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一中2022年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
地理测试
一、选择题
“12道工序,18遍火候,1000多度高温冶炼,36000次捶打……”。《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后
仅几十分钟内,章丘生产的铁锅就被一抢而光,一时间章丘“无锅”。一月之内,制锅点由原来的两家猛
增到170多家,但制锅行业中能严格按照制作工艺来制锅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注定了章丘铁锅“短命网
红”的命运。走红仅仅两个月后,章丘铁锅便再次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造成章丘“无锅”的主要原因是
①主流媒体的传播②便捷的现代物流③网络购物的盛行④铁锅烹饪有益健康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章丘铁锅成为“短命网红”,主要是由于其
A.
产量增加
B.
需求减少
C.
价格上涨
D.
质量下降
3.
章丘铁锅走出当前困境的合理对策是
A.
控制铁锅生产规模
B.
加强匠人综合培训
C.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D.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答案】
1.C2.D3.B
【解析】
【
1
题详解】
材料显示“播出后仅几十分钟内,章丘生产的铁锅就被一抢而光”,说明造成章丘
“
无锅
”
的主要原因一个是
《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的播出,即主流媒体的传播,让大家知道并喜欢上这个产品;几十分钟内就被
一抢而光,说明购买者都是在网络上购买的,所以①③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
C
。
【
2
题详解】
材料提到“但制锅行业中能严格按照制作工艺来制锅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注定了章丘铁锅“短命网红”的
命运”表明章丘铁锅成为“短命网红”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严格按照制作工艺来制造,导致铁锅质量下降。
故D正确。
【
3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章丘铁锅制锅行业中能严格按照制作工艺来制锅的人却少之又少,表明问题在于劳动力素质,
所以要走出当前困境,最合理的对策是加强对匠人的综合培训,故正确答案为B。
班公错位于青藏高原西部,东西长约155千米,南北宽约15千米,中部最窄处仅50米。湖泊2/3位
于中国西藏,1/3在克什米尔地区。研究发现该湖泊东部水体在垂直方向上的交换季节差异明显。下图示
意班公错位置及湖泊东部水温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班公错形成于
A.
地壳断陷集水
B.
火山口集水
C.
河流改道
D.
滑坡阻断河流
5.
班公错克什米尔湖区生物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A.
湖泊空间狭小
B.
湖水盐度较高
C.
湖水透明度低
D.
人类过度捕捞
6.
班公错东部水体垂直交换最不明显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
4.A5.B6.B
【解析】
【
4
题详解】
该区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南部为高山,北部为湖泊,表明该湖泊的成因是地壳断裂陷
落,然后汇集水流而形成,故
A
正确。
【
5
题详解】
湖泊空间大小不是影响生物种类的主要因素,故A错误。班公错位于青藏高原西部,降水少,且克什米尔
湖区没有淡水注入,所以湖水盐度较高,导致生物匮乏,故B正确。附近区域为山地地形,植被覆盖较好,
水流清澈,湖水透明度较高,故C错误。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西部,人口稀少,不会存在过度捕捞的情况,
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
6
题详解】
湖水上部密度小,下部密度大,湖水就比较稳定,垂直交换就不明显。根据表可知,夏季表层湖水温度高,
上部水密度小;深层湖水温度低,加上盐分多,下部湖水密度大,此时水体的垂直交换最不明显。故本题
正确答案为
A
。
河口——龙门区间黄河干流长达725千米,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较大支流主要有皇甫
川、无定河、延河等21条。地貌以黄土丘陵为主,主要植被类型为草原。下图为该流域1952~2017年降
水量及水沙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1952~2017年河口——龙门区间黄河段
A.
输沙量与降水量大致呈负相关
B.
本世纪前,输沙量逐年减少
C.
输沙量与径流量大致呈正相关
D.
本世纪来,径流量逐年增多
8.
河口——龙门区间黄河段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流域内
①植树种草②打坝淤地③修筑梯田④改良品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
7.C8.A
【解析】
【
7
题详解】
据图可知,输沙量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降水量总体趋势比较稳定,所以二者不是负相关的关系。故A错
误。本世纪前,输沙量总体趋势是减少的,具体来说是波动减少,不是逐年减少,故B错误。图中显示,
输沙量与径流量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即二者大致呈正相关的关系,故C正确。本世纪来,径流量总体趋
势是波动减少的,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
8
题详解】
河口——龙门区间黄河段输沙量总体上是减少的趋势,可能是流域内进行了大量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水
土保持作用的措施有①植树种草、②打坝淤地、③修筑梯田,而④改良品种对水土保持没有影响,故①②③
正确,④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A
。
黑河流域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南以祁连山为界,南北纵跨数百千米。在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
海拔地区发育了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图3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影响春末野牛沟流域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的主要因素是
A.
