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小米贴膜

更新时间:2023-03-06 06:17:50 阅读: 评论:0

可乐鸡翅最简单做法-提升沟通能力

小米贴膜
2023年3月6日发(作者:防校园欺凌观后感)

⼩⽶2016年战略分析

本⽂为汇智创享(第三⽅独⽴机构)为⼩⽶做的战略分析,不代表⼩⽶内部实施的战略,意在为⼩⽶发展提供建设性意

见,以及让公众更加清晰的认识⼩⽶的发展情况。

战略思路

2007年,苹果发布第⼀款iPhone,IOS的到来改变了当时智能⼿机仅有WM和塞班的格局,其UI设计和

AppStore(2008年苹果对外发布应⽤开发包)的模式改变了塞班和WM作为智能⼿机的呆板和操作繁琐的现状,优异的

⽤户体验使得iPhone迅速崛起。与此同时,⾕歌以免费开源的姿态与⼏⼗家⼿机⼚商组成安卓联盟,并于2008年由

HTC发布第⼀款搭载安卓系统⼿机,此时智能⼿机市场开始形成以WM、塞班、IOS、安卓为主的四股⼒量。

塞班在之后的⼏年⾥依然存在并没有没落,然⽽诺基亚似乎并不看好,转⽽联合Intel开发Megoo的⼿机操作系统,并运

⽤在N9这⼀⼿机之上,不过好景不长,Megoo系统也不被看好。与此同时,微软的WindowMobil系统⼀直没有⼤幅度

改良⽤户体验不温不⽕,这促使微软决定重新打造⼿机操作系统,取名为WindowsPhone,这得到了诺基亚的倾⼒⽀

持,并宣布放弃塞班、Megoo两个操作系统,然⽽WindowsPhone的迟迟到来使双⽅都错过了许多时间,它们原有的

市场份额被⼤量的⽠分。

iPhone发布后的接下来⼏年⾥,苹果⼀直对其硬件、软件和服务等层⾯进⾏迭代优化升级,使得iPhone的竞争优势⼤

幅度加强,不过碍于iPhone⾼昂的售价,依然局限于⾼端智能⼿机⽤户。与此同时,安卓虽然以开源的姿态联合了诸多

⼿机⼚商,但是它们推出的智能⼿机⼤多搭载⾕歌原⽣系统,并没有针对中国本⼟化优化,操作系统的运⽤并不⼗分让

⽤户认可,同时与iPhone相似的是,诸多安卓⼿机都处于⾼价状态。

在2010年,⼀款⾼性能智能⼿机的售价依然在4000元左右,过⾼的定价让⼤多⽤户望⽽却步,这也是为什么从2007年

iPhone出现,到2008年⾸款安卓⼿机G1问世,⼀直到2010年这⼏年来智能⼿机没有得到全⾯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之下,雷军看到了这个巨⼤的机会窗⼝,并很快联合林斌、黎万强等⼀批有志之⼠创⽴了⼩⽶公司,并于

2010年8⽉发布第⼀款基于安卓深度优化的MIUI操作系统产品,并通过快速迭代模式持续更新;同年12⽉份,⼩⽶发布

第⼀款应⽤类产品⽶聊,定位为可以语⾳聊天的即时通信应⽤;次年8⽉份,⼩⽶打着普惠价格的旗号(顶配1999元价

格)发布搭载MIUI系统的⼩⽶⼿机,迎合社会⼤众⽤户的需求,之后⼩⽶⼿机品牌借助⽹络优势开始⼴泛传播,同时⼩

⽶⼿机销量亦快速增长。

MIUI、⽶聊和⼿机三种产品发布之后,⼩⽶形成了知名的“硬件+软件+服务”为主的铁⼈三项战略,其中⽶聊随后在与微

信的竞争中败下阵来,2014年2⽉,⽶聊与另⼀⽀团队合并组建“⼩⽶互娱”。

铁⼈三项战略的真正意义是⼩⽶想通过硬件、软件和服务三个层⾯整合服务,形成超越竞争对⼿的全新优势,这在当时

普遍认为互联⽹服务与硬件系统是不同领域的环境下,是⼀个巨⼤的创新,并给⼩⽶带来了两⼤竞争优势,如下:

(1)产品之间建⽴深度连接

⼩⽶产品包含硬件、软件、服务三个层⾯,汇总之后如下:

硬件层⾯:⼩⽶⼿机、智能电视、路由器、周边产品(移动电源、贴膜、保护套、⽿机、⽶健、后盖、贴纸、挂饰、⼩

⽶⽀架等)和⽣态链产品(⼩⽶⼿环、摄像机、空⽓净化器、⾎压计、智能插座、体重秤等)。

软件层⾯:MIUI、⼩⽶桌⾯、应⽤商店、主体商店等;

服务层⾯:⽶聊、⼩⽶⽹(电商服务)、MIUI社区、云服务、多看。

上述三个层级的布局带来以下⼏点优势:

(1)深度打通上下层级之间的连接,其中硬件是三个层级中的底层,软件是附着于硬件之上的层级,服务是建⽴在软

件之上的最⾼层级。

在PC互联⽹时代,硬件、软件和服务分别属于不同的领域,各⾃依靠intel(硬件⼚商)、微软和⽹络巨头为中⼼,彼

此之间是较为分裂的,并导致彼此之间的合作程度降低,这使得PC阵营在产品质量上慢慢落后于苹果MAC这种纵向整

合⼚商,。

在安卓⼿机阵营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不过⼩⽶果断采⽤硬件、软件和服务纵向整合的策略,不仅深度打通彼此之间

产品连接,⽽且能够按照最优产品的⽬标调整各个层级产品的演进路线。

(2)下部层级对上部层级具有巨⼤的驱动作⽤。⽐如:在⼀级关联领域,⼩⽶⼿机的崛起,带动了MIUI、⼩⽶官⽹、

⼩⽶⼿机周边的崛起;在⼆级关联领域,⼩⽶通过MIUI驱动了通讯录、邮件终端、云存储、应⽤商店、桌⾯主题、内置

内容APP等服务的增长,这些产品都获得了很不错的发展;在三级关联领域,应⽤商店推动了视频、⾳乐、阅读、游戏

等内容产业的发展,⼿机上统⼀帐号体系⼜加⼤彼此产品之间的连接与便捷度,智能家居统⼀连接标准使各种硬件彼此

建⽴深度的连接。

最终在产品之间建⽴深度连接,并由⼀个单⼀的产品,形成⼀簇产品,或者说是产品群,从⽽⼴泛⽽⼜深度的触达众多

互联⽹⽤户,满⾜他们的各种需求,并形成以“中⼼”带“周边”,“周边”护“中⼼”的战略联动;

(2)成本定价法成为可⾏

相⽐于其它⼿机⼚商⽽⾔,⼩⽶的产品并不仅仅是硬件,还包含庞⼤的软件和服务体系,后者可以带来可观的利润收

⼊,因此⼩⽶可以进⾏相互补贴战略,并对⼿机硬件进⾏成本定价,相⽐之下,其它硬件⼚商跟随则意味着可能亏损,

因为它们没有依靠的其它业务来赚钱弥补补贴。

其实在互联⽹领域,补贴战略是常见的策略,百度、QQ/微信、淘宝等这些产品核⼼含品均采⽤免费模式对⽤户进⾏补

贴,转⽽依靠⼀些边际业务进⾏赚钱,在整个智能⼿机领域,⼩⽶可能是第⼀家采⽤类似补贴的⼿机⼚商。

当⼩⽶⼿机采⽤成本定价法,相⽐于iPhone、galaxy以及国产⼚商的旗舰⼿机,同样是顶级配置旗舰⼿机,后者售价可

能⾼达4000甚⾄更⾼,但⼩⽶⼿机售价只有1999元,只有前者⼀半左右,如此⼤的差价,使⽤户明显感知到⼩⽶⼿机

在价格与服务⽅⾯的优势,从⽽给⽤户带来较⼤触动感,并使⼩⽶⼿机在⽤户⼼中形成⼀定的认知优势,最终驱动⼩⽶

⼿机销量的爆发式增长。

随着⼩⽶⼿机销量的快速增长,⼿机产品为上层的软件、服务类产品提供了⼤量的潜在⽤户,同时后者⼜稳固了⽤户对

⼩⽶⼿机的忠诚度。因此在⼩⽶所有运作模式⾥,如果说铁⼈三项是第⼀个关键策略,那么成本定价法是第⼆个关键策

略。

(3)⼩⽶营销矩阵

然⽽⼩⽶的营销模式创新,起因是因为⼩⽶诞⽣初期作为创业公司,资⾦不充⾜,不能够像其它智能⼿机⼚商⼀样砸⼴

告,只好顺着互联⽹产品与⽤户沟通,以及2010年正在爆发的微博这两条路径进⾏探索,初试⽜⼑之后发现收货颇丰

(可见资源匮乏并⾮坏事,创业初期探索⼒量多么重要)。

于是开始模式复制,构建社会化媒体营销矩阵,并坚持和⽤户做朋友的谦逊姿态,让让⽤户参与吐槽、调研、产品开

发、测试、传播、营销、公关等多个环节,使其不断受⼩⽶⽂化的熏陶,不仅收获了⼤量⽤户认可,⽽且还使得⼩⽶以

极低成本获取了⾮常好的品牌宣传。

⼩⽶营销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

(1)优势驱动营销,是指以⾼性价⽐、成本定价进⾏营销驱动,使产品服务获得迅速传播的动能;

(2)构建社会化营销矩阵,⽤户在哪⾥,营销渠道就建⽴在哪⾥,从微博、微信、QQ、QZone、微信,到贴吧、百

科、知乎等等,从⽽深度触达⽤户;

