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文档
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一)什么是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幼儿最快乐的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
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特
定的环境中,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通过与材
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得以全面发展。
(二)区域活动的形式
区域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集体活动、分组活动、自选活动、自由
活动、主题活动、联合活动。
集体活动是将活动区活动看作是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的途径之一,如:需
要全体幼儿学习某一知识、技能时,根据活动目标,在一个或多个相关区域中
投放恰当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活动来感知内容,获得经验。
分组活动是将活动区视为对幼儿进行分组教学的场所。它主要适用于一是
在发展智能方面,帮助部分幼儿获得某一知识、技能时,在相关的活动区域,
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作必要的辅导。二是活动区活动的开始阶段,为保证
每位幼儿都能熟悉各区的内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三是教学材料不够,
做不到人手一份。
自选活动的特点是在人为创设的“自然情景中进行的活动。主要适用于活
动区活动成熟阶段,幼儿对于各区的材料、玩法等都已较熟悉。
自由活动的特点是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主体内在动机完全得以激发的过程,幼儿
进行的是“自发学习”,他们更积极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它和自选活动形
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区域的提出、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添置等过程,处处体现随
机性和幼儿的主动参与性,教师的教育意图在活动中不断地调整,灵活地实现。
它主要适应于活动区活动的高级阶段。再就是一些特定的活动区域,如:角色
区(娃娃家、百货商店等)。
主题活动的特点是各区域的活动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内容的选择、材料的
投放为实现主题目标服务。适应范围是教育内容需要多种活动形式配合才能完
成,以加深印象,促进幼儿理解。
(三)为什么要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近年来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得到广泛实践的一种幼儿教
.
精选文档
育形式,它通过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材料,促进幼儿主动活动、自主
选择、相互交流和持续探索,达到促进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其主要特征包括
幼儿活动的特征和教师活动的特征两大方面。
1、幼儿活动的特征。
A、促进幼儿主动活动
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
知识灌输给孩子,使孩子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
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通过
活动得到发展,充分的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实践性。由于幼儿教师设置的各个
活动区以及为各个活动区提供的活动材料可以被看做是幼儿自主活动的实际对
象,被看做是幼儿教育内容的物化,因此,我们可以把活动区材料看做是幼儿
主动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物质基础,孩子的主动活动才能落到
实处。
B、促进幼儿的自主选择
幼儿园常设的活动区有日常生活练习区、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工
区、音乐表现区、娃娃家、种植区等,涉及幼儿发展各个方面的多种活动区为
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可以满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幼儿园活动区设置在表现出区域
性的同时还表现出层次性,小、中、大班通过区域设置的不同、材料难易程度
的不同体现层次性,即便是同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
材料来体现层次性,适宜幼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
料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循序渐进的,可以满足不同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
程度、学习节奏等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
C、促进幼儿的相互交流
幼儿在同一活动区的活动可以看做是被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
求聚拢起来的小组活动。可以说,在这个小组里,每一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之
间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关注同伴的言行成为存在于每一个幼儿身上的普遍现
象。由于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能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和
探索精神,为此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由此导致的相互激
励和启发而使自己不断地碰撞出新的火花,进而促进自己不断地在活动区中进
行新的探索。可以说,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启发和激
.
精选文档
励是经常性的,是区域活动的必然,也是幼儿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
力量。
D、促进幼儿的持续探索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最初的创造意识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
要方面。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可供他们持续探索的环境和材料以及教师具有针
对性的个别指导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幼儿初步的创造意识是在不断
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中萌发的,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也是在不断操作实际物体
的活动中发展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持续不断地实践活动是幼儿创造活动的
起点。从这个意义上,幼儿园区域活动为促进幼儿的持续探索进而促进幼儿创
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机遇。
2、教师活动的特征
A、活动的动机性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学会观察,注意发现幼儿活动的兴趣点。如幼
儿喜欢的游戏主题、内容、玩具材料有哪些,幼儿为什么喜欢?他们在游戏中
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进而了解幼儿活动的水平以及不同幼儿在活动中的
个体差异,并根据幼儿活动事件,灵活地执行自己预定的活动计划,机动地调
整活动的目标、内容与指导程序方式。有效地将教师的目标转化为幼儿的内部
需求。
B、活动的应答性。
活动中,教师不是活动的主动发起者,但对幼儿的活动要做出有针对性的
特定应答反应。一是对幼儿活动的支助式应答,即根据幼儿在活动事件中出现
的矛盾、疑难、困惑,给以适合、适时、适度的支助,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
线索和思维步骤,促使幼儿活动持续与发展,帮助完成幼儿活动计划;二是表
现为对幼儿活动的认同式应答,以幼儿伙伴的身份参与幼儿活动,按幼儿活动
计划共同活动,认同幼儿活动方式,分享幼儿成果;三是表现为对幼儿负面活
动事件的引导性应答,即挖掘幼儿负面活动事件的潜在意义,抓住可利用和有
生成意义的教育价值,诱导幼儿改变活动计划,引导幼儿活动积极开展。
C、活动的非权利性。
教师主要以幼儿的同伴和支持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而不是以组织者和指挥
者者的身份领导活动,主要以建议、商量的口吻支持活动,而不是指令、要求
的口吻控制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尊重幼儿。
.
精选文档
尊重他们的活动,尊重他们的活动成果,允许幼儿坚持自己的活动计划,保留
自己的意愿、意见。教师不应以教师的权利干预和影响幼儿的活动。
D、活动的隐蔽性。
在区域活动中,为了不让幼儿觉察到教师的控制,保证幼儿活动的开放性、
自主性,教师往往作为游戏伙伴进行隐性指导,与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友好平等
的关系,运用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指导。同时教师应将自己的活动计划、
要求通过所提供的活动材料,所营造的环境氛围,所展示的范例和榜样行为等
隐蔽性方式间接影响幼儿,而不是直接提出自己的活动计划与要求。在活动过
程中,教师对幼儿活动事件的指导方式也应采取隐蔽的材料暗示法、行为影响
法、情绪渲染法等方式暗示幼儿,让其轻松自如的、有选择的、主动的接受教
师的影响,获得发展。如:小班幼儿对娃娃家比较感兴趣,但又以自我为中心,
经常把娃娃丢在一旁顾及不到,老师发现后,就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关注娃娃,
遇到幼儿说:“哎呀,宝宝妈妈(爸爸)好久不见你们宝宝了,她好吗?”然
后幼儿就很自然的想到自己的娃娃了。幼儿的年龄、生活经验、技能等相对缺
乏老师的参与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还能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更加丰富。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0:51: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215041652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区域活动的意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区域活动的意义.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