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观后感
《苏轼》观看完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如烟,似水流年,
大浪淘沙,在历史的长空中东坡先生这位“不能无一,难能有二”的
旷世奇才永远闪着耀眼的光芒。
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哲学家。。。。。。这些远不是他的全部,
高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是他,轻吟“化退残
红清醒小”的是他,能将思念兄弟感情升华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的也是他,他豁达,他洒脱,他幽默,他有着“物与我皆无尽
也”的超脱,来吧,让我们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感受苏门的家教,父亲苏洵对两个儿子因材施教,
并分别取名“轼”“辙”对孩子低调,谦虚的期许,程夫人的“如果
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至今还
在我的脑海中,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我们
不求培育出梁先生那样九个出色的孩子,但是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
学习环境,总是必要的吧!
走近苏东坡,体味东坡先生的爱情,亲情。“十年生死两茫茫”
中我们听到了东坡先生思念王弗的锥心裂肺的痛哭之声,“孰迎我门,
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东坡的《祭亡妻文》感天动地,不
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是啊,没有朝云,东坡先生的一肚子的不
合时宜去哪寻找知音呢,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位贤内助,东
坡先生一生起起伏伏,正是这三位贤惠的妻子给了先生莫大的安慰。
苏轼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赠与苏辙,手足之情,感人至深,
苏轼身陷囹圄,苏辙百般上疏求助,情愿舍己救兄,是啊,血浓于水,
兄弟之情,感动古今。反观今天,因为金钱利益,兄弟反目,夫妻不
和的不计其数,这些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呢?
走近苏东坡,学习东坡先生的豁达,苏轼的一生,几起几落,四
海为家,但是他从未因为贬谪有过幽怨,在他的人生中豁达乐观已成
一种习惯,被贬黄州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呐喊,在
被贬岭南后,仍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心情,看到东
坡先生的际遇,有时再想想自己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些许的困难算什么
呢?
走近苏东坡,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用在东坡先生身上最合适不过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管是徐州
治水,还是在杭州修堤,东坡先生不管身在何处,如何落魄,为官始
终都是秉承一个宗旨,为民办事。当代社会的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
快,忙忙碌碌,有谁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剖析自
己,现在忙得是否违背了自己初衷。
正如康震老师说的,他超然达观,但从来都不孤芳自赏;他热情
好客,但从来都不圆滑世故;他才华横溢,但从来都不自鸣得意,他
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圆融的境界,朝云说他一肚子不合时宜,他却说自
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由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20:19: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051601628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苏东坡观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苏东坡观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