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之秋登兰山寄张五
(带拼音带译文)
第一卷:五言古诗
chūnfànruòyēxī
春泛若耶溪
cháodài:tángcháozuòzhě:qíwúqián
朝代:唐朝作者:綦毋潜
yōuyìwúduànjué,cǐqùsuísuǒǒu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wǎnfēngchuīxíngzhōu,huālùrùxīkǒu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jìyèzhuǎnxīhè,géshānwàngnándǒu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tányānfēiróngróng,línyuèdīxiànghòu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shēngshìqiěmímàn,yuànwéichígānsǒu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译文:
寻幽的兴致始终不止,此去让小船任意漂游。
晚风吹着轻快的行船,一路鲜花直进入溪口。
到夜晚转过西山山谷,隔山仰望天上的南斗。
潭水上飞起浓烟密雾,林中的月亮向后飘浮。
人间的世事渺茫不定,愿做溪边垂钓一老翁。
注释:
⑴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水清如镜,照映众山倒影,窥之如画。
⑵幽意:寻幽的心意。
⑶偶:通“遇”。
⑷际夜:至夜。壑:山谷。
⑸南斗:星宿名称,夏季位于南方上空。《越绝书》:“越故治今大越山阴,南斗也。”张
衡《周天大象赋》:“眺北宫于玄武,洎南斗于牵牛。”
⑹烟:雾气。溶溶:浓密的样子。
⑺生事:世事。弥漫:充满。
⑻持竿叟:持竿垂钓的老翁。竿,指钓竿
简介:
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綦毋潜因安史之乱爆发而归隐之后创作的作品。诗人在一个春江花月
之夜,泛舟若耶溪,滋生出无限幽美的情趣。
此诗开篇“幽意无断绝”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即幽居独处,不与世
事,放任自适的意趣。这种“幽意”支配着他的人生,不曾“断绝”,因此,他这次出游只
是轻舟荡漾,任其自然,故云“此去随所偶”。“偶”即“遇”。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随
遇而安的情绪。
以下写泛舟的时间和路线,描写沿岸景物。“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习习晚风,
吹拂着游船,船儿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恍如进了武陵桃源胜境,多么清幽,
多么闲适!“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
得用心细致。“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出游程中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际夜”,
是到了夜晚,说明泛舟时间之久,正是“幽意无断绝”的具体写照。“西壑”,是舟行所至
的另一境地,当置身新境,心旷神怡之时,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是用淡墨描绘的如画夜景。“潭烟”,是溪上的水
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而着一“飞”字,把水色的闪耀,雾气的飘流,
月光的洒泻,都写活了,“林月低向后”,照应“际夜”,夜深月沉,舟行向前,两岸树木
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这景象是美的,又是静的。
诗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了一种幽美、寂静而又迷蒙的意境。而怀
着隐居“幽意”的泛舟人,置身于这种境界之中,“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人生世事
正如溪水上弥漫无边的烟雾,缥缈迷茫,作者愿永作若耶溪边一位持竿而钓的隐者。“持竿
叟”,又应附近地域的严子陵富春江隐居垂钓的故事,表明诗人心迹。末二句抒发感慨极其
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觉世事的嚣嚣,便自然地追慕“幽意”的人生。
殷璠说綦毋潜“善写方外之情”(《河岳英灵集》)。作者超然出世的思想感情给若耶
溪的景色抹上一层孤清、幽静的色彩。但是,由于作者描写的是一个春江花月之夜,又是怀
着追求和满足的心情来描写它,因而这夜景被状写得清幽而不荒寂,有一种不事雕琢的自然
美,整首诗也就显得“举体清秀,萧肃跨俗”(《唐音癸签》引殷璠语),体现出一种兴味
深长的清悠的意境。在写法上,诗人紧扣住题目中一个“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
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写,因而所写的景物虽然寂静,但整体上却有动势,恍忽流动,迷蒙缥
缈,呈现出隐约跳动的画面,给人以轻松畅适的感受和美的欣赏。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1:36: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242111657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洎的拼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洎的拼音.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