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阐微
作者:赵幼斌
杨澄甫口授的《太极拳术十要》(收录于陈微明著《太极拳术》一书),论述言简意
赅,解释清楚易懂。无论是太极拳初学者,还是经年习拳者,都将它作为必读的学习指南。
即使是功夫已有所成的拳家,也把这“十要”作为评判拳架是否工整、拳艺是否成熟的重要
标准,可见其在拳论中的重要地位。笔者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研习心得,专文对《太极拳术
十要》的技术内涵进行一些分析阐释。
—、虚灵顶劲
“虚灵顶劲”说的是头部的要领和状态。张三丰《太极拳经》开篇便讲“顺项贯顶两膀
松”,所谓“顺项贯顶”,指的就是“虚灵顶劲”。将“虚灵顶劲”作为“十要”的首句,可
见其在太极拳修炼中具有提纲携领的作用。
太极拳是武术,武术就是技击。要技击首先就要提起精神,而头部姿势对技击时的精神
状态具有重要影响。以自然界的动物相搏为例,猫捕老鼠时,在将捕未捕之际,它四肢是屈
的,身是俯的,头是伸的,眼是专注的,全身劲势专注一方,这种头部状态和神态,就似“虚
灵顶劲”。人在相搏技击时,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则。行功走架虽不是直接搏击,但它的技击
内涵却始终存在。因此,练拳时“虚灵顶劲”这一要领是首要的,也是要贯穿于始终的。
杨澄甫对“虚灵顶劲”这一要领解释说:“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这就明确
指出了这一要领的具体做法是,喉头微后收,下颌微收提,同时头顶(百会穴)上提,使颈椎
拔起,头部自然端正,随即便产生周身虚活、精神凝提的感觉。它的功用是,主精神,生气
势,提携周身,以达“满身轻利”“劲力专注一方”之功效。
我认为,要做到“虚灵顶劲”,首先要做到“顶劲”。“虚灵”是对做到顶劲后的进一步
要求或做到顶劲后所达到的理想状态。“顶劲”是将颈椎骨节上拔,使其与胸椎、腰椎、尾
椎各骨节连成一体而节节拔开,周身一体,形成一个整劲。我们老家有句土话,把“顶劲”
形象地比作“马梗子”,是说马在拉车的时候,特别是在将重车启动的那一瞬间,马头、马
脖子一定要向前“顶”,加上它的四肢配合用力,使周身形成一个整劲儿向前拉动。
在劲上顶时,脖子容易“僵”,所以在“顶劲”的同时还要做到“虚灵”,即杨澄甫后面
接着讲的,“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比如做“云手”
动作,两手左右云转,头部也要自然地随手、随身向左右转动,不能头不转光动眼睛,而失
去协调性。“项强”是脖子用力的表现,容易使骨间肌肉自锁,不仅影响气血劲力的顺达,
2
也易失去自身平衡。但另一方面,脖子也不能软,软则无力,就谈不上领起精神。比如做向
前按的动作,注意头部不要主动前伸,向前则力泻,也容易使劲力前仆。所以,杨澄甫最后
说:“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怎样通过“顶劲”体会到“虚灵”的感觉呢?我认为可将这四个字归纳为一个字——“悬”,
即“顶头悬”。“顶劲”有颈椎主动向上挺的意思,反过来也可理解为头顶主动向上领起,也
就是说,在意识上要让头主动“悬”起,使颈椎骨节间拔开且松、竖,从而产生“虚灵”之
感,此谓之“顶头悬”。它就好像挂衣服的架子,钩子挂在上边,衣服才能下坠、一派自然。
当然,在行功走架中,头部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劲力与动作的开合,项上骨间亦有张
弛之感。这样,“虚灵”与“顶劲”同时存在,以“悬”当头,以自然为要,不失灵活,精
神自有。
二、含胸拔背
杨澄甫对“含胸拔背”的表述是:“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
挺出则气涌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
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这段要领,首先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含胸拔背”的重要性。只有“含胸”才能“使气
沉于丹田”,且“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反之,“胸
忌挺出,挺出则气涌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从而导致自立不稳,反为人所制。
“使气沉于丹田”是此段的关键句。因为丹田为人体之中,周身四肢运动,腰为主宰,实则
以丹田为核心。太极拳论中常有“拿住丹田练内功”、“拿住丹田之气”、气要“意守丹田”