(3)⼩⽶不是把渠道当作营销⼯具,⽽是真实接触到⽤户,在与⽤户进⾏沟通,倾听⽤户的真实声⾳,及时了解⽤户

对产品的反馈并对⾃⼰的产品改进。

之后,⼩⽶⼜率先在QZone上发布预约红⽶⼿机,深度触达QZone的数亿活跃⽤户,接下来随着微信这⼀平台的崛起,

⼩⽶采取在微信上预约⼩⽶⼿机的⽅式,发展微信上边的⽤户,这些⾏为都是在重分利⽤社会化媒体社区平台,来深度

触达⽤户,传递⼩⽶的品牌、产品和服务理念。

除此之外,⼩⽶还先见之明的借鉴了双11的模式推出⽶粉节,根据⼩⽶发布的数据,其在2016年⽶粉节总销售额达到

18.7亿元,参与⼈数超过4600万,取得了巨⼤的成功。

⼀场⼜⼀场强⼤的营销活动,⼀年⼀度感恩回馈⽤户的⽶粉节,以及持续不断的社会化媒体营销,造就了⼩⽶题材内容

的⾼流量属性,⾼流量的吸引⼒,⼜促使媒体也乐于报道宣传,最终⽀撑起⼩⽶强⼤的营销能⼒。

社会化营销矩阵

产品组合

⼩⽶⼿机布局

⼩⽶⼿机在诞⽣之初,就为其设计⼀系列的周边服务性质产品,其中五⼤相关产品为:⼩⽶⽹、MIUI、仓储配送、应⽤

商店等、⼿机周边,这五⼤产品随着⼩⽶⼿机的崛起⽽顺势发展,现在都有了⾮常不错的成绩。

⼩⽶敏锐地抓住了智能⼿机这个⼤风⼝,借助于互联⽹销售渠道与成本定价的优势,率先推出⼩⽶系列⼿机,定位中端

市场(性能旗舰,价格中端),之后推出红⽶系列,下探千元智能⼿机市场,仅⽤五年时间就成为国内智能⼿机市场第

⼀品牌。

同时,⼩⽶⼿机的⽹上抢购⽅式,使得⼩⽶⽹成为国内第三⼤电商平台,以及国内最⼤的以智能硬件为主的销售平台,

其在全国拥有23个⼩⽶之家服务中⼼,520余家授权服务⽹点,以及超过4000⼈的客服团队,从⽽在全国形成了⼀张⼴

泛覆盖的服务⽹络。

产品组合

⽬前⼩⽶官⽹上共销售9款智能⼿机,分别为:⼩⽶5、⼩⽶4S、⼩⽶Note、⼩⽶4C、⼩⽶4、红⽶Note3、红⽶Note、

红⽶3、红⽶2,这9款⼿机⼤概分为两个价位段,完成了对中低端⼿机的覆盖,如下所⽰:

2000价位段的⼩⽶系列:⼩⽶5、⼩⽶Note、⼩⽶4S、⼩⽶4C、⼩⽶4

1000价位段的红⽶系列:红⽶Note3、红⽶Note、红⽶3、红⽶2

增长放缓

然⽽⼩⽶⼿机经历了⼏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前的销售增长速度在放缓,这源于两点:

然⽽⼩⽶⼿机经历了⼏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前的销售增长速度在放缓,这源于两点:

第⼀、智能⼿机市场增速放缓

从整个智能⼿机市场来看,⼤多⽤户已经完成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变,新增⽤户⽇渐减少,整个⼿机市场开始趋于饱

和,并进⼊⽤户周期更新阶段,在这种⼤趋势之下,⼿机市场增长速度正在放缓,甚⾄已经进⼊滞涨阶段。

从⼩⽶的销售数据来看,⼩⽶2015年的年销量约7000万部,同⽐增长率仅为14.5%,⽽对⽐过去三年的数据,从2012

年-2014年,⼩⽶⼿机销量增长率分别为2296%、160%、226%,显然⼩⽶的增长速度同整个智能⼿机市场⼀道在快

速放缓。

第⼆、⼩⽶抢夺对⼿份额难度加⼤

如果⼩⽶⼿机最初⾼速增长,是因为在整个功能⼿机向智能⼿机切换的⾼速期,也即智能⼿机空⽩市场时期,⼩⽶依靠

创造性商业模式迅速抢占了⼤量的空⽩市场,但如今整个⼿机市场圈地已经接近尾声,⼤多国内⽤户已经⽤上智能⼿

机,此时⼩⽶如果继续增加市场份额,势必需要从竞争对⼿⼿中抢夺市场份额,难度可想⽽知。

从别⼈⼿中抢夺市场份额主要看竞争优势与⽤户切换成本之间的⽐值,如果前者较⼤,则容易抢来市场份额,反之则较

难。⼩⽶的竞争优势在于其产品的⽤户体验、产品售价、品牌知名度等⽅⾯,⽽⽤户的切换成本则来⾃于购买渠道、触

⽹能⼒、⽹购习惯、⽤户爱好、价值观差异、品牌认知等⾮常多因素,由于两者都是⼀个很难量化的概念,因此我们很

难⽐较双⽅的⽐值⼤⼩,我们能从销售数据看到的是,⼩⽶⼿机的销量依然在增长,在从竞争对⼿处抢来市场份额,但

是这个难度在加⼤。

这可能是因为智能⼿机在现阶段,已经成为⼀个成熟型产品,产品创新空间⽇渐趋⼩,⼤家开始进⼊同质化时期(硬

件、软件、应⽤等带来综合体验),或者称为延续性创新阶段,各⼤智能⼿机⼚商能做的就是伴着供应链的发展⽽⾃然

的升级,彼此的市场份额变化开始趋缓,除⾮出现下⼀个⼤的创新,来打破这种平衡。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在国内市场,主要的竞争对⼿华为(荣耀系列)、联想(乐檬系列)、中兴(nubia系列)、奇虎

