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爸教育

更新时间:2023-03-06 06:30:12 阅读: 评论:0

圣诞节祝福-日本东京旅游攻略

狼爸教育
2023年3月6日发(作者:保险业务员)

虎妈狼爸教育模式适宜

虎妈狼爸教育模式适宜吗

导语:透过现象看本质,“虎妈”“狼爸”事件的“喧闹”确

实发人深省,家庭中父母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目前教育体制和方

式的抉择问题,还有孩子个性品质的探索等问题无一不受到各界的

关注与思考。

毫无疑问既有媒体炒作的因素,又有社会上跟风盲从风气的推

波助澜。其背后所隐含的问题,是广阔家长对于的迷茫。随着我国

经济的开展,国民收入日益增高,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加之现在

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所以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到达前所

未有的程度。而在当前素质教育模式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不少父母

逐渐将视野转到传统的教育模式,于是“虎妈狼爸”式教育就受到

了追捧。

在当前通行的应试教育大旗下,学生的全面开展仅仅是一句口

号,检验教学成果的主要指标或唯一指标还是分数。大多数家长坚

信只有好的分数才能进好的大学,继而才能找打好的工作。所以在

这狭隘的成才理念下导致了很多家长只关心分数。往常我们谈到这

种“三天一顿打”的棍棒教育,公众舆论必然会立场坚决地认为这

是一种、摧残孩子身心的教育方式。可是,一旦有了“孩子进北

大”的诱惑,有的家长便失去了清醒的判断,忘记了先前所坚持的

教育理念。在很多家长看来,只要孩子能进北大,无论采取什么手

段,都是可以的。

“虎妈狼爸”教育方式并不具有标准或者说是模式的意义,首

先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教育模式是不可复制的极端个案,不能忽略

两人成功所在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虎妈”本身是大学教授,

家庭拥有良好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她在严厉要求女儿的同时,还

能给孩子很多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再看看“狼爸”萧百佑,高考时

他以广东省文科第8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暨南大学。1987年大学毕

业后,他被分配到当时盛极一时的广东国际信托公司。该公司关闭

后,他开始下海创业,三十年来,在金融、地产领域成绩斐然。两

位家长的家庭条件、教育优势绝非大多数家长所具备。

在家庭教育方面,蔡美儿从小被父母严格要求,萧百佑更是考

不好被父母暴打,他们的经历和后来的成功造就了自己的独特教育

方式和信念。在“虎妈”眼中,孩子始终是被动的,是个被教育

者、被塑造者,不管你是否愿意,因为“我是为你好”,所以你必

须服从。而“狼爸”更为夸张,在他看来,在0至12岁孩子的性格

中,动物性占主要成分,很多行为都是无意识下进展的,所以要用

鸡毛掸子给他立规矩。两个家长都用或打或骂的体罚方式,让孩子

懂得服从。这种教育实质上就是“奴性教育”,是用暴力强迫孩子

服从自己的意志。在这种高压教育下只能增加孩子的叛逆心理和对

家长暴力的恐惧感,你打他的时候他或许迫于皮肉之痛会暂时向你

妥协认错,其实在他心里是不服气的甚至心中怀有仇恨,一旦家长

不在他身旁或他足够强大的时候这种仇恨会变本加厉。

xx年8月15日,广东男子徐文辉因为四岁女儿小茹玩耍摆放

在阳台橱柜里的多种调料一事暴怒,棍棒教育将亲生女儿殴打致

死。当事人徐文辉自认为他一直崇尚的棍棒教育是没有问题的,而

且他从小也是被母亲打大的,并坚称打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她能够

有一个好的开展,但是在悲剧事件的背后我们显然看到了并不是

“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他的四个孩子不仅品学兼优、才艺双佳,琴棋书画各有所长,

而且知书达理、谦和恭让。儿子萧尧、女儿萧君曾同时考上北大,

xx年,老三萧箫也被北大录取,创造了“一门三北大”的奇迹。

萧百佑介绍自己的教育经历就是,以“打”为法宝。

“对待我的孩子,我也是这样啊,不听话、成绩不好我就打,

但为什么越打他情况越糟糕呢?”当林洁菁给前来听课的父母展示

“狼爸”、“虎妈”的教育做法是,一些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

林洁菁对于这样的教育模式并不认同,孩子倘假设没有幸福的

童年,就难有幸福的人生,因为童年的经历影响人的'一生。“每个

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所以教育也应该是因人而异的,适合其他孩

子的好方法未必适合自己的孩子。”林洁菁告诉家长们,高压教育

并不一定能培养出优秀孩子。

“过于严苛的教育模式还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林洁菁给家长

们分析,有些教育伤害不会一下子显现,但伤害就是伤害,它一定

会隐伏在生命中,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比方北大也有跳楼自杀

的,还比方一些人身上发生的偏执人格、抑郁症、癌症等,很多都

和童年所受的强权教育有关。

对于给孩子的压力和学习动力的关系,林洁菁通过“弹簧论”

来讲解何为适度压力。“一根弹簧,什么时候才能弹动?上面压住过

重东西;上面东西过轻;重力适度?”直观三个观点,家长们很容易就

得出“重力适度,弹簧开始上下弹动”。林洁菁总结说,“压力和

动力的关系也是如此,家长们要把握好度,只有压力适当的时候,

才可能转化为动力。”

作为家长,不能只看到孩子的光辉,还要看到孩子内心的痛

苦,关注孩子承受的压力终究有多重。“当你看到孩子突然变得闷

闷不乐、或者出现过激行为的时候,就应该介入干预,了解孩子终

究为什么会这样了。如果是孩子不堪重压了,家长要懂得正确疏

导。”

那么,怎样才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呢?这才是家长们最关注的问

题。林洁菁对此给出了“秘诀”:从“心”开始、从“态度”开始

转变。

“孩子追求完美、走极端,那么家长不能在一旁视而不见。不

应用"你为什么差几分没得总分值"这样的施压手段解决问题,家长

更应该先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孩子,你们是允许孩子失败的,并让孩

子知道父母是最平安的人。慢慢的,让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承

受自己的缺点。”林洁菁告诉家长们,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

让孩子更有动力学习,“情绪也是一种生产力。”

适合的目标,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必须的,与其给自己重压来到

达无法达成的目的,不如给自己定上一个合理的目标,通过努力就

可以达成,然后再顶一个,这样一次一次不断进步,允许过程存

在。“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有信心,学习的动力才会越来越

强。”

“家庭教育一个声音”,这是林洁菁的又一个观点。顾名思

义,也就是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需要观点、做法一致,

这样孩子才不会左右摇摆,弄不清该听谁的。而且孩子也会有本能

的自我保护心理,他会进展选择,会利用父母对自己的意见不一

致,去寻找有利于自己的一方,也就是说,谁护着自己,他就倾向

谁。

有的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甚至会有意识地“你唱白脸我唱黑

脸”,一个迁就、保护孩子,另一个那么扮演严厉教育的角色,这

对孩子是很,可能造成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开展。

而这种能力是孩子从小逐渐形成并开展的,并且需要父母的帮

助和支持。当孩子出现一定的行为后,如果父母一致肯定或否认,

他就会知道自己正确与否,并学会在新的环境中继续或停顿、改正

这种行为,从而开展自我控制能力;但如果父母意见不一致,孩子再

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终究应该怎样做,更谈不

上有意识地改正自己的行为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6:30: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554121543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狼爸教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狼爸教育.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狼爸教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