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石灰吟》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并背诵。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中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
心。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1.初步领悟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表达对诗人的敬佩,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石灰图片)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是的这是石灰,你们知道石灰是怎么形成的吗?它
的作用又是什么?
师: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石灰有关的诗《石灰吟》。
二、解诗题
石灰吟,吟,指吟颂,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石灰吟,就是石灰赞歌。
三、知作者
1.知作者。(出示作者简介)师:《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请同学们浏览他的简介。
2.知创作背景。(出示背景介绍)
四、读诗句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注意红色字体的生字。
2.再和老师读一读。
五、懂诗意
1.(出示古诗和注释)师: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逐句出示及解释。
(1)千锤万凿出深山。
千锤万凿:指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凿:开凿。
诗意:石灰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2)烈火焚烧若等闲。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诗意: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3)粉骨碎身全不怕。
粉骨碎身:也作“粉身碎骨”;浑:亦作“全”;怕:也作“惜”。
诗意: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
(4)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诗意: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六、悟诗情
1.师:这首诗在歌颂石灰,写了石灰不怕千万次捶打,也不怕被熊熊烈火的焚烧,这实际也在表明
了作者的一些志向,请同学们想一想。
2.师小结: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
高洁情操的决心。
3.什么是托物言志?
概念: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
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4.再次朗读古诗《石灰吟》,感受作者的感情。
七、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欣赏古诗《竹石》,说说这首诗传达的是作者什么样的诗情?
2.师小结: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
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
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八、小练笔
师:试着用托物言志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心声。(所托之物参考:梅、兰、竹、菊、松树、春蚕、
蜡烛、粉笔、橡皮……)
例子:
竹子竹叶细细的、绿绿的、长长的,好像一位大人的中指。竹子一生中只开一次花,那就是竹子要
死的时候。所以人们把开花的时候形象的叫做“死前的美丽”。竹子,为人类做重要的贡献。竹竿可做
竹器,雕刻成艺术品。竹沥、竹茹方可用药。竹笋可以吃,防便秘。竹子的用途真广!竹子是一种坚强
的植物。冬天,在些花凋谢了,有些草枯萎了,有些树的叶子掉光了。只有竹、梅、松这“岁寒三友”
挺立在雪中。然而,我更欣赏在雨中的竹子。雨滴滴嗒嗒的下着。沉重的雨滴拍打着竹子,打几下,它
只不过弯几下腰,多像一个宁死不屈的战士呀!
九、作业
1.背诵《石灰吟》并默写。
2.搜查诗人于谦的故事。
古诗《石灰吟》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锤、凿、焚”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4.了解古诗中表达的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2.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中表达的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读诗题。(读三遍)
2.简介作者: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
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
雄。曾做过巡抚,为民兴利除弊,后来做了兵部尚书。他忧
国忧民,为官清正,性固刚直,不畏强权,深受人.民的爱
戴。他的诗风中始终贯穿着深沉的报国爱民的思想及廉洁坚
贞的高尚情操。
3.释题:《石灰吟》有的书叫《咏石灰》。吟,古典诗
歌的一种名称。
二、读诗句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
句。。
2.检查自读情况。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明诗意
出示提示:观察课文插图,抓住关键字眼,借助注释
理解诗句意思。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千锤万凿:“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次;无
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困难。
(2)烈火焚烧:石灰烧制过程中要经历的痛苦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4)诗意:经过千万次锤凿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烈
火焚烧的炼制也好像是平常的事情。
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粉身碎骨”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
(2)浑不怕:一点也不怕。浑:全,全然。
(3)清白:明指石灰洁白的颜色;这里暗喻高尚品格。
(4)诗意:纵然粉身碎骨也毫不害怕,只要能将清白
留在人间。
3、结合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悟诗情
再读古诗,借助诗句意思,思考: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追求?
