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要点
技术支持
1、选好品种。根据大众百姓的喜欢和市场的需要来选择,目前甲鱼品种五花八
门,但整体来讲,甲鱼个体重500?1000克,体型较瘦身,颜色以黄绿色为主,
背部有黑黄色相间的花纹斑,腹部底呈浅黄白色,且无花点。这类品种虽比背部
无花纹(俗称“光板”),腹部有星点花纹的甲鱼生长慢,但其肉质和食味都比
后者优,因而价值和价格都较好。
2、把好水质关。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甲鱼的养殖效果,池水过肥甚至有臭味,
不但对甲鱼生长不利,而且影响到其肉质味道。一般情况下,每隔一星期左右往
池里注一次清净的河水,总量约占原池的四分之一。定时清洗食台残物。另外,
池中种植约占全池一半的水葫芦。这样一方面可以净化水质,另一方面为甲鱼提
供隐蔽清静处,尽量满足其自然的生活习性。
3、做好防病工作。排灌方便,防逃设施较好的池塘,每平方米放养大小(50?100
克)规格基本一致的甲鱼苗2?3只。平时每隔15天左右每立方米水用30?50克
比例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无十分特殊情况,禁止下池塘踩、捕甲鱼。同时,
用竹排搭几个晒台,供甲鱼晒背。
这样饲养甲鱼虽然周期较长,从种苗到500克的商品甲鱼约需3周年,包括两
个冬眠期,但其经济效益较好。每公斤饲料成本和种苗费不超过60元,余者就
属于收入。该办法适于家庭小水体养殖,对现阶段的种植业来说,是较好的一个
项目,值得提倡。
甲鱼温室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把节能降耗、成本控制的管理观念融入到日常管理
中,这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甲鱼温室养殖日常管理应围绕水温控
制、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控制四个关键环节开展工作。
一、水温控制
水温20℃~30℃是甲鱼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水温高于20℃时甲鱼就开始摄
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时饲料转化率会降低;水温
高于最佳温度时由于活动量增加,饲料转化率也会降低,所以应使水温保持在最
佳的温度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会造成饲料浪费。
二、饲料投喂
1.投喂方式。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能使甲鱼摄食速度加快,采用
软颗粒饲料投喂比采取块状饲料投喂节省饲料。
2.投喂量控制。甲鱼摄食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发生变
化及用药时,应考虑到对甲鱼的影响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
钟内吃完。
甲鱼过量摄食时生长过快,容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或超负载,引起甲鱼内
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疾病。
3.饲料选择。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40%左右,饲料的投喂方法与所选饲
料品质的好坏,决定养殖成本控制的成败。通过最终的效益分析,比较优质饲料
与劣质饲料的价格与综合养殖成本,我们就可以走出选择饲料光看价格的误区。
三、水质调控
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
作做得好坏,决定着养殖的成败。
1.充氧。水体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与有害有机质的含量,
要保证充氧设施的畅通。但要选择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充氧,使甲鱼形成习惯,减
少充氧对甲鱼的惊扰。
2.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
他方面的投入。
3.排污与换水。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
方式,换水时应根据水质情况决定换水量。
四、病害控制
稚甲入池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入池前用2‰的食盐水溶液浸泡稚甲30分钟。
在甲鱼体重50克以前谨防霉菌病的发生,在这个阶段应增强稚甲体质,避免机
械性损伤是预防工作的重点;甲鱼体重50~150克时谨防白点病的发生,日常消
毒以溴氯制剂为主;体重50克至成甲,谨防疖疮病的发生。
补充回答:选好品种。根据大众百姓的喜欢和市场的需要来选择,目前甲鱼品
种五花八门,但整体来讲,甲鱼个体重500?1000克,体型较瘦身,颜色以黄绿
色为主,背部有黑黄色相间的花纹斑,腹部底呈浅黄白色,且无花点。这类品种