(360系列)、魅族、乐视等都在跟进⼩⽶的模式,虽然⽬前来看效果各异,但能够看到它们对⼩⽶模式的认可。

战略⽅向

⼩⽶⼿机业务如果想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必须突破现有布局,寻找其它出路。显⽽易见的出路有两条,其⼀是国际化,

把⼿机卖到风速还很猛的其它发展中国家,这件事,⼩⽶的确在做;其⼆,进军智能⼿机⾼端市场。

第⼀、进军海外市场

⼩⽶最明智的策略是,借助于成本价模式,迅速开拓国际市场,提升⼩⽶⼿机的出货量,扩⼤⼩⽶⼿机在全球的市场份

额。

不过,⼩⽶⼿机在国外市场的销量虽然在⼤幅度的增长,但相⽐国内市场,销量差距依然⾮常的⼤,这是由于许多国家

为保护本国相关产业⽽采取较⾼税率,⽐如印度,这使得⼩⽶不得不与富⼠康联合在印度建⽴⼯⼚,从⽽启动产地销售

模式,从⽽避开⾼额税收,因此⼩⽶国外的销量提升仍需要时间。

第⼆、布局线下渠道

⼩⽶⼿机诞⽣初期,为了降低在销售渠道⽅⾯的投⼊,主要采⽤⼩⽶⽹等线上销售⽅式,这在当时也⼀度引起⼤量黄⽜

疯抢,最终部分流⼊线下销售渠道,并形成线上⼩⽶⼿机低价难抢,线下⽤户不得不多出钱买货的局⾯。

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的互联⽹集团,拥有充⾜的现⾦储备,虽然牢牢固守线上最⼤的⼿机销售商,不过毕竟线

下仍是智能⼿机的主要销售渠道,因此开拓线下销售渠道来提升⼩⽶⼿机销量是明智的举措。

开拓线下渠道的⽅式有许多中,包括⾃建、加盟、代理等诸多模式,我们看到的是今年⼩⽶之家已经开始销售⼩⽶⼿

机,⽐如⼩⽶之家五彩城店,已经拥有不错的客流量。不过鉴于⾃建模式成本较⾼,不利于⼤规模扩展,因此未来势必

会⾛向加盟或代理的模式。

另外,线下销售渠道不仅仅是对于⼩⽶⼿机,⽽且对于TV、路由器以及⼩⽶⽣态的硬件产品,都有⾮常好的⽤户体

验、推⼴效果,能在⼀定程度上提升销量。

第三、涉⾜⾼端⼿机

按照⼀般竞争规律⽽⾔,⼩⽶在中低端市场占据⼤量市场份额之后,应该努⼒抢占⾼端⼿机(4000)市场份额,然⽽⼩

⽶⾼管或许认为这与⼩⽶的⼤战略稍相悖(成本定价法,普惠⼿机战略),于是⼩⽶⾄今仍未涉⾜⾼端⼿机市场。或许

有⼀天⼩⽶会想通,在此稍微展⽰进军⾼端市场的⽅法。

在智能⼿机市场上,决定⾼端⼿机与低端⼿机销量的因素截然不同。对于低端⼿机市场,价格决定⼀切,因为⽬标购买

者他们本⾝就没有钱,能够分配到购买⼿机⽅⾯的钱少之⼜少,因此,只要⼿机性能基本能⽤,当优先选择低价⼿机购

买。

⾼端⼿机的售卖则与之恰恰相反,⼤部分⽬标购买者已经很有钱,根本不在乎价格是⾼了1千还是少了1千,因为1千块

钱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机品牌⾃⾝的公众认知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核⼼,因为这更多的彰显他们有钱的⾝

份,并基于此在社会上获得更多的认可与资源获取。因此,⾼端⼿机绝不仅仅是卖产品配置,配置仅仅是⼀个⾮常基础

的选项,⽽真正卖的是品牌的溢价给消费者带来的炫耀与认可,这就是为什么仍处于双核时代的iPhone却卖的⽐所有四

核的安卓⾼端⼿机好,是因为苹果品牌的超强溢价给⽤户带来⾝份上的炫耀与认可,并基于此获取更多的优势。

⼿机再贵,贵不到哪⼉去。对于买得起苹果的⼈来说,价格不是问题。他们买苹果⼿机,买最新款的苹果⼿机,⼀个⽆

法开⼝的理由是苹果体现着⾝份和社会地位,这背后是中国的中产阶层渴望认同的复杂⼼态。

客观地说,⼩⽶⽤四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智能⼿机低端市场的整合。向⾼端市场扩张,这算得上是⼀个务实的战略。但