等说法,都强调了气沉丹田是运动的前提和基础。
这段要领还指出了“含胸拔背”的正确做法。这就是“含胸者,胸略内涵”;“拔背者,
气贴于背”。这里的“涵”“贴”两个字,用得非常形象。
先说“涵”。“涵”字有涵养、包容之意,多指人心胸的宽广。杨澄甫将其引申到胸部的
形体动作要求中,是说在含胸时,胸不挺,要松空海涵,有胸中宽广、海纳百川之意。当然,
“含”得多了也不行,否则就会走向另一极端一窝心,导致气不顺畅。
再说“贴”。这个字运用得也十分巧妙,一个“贴”字将“气贴于背”的量说得十分拿
得起放得下,其意是指气贴于背,粘而轻,动而随,守于形而存于无,有无之间纯以意行。
气贴于背,意在蓄神,不在聚气。聚气则僵滞,但也不能无气,无气则散漫。只有气贴于背,
才能外示安逸而内固精神,动静开合无所不在。也只有气贴于背,才能将气敛入脊骨,守之
能蓄,发之能放,无往不利。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将背拔直,使胸椎抻平,骨节有拔
3
长松竖之意,是谓“拔背”。拔背要以脊不前顶、背部平直或微后撑为宜,绝不是将背拔成
拱形,这样就不是“拔背”而是“拱背”了,会导致劲力不畅,也就无从做到使气贴于背,
粘而轻,动而随了。
总之,“含胸拔背”的功用是避免气与力上浮,使气下沉才能使腰胯松沉,脚下有力有
根,并在应用中能够蓄势而发,劲力饱满。
三、松腰
腰在太极拳要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腰的功用和做法,不仅在古典拳经中多有论述,
也是现代太极拳家们谈论较多的话题。
“腰为一身之主宰”,杨澄甫道出了“腰”在人体中和拳术中的统领地位。不过,首先
要弄清楚太极拳的“腰”在那里,才好讨论腰如何来“主宰”。通俗地讲,腰是指系皮带的
那一圈,医家多指两肾(肾俞)之间的命门部位。太极拳家所说的腰,应包括人体躯干肋下胯
上的部位。
腰必须灵活,才能发挥出主宰全身的功能。要灵活就要“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
稳固”。就是说,要使两足有力,下盘稳固,就要先能松腰,然后才能使腰更好地“主宰”
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在太极拳经论中,身体各部位的要领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
互影响的,一个方面做不到位就会影响到整体的运动质量。反过来,一个方面做到了其他方
面也会自然做好。“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就是相互贯穿而使劲势形成
一个整体的典型理论。在这里,“松腰”的作用尤显重要。
如何做到松腰?形象地说,它就好像撒解(即大小便)之后放松,长舒一口气的感觉。具
体做法是先顶头悬,接着配合呼气,沉肩胛、松落胸背肌肉、松腹,使气落丹田,沉于骶髋,
再贯于两脚心。其间脊椎拔长,腰部松活,从而使两足有力,下盘稳固,并产生腰腿之力相
连之感。
杨澄甫还进一步强调了用腰的重要性,他说:“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
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这段话至关重要,它强调了在行功走架、前进后
退、高低起落、虚实转换时,处处要用腰,并且只要出现“不得力”(劲不顺、不得劲、不
舒服)现象时,就一定与腰腿配合不当有关系。
至于如何用腰,杨澄甫仅简要地提到“腰转动”,而没有深谈。我认为有必要在这里专
门强调一下“转腰”的问题。一般习拳者都知道练拳时要转腰,但容易忽略转腰实际上是转
两胯,“腰转动”是在两胯转动之下形成的,以此起到腰顶、腰撑、腰拉的用腰效果,腰、
胯联动才能产生“腰脊为第一主宰”的完整作用。在动作中只转腰不转胯,这种动作叫“扭
4
腰”“扭身”,不仅形象不好看,劲势不顺,也容易将腰扭伤。这是用腰应注意的一个方面。
其实,“转腰胯”只是用腰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平面转腰的方法,在进退和虚实转换中,
还包括腰脊处的竖向屈卷开合。腰脊处的竖向屈卷开合,是指命门向后顶和尾闾向前收的一
种有意识的运动状态,使人体脊椎s形曲线在自然状态下得到适当的弹性开合,就像一张弓
的中间部位一样,能前后开合伸收。这种调整腰脊的动作叫“腰顶”,是太极拳用腰动作中
的重要概念。总之,两胯与腰脊处(命门至尾闾间)的平面和竖向的立体联动运用,才基本上
是完整的用腰方法。若两腰眼再能主动进行抽换折叠的运用,则用腰效果更佳。因此,“转
腰”、“腰顶”和腰胯间的折叠抽换,统称为“用腰”。用腰的质量,对行功走架中保持和协
调身形劲势的灵活性、稳定性、整体性具有重要影响,并决定了劲力的方向、大小和速度等
方面的运动质量,杨澄甫在“十要”中所说的“命意源头在腰隙”和“有不得力,必于腰腿
