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地力之教

更新时间:2023-03-06 11:56:43 阅读: 评论:0

大虾煮多久-哈尔滨好玩吗

尽地力之教
2023年3月6日发(作者:炒米线的做法)

第1页

罗平二中2019-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4月月考

历史试卷

命题人:邝虎院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B【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祭祀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把土地之神和五谷之神作为国家

的象征,可知体现的是国家与农业的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和土地的关系,故C

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材料没有体现。

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

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

A.铁制工具B.曲辕犁C.风力水车D.石刀石斧

D【解析】材料中描述的史典型的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

3.关于我国农业,《孟子·梁惠王上》中有“深耕易耨”之说;在《荀子·富国篇》中也有“多

粪肥田”“长斗石,取上种”等说法。这些记载反映出战国时期()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C.农业主体地位的形成D.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

A【解析】“深耕易耨”强调农业生产中翻土和锄草环节,“多粪肥田”强调农田施肥,“长

斗石,取上种”是说增长粮食的产量和必须选取上等品种,综合来说都是发展农业生产技术。

4.“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各类农具中占主要地位。”这一说法的最有力证据是()

A.古籍文献中关于“铁”的记载

B.《史记》等史学著作记载流传的故事

C.战国时期的历史遗迹中出土的铁农具远远多于其他材质农具

D.当代学者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的验证

C【解析】历史遗存是第一手资料,是最可靠的佐证材料;A、B、D均带有主观色彩。

5.《礼记·典礼》中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

材。”这段记载中的“工”是指()

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

D【解析】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类型有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结合题干中的

“天子之六工”等信息可知是官营手工业。

6.杜甫的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诗中杜甫赞美的是()

A.白瓷B.青花瓷C.彩瓷D.粉彩瓷

A【解析】唐朝时,我们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瓷器系统,材料诗句描述的是唐朝的白瓷。

7.宋朝诗人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者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诗

句描写的是()

A.筒车B.翻车

C.曲辕犁D.水排

A【解析】“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描述了隋唐五代时期的筒车,低处汲水灌溉高处农田。

8.《宁国志》载:“(宁国)为农产区,土产甚富,足以供给,无商货经过。清咸丰前,民康物

阜,盐以外,几无外货入境。”材料反映当时宁国地区()

A.经济受外国廉价工业品影响大B.商品经济繁荣

C.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解析】由题干材料中“土产甚富,足以供给”“盐以外,几无外货入境”等,可以看出

该地区反映了我国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故选C项。

9.“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我国古

代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讲究因地制宜

C.注重精耕细作D.强调自给自足

C【解析】“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反映的是根据节气安排生产,其他几个方面不属于,

故A错误;“尽地力之教”“地力常新壮”反映的是讲究因地制宜,其他几个方面不属于,故B

错误;材料指出农业耕种要注重土地、肥料、节气等,反映的是注重精耕细作,故C正确;材料

没有体现强调自给自足,故D错误。

10.“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这首诗反

映了()

A.丝绸之路的发展兴盛B.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

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D.古代丝织业的发达

A【解析】从材料信息“波斯”“度流沙”“听驼铃”“易桑麻”可以反映出波斯商人远道

而来,与此相关的就只能是丝绸之路了。

11.中国古代发明的某种工具,利用河水的冲力转动机械轮轴,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

加氧,“用力少,见功多”。这项发明()

A.是古代冶铜技术的一大进步B.导致唐代筒车的出现

C.推动了当时冶铁技术的发展D.促进了灌钢法的发展

C【解析】从“利用河水的冲力转动机械轮轴,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可知,

该发明是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故A错误;水排用于冶铁,筒车是灌溉工具,故B错误;

水排可提高炉温,有利于冶铁技术的发展,故C正确;灌钢法是炼钢技术,水排是冶铁工具。

12.据《清朝文献通考》载:“农务兴而野无旷土,国计裕而泉货流通”,“朕思商民皆吾赤

子,何忍使之苦累”,“务遵定例征收”。通过这一史料可以从侧面了解当时()

A.全国农田垦殖的信息B.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C.国内××交流的盛况D.商民相对惬意的生活

B【解析】材料第一句从农业发展没有荒田推及产品丰富商品经济发达,进而表明统治者

保护商人的主张,故B项正确。

13.“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

物所聚,诸行百事,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材料反映的是()

A.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B.北宋都城东京的商品交流的情形

C.南宋都城杭州突破坊、市的限制D.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

第2页

C【解析】从材料“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

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获得信息。杭城应该指杭州,故A、B两项可以排

除。材料强调的是商业突破空间限制,故C项正确。

14.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某时期“市”发展的描述:“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

制。“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上店铺鳞次

栉比,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方便了交

易,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该时期应该是()

