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二、教学目的
要学会亲近有仁德的人,远离小人。
三、教学过程
(1)温故导入
1、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内容吗?哪位同学可以背出来?
2、我们上节课讲了什么故事呢?(以德报怨、胯下之辱、宽厚待人、马俊仁恕、
七擒孟获)
(2)学习理解内容
1、老师带读经文两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理解经典原文
①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同:同样
类:种类,类型
流俗:随大流的人,世俗之人
仁者:指品德高尚的人
【译文】同样都是人,品行高低却不一样;跟着潮流走、品行一般的人占多数,
而有仁德、品行高尚的人却很稀少。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
跟着潮流走的人多,仁慈宽厚的人少。对于大众,不管贫富贵贱、贤与不肖,我
们都一律心存爱护,但也要能分辨出谁是真正的仁者,才能进一步亲近他,并且
向他学习。
朱冲还牛
晋代有个人叫朱冲,他小时候生活贫苦,没钱读书,只好在家里种地放牛。村里
有一家人,经常故意把自家的牛赶到朱冲家的地里啃庄稼。为什么呢?原来,有
一次朱冲不但没责怪偷自己家牛的人,还把牛送给了偷牛的人。这家人觉得朱冲
老实,所以故意欺负他。
一次,朱冲正要回家,发现那家的牛在吃自己家的庄稼,于是就割了些草,连同
啃吃他家庄稼的牛一起送到那户人家去。那家人见朱冲如此宽厚,再也不好意思
让自家的牛去啃他家的庄稼了。
②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果:果真
畏:敬畏
讳:隐瞒,忌讳。
【译文】对于一个真正有仁德、品行高尚的人,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其说话不
会故意隐讳扭曲事实,也不会故意向人谄媚讨好。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如果一位有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
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自然会起敬畏之心。仁者
能爱人宽恕别人,与人和睦相处,自然赢得大家的敬重、佩服。仁者心口合一,
不说一些做不到的话,不会随便取悦他人。有仁德的人是处处替人着想。
董宣宁死不认罪
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家奴仗势杀人,洛阳令董宣决定惩治凶手。这天,董
宣在湖阳公主身边把凶手抓住后处决了。湖阳公主气得到光武帝面前去告状。
光武帝听了,立刻召董宣进宫,想替公主消气。
董宣说:“陛下是一位中兴的皇帝,应当注重法令。现在陛下让公主放纵奴仆杀
人,还能治理好天下吗?用不着打,我自杀就是了。”说罢,他昂起头就向柱子
撞去。
光武帝知道董宣说得有理,连忙吩咐内侍把他拉住,但是为了顾全湖阳公主的面
子,要董宣给公主磕头赔礼。董宣宁愿把自己的头砍下来,也不肯磕头。光武帝
最后只好把他放了。
③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亲仁:亲近仁者
日:每天
过:错误,过失
【译文】能够亲近品行高尚的人,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因为这样自
己的品德自然会一天天进步,过错也就跟着一天天减少。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
好处。因为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我们如果认识
有仁德的人,应更进一步亲近他们或者尊为老师,或者交为好友,在品德、学问
及办事方面向他们请教、学习,自然能日日改过迁善,有助于自己品行的提升。
「苟日新、日日新。」要勉励自己每天都要亲近善知识(包括圣贤书),学习古
圣先贤的智能,天天求进步。整本经典熟读之后要能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照着去做,
并能以身作则并去关怀爱护别人。
孟子与滕文公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那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混乱动荡的时代。虽然身处乱世,孟
子却能用心学习孔子之道,继承了儒家的精髓。为了推行仁政的思想,孟子也像
孔子那样率弟子周游列国,到处游说。许多诸侯根本听不进孟子的话,害得孟子
吃了不少闭门羹,不过,滕文公却是一个例外。滕文公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次
出使楚国,途经宋国时,听说孟子正在宋国的彭城讲学,便急忙前去拜见,二人
一见如故。在彭城逗留期间,孟子与太子常常促膝夜谈,向他传授:“尧舜之道”,
太子听后,受益匪浅。一个月后,太子出使归来,又带着许多问题来向孟子求教。
孟子认为,太子缺少自信,便不断地勉励他,激发他的雄心壮志。在与孟子这个
大学问家交往的过程中,太子的才学和品德都得到了提高,这就是亲近仁者的好
处啊!
孟子面对困难,他退缩了吗?
滕文公贵为一国太子,他为什么还能屈驾请教孟子呢?
