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由来和习俗
导读:本文夏至由来和习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
享。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
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
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
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
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
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
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
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
南半球正值隆冬。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
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
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
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
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
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
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
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
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
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
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
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有些地区的
气温可达40℃左右。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3:09: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433941527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夏至的习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夏至的习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