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C【解析】宋朝时,我国的“市”高度发达,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

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1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

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由此可知黄宗羲对于工商业的发展态度是()

A.禁止B.限制C.重视D.反对

C【解析】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

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出现工商皆本的主张。

16.右图是对我国古代传统家庭经济生活的典型写照。牛郎织女这一家赖以生存的传统经济开

始解体于()

A.明朝中后期

B.鸦片战争后

C.洋务运动期间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

B【解析】牛郎织女依赖的传统经济是自然经济形态,这种形态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后。

17.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

了25%左右,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

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该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导致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D.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繁荣

B【解析】“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士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信息说明自然

经济开始解体,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本题应选B项。

18.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当铺又

次之。”此观点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A.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B.农民封建地租的沉重

C.国内商品经济的繁荣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

A【解析】根据时代背景清朝和题干中置产业以农业为主,商业为辅可知,之所以有这样的

观念在于国家政策从战国商鞅变法以来直到清朝一贯是重农抑商。

19.“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

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朝贡贸易体制的弊端B.小农经济影响了对外贸易

C.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D.“海禁”政策带来消极影响

D【解析】“海者,闽人之田”,但明朝海禁令无情地把当地居民的“田”给剥夺了。广

东潮州、福建泉州、漳州地区一向是通商出海的发舶口,“潮漳以番舶为利”,不许贸易等于断

了他们的生计。从材料中“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可以看出是“海

禁”政策造成的结果,故选D项。本题没有涉及朝贡体制,排除A项;B、C两项无从体现。

20.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

其影响是()

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C.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D【解析】由材料中关键信息“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可知是“海禁”政策。

21.1912年,孙中山对袁世凯说:“十年之内,大总统非公莫属。”“希望您当十年总统,

十年之内我筑成铁路二十五万里,您练精兵五百万。”这段话反映了孙中山的救国理念由革命救

国转向()

A.实业救国B.教育救国C.军事救国D.法制救国

A【解析】从材料“我筑成铁路二十五万里”可见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致力于实业救国,大

力推动铁路建设。

22.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

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

营的新企业的浪潮。”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A【解析】本题材料反映的是兴办实业的历史环境,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知,民族企业

的高潮与民族危机和实业救国思潮有关,因而A项正确。B项是客观因素不是直接推动力;C项

不能从材料中得出;D项民国政府错误,1907年其还未成立。

23.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指()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B【解析】“先天不足”说明其发展不充分、不健全,主要是指民族资本主义缺乏资本的原始

积累。A项是“先天不足”的原因。C项与题干无关。D项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是资本主义

发展不充分导致的。

24.“‘公永和’……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

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

到十三年,营业失败。”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永和”()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D.技术力量非常薄弱

C【解析】由信息“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等信息可直接判断

C项正确。

25.英美烟草公司以“鸿雁”烟标与其“玫瑰”烟标颜色相近为借口,诬告南洋烟草公司侵

第3页

权,香港殖民当局于是没收并焚毁“鸿雁”牌香烟,令南洋烟草公司遭受重创。这说明了()

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D.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走向萎缩

C【解析】南洋烟草公司是我国民族企业的代表,英美烟草公司诬告其侵权并勾结香港殖

民当局对其进行打击,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民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26.胡适曾在抗战胜利后指出:“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家资源委员会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

□□□□蚕食鲸吞,全国其余经济或则被其窒息而死。”文中“□□□□”应为()

A.民族资本B.官僚资本C.外资企业D.个体经济

B【解析】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致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蚕食鲸吞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7.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

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则报道应出现于()

A.1895~1911年B.1912~1919年

C.1927~1936年D.1945~1949年

D【解析】注意题干中美国商品充斥中国市场的情况应该出现在抗战胜利后,美国通过《中

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使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故选D项。

28.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对下表的理解正确的是()

时间茶(万磅)生丝(包)

鸦片战争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

1845年801913220

1851年991923040

1853年1012262896

①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②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③近代民族工业兴起④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结合表中的时间可判断③不正确,近代民族工业

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该表只说明了茶、生丝的出口数额,体现不出贸易顺差,排除④。

29.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它

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C【解析】注意“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文明转型,即从原

始采集、渔猎进入农业文明,又由农业文明转入工业文明,结合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应是近代化进程的启动。

30.关于中国近代某企业,有人这样评价:“由国库支付其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

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下列企业中,最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上海轮船××局B.江南制造总局

C.开平煤矿D.上海发昌机器厂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由国库支付其开销”可知该企业是洋务派创办

的官办企业。再结合其产品不投放市场,可判断该企业是军事工业,故选B。

31.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

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

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

局……”这说明上海轮船××局的创办()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独立的道路

C.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D.奠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上海轮船××局是李鸿章创办的洋务民用企业,根据题

