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虬首仙

更新时间:2023-03-06 01:49:15 阅读: 评论:0

高考报名号-荆棘鸟读后感

虬首仙
2023年3月6日发(作者:小孩故事书大全)

神化了的战争——借《封神演义》和《伊利亚特》中的神明浅谈中西神话观念异同

作者:韩不煮及其学习小组

一、《封神演义》《伊利亚特》两书的内容简介、可比性分析:

1.内容简介

2.可比性分析

二、对比二者中神明形象异同:

3.1神明的伦理关系

3.2战争中的神明:(一)参战立场

(二)阵营、派系关系分析

(三)参战原因、方式、合作关系

(四)神力比较

(五)对战争所起作用:1.简要说明2.类同性分析

三、二者所反映的中西神话观念的异同

(一)相同点:1.英雄崇拜情结

2.多神信仰系统

3.半神的存在

4.神明所具有的人性

5.浓烈的宿命色彩

6.挑战权威、反抗命运的个体抗争精神

(二)不同点:1.造神方法

2.完整vs混乱残缺的神谱体系

3.神的社会关系、地位

4.神化的人vs人化的神

5.半神存在意义

6.价值观:集体意识vs个人主义

四、结论

一.两部作品的内容简介、比较原因:

(一)内容简介

《封神演义》:商朝末期,纣王暴虐成性,得狐精附身的妲己为妃后更加荒诞不经,致民不

聊生朝廷崩乱。西伯侯姬昌被困七年逃离后访的隐居的姜并拜其为相子牙为相,后其子姬发

继位为西周文王,又得商武成王黄飞虎所助,西周气势益盛。纣王命多将出伐西周,武王拜

姜子牙为师兴兵伐商,在两国之战中,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

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

各有所归。

《伊利亚特》: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长达九年零十个月之时,希腊联军主将阿喀琉斯因喜爱

的女俘被统帅阿伽门农夺走,愤而退出战斗,特洛伊人乘机大破希腊联军使联军退守战船。

僵持之下,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借了阿喀琉斯母亲忒提斯女神请匠神制造的的盔甲

上阵,却被特洛伊大将赫克托尔杀死并且丢失了盔甲。阿喀琉斯悔恨不已重上战场,杀死赫

克托尔并虐辱其尸体。特洛亚老国王夜入阿喀琉斯大帐跪求要回儿子尸体,感动了阿克琉斯

得回尸体还举办了葬礼。

(二)可比性分析:

首先,这两部作品都是属于叙事文学这一个大的文学门类。小说是叙事文学,史诗也属

于叙事文学,这是两者能进行比较研究的相同的文体因素。其次,两部作品所反映的历史事

件有相同的地方。《伊利亚特》反映的是氏族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时的历史事件,《封神

演义》的成书虽然是在封建社会,但它反映的却是几千年前的奴隶社会中发生的历史事件,

因而也具有某些类似。

两部作品中所描述的战争起因相似:商周之战的源头,是纣王进香女娲宫见女娲像美而

题诗亵渎引起女娲之怒,因此女娲遣千年狐狸精入宫祸乱军心破坏成汤天下。特洛伊战争的

源头则是特洛伊国王之子帕里斯将代表“最美丽的女人”的金苹果判决给阿芙罗狄忒,她则履

行帮他得到美丽的斯巴达国王之妻海伦的承诺,从而引发了战争。

《伊利亚特》写的是希腊人与特洛伊人的战争,却有俄林波斯诸神的介入;《封神演义》

写的是周人与商人的战争,也有阐教、截教的两派的神仙的帮忙。如果说前面的类似之处

不是最关键的还不足以说明两者之间具有可比性的话,那么,这种描写人类的战争都有神的

参与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由神来决定的类同性,是两部作品所具有的进行比较研究的重要基

础。

二、对比二者中神明形象的异同:

2.1神明的伦理、社会关系

(一)伦理关系的具体内容

《伊利亚特》起源于希腊神话中“不和的金苹果”的传说。

一、战争前期

神与神

前期涉及的神有不和女神厄里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芙洛狄忒和天后赫拉。厄里

斯因愤怒扔下金苹果,引起争端,三位女神因嫉妒争夺金苹果。

神与人

三位女神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之间,通过诱惑,引出帕里斯内心深处的欲望。

人与人

帕里斯对海伦的渴望,诱使他带走他人的妻子,人性的欲望促使他将斯巴达国王的财富

劫掠一空。

墨涅拉俄斯和阿伽门农为了尊严和正义游说组成希腊联军讨伐特洛伊。

二、战争中

神与神

太阳神阿波罗作为特洛伊的守护神,与雅典娜、赫拉对立。

海神忒提斯出于母亲的关怀,告诉阿喀琉斯参与战争将面对的后果,阿喀琉斯为了义务

与责任,选择出战。

神与人

出于荣誉和尊严,雅典娜帮助希腊联军促成木马计的得逞与战争的结束,阿波罗指点帕

里斯射杀了阿喀琉斯。

半神与人

阿伽门农为了自己的私欲贪婪夺走阿喀琉斯宠爱的女俘,阿喀琉斯因为尊严和愤怒拒绝

出战,致使希腊联军节节败退。

阿喀琉斯因好友帕特洛克罗斯之死,愤怒之下重返战场。

人与人

特洛伊城人民追求美,为了尊严宁愿选择与希腊联军开战也不愿归还海伦。

赫克托尔恪尽职守,勇于承担责任,选择战死沙场。

《封神演义》

一、

神与人

纣王亵渎神灵女娲,女娲怒其无礼,派遣狐狸精惑乱君心。

人与妖

纣王受狐狸精妲己所惑,沉迷酒色,残暴不堪。

姬昌被囚禁,其子伯邑考为妲己所害,比干被剜心而死。

人与人

太师闻仲受命带领大将晁田、张桂芳、鲁雄等出战。

姬发拜姜子牙为师兴兵伐商。

二、另一种伦理关系划分

君臣关系:纣王荒淫无道是殷商臣下多反商,诸如苏护、方弼等人。姜子牙和姬昌关于君臣

之道的论述和对话。

兄弟关系:崇黑虎崇侯虎兄弟的背叛等

夫妻关系:姜子牙和马氏的非主流向的夫妻关系

朋友关系:申公豹和姜子牙的反目成仇、

父子关系:哪吒父子、黄飞虎父子、殷朝皇室纣王父子

其中,哪吒的故事突出表现出父子关系的冲突,及对传统伦理的挑战性。

哪吒打死夜叉、敖光,箭射碧云童儿,一连串的惹祸让父亲李靖提心吊胆,但身为童子,

似可谅解。四海龙君奉玉帝之命捉拿哪吒父母,哪吒为了“不累双亲”挺身而出,可称孝道;

但采用剔骨还肉方式行孝则富于反讽,客观上对《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的传统理念构成了冲突和摧毁。

另一方面,作品还有意突出了父亲角色伦理责任的缺失,儿子为救父母而自杀,父母竟

然无动于衷,不置一词;儿子去世,父亲不仅未见伤心,还要毁金身、烧行宫,全然没有一

点慈父心怀。作者如此叙写无疑是为哪吒的“不孝”开脱,是为了凸显父子人伦关系的交互性。

(二)两者相异的伦理精神:

伦理色彩不同:《伊利亚特》反映的是氏族社会末期与奴隶社会初期的历史,

人与人的关系虽有地位的区分,但还是平等的;《封神演义》反映的是不同氏族

政权之间的斗争,是不平等的君臣关系。

《封神演义》

正与邪

战争双方没有绝对的正邪对立,也不是水火不容的仇敌,虽是写战争,却处处蕴含温情。

在描写双方对阵时,作者会说:“这一个兴心安社稷,那一个用意正天朝,这一个千载传青

史,那一个万载把名标。”所谓的正邪双方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忠与孝

《封神演义》将正邪纳入“忠”“孝”框架之下,一律“封神”,只是想为“忠”“孝”塑造典范,

即“忠”“孝”之人都可修成正果,列位“封神”。作者的倾向是武王一方,将本方的将士封神是理

所当然,但纣王手下的闻太师、张桂芳、韩荣父子、鱼化龙父子等也被“封神”,他们出于战

争的非正义方,按理无此殊荣,但从“忠”“孝”层面,却都是典范。

《伊利亚特》:

奥林匹斯神山的众神

自然欲望的充分满足

希腊神话的神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然而也具有无比混乱的血缘关系。不仅仅在

同辈的亲兄弟姐妹之间,还表现在祖孙辈的男女神仙之间。情欲在希腊人看来是无比神圣美

好的事情,这也导致奥林匹斯神山上众神们被塑造成充分追求和享受性爱、竭力满足自然欲

望。

希腊联军和特洛伊的英雄们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明显区分

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不依赖于任何人。在海洋文明中诞生的西方文化之中,自由和皿

煮的大肆宣扬之下,个人主义几乎烙印在每个西方人的灵魂中。个人利益的维护和集体利益

的维护在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们看来,是完全分开的事情,两者并没有互相影响。周围的人

