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读书方法有哪些
十种常见的读书方法
1.泛读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学问,具备一般
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
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
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预备资料。
2.精读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
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
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讨论,边分析边评价,
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当实行
这种方法。只有细心讨论,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
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
求一个完好的印象,取得“俯视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实行这
种方法。
4.跳读
这是一种跳动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
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把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索
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连续读,就可前后贯穿了。
5.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
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快速扫瞄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
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6.略读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任凭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
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
容经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到
达阅读目的。
7.再读
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有名
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
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学问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8.写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
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
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添阅读力量,将学问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读
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
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
稳固提高。
10.选读
第2页
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
精力究竟有限,假如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可以结合自己的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到达事半功倍
的效果。
读书技巧的顺口溜
一、怎样分段:
读全文,明思路;抓特点,段自明。
同内容,并成段;单意思,独成段;
时间明,按推移;叙事情,视改变;
地点清,按转换;是说明,依内容。
二、怎样概括段意:
概段意,方法多,可归并,善取舍。
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莫放过。
重点词,关键词,串成句,段意明。
三、怎样概括中心思想:
明内容,清目的;连段意,答问题;
审清题,认真品;析人物,思言行;
抓要点,明背景;叙事情,抓重点;
写景物,思特点;细推敲,套格式。
四、怎样捕获中心句:
中心句,是灵魂;抓主旨,明目的;
寻总起,找总结,觅过渡,不行略。
五、怎样读懂一篇文章:
览全文,明内容,词句段,细品赏,深化读,悟感情。
记叙文,很重要,六要素,必分清。
说明文,层次清,认真读,自然明。寓言篇,趣味浓,
阅读后,明道理。童话文,都爱读,颂善美,陶情操。
六、怎样阅读古诗:
明背景,知诗人;扣字眼,解诗题;
抓关键,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多咏诵,背诗文。
七、怎样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书,广泛读,增才智,长见识,明道理,学做人。
八、怎样朗读:
口齿清,读准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不破句,不磕巴,
反复读,须流畅。
陈述句,语调平,感叹句,调下降,疑问句,调上扬,辨清句,读好调。
停立刻,有层次,按节奏,作强音,重读音,有规律,快与慢,按感情。
九、怎样背诵:
要背诵,先读熟。理词句,抓关键,细分析,再返原;抄一遍,记得快。
读书的重要性
1、读书的意义,不仅要从个体的学问需要来理解,更重要的,是把读书
作为人类历史性活动的实践来理解,从人类文明传承进展的需要来理解。文字和
书写的创造,其重要性在于,从今人类的阅历可以超越面对面的授受而广泛传递。
于是,书成为记载人类阅历的载体,阅读、书写成为人类阅历、学问和才
第3页
智得以超世代累积、传承、增长的最重要方式。
2、读书与修身有着亲密关系,修身的首要一条就是读书。假如对社会、
人以及人际关系的熟悉不能建立在健全理性的基础上,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而要到达理性的自觉和明澈,就离不开读书。
3、读书跟“学习”亦有亲密关系。中国思想有一个特点,就是“学习”
和“读书”很早以前就成为中国文化中备受关注的问题,相关商量也就变成中国
思想史的一个传统。
4、建构学习型社会,就不能不追溯到我们自己的学习文化和读书传统。
在这方面我们有先天的优势。其实在民间也是一样,明清以来,“读书人”在基
层社会里都是很受敬重的。士大夫就是做官的读书人,所以“读书”和“读书人”
在中国文化中很受重视。
5、好的传记作品能对年轻人起到兴起、立志的作用。经典著作是立身处
世的最基本的东西,但在另一方面,可以关心确立世界观、价值观。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18:39: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991861616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阅读方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阅读方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