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坐姿势图解
LT
在道场等处,原本坐禅场地是祭拜文殊菩萨的地方,因此在家中可以挂些
佛画或者墨迹。
此外,准备好香炉,以用来插放线香。焚香还有清新房间、平和心境的
功效。
在道场,一炷香的时间约30~40分钟,坐禅时间可视其时段情况自行
掌握。
准备坐物
场地选好后,要“厚敷坐物”。坐垫以厚为佳,并非奢华。最好使用
膝部不超出垫边、稍大尺寸为宜。但如果只有薄垫,则可能将两个相叠一起
使用。在坐垫上面再放上一个相当于普通坐垫对折后大小和厚度的所谓“坐
蒲”,垫在臀部下面。当然也不妨将薄坐垫对折起来替代使用。
衣着
然后是“宽舒衣带”,这是指和服穿着要宽松舒适,尤其衣带不能紧束。
如果身着西服,则放松皮带,解下领带。然而,切记注意不可衣着不整、邋
遢,必须“威仪齐整”。一旦失去严肃,坐禅就会欠缺紧张的感觉。
坐禅1.调身“然后结跏趺坐”,进行上述准备之后,开始盘腿。《坐
禅仪》中将其方法分为全跏趺坐和结半跏趺坐两种。
腿可从普通的盘腿形式开始,先以右脚置于左膝上,再将左脚安于右膝上。
此姿势称为全跏趺坐。
腿盘好后,将身体先左右、后前后摇动,以确定重心。
为了切实感受腰的位置是否确定,如右图所示,可从伏地状起身,一边感受
腰的支点,一边依顺挺直,也许这样更易于领会。
如果全跏趺坐有难度,可采取先以单脚置于膝上的结半跏趺坐。左右脚均可,
以坐姿轻松为宜。
如果还是感到困难,亦可采用日式的正身端坐。此时可将坐蒲夹在两腿之间
打坐,即使长时间入坐,腿脚也不会有酸麻的感觉。
手的姿势是,先将右手放在盘于下腹处的腿上,再将左掌置于右掌之上,然
后将两手大拇指相接。不需用力,掌中呈椭圆形即可。此种坐法称之为“法
界定印”。
坐禅时,眼睛睁开。下鄂里收,面朝正前方,视线投置于前方约1米处。然
后,两眼轻闭,呈半睁半闭的菩萨微张眼状。如果闭眼,则易消极,别生妄
念,所以请勿闭眼。
身端坐直,脊骨勿曲勿耸。坐时头颈自然不偏,有如头顶直抵天花板的感觉。
在下腹部称为气海丹田的脐下三寸处,有气力充满的感觉为好。
2.调息
调身后便是调息。坐禅中,调和呼吸最为重要,而重点应放在呼气上,感觉
好似将体内甚至上述气海丹田处的浊气全部呼出吐净。只有全部吐净,才能
自然吸气。
数息观是调息的方法,从一息默数到十息。数“一”时静心缓慢深深呼
气,念“息”时吸气。数“二”时仍是缓慢深深呼出,念“息”时吸气。如
是周而复始多次。
如同呼息时吐尽至自己的气海丹田一样,重要的是数息也用气海丹田默
数的观念去完成。
3.调心最后是调心。对此,《坐禅仪》这样写道:宽放脐腹,一切善恶
都莫思量,念起即觉,觉之即失,久久忘缘,自成一片。此坐禅之要术也。
身心俱放,胸中空荡无存,在进入舒畅放松的状态后,却除是非善恶等
相对意念,达到无念无想。但在实际上,人是无法轻易达到无念无想、无心
的。所以,妄念一经产生,只要立即省觉,妄念即可断除。
此外,作为实现“觉”的具体方法,是实行前面提到的数息观。
结语
以上,就坐姿(身)、气息(息)、心念(心)分三方面加以解释,但三者原本是
不该拆开考虑的。坐禅的真谛就是通过呼吸的作用,使心身浑然呈一体。
身、息、心三者相互关联,调摄其中任何一项,其他二者随即相机调适。
坐姿凛然端直,心与息则也自然得以顺正,若是心意充满愿心,姿势即坐相
和呼吸也会不期而同得到矫正。
总之,可以说身、息、心在安稳恒常的状态下和顺一如,正是坐禅的要
义。
发四弘之誓,愿端坐舒放、威严、凛然,犹如挺立之泰山。
为此,必须在家中选择可以安静坐禅的环境,宽松着装,舒缓入坐。每
天持之以恒,不在时间长短。
此外,若能参考坐禅会的情况,前往附近的寺院参加坐禅会,直接由禅
僧给予指导,则效果更好。
修学禅定的二十五方便
有青年居士请教如何修学禅定之事。
现将打坐的二十五种注意事项整理如下,这就是天台宗修止观的二十五方
便:
二十五方便
天台宗之修行法。天台宗将止观的修行分为方便与正修两种。
“方便”指正修止观法门之前的预备功夫。共有二十五项,故云二十五方
便。
此二十五方便又可大别为五科,内容包含修行前的心理、生理、环境等条件
的预备,修习止观时必须注意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规律、心身调适方法,以及