虽比背部无花纹(俗称“光板”),腹部有星点花纹的甲鱼生长慢,但其肉质和
食味都比后者优,因而价值和价格都较好。
2、把好水质关。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甲鱼的养殖效果,池水过肥甚至有臭味,
不但对甲鱼生长不利,而且影响到其肉质味道。一般情况下,每隔一星期左右往
池里注一次清净的河水,总量约占原池的四分之一。定时清洗食台残物。另外,
池中种植约占全池一半的水葫芦。这样一方面可以净化水质,另一方面为甲鱼提
供隐蔽清静处,尽量满足其自然的生活习性。
3、做好防病工作。排灌方便,防逃设施较好的池塘,每平方米放养大小(50?100
克)规格基本一致的甲鱼苗2?3只。平时每隔15天左右每立方米水用30?50克
比例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无十分特殊情况,禁止下池塘踩、捕甲鱼。同时,
用竹排搭几个晒台,供甲鱼晒背。
这样饲养甲鱼虽然周期较长,从种苗到500克的商品甲鱼约需3周年,包括两个
冬眠期,但其经济效益较好。每公斤饲料成本和种苗费不超过60元,余者就属
于收入。该办法适于家庭小水体养殖,对现阶段的种植业来说,是较好的一个项
目,值得提倡。
补充回答:第一节甲鱼池的建造
(一)工厂化控温养甲鱼池的建造目录
为了打破甲鱼在野外养殖需长期冬眠的习性,苗种培育可采用工厂化人工控温养
殖,目前国内人工控温的甲鱼池模式很多,但要达到既省钱又能达到健康养殖的
好效果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保温性能好:保温是温室保证养殖产量的主要条件之一。无论利用电热、地
热、工厂余热和锅炉加热都是为了把水温调节到最有利甲鱼生长的适温内。一些
地方不注重保温性能,结果室内出现昼夜温差或室间的温差过大而影响生长甚至
引发疾病,所以设计时应首先考虑保温问题。
2.采光好:甲鱼池采光既是为了利用光能增加室内温度又可通过光源调节水
质,以减少疾病,提高成活率。实践证明,用同样的方法,在保温不透光和既保
温又透光的2个温室中饲养,生长速度差不多,但疾病方面透光的要比不透光
的养活这不但降低了养殖成本,也提高了甲鱼的质量。特别是设计合理的采光温
室,投资要比完全封闭的温室少一半以上。而且管理方便,易操作。
3.注排水方便:温室用水,往往是水质坏到需换时才进行,平时尽量保持稳定,
换水时要求速度快,时间短。故注水量和排水量都很大。所以不管何时都应有畅
通的注排水系统保证。一些地方的甲鱼池低于地平线,排水时需用机排,所以设
计时不应考虑到动力电源的保证。为了满足随时注水,最好设有保证满负荷用水
量的调温储水池。
4.层次合理:工厂化养甲鱼,建池大多用钢筋水泥结构,所以设计建造时层次
一定要合理,特别是任何一种产业难免将来有兴衰和转产的可能,即使产业不变,
结构也会随着发展有所改进。而甲鱼池的结构又很难兼作它用,是一种一次性利
用的终端开发项目,所以设计层次时既要考虑到光照角度和温度调控及操作合
理,又要考虑长远性和可变性,一些地主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建造三四层甲鱼
池,把温室造得又高又大,不但不方便操作管理,也很难调控上下层间的水温,
更难以改变其用途,所以以不超过2层为好。
根据上述要求,甲鱼池以单层双列较理想,这种甲鱼池的优点是透光性好、造价
低、养殖病害少、成活高,且一年四季都能利用,一旦转产也易拆除。
(二)精养成甲鱼池的建造精养成甲鱼池通常用水泥结构,单池面积100-200
平方米,长方形,池深1.2米,水深1米。池坡为矩形,坡顶设防逃檐,池底设
挡沙墙,注排水配套,池中设晒背台,池边一头设饲料台。
第二节苗种放养
种放养密度的规定
根据养殖方式和规格的不同,放养密度可制定为:
1.从苗直接养成成甲鱼,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前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
30只。
2.从苗培育成甲鱼种,平均每平方米25只,前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只。
3.从甲鱼种养到成甲鱼,精养水泥池每平方米5只,如是泥塘精养为每平方米1
只。
苗种质量的选择
要求养殖的中华甲鱼苗种质量应是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活力强,体色鲜润,品
种优良,产地明确。不要去养未经海关检疫或不知来路的境外甲鱼。
放养前的准备
1.清塘消毒:放养前养殖的池塘须认真清塘消毒,一般工厂化控温室中的环境
和池塘消毒可先把池水放干使池底干燥,然后在放养前10天用强灭灵400-500
倍直接喷洒消毒即可。而室外,池塘如是水泥精养池,可在放养前10天用强力
海因加水泼洒消毒。如是室外土池,可先把池底的水排干后用生石灰每亩20-30
公斤加腐植酸钠(黑土)15-20公斤,太阳下曝晒至干裂(如无法晒干亦无妨)。
2.培肥池水:甲鱼的苗种放养一定要肥水下塘,其好处是有一定的肥度和绿爽的
水质,使苗种下塘后会有一种安全感,特别是肥水中有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可供
苗种吞食,有促进生长作用,同时培育一定的生物量对控制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数