求之”,指的就是这个方面。
四、分虚实
关于分虚实,杨澄甫说,“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
腿为实,左腿为虚”;同样,“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他进而说道:“虚实
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这段话意思从字面上好理解,是说在前进后退动作中,如果虚实分不清,动作就会僵硬
滞笨,能分得清,转动变化就能轻灵圆活而不易为人所制。要做到“分虚实”这一点,不仅
是步法身法的问题,也是劲法技法的的要求。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就指出:“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
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这里有“双重”一词,说双重是
病,那么何谓“双重”?我认为“双重”在拳术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练习功架中的“双重”。就是说,在练习拳架时虚实变换得不彻底,拖泥带水,该
实的一侧未能做到十分地松实,还带有强实的感觉;该虚的一侧不能做到全虚而带有强虚的
感觉。这样身体某部位就会产生多余的力,使局部关节肌肉僵滞,以致影响自身整体动作的
协调性、灵活性和稳定性。如“倒撵猴”动作,撤退之步未落地,身体重心就过早后移;如
蹬脚分腿动作,腰胯不收住就出腿,使身体后仰,出腿无力;又如推出去的掌不松净,肩起、
肘抬、腰塌、胯凸等,均属于“双重”之病。这些都应在练习拳架时注意体察纠正。
二是推手技击中的“双重”。比如推手,对方推你时,你不可避免地出现滞笨的顶劲,
若劲出在人后却反被人所制,就叫“双重之病”,这也是虚实不能分,不能自变之故。何为
分?何为变?拳论中这样启发我们:“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
5
能何为?!”只有“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沾粘灵活,甚至达
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境界,才能不易为人所牵动。
总之,所谓“双重”,是指在行拳架或与对方推手时,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不松,不
自然,不能随机变化地协调顺达身形劲势,从而产生多余的力,这种多余的力就叫“双重”。
克服了“双重”的毛病,就做到了“分虚实”。而要克服“双重”的毛病,就要从各种基本
功法训练和体用实践中去体察纠正。
五、沉肩坠肘
对于沉肩坠肘,杨澄甫解释说:“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
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又说:“坠肘者,肘往下松坠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
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这就是说,要坠肘首先要沉肩,沉肩首先要松肩,沉
是建立在松的基础之上的。能松然后能沉,能沉然后能坠,能坠然后有力。能松、能沉、能
坠,则力能贯之。不能松沉肩肘,最重要的弊端是手臂的力与身体僵持,其劲浮而迟,连带
脚下无根,不仅不能发人,反而容易被人所制。能沉肩坠肘,接人劲时则能将对方来力引落
在腰腿间,如水澎舟;能沉肩坠肘,发人时则能将手臂的力与腰腿连成整体形成整劲发出,
如离弦之箭。
习拳者最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是,肩肘松了反觉手软身无力,哪来的劲?其实,松的目
的是为了更好地将气血劲力贯注于周身四肢,使两腿足有活根,两臂手有绵劲。这里有个“引”
字需要细细体味。比如,在两肩松的同时,两肘尖同时向下“引”,从而产生肩“沉”肘“坠”
的感觉,接着再将两掌心微张,五指骨间微开,将肘尖沉劲“引”向五指,这时就有劲贯指
梢的感觉。这个过程叫做“换劲”,反之就是“泄劲”。这个“换劲”过程久久练之,则自能
存身,形成“内劲”,达到用时则有,去时则无,纯以意行,就叫“活劲”。王宗岳的“虚灵
顶劲,气沉丹田。两膀松,然后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这里要注意“窒”这个字的含义,
它不是将劲或气憋起来窒息、僵滞的意思,而是其字义的另一层含义——抑止住使不发泄,