是越往⾼端⾛,产品定位、创新能⼒、产品设计、外观设计以及专卖店体系就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专卖店体系,在建⽴

企业品牌⽅⾯,扮演着⾄关重要的作⽤,它是品牌的⼀张脸,对⼩⽶来说,仅靠⼩⽶之家和⼏百家第三⽅维修点是不⾜

以⽀撑⼩⽶的⾼端战略的。

最后,虽然说⼩⽶应该涉⾜⾼端市场,但并不意味着⼩⽶想通过⾼端⽤户⼈群赚钱,⽽不详错过这部分⾼价值⼈群,毕

竟这部分⼈群对于⼩⽶整个智能家居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它产品

⼩⽶除了智能⼿机之外,还有电视与盒⼦、⼩⽶路由器、⼩⽶平板等硬件产品,这些产品是⼩⽶⼿机产品的有效补充。

其中⼩⽶尤为重视智能电视产品,并通过投资爱奇艺等视频⽹站,来实现⼩⽶电视与视频内容平台的深度捆绑,以此来

丰富视频内容。

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进军PC市场,鉴于⼩⽶在⽤户⼼中具有较⾼的品牌效应,以及⼩⽶已经拥有的海量⽤户规

模,以及PC笔记本的成本定价模式,将使⼩⽶很容易从PC市场获取不错的市场份额,这对于⼩⽶来说,或许是丰富⼩

⽶⽣态的⼀个不错的⽅法。

智能硬件⽣态

⽬前来看,⼩⽶已经成为⼀系列产品组合的⼤互联⽹公司集团,产品不仅涵盖硬件(⼿机、TV、路由器)、软件

(MIUI)、服务(应⽤市场、⼩⽶⽹、游戏、阅读、视频)三⼤领域,还在⾦融、云计算、虚拟运营商和⼴告业务等诸

多领域有所布局,但除了⽬前的⼿机业务(包含MIUI)价值数百亿美⾦业务之外,其它硬件、内容服务尚没有看到有成

为年营收数百亿,估值数千亿的潜⼒,⽽互联⽹⾦融、云计算、虚拟运营商和⼴告业务短期内仍看不到⼤的发展可能,

更多是跟随趋势做必要的布局。

虽然⼩⽶仍在智能⼿机领域寻找新的增长途径,但这些措施都是稳固⼩⽶现有核⼼业务,实质上并不会驱动⼩⽶持续的

⼤规模增长,当我们回顾BAT的发展轨迹时,会发现它们最初和⼩⽶⼀样诞⽣于不是很赚钱的领域(相对于BAT,⼩⽶

铁⼈三项中的软件/服务能创造的营收/利润依然很⼩,⼩⽶公司整体利润不⾼),⽐如腾讯的QQ、阿⾥的阿⾥巴巴和百

度搜索,但是它们后续都逐渐找了更加能创造营收的业务,分别是游戏、淘宝和竞价搜索,从⽽为公司的成长输送源源

不断的资⾦资源,从⽽推动公司⾛向⼆次扩张与转型,这种基础业务和营收业务的转换使得它们经历了超过15年以上的

⾼速增长历程,⽅可成为如今BAT般的⽹络巨头。

相⽐之下,⼩⽶从2010年成⽴⾄今只有六个年头,恰恰是阿⾥探索淘宝、腾讯探索游戏的时间点,这对于⼩⽶保持持续

增长来说⾄关重要。因此,⼩⽶需要寻找⼀个类似于⼿机⼀样的、全新的巨⼤市场,并在这个市场蓬勃发展过程中带动

⼩⽶⾛向下⼀波巅峰,并开辟新的、更⼤的利润源泉。

⼤互联⽹公司转型不易,尤其对于⼩⽶这样的⼩巨头⽽⾔,可能⾸选需要做的即是现在激烈的⼿机市场竞争中⾛出来,

并把更多精⼒投向美好的未来,⽽在2016年1⽉15⽇的⼩⽶年会上,雷军认为2016年⼩⽶将重点放在三个⽅⾯:“第⼀

个事情是聚焦,聚焦核⼼业务,突破关键技术;第⼆个就是补课,苦练内功,夯实基础;⽽第三个就是探索,筹建⼩⽶

探索实验室,研究最前沿的技术和⽅向,为⼩⽶的发展奠定下⼀个台阶。”如果说前两点的重点依然局限在智能⼿机领

域,那么第三点则是在探寻⼩⽶的未来,也是雷军犹未在意的点。

⼩⽶管理层与组织架构

从⼤的⽅向上看,⼩⽶只有两个可能的前进⽅向,⼀个是电动汽车,另⼀个是智能硬件,前者是⽐智能⼿机更⼤的单品

市场,⼩⽶需要做的即是复制其曾经⾛过的经验路径,后者是⾯向散乱的硬件市场做纵向⼀体化的整合。

可能是为了规避电动汽车复杂的技术体系、巨⼤的⽣产研发困境,⼩⽶选择放弃前者,从⽽拼尽全⼒压住智能硬件市场

(另⼀个类似于⼩⽶的颠覆者乐视,则恰恰相反,法拉第未来开⼊特斯拉的腹地,正在热⽕朝天的⼲),那么意味着智

能硬件与家居⽣活领域则是⼩⽶的未来。

⾄此为⽌,可以说⼩⽶的布局已经与诸多⼿机领域的竞争对⼿(华为、联想、中兴、酷派、魅族、锤⼦、vivo)不再⼀

个层⾯上竞争,随着时间的发展,它们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只剩下360奇酷⼀个彼此吵吵闹闹的玩伴。