量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甲鱼苗放养前切忌清水下塘。
苗种放养
1.放养前甲鱼体消毒:甲鱼体消毒是一项很重要的防病措施,苗种的甲鱼体消毒
可用“金碘”30-50ppm短暂浸泡再入池。
2.放养:甲鱼体消毒后应马上放养于池中,切忌长时间高密度集养,放养时如是
甲鱼种可贴着水面任其游走,如是未开食的甲鱼苗,可直接用手捧起撒于池中即
可。
喂食
(这阶段之营养保健最为重要)
放苗入池后应停喂1-2天,调制适当的稚甲鱼料
注:
1.这阶段之稚甲鱼料应长期添加“甲鱼多维”及“甲鱼矿物质”,(尤其是工厂
化养殖)。
2.上述保健剂应连续使用15-20天后再以每15天为一期使用5-7天,至中甲鱼
阶段,再改为3-5天。
3.稚甲鱼期如同人类婴儿期,是最细心照料的阶段,整个养殖的成败关键在此一
段。
(一)饲料的配比与制作
1.饲料的种类
(1)机制配合饲料:这种由国内外各个厂家生产并标有营养成分含量的机制饲料,
因其配比量以高蛋白鱼粉为主,粗蛋白含量较高。机制饲料的优点是蛋白质较稳
定,制作精细,易保存、运输,营养基本能满足某阶段生长的需要。缺点是许多
添加物不明确,维生素性质不稳定,盐度略高,单独使用不能满足特殊生长阶段
的需要。如温室的甲鱼种暴长期,因钙磷不足和维生素不稳定而出现裙边卷、腹
甲下陷、背甲弯曲和互相撕咬等现象。所以机制饲料可作人工配合饲料时的基础
饲料添加比为50%-80%,并定期添加保健剂及多维矿物质,确保营养之均匀完整
及代谢吸收。
(2)活饲料:鲜活动物饲料包括肉联厂分离的动物内脏、各种海鲜、淡水鱼及
人工培养的黄粉虫、蚯蚓、大型水蚤、蚌类、蝇蛆、蚂蚁、猪牛肉和鲜蛋类等,
只要是鲜活无毒的,都可用为甲鱼的饲料。鲜活动物饲料的优点是适口好,易消
化吸收,且活性蛋白能促进性腺发育和卵细胞的生长发育。在以机制饲料为主的
甲鱼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鲜活动物饲料,可降低机制饲料的盐度和某种有害成
分的浓度。缺点是不易保存,易变质,帮用时必须现采现用。鲜活动物性饲料在
我国城乡都能采购到,且价格较机制饲料便宜。所以这类饲料在甲鱼饲料中的配
比地位十分重要,配比比例一般为10%-50%。鲜嫩植物饲料包括无农药污染的农
家蔬菜、鲜嫩的水生、陆生饲草和一些瓜果野菜。这灯饲料中不但有丰富稳定的
维生素,还有抗病防病的药用功能。如柑橘汁在甲鱼苗发病期结合其他药物治疗
时,因其含稳定的维生素C成分起到很好的协助作用。还有温室甲鱼苗长期添加
适量的苹果或胡萝卜汁对其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类饲料易采购,有条件的
地方也可种植。配合比例一般为5%-20%。
2.矿物质微量元素添加饲料:这类添加饲料对工厂化养甲鱼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养成周期从野生生态的4-5年缩短到十几个月,所以除蛋白质外,矿物质微
量元素的不足已成必然。
3.防病药物添加料:甲鱼在饲养过程中的防病药物多为中草药配制而成经过细
加工的药粉。这在甲鱼病的预防中可起到促进消化吸收、增强机体体质及提高机
体免疫力的作用。但防病药物添加剂用作防病不能长期使用,一般为1个月2
次,每次5天为好。添加量为饲料比例的0.5%-1%。
5.饲料制作:甲鱼饲料的配合制造,并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根据各类饲料的特
性和甲鱼和适口性进行科学制作。所以甲鱼饲料的物理性状,笔者认为是以机制
颗粒和手制团状为好。制造饲料的机器可用常规的绞肉机或颗粒机。制作前可把
各类饲料根据需要数量分别进行预制或预混。如鲜活动物性饲料绞肉机打成鱼泥
或肉浆,而鲜嫩的植物饲料预先榨汁去渣,有些微量元素则须先用饲料预混。制
粒前各种饲料先混合在一起,然后再充分拌匀,制成颗粒和团状,直径可按甲鱼
的规格口径而定。饲料要求现做现喂,绝不喂隔餐料。
(二)投饵
1.投饵的四定原则
1)定质:饲料质量除要按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进行合理配比外,要求绝不
投喂变质腐败的饲料。所以饲料要求现做现配。在各阶段饲料的合理配比中,也
应根据当时的情况对饲料原料品种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在容易暴发甲鱼病的季
节,鲜活饲料中应添加些防病抗病的“肠炎平”、“清热散”、“强壮素”。并
配合水体消毒“强力海因”、“溴铵”、“金碘”、“新灭灵”、“强灭灵”
及病毒阻断剂。增加甲鱼的机体抗病力、养活疾病的发生。
2.)定点:即在固定的食台或食场投喂,这样既可掌握吃食情况,又了解甲鱼的
生长情况,同时也便于清洗消毒。定点除室外精养塘食台从开始放养起就固定水
位外,室内池要根据甲鱼的规格大小不断调整。如甲鱼苗阶段水位20厘米时,
食台也在20厘米处与水位平行。而当甲鱼苗长到50克时就应调高水位至30厘
米或40厘米,食台也相应调高并经常清洗。
3.)定时: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甲鱼的规格调整投饲时间和次数,成甲鱼养殖阶
段为1天3次,即第一次早上6时,第二次下午1时,第三次晚上7时。定时既
要考虑甲鱼的摄食时间,又要考虑饲料在甲鱼体内的消化吸收时间。使餐与餐之
间的距离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