即蓄势待发。这个“窒”,上承“顺项贯顶”的“贯劲”,与下句“束肋下气把裆撑”的“束”
“撑”是一种递进关系。另外,坠肘的关键是不翻肘,或叫不亮肘。亮肘容易引起抬肩。比
如做“起势”,两手下落后,肘尖要不过背,过背就叫亮肘。又如做“白鹤亮翅”,右手上举
时容易翻肘,翻肘容易连带肩起,使肋部、背膀部肌肉上提,力就易上浮。要避免这个问题,
在右手上举时就要同时收住肩窝,特别是身体右边,肋部肌肉放松,将腰胯收住沉坐,根于
足下,此时右手与右足下这条线犹如放起风筝一样的感觉,上有拔劲,下有牵劲,中间有抻
劲,这样才做到了坠肘。
6
那么,怎样检验自己是否做到“沉肩坠肘”呢?有四种方法:一是反证法,二是照镜子,
三是别人看,四是试劲。第一、二种方法可以结合起来用,就是通过照镜子,运用反证法来
进行自查,自己对着镜子,下意识地将肩端起再下落,这样来对比起和落的状态与感觉,从
而体会到正确的沉肩坠肘方法。比如起势,两手平举时容易起肩,可先将肩端起再下落(实
际上正确的做法是在举手时两肩同时要下意识地沉住,此处用错误动作进行反证),下落时
要感觉到胸背部、两肋下的肌肉群也在下落,气也随着落于丹田,腹部感到松实圆满,两腿
足下也感到稳固有力,从而节节贯串。第三种别人帮着看的效果也比较好,练拳架时只要肩
一起,观者就可以敲打一下,这样感觉比较快。第四种试劲,可以通过两人相互托肘的方法
来试劲找感觉。托的人将两手托住被托人的两肘尖,随意抚动,被托人将两肘贴于对方手心,
感应对方的劲而向下沉肩坠肘,并随对方的抚动而随动化解。若被托人的肩肘稍浮,则会感
到根不稳而势背。化解对方来劲的关键在于以两肩作为活的支点,两肘尖找腰眼走圈,两腰
眼配合两肘开合抽换,使两肘两肩没有死点僵劲,即可检验是否做到了沉肩坠肘。
六、用意不用力
所谓“用意不用力”,是指用心意去指挥周身内外上下运动,不要用拙力。拙力的表现
是筋骨不放松或身体某些部位凸凹不顺,使劲力变换僵持滞浮而为人所制。
太极拳并非不用力,其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用时则缓应急随,忽隐忽现。比如出拳
动作,拳在腰间未出之前要虚握,及至伸出虚抵接触点时,瞬间握实而产生松弹劲。其意有
两点要注意:一是拳发力时无论是寸劲还是长劲,都要有穿透之意,犹隔山打牛状;二是拳
力随伸就曲,无过不及,方能招法连成,变化得灵。
但我们也要防止另一个极端,就是过于用意、刻意为之,物极必反,这反而会产生拙力
僵劲。我在教学中始终强调一点,就是行拳走架时,在意识上不要有“武术就是打人逞强”
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思想,要把武术动作看成散步,在情绪上首先做到放松,这就较容易将
拳架动作和技击内涵自然地融为一体,而不要刻意为之。
七、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的概念就是节节贯串,强调在动作中要上下呼应、左右顾盼、前后照应,
突出手、眼、身、步的整体协调运动,一处动处处都动,一处静处处都静。这里有几个细节
需留意。
一是贯串与整体的关系如“十要”所讲“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
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比如后坐向前按推,习练者容易机械地一节一节向前伸展,
这反而失之贯串,失之劲整。应在脚未发力之前,掌上着力点已暗入对方之骨,一经身形动
7
展,对方已被发出。
二是势与劲的关系仍举上例,由后坐向前弓步,后腿膝关节部应主动向后绷起而产生向
前之蹬力,称之为“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若无此动作,腿部就无力,只是形
似地向前位移;同理,前进之中,若肘关节不同时沉展,腰部不同时后顶,仍然达不到姿势
与劲力的统一贯串,放人不远不脆,这叫虚架子。
三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行拳架中,一处动,周身骨节处处俱动,特别应注意脚部与手部。
比如手掌,前推时手心要微开,五指要微扬,掌骨要微涨,如呼出之状,使气贯五指,劲满
掌缘;反之,虚守时则掌心微吸、手掌微合。无论是开是合,均以自然为度。脚下也如此,
弓步时后腿脚掌与脚跟要互碾,虚步时前脚跟或脚掌总要落实入地三分。如此脚手配合,才
能较好地达到上下相随、劲势匹配、通身贯串的协调一体效果。
八、内外相合
“内外相合”讲的是意识与动作的统一。“内”主神,神即意识;“外”主体,体即身体
动作。“内外相合”是心意身形一开俱开,一合俱合,包括内三合与外三合。内三合指“心
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外三合指“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外三合”
