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油菜花
形态特征
油菜花,学名:Brassicacapestris十字花科属双子叶植物纲。一年生草本。基
生叶旋叠状,茎生叶,一般是互生,没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4枚,
呈十字形排列,雄蕊通常6枚,4长2短,通常称为“四强雄蕊”,雌蕊由二心
皮构成,子房位置靠上。茎圆柱形,多分枝;叶互生,叶大,浓绿色,无叶柄及
托叶。三、四月间,茎梢着花,总状花序,花萼片四片,黄绿色,花冠四瓣,黄
色,呈十字形。果实为长角果,到夏季,成熟时开裂散出种子,紫黑色,也有黄
色。我国栽培较广,以长江流域和以南各地为最多。十字型的花朵是十字花科的
植物特征之一,高丽菜及小白菜等很多蔬菜都和油菜花一样属“十字花科”。
产地分布
油菜花原产地在欧洲与中亚一带,植物学上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
常见的是Brassicacapestris及两种。
从南到北,油菜花的花期从1月到8月次第展开,好像在演绎阳光入射中国
大地的角度每年逐渐抬升又逐渐降落的周期性过程;也好像在表演大地的热量沿
纬度成带状分布的所谓地理学的“地带性理论”,不仅仅是纬度地带性,还有经
度和海拔高度的地带性,在油菜花的分布中都可以看到。要想学好地理学中的“地
带性理论”,即理解地表的景观按“纬度、经度、垂直高度”的所谓“三度”呈
带状分布,就来看看油菜花吧。
看一下全国油菜花开花时间的等值线图。1月、2月油菜花在北回归线附近
开放;3月四川盆地和南岭与武夷山以北的油菜花进入了花期,这条3月1日油
菜花的花期等值线并没有与纬度线平行,四川盆地把这条线大大地北移了,因为
四川盆地是一个暖盆,气温远比同纬度的地方高。这3条等值线演绎了气候变化
的纬度地带性,但接下来的等值线就可以说是演绎了经度地带性——海陆关系
了。4月1日的花期等值线到了江浙一带的沿海地区,明显有低头向南之势,这
是因为这一带濒海,春天大海升温较慢,沿海春迟之故;而6月1日和7月1
日开花的油菜分布明显地呈西南—东北走向。这也可以看作是经度地带性——海
陆位置影响所致:这时温度已经不成问题,降水成了限制因素,降水的多少与离
海的远近相关,因此这时的油菜花分布界限几乎是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区的界限,
也可以说是沿长城和农牧交错带分界。
垂直高度——垂直地带性对油菜花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最为明显:青藏高原由
于太高太冷,油菜只能在其边缘的河谷中分布,在河西走廊沿着黑河谷地油菜花
在张掖附近有着大面积的分布,在祁连山中的大通河谷地、黄河谷地油菜花顺着
河谷从西向东分布;拉萨附近的雅鲁藏布江和其支流年楚河的河谷也有油菜花盛
开,不过那时已是7月底8月初了;新疆的塔克拉玛干盆地的油菜呈环形分布在
2
沙漠周边,西部较湿润,又因为低处气温高,高处气温低,因此从里向外,从低
向高,油菜花从6月到8月次第开花;而北疆的准噶尔盆地周边绿洲上的油菜花
竟然在6月开花,比它纬度低得多的青海湖和黄河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的油菜
花却是7月或8月,这是为什么?还是因为垂直高度的影响,因为青藏高原的崛
起,改变了南热北冷的规律,使得我国的西部地区变成了南冷北热,南北倒置,
因此准噶尔的油菜花开得要比西藏和青海早。
应用价值
油菜花是由4枚花瓣、1枚雌蕊、4枚长雄蕊和两枚短雄蕊形成的小花朵,
含有很丰富的花粉。种子含油量达35~50%,可以榨油或当作饲料用。除此,油
菜花的嫩茎及叶也可以当作蔬菜食用。
油菜花是最容易栽培的农作物之一,农民常于农田冬春休耕期间在田里洒上
油菜籽,播种后约两个月便开出朵朵黄色的小花,等到第二年春天农民再将油菜
耕入土中以增加土壤的养分。而开花后结的果实,是我国第一大食用植物油原料。
由于花粉中含有丰富的花蜜,常引来翩翩彩蝶与小虫子飞舞于花间,由此平
添了乡间田园缤纷的景致。但是不好之处是有时容易造成农人后续春耕时除虫的
困扰。
油菜花制成的果汁在医疗上据说有预防高血压、贫血和伤风等功效。调制的
方法很简单:油菜一两、少许苹果与柠檬,将油菜和苹果切碎,放入果汁机搅拌
成汁,再加柠檬汁和少许蜂蜜就完成了。
油菜是包括芸苔属植物的许多个物种。凡是栽培的十字花科(ruciferae)芸苔属
(Brassica)植物用以收籽榨油的,都叫油菜。就我中国种植的油菜而言,可以分为
三大类型,即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白菜型原产于中国,主要集中于长江流
域和西北高原各地。芥菜型主要集中于西北和西南地区。甘蓝型则是20世纪30~
40年代从日本和欧洲流入我国,主要集中于黄淮和长江流域各地。油菜在我国
分布极广,北起黑龙江和新疆,南至海南,西至青藏高原,东至沿海各省均有种
植。按生态划分,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其界线可以是东起山海关,
经长城沿太行山南下,经五台山过黄河至贺兰山东麓向南,过六盘山再经白龙江
上游至雅鲁藏布江下游一线,其以南以东为冬油菜区,其以北以西为春油菜区。
以1996年为例,中国冬油菜和春油菜的种植面积分别占93.4和6.6%,总产分别