修行态度等方面。兹略述如次:
1、具五缘:《摩诃止观》卷四(上)云(大正46·35c):“道不孤运,
弘之在人,人弘胜法,假缘进道,所以须具五缘。”具五缘者,即:
{1}持戒清净:谓诸禅定及灭苦智慧皆由戒而生,故清净持戒,不敢有
犯。
{2}衣食具足:谓衣法有三,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者,三衣之外许畜
百一等物。又,食法有四,即:常住深山,草果随时得而资身;在阿兰若处,
受檀越送食;常行头陀乞食之法;僧中如法结净食。
{3}闲居静处:谓依止无愦闹处。有上中下三等,即:深山远谷;头陀
抖擞;兰若伽蓝闲静之寺。
{4}息诸缘务:谓息治生有为之缘务,绝人事交际之缘务,屏工巧技术
之缘务,废听学读诵之缘务。
{5}近善知识:谓亲近外护善知识、同行善知识、教授善知识,受其教,
蒙其劝发。
2、呵五欲:《摩诃止观》卷四(上)云(大正46·35c):“缘力既具,
当割诸嗜欲。”
呵五欲者,即:
{1}呵色欲:谓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长眉、朱唇素齿,及世间青黄赤白、
红紫缥绿等种种妙色,能令生爱,造诸恶业,故当呵之。
{2}呵声欲:谓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及男女歌歌咏诵等,能
令生染着,起诸恶业,故当呵之。
{3}呵香欲: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薰香能令生爱着,开
结使门,故当呵之。
{4}呵味欲:谓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等,能令染着,起
不善业,故当呵之。
{5}呵触欲者:谓男女身份柔软细滑,及诸好触,能令染着,生障道业,
故当呵之。
3、弃五盖:《摩诃止观》卷四(上)云(大正46·35c):“嗜欲外屏,
当内净其心。”弃五盖者,即:
(1)弃贪欲盖:谓若心生欲觉,念念相续,则能覆盖善心,故当除弃。
(2)弃嗔恚盖:谓嗔恨若起,则能生怨起恼,覆盖善心,故当除弃。
(3)弃睡眠盖:谓睡眠因缘能失二世乐,徒生徒死,无一可获,如入宝
山,空手而归,故当除弃。
(4)弃掉悔盖:心之躁动谓“掉”,忧恼已作之事谓“悔”,此二者能
盖覆禅定,不得开发,故当除弃。
(5)弃疑盖:谓障定之疑有三:疑自、疑师、疑法。此三者皆能覆盖心
性,故当除弃。
4、调五事:《摩诃止观》卷四(上)云(大正46·35c):“其心若寂,
当调适五事。”调五事者,即:
(1)调食:谓不食能令增病、增眠、增烦恼之诸食物,仅取食能安身愈
疾者,且不令过饥过饱。
(2)调睡眠:眠是眼食,故不可苦节少眠,也不能过分多睡。
(3)调身:谓欲入定时,应调身令不宽不急。
(4)调息:谓调息令不涩不滑。
(5)调心:谓调心令不沈不浮。
5、行五法:《摩诃止观》卷四(上)云(大正46·35c):“五事调已,
行于五法,必至所在。”
行五法者,谓行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法。此中:
(1)欲者,谓离世间妄想颠倒,志愿好乐诸深法门;
(2)精进者,谓坚持禁戒,弃舍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废;
(3)念者,谓常念世间之欺诳可厌,禅定之可尊可贵;
(4)巧慧者,谓等量世间乐与禅定智慧乐之得失轻重;
(5)一心者,谓分明彻见世间诸患之可厌,定慧功德之可尊可贵。一心
决定,修行止观。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19:15: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1013521621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盘腿打坐标准姿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盘腿打坐标准姿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