在动作中不能机械地理解为肩要与胯对齐、肘要与膝对齐、手要与足对齐,而是指它们在劲、
势上的相合呼应,做到劲势合四方、周身得劲即可,不必刻意追求是否对齐。
太极拳有个修炼过程——“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要达到“内外相
合”、意识与动作的统一性,须经“先求形似”的数年磨炼阶段,动作熟练纯正后才能渐至
“神似”,进而阶及“外之所形,无非内之所发”、意识为先的“神明”层次。它好比骑自行
车,初学时不稳,熟练之后则人车一体,身形动作虽似无心而能随心所欲。
九、相连不断
对于“相连不断”,要从形与劲两个方面理解。
先说形。练太极拳要练单式,练单式又叫拆架子。拆架子既有单式独立的打化技术涵义,
又有几招连用的组合变化技术涵义。比如对方推来,我掤接捋化,将对方捋倒制胜;但若对
方随按即挤靠,我则不能尽是捋,而是要在捋中含回挤按推,再次用招来遏制化发对方。这
种劲势相联的“运动战”式技术动作变化,就形成了典型的“相连不断”的推手动作。
再说劲。技击是武术运动形式的本质,武术运动是技击的表现形式,两者缺一不可,相
互衬托。太极拳套路就是由多个技击的单式和组合动作相连而成,其势“如长江大海,滔滔
不绝也”,故又称长拳。这就提示我们,在行拳走架时不能单追求“相连不断”的外在运动
形式,而要处处体现其技术内涵。要达到这种外形和劲势的“相连不断”,就要做到势断劲
8
不断,劲断意不断;一处虚则另一处实,虚实互依;旧力虽去,新力已生;周而复始,循环
绵绵,行云流水一般。
十、动中求静
太极拳“动”与“静”的关系是统一的,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在运动中求松静不
仅是技术要求问题,也是个意志修养问题。能静则能心宁,能宁则能致松,能松则能致微,
致微才能致灵,致灵才能致变,致变才能致动,且能达到以少胜多、四两拨千斤之战术效果。
故有“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之说。这种劲在人先、更为快速的反应毹力,是
在“动中有静”中求得的。
顺便提及一点,对于杨澄甫提出的“练架子愈慢愈好”,我们要正确理解。这句话是从
如何有利于呼吸深长、气血畅通、功力增长、品味太极真谛的角度讲的,其中包含着慢中寓
快之灵机。若机械地理解,为追求慢而失去灵机就反而成“滞”,若为技击而一味求快则会
失去内涵而成“浮”,或动作干燥,两者都不可取。其实,练太极拳所追求的是从有意到无
意,从有象到无象,从有快慢到无快慢,能从心所欲而不失其内涵,顺达自然为好。
总体来看,“十要”中的前五个要领(“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
坠肘”),论述和规范了人体头部、躯干、四肢的做法,这是基础,也是根本;后五个要领(“用
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是指在练拳过程中对心(心意)、
体(体内体外)、形(运动形态)整体协调一致提出的要求,它与前五个要领不能截然分开,是
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因此,“十要”中的每个要领都不能割裂开来,孤
立地看待。比如“含胸拔背”动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受到“虚灵顶劲”动作质量好坏的制约,
头“悬”不起来则“背”拔不起来,“含胸”也难做好。另外,还要注意这些要领在行功走
架动态中要保持一致、贯彻始终,避免时有时无、时好时坏的现象。
总之,杨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总结概括了历代太极拳经典理论的精要,并在其晚年
定型的拳架演练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可以说超越了一般武术运动形
式的层次,成为融合技击、健身、艺术、哲理等为一体的高级武术运动形式。他的理论(“十
要”)和实践(85式拳架体用)已成为后人研习效仿的典范,我们应当将理论与实践都完整地
继承下来,反复揣摩,经年研习,以求提高之道。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20:09: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045971627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太极拳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太极拳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