海拔
B.
坡向
C.
水分
D.
热量
10.
据图判断,野牛沟流域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随海拔
A.
呈单峰曲线变化
B.
呈单调递增
C.
呈双峰曲线变化
D.
呈单调递减
11.
推测野牛沟流域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A.
6月
B.
7月
C.
8月
D.
9月
【答案】
9.D10.A11.B
【解析】
【
9
题详解】
图中显示,春末野牛沟流域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较少,后续月份随着温度的升高,生物量越来越多,说明
春末该流域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少的主要原因是热量不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
10
题详解】
据图判断,野牛沟流域3180米处生物量较少,3300米处生物量最多,3400米处生物量最少,体现出该地
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先增多后减少,即呈单峰曲线变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
11
题详解】
生物量的变化受水分条件的影响,降水越多,植被生长越快,生物量增加的越多。图中显示,7月生物量增
加量最多,所以可以推测野牛沟流域降水最多的月份是7月。故B正确。
下图中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黄土底层为流动性地下含水层;虚线是基岩表面(黄土底面)等高
线,基岩不含地下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乙处地下水径流方向及该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A.
向南、13米
B.
向北、13米
C.
向东、23米
D.
向西、13米
13.
图中四地,最需要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12.B13.D
【解析】
【
12
题详解】
水往低处流,结合材料
“
黄土底层为流动性地下含水层
”
和
“
虚线是基岩表面(黄土底面)等高线
”
可知,地
下水径流方向应垂直基岩表面等高线(虚线)由高处流向低处,结合乙处附近虚线数值变化规律和指向
标,可判断出乙地地下水应向北流动;由等高线可知,乙处黄土表面高度在
825
~
830m
之间,乙处基岩表
面高度在
815
~
820m
之间,故黄土层的厚度应在
5
~
15m
之间;综上分析,可知
B
选项
“
向北、
13
米
”
符合
题意,
B
正确,
ACD
错误。故选
B
。
【
13
题详解】
黄土高原地区,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发水土流失,需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来保持水土。
由图可知,丁处黄土高原表面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水土流失强度最大,更需要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
盖率,
D
正确,排除
ABC
。故选
D
。
【点睛】地势起伏较大地区,越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下图为20世纪不同年代洪泽湖水位—面积—容积关系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20世纪90年代洪泽湖容积是50亿立方米时,湖泊的面积约为()
A.
1500平方千米
B.
1800平方千米
C.
2000平方千米
D.
2500平方千米
15.
据图可知()
A.
50年代最大容积不超过100亿立方米
B.
70年代最高水位不超过16米
C.
水位12米时,50~70年代湖泊容积变化不大
D
水位14米时,70~90年代湖泊面积增大
16.
图中不同年代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暖②泥沙淤积③围湖造田④引水灌溉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
14.B15.C16.D
【解析】
【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统计图的判读,已知容积要确定面积,可先通过水位
—
容积曲线确定水位,再通过水位
—
面
积曲线确定面积。
20
世纪
90
年代洪泽湖容积是
50
亿立方米时,通过(
90
年代)水位
—
容积曲线可知,
湖泊水位约为
14m
,再通过(
90
年代)水位
—
面积曲线,可确定水位
14m
时对应的湖泊面积约为
1800
平
方千米,
B
正确,故选
B
。
15
题详解】
由(
50
年代)水位
—
容积曲线可知,
50
年代最大容积在
100
~
150×108m3(亿立方米),且接近
150
亿立方
.