1.首句写开采石灰的艰难困苦,次句写石灰在烧制过程
中面对严酷考验,却从容自若,淡然处之。
2.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歌颂了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
暗喻诗人不管要经历多少磨难,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做清白
的人。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明诗人不怕牺牲的精
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3.有感情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出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和
高洁的品格。
五、总结学法。
五步读懂古诗:
知诗人
解诗题
读诗句
明诗意
悟诗情
教师名称单位名称填写时间
学科语文年级/册六年级下册教材版本部编版
课题名称10、古诗三首《石灰吟》
教学目标
了解诗人所表达的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
分析为什么
难
古诗借石灰来抒发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忠诚卓绝的意
志和节操。理解本诗需借助资料,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
思,体会于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感悟作者所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学生角度
分析为什么
难
这首诗以比喻和拟人化的表达,用石灰的特点,突出人的品
质,千锤万凿、烈火焚身的是石灰更是作者,这就是古诗中
“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以现在学生的见识角度理解有难
度。
难点教学方法
借助资料,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于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
节操,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简单介绍作者及古诗的创作背景。
2、板书诗题:学生讨论题意。
①“吟”的意思谁知道?(“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含有赞美的
意思。)
②我们以前学过这种体裁的诗,如《暮江吟》《游子吟》。《暮江吟》赞美黄
昏时分江边美丽的景色;《游子吟》表达了游子的心声,赞美了伟大的母爱。
那么“石灰吟”是什么意思呢?(“石灰吟”即赞美石灰。)
知识讲解(难
点突破)
一、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课堂,并相机指导。
①指名分行朗读,教师相机正音,直到读正确为止。
②指名读全诗,进行比较评价。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如何把诗读出节奏来。
(语调的轻重、语音的延长以及停顿等。)
二、古诗品读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知识讲解(难
点突破)
(2)学生交流学习,教师点拨。
过渡:于谦认为石灰“浑不怕”,“浑不怕”是什么意思?石灰不怕什么
呢?请同学们反复朗读去体会。
①不怕千锤万凿。
A.什么是千锤万凿?(锤,敲打。凿,开凿。“千锤万凿”中把“锤”
和“凿”用“千”和“万”连起来,表示锤击敲打的次数多。)
B.“千”和“万”是虚词,表示数量特别多。
C.读着“千锤万凿”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再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制作石灰
的原料很普通,藏在深山里,要变成石灰首先要经过千万次不断地锤击敲打,
但石灰浑然不怕。
②不怕烈火焚烧。
过渡:普普通通的石灰原料经过千锤万凿之后,还要经受烈火的焚烧才
能成为真正的石灰。透过“烈火焚烧”这个词语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样的画
面?(学生想象画面,自.由表达。)是呀,烈火焚烧是那样的痛苦,可是石
灰又是怎样的态度呢?(学生答:若等闲。)
A.“若等闲”是什么意思?(意思是:看成是平平常常的小事。)
B.从“若等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面对烈火的焚烧,石灰从容自若,
它压根儿就不在乎这些痛苦。)
③不怕粉骨碎身。
过渡:石灰在经过烈火焚烧之后会“粉骨碎身”(教师出示石灰经过煅
烧之后变成粉末的图片)。这就是石灰的一生,不怕千锤万凿,也不怕烈火
焚烧,直到最后粉骨碎身。同学们,你们从“粉骨碎身”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A.“粉骨碎身”指的是什么?(指的是石灰由坚硬的山石变成了粉末状。)
B.面对“粉骨碎身”的遭遇,石灰的态度是什么?(“浑不怕”,即毫不
害怕。)
C.你从石灰即使“粉骨碎身”也“浑不怕”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
石灰不惜一切代价,不畏任何艰难险阻。)
过渡:石灰什么危险与磨难都不怕。那它怕什么?
④怕没留清白在人间。
A.“清白”是什么意思?(“清白”指石灰的颜色纯洁,没有一点斑点。)
B.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原来石灰之所以忍辱负重,承受煎熬,是因
为石灰有着崇高的理想。)
C.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认识了怎样的石灰?(坚韧不拔、坚
强不息、视死如归、不畏艰险,有着崇高的理想。)
D.到此,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情感?(产生了敬佩之情。)
教师小结:是呀,一种敬佩之情油然生起。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情
感再来练读这首诗。
三、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过渡:同学们,留下清白仅仅只是石灰的意愿和理想吗?(学生回答:
不是。)的确如此,回顾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我们了解到诗人于谦写下这首
诗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那么读完这首诗后,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
志向呢?