我们小朋友懂得请教他人的学问吗?
④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害:祸害,害处
百事:指所有的事。
【译文】如果不肯亲近品行高尚的人,无形中就会产生许多害处;小人就会乘虚
而入,围绕身旁,我们的言行肯定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导致所有的事情都往不好
的方向发展。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
为不肖的人会趁虚来接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思想举止都会受到不良的
影响,甚至使整个人生走入错误的方向。小人是指增长我们自私自利与不好习惯
的人,百事坏是指世间种种的诱惑围绕,自己若把持不住就有堕落的可能。我们
要有辨别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与智慧,能亲贤良远小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选择良师益友,要有判断好坏朋友的能力,就要学弟
子规。自己的德行还没有相当稳固,对于一些比较没有德行的朋友,我们要敬而
远之。
把内心的小人赶出去,先修养自己的德行,处处观照自己的心有没有不敬?贪
婪?懒惰?不慈悲?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家住在郊外,在他家屋后的山坡上经常有人出殡。孟子每次看完回到家
后,都会学别人出殡的样子。
母亲看了很担心,便把家搬到了集市边,这次的邻居是个屠夫。屠夫经常在院子
里杀猪,刚开始小孟子很害怕,可没多久就不怕了,还开始整天学着屠夫杀猪的
样子,并高声地模仿他的叫卖声:“快来买呀!新鲜的猪肉……”
母亲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把家搬到了一所小学堂附近。听到学堂里传出的琅琅
读书声,小孟子每天都跑到学堂的窗下去听讲。慢慢地,他也就变得爱读书、懂
礼节了。
齐桓公的教训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但晚年开始生活腐化,宠信坏人。他宠信易牙、
竖刁和开方三人。易牙为了让齐桓公尝到人肉的味道,不惜把自己的儿子杀掉;
而竖刁为了亲近桓公,主动阉割自己成为宦官;开方为了讨好桓公,十五年不回
家看父母。管仲对他们很反感,多次对桓公说:“像他们这样杀死自己的儿子、
自己阉割自己、背弃自己父母的人是靠不住的。”齐桓公却听不进去。后来,齐
桓公病了,他们原形毕露,封闭宫门,对病重的桓公不理不睬,最终桓公被活活
饿死了。
1、易牙、竖刁、开方是怎样的人你认为这三个人值得信任吗
2、齐桓公有没有听从管仲的忠告
3、齐桓公有什么下场他为什么会这样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交错朋友,遗恨终生
一位「死刑犯」的忏悔
曾经有位犯下杀人的「死刑犯」,在他被执行枪决之前,写了一本自传《我
悔罪,请你原谅》一书,里面有写给年轻人的一封信,呼吁他们不要步上他的后
尘。信中写道他大部分的时间是耗在狱中,从少观所到感化院,踏遍全台监狱。
起初自己并不坏,只是好玩不爱读书,和朋友一起在外游荡,小学二年级就开始
逃学。国中第一天上课看到英文课本后,就再也没上学了。后来跟一些朋友到处
玩,打架杀人后就被送到少年辅育院。
他希望人们不要像他一样交错朋友,他以自己的经验写了一些提醒,告诉大家好
朋友不会叫你做的事:
邀你玩通宵。
教你学抽烟、喝酒或打麻将之类的事。
邀你逃学、闲晃之事。
教你吸安非他命、吸大麻。
在该去读书时,仍在校外游玩,而邀你做伴。
邀你去飙车比快。
向你要钱或找各种借口要你去找钱。
要你带棍棒去与人谈判。
在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有一个人是功不可没的,他就是出谋划策的丞相李
斯。
天下安定后,他向秦始皇建议实行郡县制,亲自制定了小篆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可是后来,他与赵高结成了朋友,在秦始皇东巡途中病死后假传遗旨,杀死了太
子扶苏,立胡亥为帝,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赵高的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当着皇帝的面指鹿为马,为所欲为。李斯后悔当初不
该与赵高合谋杀了扶苏,但为时已晚。赵高设计让胡亥撤去了李斯的丞相职务,
又把他打入大牢。就在胡亥当政的第二年,李斯先被砍去脚趾,后押赴刑场被腰
斩。他的父母、兄弟、妻儿老小三族的所有人全被杀害。
1、李斯为什么最后会有如此悲惨的结局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四、作业
1、背诵《弟子规》所学内容。
2、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11:26: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731891569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亲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亲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