【
米,
A
错误;由(
70
年代)水位
—
面积曲线和(
70
年代)水位
—
容积曲线可知,
70
年代最高水位在
17
米
附近,
B
错误;由(
50
年代)水位
—
容积曲线和(
70
年代)水位
—
容积曲线可知,当水位为
12
米时,
50
年代容积和
70
年代容积基本相近,变化不大,
C
正确;由(
70
年代)水位
—
面积曲线和(
90
年代)水位
—
面积曲线可知,当水位为
14
米时,
70
年代面积在
2000
~
2500
平方千米之间,
90
年代面积在
1500
~
2000
平方千米之间,
70
年代到
90
年代面积减小,
D
错误。故选
C
。
【
16
题详解】
气候变暖主要通过影响冰雪融水、蒸发等进而影响湖泊水位,与面积、容积变化关系不大,
①
错误;由图
中不同年代水位一面积一容积曲线变化可知,相同水位条件下,后期湖泊的面积和容积都在减少,其主要
原因是人类活动(包括围湖造田等等)和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
②③
正确;引水灌溉能影响到入湖径流
量的大小,进而影响水位高低,但对面积、容积影响不大,
④
错误;综上所述,
D
正确,故选
D
。
【点睛】泥沙淤积会导致湖泊萎缩,使得湖泊容水量不断降低。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距今20~200万年前,青海湖(图6)还是一个外流湖,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
后经构造运动,青海湖逐渐演变成闭塞湖,湖水也逐渐变咸。据科学家推测,明朝时期,青海湖面积为
5000平方千米,上世纪50年代以后面积逐渐缩小,到2004年达最小,仅为4186平方千米。此后,青海
湖面积持续增大,2017年达到4425平方千米。
材料二小明随团队前往青海湖开展暑期研学旅行。汽车翻过日月山,便到了倒淌河镇。导游介绍,
倒淌河镇因流入青海湖的倒淌河而得名。西行至二郎剑花海,小明看见四周满是金黄的油菜花,如地毯一
样铺开,一直延伸到湖边,路边还摆放着很多蜂箱,在与蜂农交流后,得知蜂农是在甘肃定西采过槐树蜜
之后赶来这里的。导游说,这里海拔高,油菜是只开花不结籽的,由于政府的扶持,才能让大家欣赏到这
美丽的花海。
(1)推测倒淌河流向发生改变的原因。
(2)说明当地牧民积极种植油菜的理由。
(3)分析蜂农从甘肃定西来到青海湖追花采蜜的原因。
(4)分析近十几年来青海湖面积持续增大的原因。
【答案】(1)由于地壳运动,日月山的隆起,导致地势东高西低,河流被迫向西流动。
(2)政府的补贴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牧民收入;扩大就业;投入成本低;有利于保护生态环
境,防治荒漠化。
(3)定西的花期已经结束;定西离青海湖距离较近;青海湖周边油菜花盛开,蜜粉源充足;天气晴好,
利于蜜蜂采集花蜜;当地正处于旅游旺季,利于销售蜂蜜。
(4)生态修复,植被覆盖率上升;生态退耕,灌溉引水减少;流域降水量有所增多;全球气候变暖,近
年来冰雪融水量有所增加等。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的变化原因、农业的区位因素和湖泊面积扩大的原因。
【详解】(1)材料提到:“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说明以前倒淌河的河水是流入黄河的。“后
经构造运动,青海湖逐渐演变成闭塞湖”,说明构造运动之后,倒淌河的河水无法流入黄河,反而流到青海
湖。据图可知,倒淌河和黄河之间有一座日月山,说明就是由于日月山的隆起,才使倒淌河流向发生改变。
(2)材料中提到“由于政府扶持才能让大家欣赏到这美丽的花海”说明当地牧民积极种植油菜的首要
理由就是政府的补贴政策;“让大家欣赏到这美丽的花海”说明当地种植油菜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从而
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油菜种植投入成本低;而且种植作物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防治荒漠
化。
(3)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蜂农从甘肃定西来到青海湖追花采蜜的原因:1、定西的花期已经结
束;2、定西离青海湖距离较近;3、“四周满是金黄的油菜花,如地毯一样铺开,一直延伸到湖边”说明
青海湖周边油菜花盛开,蜜粉源充足;4、当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降水少,天气晴好,利于蜜蜂采集
花蜜;5、当地正处于旅游旺季,利于销售蜂蜜。
(4)本题主要考查湖泊面积增大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人为原因
是决定性因素。人为原因:生态修复,植被覆盖率上升,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国家大力提倡生态退耕,
灌溉引水减少,流入湖泊的水量增多;自然原因:流域降水量有所增多;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冰雪融水
量有所增加等。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铁矿资源丰富,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其钢铁工业布局多靠近原料产地,集中程度
高,90%集中于巴西东南部和南部地区,西北地区的钢铁生产比较少。位于巴西北部帕拉州的原始森林中
的
的卡拉加斯铁矿是全球最大的露天铁矿,已探明储量达180亿吨,矿石含铁量达65%以上,含有害杂质
少。淡水河谷公司实行露天大规模开采,最初设计产能只有3500万吨/年,但是很快进行了扩产,现在年
产铁矿石逾了亿吨,产品出口世界各地。在巴西东北部圣路易斯市建有深水港口,可停靠载重28万吨的
船只,港口与矿山之间通过一条长890千米的铁路相连(图)。
(1)简述铁路和港口对开采卡拉加斯铁矿的作用。
(2)指出大规模开采卡拉加斯铁矿的有利条件。
(3)从环保角度说明在卡拉加斯开采铁矿应该注意的问题。
(4)与东南部和南部地区相比,分析在卡拉加斯没有布局钢铁工业的原因。
【答案】(1)铁路:便于矿山设备运入和矿产品运出,保障公司人员、物资的正常运输
港口:转运铁矿石,降低运费(出口成本)
(2)卡拉加斯铁矿储量大、埋藏浅、品位高(杂质少);露天开采,成本较低;机械化生产,规模大;国
际市场需求旺盛。
(3)避免森林遭到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注意矿渣库的建设和加固,防止次生地质灾害;防治采矿带来
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及时复填矿坑。
