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述

更新时间:2023-03-06 09:55:38 阅读: 评论:0

路侧停车-领导谈话

公孙述
2023年3月6日发(作者:齐眉棍游戏规则)

杜甫《阁夜》的原文翻译和赏析

杜甫《阁夜》的原文翻译和赏析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

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

理的杜甫《阁夜》的原文翻译和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

大家有所帮助。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寓所西阁夜中所作,公元766年(大历元年)

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当时西川崔旰、郭英又、杨子琳等军阀混战,

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

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诗

人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由眼前

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

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唐诗直解》云:“光芒四射,令人不敢正

视”。《批点唐诗正声》云:“全首悲壮慷慨,无不适意。中二联皆

将明之景,首联雄浑动荡,卓冠千古。”此诗向来被誉为杜律中的典

范性作品,气象雄阔,仿佛把宇宙宠入毫端,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

之概。胡应麟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

是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是很有道理的。

词语注释:

⑴阴阳:指日月。

⑵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

⑶霁(jì):雪停。

⑷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

⑸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⑹战伐:崔旰(gàn)之乱。

⑺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⑻人事:指交游。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徒然、白白的。

白话译文: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

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

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

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

聊。

赏析一: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

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

的感慨,层层铺开,步步推进,从而更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开首二句写道:“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诗歌首

先点明时间。上句中的“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景”同

“影”。“短景”指冬天日短。“天涯”即天边,指夔州。“霁”即

天放晴。首句的意思是说,年终一天比一天短。其中,一个“催”字

用得很妙,不但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的冬日特点,而且使人觉得时光

飞逝。次句“天涯霜雪霁寒宵”中的“天涯”指夔州,又暗含有沦落

天涯意。意思是说,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

昼。诗能见到如此景象,可以说,真是彻夜难眠,感慨万千。

颔联写道:“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承接

上联次句“寒宵”而来,描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鼓角”指古代军

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星河”指天河。“三峡”

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夔州在瞿塘峡西口,为三峡的起点。上句

“五更鼓角声悲壮”是说,晴朗的夜空,鼓角声格外响亮,黎明时分,

那声音更显得悲壮凄凉。诗人用“鼓角”、“五更”、“声悲壮”表

明了兵戈未息、战争频繁不断。下句“三峡星河影动摇”是说雨后玉

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

的江流中摇曳不定。诗人通过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深夜美景的赞

叹,蕴含着悲壮深沉的情怀。

颈联写道:“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野哭”即

乡野百姓的哭声。“战伐”指蜀地军阀混战的.局面。“夷歌”指四川

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起渔樵”即起于渔夫樵子之口。上句是说,

听到征战的消息,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诗人所描

绘景象是多么凄惨。下句是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

声。其中,“数处”指不止一起。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真

实形象地表现出来。诗人在这一联,用声音来抒发情感,“野哭”、

“夷歌”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正好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尾联写道:“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卧龙”指

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这里,诗人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

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诗人运用典故,

在比较中含蓄而深沉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终黄土”即最终

都死去,同归黄土。上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极目远眺夔州西郊的

武侯庙与东南的白帝庙,一世之雄,他们也成了黄土中的枯骨。“人

事音书”即人情世故。“漫”即随他,不管他。下句的意思是说,人

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了。我们从最后两句来看,通过对“卧龙

跃马终黄土”的描述,自然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正如沈

德潜《唐诗别裁》中所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

亦付之寂寥而已。”也就是说,象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

无论他是贤是愚,都烟消云散了。而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我的寂寥

孤独,也就算得了什么。这与《茅屋为秋风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

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诗人一贯的人格

与品质的最好表现。

赏析二:

这是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

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

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

沉重的心情。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

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

岁序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意。当此霜雪方歇的寒

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此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上句鼓

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晴朗的夜空,

鼓角声分外响亮,值五更欲曙之时,愁人不寐,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

人。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

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

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下句说雨后玉宇无

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

流中摇曳不定。景色是够美的。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它的妙

处在于:通过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

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

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

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其景多么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

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寓此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

传来“夷歌”之声。“数处”言不只一起。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

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

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

感悲伤。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

而引出无限感慨。卧龙,指诸葛亮。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

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杜甫曾屡次

咏到他:“公孙初据险,跃马意何长?”(《白帝城》)“勇略今何

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一世之雄,而今安在?他

们不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吗!“人事音书”,词意平列。漫,任便。

这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结尾二句,流露出诗

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沈德潜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

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唐诗别裁》)象诸葛亮、公孙述

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他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现实生活中,征

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在死亡,我眼前这点寂寥孤独,又算

得了什么呢?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

矛盾与苦恼。“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古柏行》)

“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上白帝城二首》)这些诗句正好

传达出诗中某些未尽之意。卢世嗳衔此诗“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

思”,是颇有见地的。

此诗向来被誉为杜律中的典范性作品。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

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

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

千年往迹。气象雄阔,仿佛把宇宙宠入毫端,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

之概。胡应麟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

是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是很有道理的。

名家点评:

《唐诗直解》云:“光芒四射,令人不敢正视”。

《杜诗解》云:“笔势又沉郁,又精悍,反复吟之,使人增长意

气百倍”。

《批点唐诗正声》云:“全首悲壮慷慨,无不适意。中二联皆将

明之景,首联雄浑动荡,卓冠千古。次联哀乐皆眼前景,人亦难道。

结以忠逆同归欣慰,然音节犹婉曲”。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9:5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677381561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公孙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公孙述.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公孙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