意可知上海轮船××局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英、法的轮船公司,所以选A项。

32.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为研究洋务运动确立了一个“守旧与创新”的主题,下列对该主题

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守旧是指洋务运动不愿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②创新是指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③守旧是对洋务运动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而言的

④创新是指洋务运动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变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B【解析】洋务运动虽然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教育、国防等方面的近代化,但是其最终目

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守旧”指维护封建统治,“创新”指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引进了西

方先进科技,故①错,可排除;④错在“全面变革”,可排除。

33.我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其根本原因是

()

A.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B.受西方列强入侵较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

C.清政府重视沿海地区企业的发展D.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背景、原因的掌握程度。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沿海地区受列强侵略较早,在外资的冲击下,这里的自然经

济逐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4.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抽恃,舍身喂虎”。

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A【解析】材料反映了张謇不惧人言,以“舍身喂虎”的精神摒弃“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筹办

纱厂。

35.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了民营化为主的阶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

接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诱导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解析】“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了民营化为主的阶段”意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

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C项正确。

36.据史料记载,1905年上海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

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对这段史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第4页

A.中国人简单朴素的穿衣习惯使中国布旺销

B.外国经济侵略是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C.抵制洋货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运动存在密切联系

A【解析】1905年上海织布厂已使用机器生产,其布匹的旺销“实

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故B、C、D三项符合对材料的解读,A项中使

中国布旺销明显错误。

37.右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

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关

于该广告发布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①广告反映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②广告体现了民族

资本家的爱国精神③广告反映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对民族工业的推

动作用④广告反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

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的短暂春天是指

从1912年到1919年,因此排除①;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出现于1927年,因此排除④;从“孙

文”“提倡国货”等信息可判断②③符合题意。

38.假如你是一位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经历可能有()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了一家纺织企业,发展较快②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

润丰厚③日军全面侵华时期,企业内迁④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企业最终倒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经历了“短暂的春天”;日军全面侵华时期,许多民族企业内迁,解放战争时期,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许多企业、工厂纷纷倒闭。

39.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A.“晚清小农经济的繁荣”B.“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

B【解析】图片中企业有洋务派创办,也有民族资本主义的代表。他们都属于近代初期使用

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故B项正确。

40.下表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中某段时间外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总值变化(单位:万两),请根

据此表判断,X至Y这段时间应该是()

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

X年输入总值

95202800

Y年输入总值

24

A.1895—1912B.1914—1919C.1927—1937D.1945—1949

B【解析】从材料中看,英法德三国输入中国的商品较少,而美日两国商品数量激增,该情

况出现应该是一战期间(1914—1918),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美

日两国加紧侵略中国,因此B项符合题意。

41.1928~1936年,我国实有的经过登记注册的公司数量从394家增加到了2702家,

其实收资本总额也从1.75亿元上升到了7.97亿元。国内出现了更多实力较强、信用良好的

民族股份公司。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与当时政府的经济促进政策有关,该政府是()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D.北洋军阀政府

C【解析】结合题干中1928~1936年的时间和相关数据可知,材料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统

治前10年民主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

42.19世纪70年代,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有了较大发展;80年代,因外商排挤而日

趋衰落;到90年代,终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是()。

A.外国资本的压制B.封建主义的束缚

C.官僚资本的侵蚀D.自然经济的抵制

A【解析】材料中的发昌机器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材料中的“外商排挤”,“英商耶松船厂

吞并”等信息,反映了企业遭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故A项正确。

43.1979年初,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

D.“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符合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

标语,故B项正确。

44.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

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

发展史。下列对小岗村改革的影响分析有误的是()

A.个体小农经济彻底消失B.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A【解析】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

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

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并对城市经济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45.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

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

“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B【解析】材料中的合作化是指农村合作化运动,农村集体生产,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二

十多年后大家又散伙了”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这改变了农业合作化时代

集体经营的方式,故B项符合题意。

46.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国有企业改革B.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5页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解析】结合题干“中共十四大报告”以及材料中“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明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故本题选择D项。

47.有人把中国1979年所做的追赶世界、融入世界的决策称为打开了“第一扇窗”。“第一

扇窗”比喻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

C.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解析】“窗户”意味着对外开放与交流。1979年7月,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

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个重大决策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

48.20世纪90年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开发开放()

A.深圳B.浦东C.厦门D.海南

B【解析】20世纪90年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49.从图1、图2到图3,反映了建国以来()

A.社会主义公有化程度提高B.生产资料所有制经历了多次变革

C.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地提高D.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

D【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生产关系出现重大调整,改变人民的经营方式。

50.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C【解析】1958年“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