(4)卡拉加斯的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协作条件差;钢铁消费市场狭小;缺乏足够的能源;缺乏劳动力。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同作用。铁路是重要的陆路交通运输方式,“港口与
矿山之间通过一条长890千米的铁路相连”,该铁路连接了港口和矿山,它的修建便于矿山设备运入和矿产
品运出,保障公司人员、物资的正常运输。而港口是海运的起点,可以向国外转运铁矿石,海运运费低,
采取海运可以降低运费。
(2)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卡拉加斯铁矿是全球最大的露天铁矿,已探明储量达180亿吨,
矿石含铁量达65%以上,含有害杂质少。”表明卡拉加斯铁矿储量大、埋藏浅、品位高(杂质少);“淡水
河谷公司实行露天大规模开采”,露天开采,成本较低;“现在年产铁矿石逾了亿吨”表明机械化生产,
规模大;“产品出口世界各地”表明国际市场需求旺盛。
(3)回答本题时,要注意审题,题目要求“从环保角度说明”,所以答案的分析要围绕减少环境问题这一
关键内容来进行。环境问题一般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以在卡拉加斯开采铁矿应该注意:避免森林
遭到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注意矿渣库的建设和加固,防止次生地质灾害;防治采矿带来的水污染和大气
污染;及时复填矿坑。
(4)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根据材料可知卡拉加斯位于巴西北部帕拉州的原始森林中,与人口
稠密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和南部地区相比,这里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协作条件差;钢铁消费市场狭小;缺乏
足够的能源;缺乏劳动力。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基斯坦原首都为卡拉奇,1969年迁到北部城市伊斯兰堡。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由于迁都的影响加快了
区域开发,人口大量迁往北部,北部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巴基斯坦印
度河沿岸有庞大的灌溉系统,由于水资源管理不到位,水资源量缺口巨大。下图为巴基斯坦区域示意图
(左图)和天然气管线景观图及横截面图(右图)。
的
(
1
)分析图示巴基斯坦天然气管线采用滑轨设计的原因。
(
2
)波斯湾至新德里天然气输送有
①
、
②
两条线路。较之
②
管线,简述
①
管线的优缺点。
(
3
)简析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农业加大开发对
M
河段沿岸自然环境的影响。
【答案】(1)天然气管线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滑轨设计利于克服地震
的不利影响,提高天然气输送的安全性。
(2)优点:全部位于陆地,天然气输送无须转运,连续性强;无须海运,受气象条件干扰少。
缺点:管线途径山区和地震带,受地质灾害影响大,安全性较低;经过国家多,天然气管线管理不便。
(3)印度河中上游加大农业开发,增加了水资源消耗,导致M河段水量减少,引发沿岸地区荒漠化扩
展;中上游地区农业开发引发水土流失,导致M河段河道泥沙淤积加剧;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M
河段水污染加剧。(任答2点)
【解析】
【分析】本题以巴基斯坦图文材料为背景,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特点和人类活动对区域产生的
影响、农业开发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管道运输和水路运输的优缺点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地
理信息的能力、地理实践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
1
详解】
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采用滑轨,增强管道灵活性,由于巴基斯坦处于地中海
—
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
动活跃,地震多发,滑轨设计有利于克服地震的不利影响,提高天然气输送的安全性。
【小问
2
详解】
对比两条管线近对比即可。①线路是通过陆地上管道输入新德里,②线路是先通过海洋运输,再通过管线
输入新德里,则可知①管线全部位于陆地,天然气无需转运,连续性强,无需海运,受气象条件干扰少;
但管线途径山区和地震区,受地质灾害影响大,安全性较低,建设成本高,沿途经过伊朗、巴基斯坦等国
家,由于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增加了天然气管线管理难度,会面临管理不便的困难。
【小问
3
详解】
河流中上游地区农业开发对下游河段沿岸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水量、河道淤积、水质等方面。具体而
言,由图可知,该河为印度河流域,下游流印度河平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若印度河中上游加大农业
开发,导致农业灌溉用水的增加,导致M河段水量减少,加剧沿岸地区荒漠化扩展;中上游地区农业开
发,会破坏植被,引发水土流失,雨季,大量泥沙随河流而下,导致M河段河道泥沙淤积加剧;上游加大
农业的开发,则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增加,残留物会径流进入河流中,导致M河段水污染加剧,破坏水生生
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的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18:24: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982581614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倒淌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倒淌河.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