
听到教师“咔嚓”指令后,圆圈马上蹲下,谁运得多而又没有留在圈里面就为胜。
《盲人走路》
1、目标:1)幼儿练习蒙眼听指令走路。
2)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
2、材料:红领巾、木棒、鼓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蒙着眼睛,四散练习走路。第二阶段:由两
名幼儿合作游戏,一名幼儿蒙着眼睛,手执木棒,根据第二名幼儿发出的指令往
前走,先敲到鼓者为赢。
《石头、剪刀、布》
1、目标:1)训练幼儿脚的灵敏性。
2)幼儿根据儿歌指令进行游戏。
2、准备:幼儿学习儿歌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利用脚来做石头、剪刀、布的动作。第二阶
段幼儿找同伴,然后用脚进行石头、剪刀、布进行游戏。第三阶段:幼儿念儿歌,
每停顿一次变换一次动作,若相同,则B下到队尾,C上,再次开始,依次类推,
动作皆不同,B成赢家,A到队尾,C继续游戏。
《盲人走路》
1、目标:1)幼儿练习蒙眼听指令走路。
2)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
2、材料:红领巾、木棒、鼓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蒙着眼睛,四散练习走路。第二阶段:由两
名幼儿合作游戏,一名幼儿蒙着眼睛,手执木棒,根据第二名幼儿发出的指令往
13
前走,先敲到鼓者为赢。
《毛毛虫运货》
1、目标:1)幼儿练习背物向前爬。
2)锻练幼儿四肌的协调性。
2、材料:箱、绳子、垫子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背好纸箱由起点往终点爬去,先到达终点者
为赢。第二阶段:幼儿以接力的形式进行练习。第三阶段:幼儿以接力的形式进
行比赛,第一个幼儿先把货物装进纸箱,然后背着纸箱迅速向第二名幼儿爬去,
第二名幼儿接到货物后往终点爬去,先到终点者为胜。
《跳房子》
1、目标:1)幼儿练习双脚跳以及单脚跳。
2)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游戏。
2、准备:教师游戏前画好的房子结构图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自由练习在房子结构图上双脚或单脚跳。
第二阶段:幼儿根据教师指令逢单数或双数跳。第三阶段:幼儿根据教
师指令单数的用单脚跳,双数的用双脚跳。
《跳圈》《划龙》
1、目标:1)幼儿练习蹲着往前走的动作。
2)幼儿练习青蛙跳。
2、材料:呼啦圈
3、玩法:第一阶段:幼儿两个人为一组,每组两个幼儿都蹲下,后面
的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往前走,哪一组幼儿先走到终点为赢。第二阶段:在
地上摆上若干呼啦圈,幼儿排队蹲下,一个一个地跳进圈中往前跳。第三阶段:
幼儿分成两个人一组,每组两个幼儿都蹲下,后面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学
青蛙跳,从起点一个个地跳进圈中往前进,哪组最先到达终点哪组就为赢。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1:48: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249281659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传统民间游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传统民间游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