宏观上看,⽬前的智能⼿机、PC仅仅是⼩荷才露尖尖⾓,放眼未来的智能硬件,会和电商、社区、搜索⼀样成为⼀个

独⽴且规模巨⼤的领域,⼩⽶作为智能硬件领域的新物种代表,犹如2003年时的腾讯、阿⾥和百度,虽然看似⾯临各⾃

不可挣脱的忧愁,但随着布局的完善,资源的逐步积累,很有可能会成为互联⽹中的⼀极,现在要做的就是遵循⾃⼰独

特的智能硬件之路⼀直坚定的⾛下去。

所谓⼩⽶的独特道路,即为将⼩⽶现有优异的商业模式(迭代研发、⽹络直销、成本定价、内容营销、关联组合等)推

⼴到智能硬件各个细分领域,并借助于⼩⽶现有的各种资源,完成对整个智能硬件⽣态的布局,从⽽形成⼀种局部近似

垄断的现象。

具体策略上,⼩⽶的布局主要通过4个层次,分别是投资扩品类、⾦⼭云服务、硬件开放平台和家装服务,从⽽尽可能

的向智能硬件各个⽅⾯渗透。

(1)投资扩品类

智能硬件品类异常丰富,⾼达数百种甚⾄上千种之多,⼤多是⾯向个⼈⽤户的硬件家居⽣活产品,⽐如PC、⼿机、电

视、路由器、空调、洗⾐机、冰箱、照明灯、门锁等等,这些硬件产品可以⼤致分为三类:

第⼀类:为PC、⼿机、路由器、电视,这四种硬件已经⾼度互联⽹化,⽬前各种产品已经被联想、惠普、⼩⽶、华

为、苹果、TCL等⼚商占据;

第⼆类:为被称为⼤家电的领域,这种产品⽬前竞争的核⼼仍然是产品的性能与制造环节,互联⽹仅仅是对其控制环节

进⾏轻微的改造,这⼀领域已经形成了格⼒、海尔、美的等家电巨头稳定竞争的格局;

第三类:剩余的⼀类就是诸多的细分智能硬件产品,⽐如:灯、⽿机、移动电源、平衡车、门锁、⾳响等等,这⼀类别

产品种类繁多,不同产品市场⼤⼩不⼀,⽽且各种产品有⾃⼰特有的产业链,再加上不同领域竞争格局不⼀样,有的是

新⽣产品,发展时间不长,⽐如平衡车,⽽有的已经进⼊稳定竞争格局,⽐如⾳响;

家居硬件分类

对于上述三类产品,⼩⽶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其中第⼀类产品中的⼿机、路由器正是⼩⽶擅长的领域,⽽PC是⼀

个成熟的市场,⼩⽶选择忽略不计,⽽对于第⼆类产品,⼩⽶选择以12.66亿元⼊股美的集团,获的1.29%的股份,从

⽽使⼩⽶的智能家居服务延伸⾄空调、洗⾐机等家电领域。

对于这种复杂多变的情况,⼩⽶最终选择针对细分品类,挑选⽬标潜⼒企业或团队进⾏⼊股,并给予⼩⽶相应的资源辅

助其发展的策略,这也就是雷军最近宣传的要投资超过100家智能家居领域的公司。

剩余的第三类产品,⼤多品类是⾯向⼩众⽤户群体,不具备⼴泛的⽤户数基础,再加上⼩⽶⼀家公司是不可能覆盖如此

多的品类,因此⼩⽶最终选择针对细分品类,挑选⽬标潜⼒企业或团队进⾏⼊股,并给予⼩⽶相应的资源辅助其发展,

从⽽完成产品品类的覆盖与扩张。

与此同时,诸多智能硬件创业公司开始在各个细分领域发展圈地,它们往往已经具备了在各⾃细分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积

累,此时⼩⽶通过投资的⽅式,以⾮常少的资⾦投⼊,既规避了亲⾃涉⾜的诸多风险,⼜实现了⾃⼰的战略意图。

截⾄⽬前,⼩⽶已经投资了包括紫⽶、华⽶、青⽶在内的55家硬件创业公司,其中有三⼗多家已经推出了硬件产品,这

些公司的产品涵盖插线板、智能灯、摄像头、电⼦秤、空⽓净化器、⼿环、移动电源、⽿机、⾎压计等众多产品,组合

在⼀起形成了⼀个颇具规模的智能硬件⽣态,⽽对于未来,⼩⽶的⽬标是投资超过100家硬件创业公司,基本覆盖智能

家具硬件产品的⼤多长尾品类。

与此同时,⼩⽶在投资众多硬件创业公司时,也将⾃⼰的部分资源提供给后者,包括如下⼏个⽅⾯:

1、输送⼩⽶的价值观和⽂化,以及辅助营销资源;

⼩⽶向投资的硬件公司,不仅开放⼩⽶⽹销售渠道、内容营销,更重要的是,还向其输送⾃⼰的价值观,⽅法论和相应

产品标准。

众所周知⼩⽶产品核⼼竞争⼒是性价⽐,这是⼩⽶⼿机等产品成功的原始驱动⼒,然⽽这种模式嫁接给投资的硬件公

司,则为⾼性价⽐智能硬件产品,同时兼具创新性与低价优势,⼤幅度降低了⽤户的购买成本,提升了产品的普及速

度,⽐如⼩⽶投资的华⽶科技推出的⼿环产品,由于定价79元的低价格,销量很快达到100万台,⽽如今它总共已经卖

出超过1000万只,成为智能硬件市场的⼤赢家。

2、提供供应链资源以及品牌背书;

对于投资的公司,⼩⽶会向其开放供应链资源,为此⼩⽶专门抽调熟悉⼩⽶⽂化的早期员⼯,组建了⼀个170多⼈的⼩

⽶⽣态链团队,任务是充分调动⼩⽶资源,对这55家投资硬件公司进⾏品牌的⽀持、技术⽀持、供应链的⽀持、渠道的

⽀持、市场的⽀持和投融资的⽀持

由于有⼩⽶公司做品牌背书,这些公司很容得到代⼯⼚的重视,并⽰视为为⼩⽶公司代⼯,从⽽为其提供⾼质量的代⼯

服务。

(2)云计算⽣态

硬件产品往往需要⼀定的互联⽹云计算资源,尤其是监控视频服务等尤甚,⼩⽶公司通过⾦⼭云计算转型,以及投资世

纪互联、迅雷等⽅式组建了基于智能硬件的专业云计算服务,可以为投资的创业公司提供⾼效云计算服务,共同打造硬

件云服务体系。

(3)硬件开放平台

即便是通过投资的模式,依然不能⼴泛的覆盖⼤多数智能硬件⼚商与产品,最佳策略是将⼩⽶已积累的智能硬件产业资

源,提取其中的相同项并推出⼩⽶硬件开放平台,犹如电商开放平台与社区开放平台,开放⾃⼰的关键服务资源为下游

客户提供服务,同样道理,⼩⽶可以从整个智能家居的通信标准、关键元器件两⼤层⾯建⽴⼴泛的合作,从⽽最终形成

⼀个庞⼤的、繁荣共⽣的⽣态。

或许是思想的束缚,或许是硬件市场竞争不够激烈,在硬件领域推出犹如互联⽹开放平台⼀样的服务,可能会使许多友

商敌对、敬⽽远之,但相信硬件开放平台毕竟是⼀个注定的趋势,所有硬件⼚商更加开放、更加精⼯,这不仅仅能够降

低每家公司的覆盖⾯,⽽且将⼤幅度提升它们的整体运作效率。

值得⼀提的是,⼩⽶曾经在关键元器件开放层⾯有所探索,⼩⽶曾在2015年1⽉⼀场发布会上提出智能模块,并试图通

过开放、不排他、⾮独家的合作策略,拥抱各⼤家电、硬件设备⼚商,从⽽建⽴以⼩⽶智能家居服务标准为中⼼的⽣态

圈。

(4)智能家装

将来的将来,⽤户不会在为⼀个单⼀的硬件、电器买单,⽽是为智能⽣活解决⽅案买单,家电、家居、⼿机、安防、能

源,所有⼀切家居⽣活都会通过互联⽹连接起来,并为⽤户提供⾼效、简约的服务。

这不禁让⼈联想起了智能家居与家装服务的深度结合,即在装修层⾯把⼩⽶⽣态能够提供的资源都整合起来打包,直接

为家庭客户提供深度定制化的智能家庭装修服务,并树⽴⼀个⼴泛意义的标准,让⽐尔盖茨花费千万美⾦建⽴的智能化

家庭亦能低价⾛向⼤众。

因此,⼩⽶如果能够在智能家庭装修层⾯⼤胆的做了⼀些探索,或许会产⽣出⼈意料的结果。确切的说,⼩⽶应该投资

或直接收购⼀家品质家装服务公司,对家装领域进⾏纵向集成,犹如苹果直接开体验店,从⽽推⼴远领先于普通装修的

家装服务,让许多普通家庭⽤户直接⽤上⽐尔盖茨家⼀样的智能梦幻之屋,从⽽让⼴⼤⽤户切实体会到智能家居⽣活的

巨⼤优势,这对于⼩⽶整个智能硬件⽣态都极为重要。

战略⽅向

⼩⽶纵向⽣态体系

可以说,⼩⽶新的战略是将⼩⽶打造成⼀个可连接⼀切终端的⼤型家居⽣态系统,这个战略⾜够宏⼤,包含以下五个部

分:

(1)、底层由众多家居硬件品类组成强⼤的护城河,这些硬件依靠成本定价优势扩展⼴度;