4.)定量:虽然目前已制定出各个生长阶段的投饲率,但因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准
确测定当时存塘的实际体重,所以投饲量应在前餐的基础上根据其实际吃食情况
灵活调整,一般调整幅度为5%左右。
2.投饵的方法
1)上栅板条状投喂法:这是一种把饲料做成圆柱形长条状放在一块特制的带
栅栏的食台板上投喂的方法,栅板的制作方法:取厚2厘米、宽25厘米、长根
据投饵池边的长而定的木板,然后在离长边10厘米处顺长钻一排栅柱孔,孔距
为1厘米(一般以稚甲鱼爬不进去为宜),栅柱可用普通竹筷子的一半粗,长
15厘米钉于栅柱孔上即可。料板制好后呈30°斜置于甲鱼池墙边,其中栅下2
厘米水中,南昌板的底部则再顺一排水泥瓦,供甲鱼爬行吃食,饲料条的粗细根
据甲鱼的大小而定。一般甲鱼苗阶段(3克克)为1-3百米直径粗,甲鱼种阶段
(50克)为3-5厘米直径粗,成甲鱼阶段(200克以上)为5-8百米直径粗即可。
投喂时料条顺放在料板上,以后根据甲鱼的长大情况可逐渐抽掉部分栅钉以增大
栅距,以便甲鱼能伸入头颈吃食,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饲料在水上食台中因有栅栏
饲料掉不到水中,而甲鱼也不能随便爬到饲料板上抓坏饲料。由于饲料条较粗,
即使有点湿度,饲料也不会糊烂,而甲鱼在吃食时也是咬多少吃多少,不会把饲
料撒落到水中,从而也减少浪费和对水质的污染。投喂3小时后,如有剩余饲料
也易收起。饲料板也可用抹布擦净,由于在板上能掌握吃食量,也较容易控制投
饲量。通过试验,用这种方法投饲可降低饵料系数0.5-1之间,同样换水次数也
较在饲料台上撒颗粒的方法减少1/3左右,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水上投饵法。这种
方法也适用在室外的精养池塘。
2)下栅笼投饵法:在一些保温性能差、空间环境变化大、湿度高的控温温
室,由于水上食台投喂因上述环境变化会不浪费又能吃好的目的,须具备下列条
件:①饲料的黏合性须较水上投食的饲料好,要求4小时内水泡不散形;②有较
好的调水设施,水下调温可采用高温水调节,如当池中水温低于29℃时可用33℃
的温水调节。一般这种方法较费水,再是用蒸气管在水下直接加温。也有用池底
热水管循环热水流增温;③要有较好的增氧设施;④能利用光能培养好水中的生
物体,使水体中有个较好的生态环境;⑤要有科学合理的投喂方法;⑥如采光温
室最好在池中设一小型的晒背台。
下面介绍一下水下栅笼条状投饵的具体方法:首先是做好饲料板。饲料板可用厚
3厘米、宽12厘米、长根据投饵处池边的长度自定,做法与水上栅栏状的相同,
但栅笼状须两边有栅栏,以免甲鱼在吃食时爬进饲料板抓坏饲料,做好置放时先
在饲料板底下垫一排水泥瓦,瓦片离水面15厘米处,垫好后再把饲料板平放到
水泥瓦上,放好后可用砖块把料板压住,以免饲料板翻转或偏斜。投喂前先把饲
料充分与相当比例的水用搅拌机拌匀,然后用饲料机做成规格与水上投喂相同的
条装饲料,投喂时只需把饲料平放在饲料板上即可。大约投喂3小时后拿出饲料
板,收取剩饵,擦净料板。这种方法污染较少,饲料浪费也较把颗粒直接撒在平
面水泥瓦上的少。
3)外精养池的投饲方法:室外精养池,也可采用上述方法,但也应具备下
列条件:一是在料板上搭一防雨遮阳棚;二是在水下投喂时,须先清除池中的野
杂鱼类。(一)甲鱼病预防方法
1.控制养殖环境中的病原体
清塘消毒:清塘消毒是控制环境病原体的基础工作。特别是室外的甲鱼鱼混养池
和精养成甲鱼池,由于接触外界病原体的机会多、面积大,所以清塘就显得特别
重要。一般清塘可用生石灰于法清塘和漂白粉带水清塘。
环境消毒:有许多病原体是从环境通过某种媒介进入养殖水体的。如雨水、风尘、
空气流动、动物迁徙等。所以环境消毒也是控制病原体的一种必要措施。环境消
毒可用“溴铵”、“强力海因”、“金碘”、“强灭灵”等。采用喷雾、扬洒等
方法进行。
工具消毒:养甲鱼管理中的工具因直接与养殖对象接触,故也是传递病原
体的途径之一。所以,要做好定期消毒,消毒可用“强力海因”,也可用“强灭
灵”消毒剂采用喷雾、浸泡的方法进行。天晴时也可拿到户外阳光下曝晒。平时
应保持清洁。工具消毒一般要求隔2-3天消毒1次。
池水消毒:饲养期间池水会随甲鱼的排泄物增多而败坏,使病原微生物等大
量萌发,应以生态养殖之微生物制剂(强力新卫素),采以菌制菌方式,再加上
离子交换作用之制剂(绿水宝)进行水质生态平衡,以达优势水质,维护有益藻
类,行光合作用,增加溶氧抑制病害菌。当水质因气候或特殊状况恶化,再使用
高效率之消毒剂“金碘”、“强灭灵”0.5-1ppM,降低水中含菌量。
甲鱼体消毒:甲鱼在放养、分养、运输和捕捞中难免会有操作和带些病原故
在进行上述工作时,必须做好甲鱼体的消毒工作。甲鱼体消毒可用消毒类药物。
消毒时一定要掌握好具体浓度与消毒时间。
2.调节好生态环境
保持良好的空间环境:由于养殖甲鱼的大多数时间在水上活动,觅食晒背,
所以空间环境的污染、敌害和惊扰都会影响甲鱼的生活,引发疾病。空间环境除
了要除尽敌害外,主要是保持安静、避免干扰。一般除管理时进入养殖环境外,
平时不要随便走动。巡塘时不要用电筒光照池中和晒台,因甲鱼在夏季不但白天
要晒背,晚上还在晒台上乘凉。特别是春秋季节甲鱼在交配产卵时,绝不可有任
何惊动。空间环境中最好杜绝刺耳的噪音和污染严重的气体。所以除了在建甲鱼
声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外,场建好后要尽量不要在甲鱼场附近建有污染的工厂。在