(1)你认为诗人仅仅是在写石灰吗?其实是在写谁?(不是仅仅在写
石灰,也写了诗人自己。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这首诗正是诗人于谦伟大人
格的印证,是借石灰来表明自己的志向。)
(2)引导学生明白这首诗也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3)拓展积累。
四、课堂总结
《石灰吟》借咏叹石灰不怕磨难、清白在世的形象,抒发了诗人不畏艰
难、不怕牺牲、忠诚卓绝的意志和追求高尚完美人格的志向。
板书设计
石灰吟
(明)于谦
不避千难万险
勇于自我牺牲
保持忠诚清白
《石灰吟》说课稿(精品)
一说教材
《石灰吟》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
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生平的写照。古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句子是“粉骨碎身全不
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
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理解古诗大意以及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
到情感教育。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和情感与态度,价值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1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掌握生字“焚”,
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
者生平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
情。
(二)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交流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
1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
2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程序
古诗,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
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因此,这节课我注重学生的朗读。朗读是
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只有多朗读诗歌,才能更好掌握古诗。基于朗读,我设计
了引用古诗导入-----初读古诗------再读古诗--------三读古诗--------四读古
诗这样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根据《石灰吟》的诗歌体裁我引用同体裁的《游子吟》,《暮江吟》
导入新课,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古诗的情境。在准确而有节奏地朗读两首古诗之
后,点出本节课的所学古诗也是关于吟的这种诗歌体裁,那就是《石灰吟》。接
着向学生简单介绍诗人于谦的生平与写这首古诗的背景。
第二环节初读古诗,整体感悟古诗。首先,和学生一起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
抓住多朗读学习古诗方法提出朗读古诗要注意读准字音以及节奏,请生多读古
诗。其次,明确《石灰吟》的节奏,示范朗读古诗,再请生读古诗,读出古诗的
韵律美。
第三环节再读古诗,抓字眼,明诗意。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困难字词的
意思。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整首古诗,在相机点击重点字词意思后,生用自己的
语言描述古诗的大意。
第四环节三读古诗,结合图片,想意境,悟诗情。
1紧扣“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三个词语,让学生理解采制石灰
的过程,使学生自然对石灰有深入的认识。
2抓住“千锤万凿,烈火焚烧”,请生展开想象开采石灰的情景,告我焚烧
石灰的情景,引导学生体会石灰不怕磨难,不畏艰险的品质。
3抓住“粉骨碎身”请生展开想象石灰受的磨难,引导学生体会石灰的勇于
献身清白留世的品质。
4小结石灰的品质,指导学生读全诗
第五环节四读古诗,融情感。首先指出这首古诗是托物言志诗,列举于谦的
相关事迹,让学生对于谦的有深入了解。其次,请生交流对于谦的认识,在相互
交流中,升华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再用饱满的情感读古诗。
三说板书设计
体现石灰的品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古诗内容和表达的思想
课题名称
第四单元10《石灰吟》
教学目标
理解诗意,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表达的情感。
重难点分
析
重点分析
本首诗是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石灰之口一语双关来表达作者追
求高尚品格的决心及不怕牺牲的精神,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首诗中,诗人借石灰之口表达自己的志向,比较隐晦率。作者内心的感受及
迸发出的情感学生难以体会。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及永追高尚品格的决心。
2.通过借助相关资料,体会诗人不怕打击和磨难及不愿同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导入
1.大家是否对我们上节课学过的马诗印象深刻呢?
2.回顾马诗内容及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知识讲解
(难点突
破)
一、解诗题,知诗人
1.解诗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形式,如孟郊的《游子吟》、李白的《白头吟》等,
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2.知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
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元1457年,被奸臣诬陷杀害。
有一天他目睹了煅烧石灰的过程,看到了石灰所经历的痛苦与磨难,从而联想到自己。受此启发
作出了这首佳作
3.跟着伴读音乐把诗读通顺。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万”是虚指,说明次数多。
锤:捶打。
凿:开凿。
等闲:平常。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
受千锤万击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
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
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将人生中千万次
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1.结构梳理你知道石灰经历了哪些考验?(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2.面对这一系列打击与磨难石灰持有的态度是怎样的?(若等闲、浑不怕)
3.石灰之所以愿意承受这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是因为什么?
(体会石灰的精神:刚强勇敢、不畏牺牲、洁身自好的品质
课堂练习
(难点巩
固)
三、再读诗句,解疑难
1.借助相关资料通过了解于谦是有一个怎样的人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更进一步去体会作者要表达
的情感。
(于谦一生为官清正廉洁,他能够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尽忠、捍卫疆土、口不言功,
是一位实实在在的民族英雄。但他个性比较刚直因此招致众人的的嫉恨,遭人陷害,被明英宗诬
杀)
2.了解了作者的精神气节后引导学生再读文章。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浑不怕、若等
闲要读的有力度。
3.请你再读诗歌,这次读的时候注意要读出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追求清白的坚定信念、坚守节
操的高傲风骨。
4.理解完诗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高风亮节,坚贞不屈、为国尽忠的精神跟永追高尚品格的决
心。
5.学完这首诗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6.你还学过其它的咏物诗吗?
《咏柳》《春夜喜雨》
小结
这首诗通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暗喻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
及永追高尚品格的坚定决心。其实不仅是石灰吟或者马诗是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
自己的志向和追求,除此之外这样的诗作还有很多,比如:陈毅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
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同学们下去之后可以多一些类似的咏物诗读一读。体会类似诗歌的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9:4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672151560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千锤万凿出深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千锤万凿出深山.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