占94.2%和5.8%。其中长江流域冬油菜占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82.2%,总产占
83.5%,既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带,其菜籽总产占
世界菜籽总量的25%。
新中国50年来,油菜作为最主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发展稳中有升,新品种
推广实现了三次革命。建国初期通过品种评选推广的一些油菜优良品种如七星
剑、宁波油菜、兴化油菜、浠水白等,对我国油菜生产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极大
的促进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开始推广从国外引进的甘蓝型油菜
3
—胜利油菜,并以系统选育为主,选育出一批适合于中国多熟制栽培的甘蓝型油
菜品种,实现了中国油菜品种由白菜型向甘蓝型转变的第一次革命。20世纪70
年代以后,中国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首先发
现具有实用价值的玻里马(Polima)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并首先实现了三系配
套。通过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核雄性不育、自交不亲和、化学杀雄、天然杂
交、孤雄生殖及辐射育种方法的研究,选育出了一批在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油
菜新品种,如甘油5号、湘油5号等。统计表明,我国油菜的种植面积、单产水
平和年均总产50年代分别为2903.5万亩、30.9公斤/亩和88.7万吨。60年代分
别为2381.5万亩、32.0公斤/亩和78.6万吨。70年代分别为3214.8万亩、45.4
公斤/亩和146.4万吨。1979年达到240.2万吨,首次超过中国历史上最高的1934
年产量190.7万吨;80年代是中国油菜生产的快速增长时期,由于中油821、秦
油2号等丰产性好、抗(耐)病性较强的甘蓝型品种的推广与应用,使中国油菜单
产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种植面积、单产水平和年均总产分别为6368.3万亩、
76.7公斤/亩和488.4万吨,分别比70年代增长98.1%、68.9%和233.6%,实现
了我国油菜向高产、稳产、高抗转变的第二次革命。进入90年代,无论是种植
面积、单产水平和总产量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20世纪90年代的前8年
(1990~1997年)平均为9152.2万亩、88.5公斤/亩和812.9万吨,分别比20世纪
80年代增长43.7%、15.4%和66.4%。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全国20多个科研单位近
二十年的协作科技攻关以及中国一加拿大或澳大利亚、美国等重大国际合作研
究,中双四号、华杂4号、油研7号、中油杂1号等一批优质双低新品种已陆续
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现已育成40余个熟期、产量和抗性接近或达到常规双高
品种水平的双低油菜品种或组合。至1998年,全国双低油菜面积已接近3000
万亩,揭开了中国油菜生产由单一的产量型向产量、质量结合型转变的序幕,开
始实现油菜品种向优质高效转变的第三次革命。
经济价值
中国油菜产业的发展油菜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为33%~
50%。自1995年以来,常年种植面积在1亿亩,年产菜籽近1000万吨,占油料
作物总产量的40%~45%(不含大豆);同时还生产约600万吨的菜籽饼粕。饼粕
蛋白质含量高达40%,菜籽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合理,其赖氨酸含量与大豆相当,
而赖氨酸、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则高于大豆蛋白质,是中国有待开发利用
的最大宗优质饲用蛋白源。油菜除用作榨取食用油和饲料之外,在食品工业中还
可制作人造奶油、人造蛋白。还在冶金、机械、橡胶、化工、油漆、纺织、制皂、
造纸、皮革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12:04: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754671573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油菜花什么时候开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油菜花什么时候开花.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