工厂化温室里,尽量采用采光式。封闭性温室因操作时的采光完全靠灯光,安装
灯时不要用亮度太大的灯泡。操作时动作要轻,不要因操作一个池时影响整个温
室的环境安静。特别是饲养上万只甲鱼的大温室,任何一种强刺激的应激都会给
甲鱼带来不良反应。
自然条件下,鳖的生长发育缓慢,达到性成熟的时间较长,一般要4~5年的时间,
鳖卵的孵化时间亦长,而且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大,对鳖卵的孵化造成诸多不利
的因素,因此,自然条件下,孵化率极低,并且孵出的稚鳖质量既差又不易存活。
为了利于人工繁殖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应时行人工繁殖,鳖的人工繁殖既
是降低生产成本又是提供大量种苗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一)选择亲鳖
选取优良的亲鳖是人工繁殖和人工孵化获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选择亲鳖
的时候,鳖的年龄要在4年周以上,最好是6~8周年(人工养殖的鳖年龄可减半),
体重1kg以上,最好2~4kg。鳖的外形正常、皮肤光亮、活泼健康、无伤无病、
发育正常。此外,亲鳖的营养优劣主要看甲后缘革状皮肤的厚度与坚硬度,后缘
革状皮肤薄而软弱者为营养不良,厚而有皱纹且略带坚硬者为优良。钩钓、叉捕
的鳖,有严重内伤的鳖以及畸形鳖都不适宜做为亲鳖。
(二)雌雄投放比例
由于鳖不相互残食的习性,尤其在食物、争夺配偶方面更加突出。而且如果放养
密度过大,排放的泄物会增大,水质容易变坏且不易控制。因此,亲鳖的放养密
度需要一个合理的比例。一般1kg以上的亲鳖放养密度为每1.5~2平方米放养一
只,若用温水养殖,水温终年控制在30℃左右,不使亲鳖进行冬眠,水质清新,
则放殖密度可适当增大,约每平方米为1~3只。雌雄的放养比例一般为3~4:1。
雄鳖不宜过多,否则将出现雄鳖互相撕咬争夺配偶,且与雌鳖争抢饵料和干扰雌
鳖的正常发情交配活动,雄鳖过多会使养殖成本上升,但如果雄鳖过少,则又会
使卵的受精率降低。
(三)亲鳖的日常管理
亲鳖的日常管理十分重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亲鳖人工繁殖的成败。在亲鳖
日常管理中庆注意做好管理日记,记下每天的天气、气曙、水温、水质、投喂的
量、取食情况、亲鳖的活动情况、有无病症等等各种情况,做好管理日记有助于
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具体的情况,以便能不断地改进饲养技术,提高饲养水平。
亲鳖池的水质要求清洁、新鲜,尤其是池水的含氧量要充足,为经常保持池水的
高含氧量,应经常注入部分新鲜的水量,但也不必注入太多的水量,每次的换水
量在1/5左右为好。经常注意水温的变化,水温不宜骤升骤降,应常保持在30℃
左右为宜。每天投喂饲料要得当,方法是每天记录好投喂的量,亲鳖取食情况,
剩饵为多少,总结出每天应该投喂的饲料量同时还应结合水温、气温等情况综合
总结,得出合理的投喂量。每次投喂之后应及时清理食台,把亲鳖吃剩的残饵清
除干净。同时还应保持亲鳖场的安静环境,避免外界的干扰,给亲鳖创造一个良
好的环境。如果是第一次产卵的亲鳖对环境的要求更为严格,它们往往没有挖穴
经验,在产卵期间如果稍遇干扰就会匆忙逃走,严重影响产卵效果。此外,产卵
场沙层的含水量也十分重要,如果出现连绵阴雨阴天或是久晴不雨天气干燥的情
况下,应及时调整沙土的含水量,方法是在产卵场上加盖遮荫棚,可防雨防晒,
必要时加高水位或泼水以增加湿度,在产卵场应适当栽些灌木花草或堆一些碎石
等人工模似一个自然环境,总之,产卵场的沙土的含水量以手捏成团,松开即散
开为标准。
亲鳖产卵往往是在夜间,此时应绝对保持安静,也不应有灯光或手电筒的照射,
以免亲鳖受到惊吓,待亲鳖产下卵8小时后方可取卵,取卵时间一般在产卵后的
第二天的上午,取卵时应小轻放,避免破损撞伤,如果看到卵的一端有一白点,
说明是受精卵,否则为没有受精卵,采集的受精卵清理产卵场,尽量恢复原样,
以利于亲鳖第二次产卵或其它亲鳖产卵。
(四)人工孵化
在鳖的人工养殖过程中,人工孵化是一个中心环节,鳖的人工孵化首先进行的工
作是选卵和鉴定受精卵。每年获得鳖卵是在5月中旬至8月上旬,6月至7月获
得的卵是质量最好的卵。待亲鳖在产卵场产下卵后,便可以从沙土中取得鳖卵。
因为鳖卵的重量和直径直接影响着胚胎的质量的大小,卵径越大卵越重那么孵出
的稚鳖个体越大,质量越高,因此,在选卵时应选卵大且重的鳖卵。将收集到鳖
卵集中到荫蔽处,放置约6~10小时后,在卵朝上的卵壳表面便出现一个白色区,
此白色区是鳖卵已经受精的标志,若没有这个白色区,则不可用于人工孵化。
生产上应用的鳖卵孵化是在孵化场中进行的,孵化场应设在一间小屋内,把朝东
或朝南方向的沙地做成斜面,还应有防逃设施,整个孵化室要保持一定的温度。
此外,在沙地的斜面下端埋一个小水缸或脸盆,缸口与沙地成平面,放满水,这
是因为刚孵出的稚鳖有趋水的习性,稚鳖孵出后使成群结队地爬入小水缸中,同
时也便于在水缸中捕获稚鳖。
在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和沙的含水量是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素,孵化期温度
在30~32℃,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之间,沙子含水量在7%~8%之间,这组数