(2)、通过智能装修将众多硬件、连接标准、服务系统有序组合,直接触达以家庭为末梢的单元;

(3)、基于硬件⽣长出众多彼此连接的上层应⽤,包含硬件控制、家电连接、远程监控、安全管家、健康检测、教育

辅助等众多应⽤组合,并最终发展成为⼀个家庭应⽤开放平台;

(4)、所有这些应⽤服务统⼀采⽤嫡系⾦⼭云、世纪互联的服务,从⽽⽹络服务的底层加强对上层应⽤的监管;

(5)、应⽤服务之上则是⼩⽶布局已久的内容服务,包含⼩⽶游戏、阅读、视频(爱奇艺)、⾳乐、咨询(⼀点咨

询)、直播(欢聚时代)这些娱乐内容,这部分很可能是部分利润的来源;

最终硬件、应⽤、计算和内容共同构成了⼩⽶的宏⼤家居O2O⽣态——中央靠硬件扩展驱动,外围靠产业链协作扩张。

纵向不同层⾯深度结合,并将内容、运营、渠道、品牌和硬件全⾯打通,形成更⼤的价值。

那么⼩⽶的智能家居⽣态如何盈利?坦⽩地说,⼩⽶可以在提供智能家居服务中的不同环节设计成利润点源,⽐如硬件

售卖、智能装修、应⽤服务、营销服务、数据服务等,但不同的盈利模式设计会对整个⽣态的稳定性、持久性及盈利能

⼒产⽣很⼤的影响。

鉴于⼩⽶的发展模式,⼩⽶最有可能⾛的路是,智能硬件、装修服务等相关环节全部⾛免费/低利润率途径,从⽽尽可能

扩⼤的基本盘覆盖,⽽在上层的应⽤与内容服务层⾯,产⽣不错的利润。

不过,整个智能家居⽣态仍有两点需要⼩⽶着重布局,即家庭操作系统和家⽤机器⼈,两款产品对于⼩⽶来说,⼀个犹

如1995年的window95,⼀个犹如2003年的Google,它们都是PC互联⽹发展史上的丰碑,具体如下:

1、家庭服务操作系统

智能家居最终将是以⼈为中⼼,其它⼀切都是实现路径和⼯具,因此不太可能以⼿机为唯⼀的核⼼和终端,⽽是泛在的

互联、拓扑化的或去中⼼化的,所有的硬件产品均是智能的,不需要单⼀硬件来承载控制功能,其实也没有必要。

设想⼀下场景,如果你在家⾥,可随时随地通过语⾳或肢体语⾔实现需求控制,可以随时随地与AI畅聊家⾥的资源管理

情况,即使你不在家⾥,只要保持⽹络连接,你也可以实现对家居硬件的控制,即是家⾥断⽹了,你的AI依然在执⾏你

曾经留下的任务。

因此,这就意味着家居操作系统不像现在window通过⿏标/键盘来控制,也不像安卓/IOS通过触控来实现,更可能的是

通过语⾳/肢体语⾔来实现操作控制,如果考虑到联⽹/离线两种情况,这意味着需要⼀套全新软硬件⽣态来实现这种潜

在的产品。

值得庆幸的是,⼩⽶已经开发MIUI多年,具有开发操作系统的实⼒,⽽且语⾳识别技术也取得了长⾜的进步,科⼤讯

飞/百度语⾳/腾讯语⾳都是鲜明的例⼦,虚拟现实与肢体识别也有⼀⼤堆创业公司在冲锋探索,本地语⾳解析也有IBM/

地平线科技这类关键组件提供者,⼩⽶处于⼀个⾮常不错的历史机遇期。

家庭操作系统背后会附带海量的各类服务,需要通过开放平台模式实现,在具体产业分⼯层⾯,⼩⽶应该做的即为AI和

基础平台层⾯的服务,应⽤层⾯的服务交给开放平台上边的各个合作伙伴。

不过,鉴于⼩⽶在⼈⼯智能层⾯并没有太多的布局与积累,选择投资国内的⼈⼯智能领先者(百度or搜狗)是⼀个不

错的选择,但碍于百度体量太⼤,投资拿取股份需要太多资⾦,因此可以选择战略性的投资搜狗,从⽽形成战略联盟。

2、⼤⼒挺近家庭机器⼈领域

当家庭操作系统实现之后,下⼀个核⼼点即家庭智能机器⼈,后者由于具备能动性具备横向拓展⼀切能⼒的潜⼒,必将

成为各家争夺的焦点,当然也是⼩⽶布局的重中之重。

值得⼀体的是,在CES2016展会上,英特尔联合⼩⽶投资的NineBot推出⼀款可以变成机器⼈的平衡车

Hoverbutlerbot,该产品不仅可变形转向,还配备显⽰屏、微处理器以及RealSen实感摄像头模组,并⽀持语⾳指令

控制来完成跟随等各种动作,或许这就是⼩⽶在家庭机器⼈领域的初始布局。

版本号:2016.04.20

版权拥有:河南汇智创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6:17: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546691543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米贴膜.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米贴膜.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小米贴膜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