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51.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

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

D【解析】A项的时间是1980年;B项的时间是1984年;C项的时间是1984年;D

项是1992年十四大的召开,据时间判断D项正确。

52.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

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一决定是()

A.拉开设立经济开放区的序幕B.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策

C.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的标志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标志

B【解析】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做出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

53.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

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C.所有制形式变化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B【解析】粮票的使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粮票的废除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从计划经济到

市场经济则是属于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54.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解析】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5.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中共

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解析】市场经济主要是关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其初步确立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确

立的,与农村改革的关系并不大,排除A项。C项出现在21世纪初期,不是在20世纪末。D

项是无关项,它出现在21世纪初。

56.清末,中国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很多带有一个“洋”字,而在内陆乡村,农民靠

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基本用品的需求。这说明当时()

A.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社会生活新旧并存

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D.城市仍处封闭状态

B【解析】随着列强侵略,外来事物不断涌入,而广大农村受冲击相对较小,故当时社会上

存在新旧并存的现象。

57.清末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开始呈现出近代化特征,具体表现是()

①近代轮船运输业诞生②近代铁路运输业诞生

③民用航空事业拉开序幕④建立和发展了汽车工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

D【解析】中国民用航空事业发端于1920年,而汽车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

事情,排除③④。

58.甲午战争期间,如果你是前线将领,有十万火急的军情要向朝廷报告,你当时会采用哪

种方式()

A.通过驿站传递B.通过轮船传递

C.通过有线电报传递D.通过无线电报传递

C【解析】首先必须知道甲午战争的时间是1894~1895年,其次要了解四个选项的传递方

式在中国产生的时间。驿站古代就有,轮船与火车是大清邮政运送邮件的方式,有线电报产生于

1877年,无线电报是1906年才创设的。军情传递自然是越快越好,所以通过有线电报传递是当

时最好、也是最快的方式。

59.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

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D【解析】歌谣的前半部分主要体现的是传统生活方式,后半部分则体现了近代化的发展

对传统生活方式造成的巨大冲击,由此判断,①③④均正确。材料中“毕业生”对应前半句的“烂秀

才”,体现了文化教育的发展,②不正确。

60.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

第6页

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评论反映出()

A.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B.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C.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D.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

B【解析】材料说明人们仍然用封建时代对女性的要求来看待近代工厂的女工。近代

工业出现后,女人去工厂作工,具有封建思想的人看不惯,说明是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6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

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

“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

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

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

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

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

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材料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

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

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说明了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哪些特点?(4分)

(2)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处境。(4分)造成这种处境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1)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4分)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和束缚。(4

分)根本原因: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2分)

6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

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

材料三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第一次公开提出建立海南经济特区问题。他

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

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

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

——《百年中国》

(1)材料一中给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的政策是什么?(2分)这种变化是在中国共产党

的哪次重要会议后出现的?(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6分)据材料三你认为办经济特区需要坚持

哪些原则?(4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给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的政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

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的。第(2)问,从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

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根据材料“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

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海南办经济特区的因地制宜优势。

答:(1)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2)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

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6分)

原则: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服务民生;社会主义等原则。(4分,任意2点,言之有

理即可)

63.(16分)每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儿。”

——百姓俗语

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分布图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一天等于20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

——某历史时期的宣传口号

材料四命题的维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历史的维度: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

本质的维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实践的维度:实现中国梦要坚持和遵循“三个必须”

世界的维度: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

——2019年7月14日《北京日报》曲青山《从五个维度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哪些人的梦想?(4分)与之相对应的是什么经济形态?(2分)

(2)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梦的内涵。(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思考:不同时期,不同的中国梦说明

了什么?(6分)

解析:第(1)问,从俗语的内容和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中概括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

内涵根据材料四“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

愿和梦想”“是人民的梦”“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从经济政

治决定思想文化、民众是主体等角度归纳。

答:(1)时期及群体:中国古代和近代农民的梦想。(4分)形态:小农经济。(2分)

(2)内涵:民族复兴、人民安居乐业、世界和平与发展。(4分)

说明: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决定了中国梦内涵的不同;中国梦归根到

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具有统一性和继承性。(6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11:56: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750031572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尽地力之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尽地力之教.pdf

上一篇:小鸟飞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尽地力之教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尽地力之教
    大虾煮多久-哈尔滨好玩吗2023年3月6日发(作者:炒米线的做法)第1页罗平二中2019-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邝虎院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
  • 0℃小鸟飞飞
  • 0℃小鸟飞飞
  • 0℃浪漫的歌
  • 0℃十佳少年
  • 0℃乌戈国
  • 0℃乌戈国
  • 0℃六都寨水库
  • 0℃三分构图
  • 0℃殿帅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