据是较为合理的一组数据。
在适合的条件下一般40~50天左右便可出壳,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稚鳖迟迟
未出壳的,可用人工方法助其出壳,可用小木锤轻轻敲破鳖卵,使其顺利出壳。
另一种方法是人工诱导出壳,即是当孵化积温达到36000℃?小时的时候,将卵
壳完全变白的鳖卵收集起来,放入装有20~30℃温暖清水的脸盆或提桶中,使水
完全浸没卵壳,由于温清水对鳖卵的刺激作用,加快了稚鳖的出壳速度,一般放
入水后几分钟就有大批的稚鳖破壳而出,例如用30℃孵化50天,则30℃×50
天×24小时/天=36000℃?小时,所以孵到50天时就可以进行人工诱导出壳了。
自然出壳和人工出壳的稚鳖都需一个暂养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出壳后的稚鳖
所处的水温要平衡,不可有冷热交替的情况,同时,自然出壳和人工出壳的稚鳖
不可混养在一起,因为自然出壳的稚鳖体质相对要强一些,而且发育也较快,若
与人工出壳的稚鳖混养在一起,很容易造成相互争夺残杀的情况。
此外,这里给您提供中国绿野-宁波农经网上一篇关于“甲鱼疾病的预防措施”
的文章:
1、把好苗种质量关:坚持自繁自育,杜绝疫病传染源。选购鳖苗时,应选择种
质纯正、体质健壮、个体活跃、体型较大和无伤无病的第一、第二类鳖苗,尽量
不进未经海关动检部门的境外鳖苗。
2、合理放养:根据养殖经验,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40只/平方米,幼
鳖的放养密度不要超过15只/平方米,成鳖的养殖密度以2-3只/平方米,鱼鳖
或虾鳖混养时,鳖种的放养数量掌握在300-500只/亩。
3、把好饲料质量关:饲料应选择信誉和质量过硬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首
先保证饲料新鲜不变质,颗粒大小适宜。其次是控制调整好投饲量。每天的投饲
量主要根据鳖的摄食情况和水质、温度而定。
4、水质调控:(1)甲鱼池水体要求微碱性,pH值要求在7.5-8.0,盐度要求在
1.5‰以下,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2)透明度以30-35厘米为宜,水色为黄绿
色或黄褐色。(3)溶氧甲鱼虽然要求不高,但尽量能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4)
水质调节和底质改良: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质能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
力。一般可用EM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产酶益生素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
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有效分解底层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5)
排污与换水: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
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容易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因此,换
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
5、实行鱼、虾、鳖、贝、藻、萍等混养,保持水体生物多样性。多品种混养是
生物防病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预防方法。它可以克服化学药物或抗生
素长期和大量使用而产生的耐药性,又可避免因其造成的副作用和环境污染,促
进各种生物共生共长。现介绍几种较好的混养模式供参考:
(1)鳖虾混养:冬季在鳖池内套养6-8公斤/亩虾种或抱卵虾;(2)鱼鳖混养:
在常规鱼养殖池中,于6月上旬将温室培育的幼鳖每亩放50-100只;(3)鳖鱼
混养:在养鳖池中放养一部分当年育成的5厘米以上的鳜鱼种10-20尾,或其它
鱼种如黄颡鱼、花(鱼骨)、湘云鲫等,每亩投放100-150尾。同时在春季也可
在鳖池内放养150-200公斤/亩的螺蛳。
6、注重甲鱼疾病的预防。根据甲鱼生长阶段发病特点与日常观察是做好预防工
作的关键。平时每隔20—25天要消毒一次,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溴氯制剂、二
氯异氰尿酸钠、EM菌等安全环保药物,交替消毒。同时定期在饲料中交替添加
1‰-2‰的维生素C、适可耐、氟苯尼考、病毒净、EM原露或产酶益生素等,以
增强甲鱼自身的免疫力。尤其是在气候、水温等环境因子变化明显或突变时,如
温室甲鱼转入外塘养殖时、梅雨和台风暴雨季节及高温天气等,应及时做好疾病
的预防和水质的调控,防止甲鱼应激反应增强,以致内分泌失调而导致发病。
水里的小动物,它是食肉性的.养殖甲鱼的通常用一种水蜗牛来饲养它,或者
喂肉类饲料.要是只在家里养几天,喂点小肉条就行.
补充回答:自然条件下,鳖的生长发育缓慢,达到性成熟的时间较长,一般要
4~5年的时间,鳖卵的孵化时间亦长,而且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大,对鳖卵的
孵化造成诸多不利的因素,因此,自然条件下,孵化率极低,并且孵出的稚鳖质
量既差又不易存活。为了利于人工繁殖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应时行人工繁
殖,鳖的人工繁殖既是降低生产成本又是提供大量种苗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一)选择亲鳖
选取优良的亲鳖是人工繁殖和人工孵化获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选择亲鳖
的时候,鳖的年龄要在4年周以上,最好是6~8周年(人工养殖的鳖年龄可减半),
体重1kg以上,最好2~4kg。鳖的外形正常、皮肤光亮、活泼健康、无伤无病、
发育正常。此外,亲鳖的营养优劣主要看甲后缘革状皮肤的厚度与坚硬度,后缘
革状皮肤薄而软弱者为营养不良,厚而有皱纹且略带坚硬者为优良。钩钓、叉捕
的鳖,有严重内伤的鳖以及畸形鳖都不适宜做为亲鳖。
(二)雌雄投放比例
由于鳖不相互残食的习性,尤其在食物、争夺配偶方面更加突出。而且如果放养
密度过大,排放的泄物会增大,水质容易变坏且不易控制。因此,亲鳖的放养密
度需要一个合理的比例。一般1kg以上的亲鳖放养密度为每1.5~2平方米放养一
只,若用温水养殖,水温终年控制在30℃左右,不使亲鳖进行冬眠,水质清新,
则放殖密度可适当增大,约每平方米为1~3只。雌雄的放养比例一般为3~4:1。
雄鳖不宜过多,否则将出现雄鳖互相撕咬争夺配偶,且与雌鳖争抢饵料和干扰雌
鳖的正常发情交配活动,雄鳖过多会使养殖成本上升,但如果雄鳖过少,则又会
使卵的受精率降低。
(三)亲鳖的日常管理
亲鳖的日常管理十分重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亲鳖人工繁殖的成败。在亲鳖
日常管理中庆注意做好管理日记,记下每天的天气、气曙、水温、水质、投喂的
量、取食情况、亲鳖的活动情况、有无病症等等各种情况,做好管理日记有助于
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具体的情况,以便能不断地改进饲养技术,提高饲养水平。
亲鳖池的水质要求清洁、新鲜,尤其是池水的含氧量要充足,为经常保持池水的
高含氧量,应经常注入部分新鲜的水量,但也不必注入太多的水量,每次的换水
量在1/5左右为好。经常注意水温的变化,水温不宜骤升骤降,应常保持在30℃
左右为宜。每天投喂饲料要得当,方法是每天记录好投喂的量,亲鳖取食情况,
剩饵为多少,总结出每天应该投喂的饲料量同时还应结合水温、气温等情况综合
总结,得出合理的投喂量。每次投喂之后应及时清理食台,把亲鳖吃剩的残饵清
除干净。同时还应保持亲鳖场的安静环境,避免外界的干扰,给亲鳖创造一个良
好的环境。如果是第一次产卵的亲鳖对环境的要求更为严格,它们往往没有挖穴
经验,在产卵期间如果稍遇干扰就会匆忙逃走,严重影响产卵效果。此外,产卵
场沙层的含水量也十分重要,如果出现连绵阴雨阴天或是久晴不雨天气干燥的情
况下,应及时调整沙土的含水量,方法是在产卵场上加盖遮荫棚,可防雨防晒,
必要时加高水位或泼水以增加湿度,在产卵场应适当栽些灌木花草或堆一些碎石
等人工模似一个自然环境,总之,产卵场的沙土的含水量以手捏成团,松开即散
开为标准。
亲鳖产卵往往是在夜间,此时应绝对保持安静,也不应有灯光或手电筒的照射,
以免亲鳖受到惊吓,待亲鳖产下卵8小时后方可取卵,取卵时间一般在产卵后的
第二天的上午,取卵时应小轻放,避免破损撞伤,如果看到卵的一端有一白点,
说明是受精卵,否则为没有受精卵,采集的受精卵清理产卵场,尽量恢复原样,
以利于亲鳖第二次产卵或其它亲鳖产卵。
(四)人工孵化
在鳖的人工养殖过程中,人工孵化是一个中心环节,鳖的人工孵化首先进行的工
作是选卵和鉴定受精卵。每年获得鳖卵是在5月中旬至8月上旬,6月至7月获
得的卵是质量最好的卵。待亲鳖在产卵场产下卵后,便可以从沙土中取得鳖卵。
因为鳖卵的重量和直径直接影响着胚胎的质量的大小,卵径越大卵越重那么孵出
的稚鳖个体越大,质量越高,因此,在选卵时应选卵大且重的鳖卵。将收集到鳖
卵集中到荫蔽处,放置约6~10小时后,在卵朝上的卵壳表面便出现一个白色区,
此白色区是鳖卵已经受精的标志,若没有这个白色区,则不可用于人工孵化。
生产上应用的鳖卵孵化是在孵化场中进行的,孵化场应设在一间小屋内,把朝东
或朝南方向的沙地做成斜面,还应有防逃设施,整个孵化室要保持一定的温度。
此外,在沙地的斜面下端埋一个小水缸或脸盆,缸口与沙地成平面,放满水,这
是因为刚孵出的稚鳖有趋水的习性,稚鳖孵出后使成群结队地爬入小水缸中,同
时也便于在水缸中捕获稚鳖。
在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和沙的含水量是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素,孵化期温度
在30~32℃,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之间,沙子含水量在7%~8%之间,这组数
据是较为合理的一组数据。
在适合的条件下一般40~50天左右便可出壳,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稚鳖迟迟
未出壳的,可用人工方法助其出壳,可用小木锤轻轻敲破鳖卵,使其顺利出壳。
另一种方法是人工诱导出壳,即是当孵化积温达到36000℃?小时的时候,将卵
壳完全变白的鳖卵收集起来,放入装有20~30℃温暖清水的脸盆或提桶中,使水
完全浸没卵壳,由于温清水对鳖卵的刺激作用,加快了稚鳖的出壳速度,一般放
入水后几分钟就有大批的稚鳖破壳而出,例如用30℃孵化50天,则30℃×50
天×24小时/天=36000℃?小时,所以孵到50天时就可以进行人工诱导出壳了。
自然出壳和人工出壳的稚鳖都需一个暂养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出壳后的稚鳖
所处的水温要平衡,不可有冷热交替的情况,同时,自然出壳和人工出壳的稚鳖
不可混养在一起,因为自然出壳的稚鳖体质相对要强一些,而且发育也较快,若
与人工出壳的稚鳖混养在一起,很容易造成相互争夺残杀的情况。
此外,这里给您提供中国绿野-宁波农经网上一篇关于“甲鱼疾病的预防措施”
的文章:
1、把好苗种质量关:坚持自繁自育,杜绝疫病传染源。选购鳖苗时,应选择种
质纯正、体质健壮、个体活跃、体型较大和无伤无病的第一、第二类鳖苗,尽量
不进未经海关动检部门的境外鳖苗。
2、合理放养:根据养殖经验,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40只/平方米,幼
鳖的放养密度不要超过15只/平方米,成鳖的养殖密度以2-3只/平方米,鱼鳖
或虾鳖混养时,鳖种的放养数量掌握在300-500只/亩。
3、把好饲料质量关:饲料应选择信誉和质量过硬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首
先保证饲料新鲜不变质,颗粒大小适宜。其次是控制调整好投饲量。每天的投饲
量主要根据鳖的摄食情况和水质、温度而定。
4、水质调控:(1)甲鱼池水体要求微碱性,pH值要求在7.5-8.0,盐度要求在
1.5‰以下,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2)透明度以30-35厘米为宜,水色为黄绿
色或黄褐色。(3)溶氧甲鱼虽然要求不高,但尽量能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4)
水质调节和底质改良: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质能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
力。一般可用EM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产酶益生素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
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有效分解底层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5)
排污与换水: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
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容易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因此,换
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
5、实行鱼、虾、鳖、贝、藻、萍等混养,保持水体生物多样性。多品种混养是
生物防病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预防方法。它可以克服化学药物或抗生
素长期和大量使用而产生的耐药性,又可避免因其造成的副作用和环境污染,促
进各种生物共生共长。现介绍几种较好的混养模式供参考:
(1)鳖虾混养:冬季在鳖池内套养6-8公斤/亩虾种或抱卵虾;(2)鱼鳖混养:
在常规鱼养殖池中,于6月上旬将温室培育的幼鳖每亩放50-100只;(3)鳖鱼
混养:在养鳖池中放养一部分当年育成的5厘米以上的鳜鱼种10-20尾,或其它
鱼种如黄颡鱼、花(鱼骨)、湘云鲫等,每亩投放100-150尾。同时在春季也可
在鳖池内放养150-200公斤/亩的螺蛳。
6、注重甲鱼疾病的预防。根据甲鱼生长阶段发病特点与日常观察是做好预防工
作的关键。平时每隔20—25天要消毒一次,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溴氯制剂、二
氯异氰尿酸钠、EM菌等安全环保药物,交替消毒。同时定期在饲料中交替添加
1‰-2‰的维生素C、适可耐、氟苯尼考、病毒净、EM原露或产酶益生素等,以
增强甲鱼自身的免疫力。尤其是在气候、水温等环境因子变化明显或突变时,如
温室甲鱼转入外塘养殖时、梅雨和台风暴雨季节及高温天气等,应及时做好疾病
的预防和水质的调控,防止甲鱼应激反应增强,以致内分泌失调而导致发病。
技术支持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6:1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545491542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甲鱼好养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甲鱼好养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