也没有因为一者的损失而同样用失败的目光来主食另一者。

2.2战争中的神明

(一)参战立场

《封神演义》:封神演义中的神拒绝助纣为虐,基本上都站在反纣的立场上。

西周:姜子牙、杨戬、哪吒、雷震子、女娲、元始天尊、南极仙翁、白鹤童子、十二金

仙(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黄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

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度厄真人、广寒仙子、龙吉公主云

中子、准提上仙、接引天尊等阐教神仙

商纣:申公豹、妲己、金鳌岛十天君(秦天君、赵天君、董天君、袁天君、金光圣母、

孙天君、白天君、姚天君、王天君、张天君)、峨眉山罗浮洞洞主赵公明、三霄娘娘(云霄、

琼霄、碧霄)、魔家四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瘟仙吕岳、焰中仙罗宣、火灵圣母、龟灵圣母、通天教主、乌云仙、虬首仙、灵牙仙、金光

大仙、长耳定光仙、乌眼大仙等截教神仙:

《伊利亚特》:

支持希腊联军的神:海神波塞冬,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火神赫准斯托斯,神使

赫耳墨斯。

1、赫拉:宙斯的妻子,多次帮助阿开亚军队,甚至与宙斯反目。

2、雅典娜:宙斯的女儿,主观战争和技艺,多次与赫拉一起帮助阿开亚军队。

3、波塞冬:海神

4、赫法伊斯托斯宙斯和赫拉的儿子,匠神,主管火和金属制造,帮助阿开亚人,后为

阿基琉斯制造铠甲。

支持特洛伊联军的神:光明之神阿波罗,月亮及狩猎女神阿耳忒弥丝,战神阿瑞斯,爱

与美女神阿芙罗狄忒,暗夜女神莱托,河神珊索斯。

1、阿波罗:暗助赫克托耳杀死帕特罗克洛斯。

2、阿芙罗底忒:宙斯的女儿,主管性与爱,为了夺得金苹果设计帕里斯掠获海伦,曾

与雅典娜对战。

3、阿瑞斯

4、珊索斯:河神,帮助特洛伊人,曾于阿基琉斯对战,后被赫法伊斯托斯制服。

5、阿耳忒弥斯:狩猎女神,帮助特洛伊人,被赫拉打回奥林波斯山。

中立的神:宙斯、梦神奥涅伊洛斯、神使赫尔墨斯

(二)阵营、派系关系分析

《封神演义》的描写重心是不同教派之间的争斗,阐教与截教之争,是贯穿《封神演

义》全过程的主线。

截教:

截,是指洞悉天道的意思。另一含义指截取一线生机,所谓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而

遁去一。这遁去的一,就是截教所要截取的一线生机。截教的道义思想是道法自然,继承天

人合一。主张上道无德,下道唯德。大道五十衍四十九为定数,一线生机遁去,截教的教义

正是截取这一线生机。演变六道。

小说中,截教被人骂作是“左道旁门”、“不分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

处”。由此可见截教“有教无类”的主张。

阐教:

“阐”有阐发、阐明、开辟之意。《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韩

康伯注:“阐者,明也。”

明嘉靖时,明世宗曾赐给他最宠信的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一枚刻有“阐教辅国”的玉

印。这一事件在当时影响巨大,所以《封神演义》的作者沿用了“阐教”这一名称。

封神演义成书于明代,明后期罗教,白莲教,无为教乃至各色名称的民间宗教勃兴,也

正应了这个背景。所谓封神榜,暗自映射明朝廷一系列民间结社取缔条例,也折射出民间宗

教有改朝换代。

小说作者许仲琳设想出一位鸿钧道人作为三友师尊(实际为道教大罗天),鸿钧道人“一

道传三友”,元始天尊是阐教教主,通天教主为截教教主。即道教正统阐教针对颇具民间宗

教特色截教的大清洗。讲究门第师承乃至出身的玉虚宫门人,讥笑通天教主碧游宫尽是含麟

带角畜生之辈。通天教主有教无类,不讲出身,不断发展下线,门徒众多,势力扩张,最终

引发原始天尊、太上老君乃至原妖族领袖女娲之忌恨,借助商周大战,分化瓦解了截教这个

民间宗教结社的枝叶。

此时,西方准提,接引二人初兴,又掳走了几千截教门下散仙,最终道教,佛教和人间

朝廷和睦相处,民间宗教信众被正统压制,进入地下。而且,由大领导洪钧老祖出面,调和

了矛盾,指责通天门下鱼龙混杂,同时又训令彼此之间要团结一致向前看。可以说,阐教统

战了西方教,许以地盘,共同对付截教。女娲洪钧偏向阐教,而截教势力太大,因势利导,

该招安招安,给编制的进入封神榜,剩下的不是被打死就是被西方教拉去当奴隶。故而,小

小封神演义,说的是派系形成,权力分化和路线之争。

《伊利亚特》

诸神站队原因:

1、“金苹果”的争执:阿芙洛狄忒,雅典娜,赫拉

2、与参战人的关系(包括亲近和仇怨):波塞冬,阿波罗,阿尔忒弥斯

3、与参战神的关系:阿瑞斯,赫准斯托斯,赫尔墨斯

《伊利亚特》所反映的时代正处于由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在

原始的氏族社会,氏族和部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特征,即胞族、家族、部族而存在的。人们

的道德观念也以这种血缘关系为出发点,一切以忠实家族血亲的组长为正确,而且只要是

维护家族利益的都是正确。因此,在《伊利亚特》中,神与人的派系划分是以彼此间的亲疏

远近为标准的

(三)参战原因、方式、合作关系

《封神演义》

殷商阵营

代表人物:金鳌岛十天君、瘟仙吕岳。

主要事迹:布下十绝战、散播瘟疫。

参战原因:好友申公豹的求助、共同利益。

大周阵营:

代表人物:南极仙翁、十二金仙。

主要事迹:授予姜子牙法术和封神榜、大破十绝阵。

参战原因:推动历史的进程,周代殷商。

《伊利亚特》

特洛伊阵营:

代表人物: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

主要事迹:1.帮助帕里斯诱拐海伦,挑起特洛伊战争;

2.在帕里斯即将被海伦的前夫墨涅拉俄斯杀死时施以援手。

参战原因:报答将金苹果判给自己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

希腊阵营:神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海神波塞冬、海洋女神忒提斯、火神赫淮斯托

斯、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

代表人物:智慧女神雅典娜。

主要事迹:1.诱惑特洛伊神射手潘达罗斯射伤墨涅拉俄斯,导致战火重燃;

2.赋予希腊英雄狄俄墨得斯神力大败特洛伊大军,欺骗战神离开战场。

参战原因:报复将金苹果判给阿芙洛狄忒的特洛伊王子和他的国家。

中立:

代表人物:神王宙斯。

主要事迹:指示梦神欺骗希腊联军主帅阿伽门农进攻特洛伊,通过希腊人的失败让此前

被阿伽门农羞辱的阿喀琉斯重新出战。

参战原因: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哀求、赫拉施压。

总结:

《封神演义》

1.参战原因:阵营有正邪之分,正义一方的神是为了推动历史的进程,扫除奸恶,恢复

盛世而参与战争的;而邪恶一方的神则是为了个人情谊和共同利益才参加战争的。两者

对所属阵营的英雄有着严格的道义上的义务。英雄能否在战场上存活,多取决于自身。

2.参战方式基本是直接的,经常发生神与神、神与人之间的打斗,强大的人能战胜甚至

杀死神;

3.合作关系紧密,可以说是一体同盟。

《伊利亚特》

1.参战原因:神多是为了一己之私参与战争,并没有什么崇高的理念,阵营也没有正

邪之分,神对待所属阵营的英雄也没有道义上的义务。英雄能否在战场上存活,多取决

于命运和神的好恶;

2.参战方式基本是间接的,很少发生神与神、神与人之间的打斗,多是借助凡人进行博

弈。再强大的人,如果没有神的帮助,是不可能战胜其他神的;

3.合作关系松散,基本是各自为政。

(四)神力比较

《伊利亚特》中神与神的差别只体现在力量上,只有宙斯在众神有绝对的权威,即使

众神加在一起也难以抗衡宙斯。而《封神演义》中,神仙除了在神力上有差距外,属性

也有相克相助之处,所以可以看到周营中某人被商营掳走,姜子牙就去另请人来对付,

甚至所请之人法力不必高出对方许多,只要法术或法宝相克即可。

其次,两部作品对战斗中人和神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有很大的不同。

《伊利亚特》充分展示的并且大力歌颂的是力,强调人的力和神的力的区分。英雄们膀

阔腰圆,力大如牛。埃阿斯的战盾大得像一面围墙,而阿基琉斯“仅凭一己之力,即可把它

捅入栓孔”的插杠,需要三个阿开亚人方能栓拢和拉开。硕大的石岩,当今之人,即便站出

两个,也莫它奈何,而图丢斯之子狄俄墨得斯却仅凭一己之力,轻松地把它高举过头。

神界的权威甚至比人间更明显地取决于单纯的、不加掩饰的力或体力。凭借无与伦比的

神力,宙斯推翻了父亲克罗诺斯的统治,夺得神界的王位。俄林波斯众神中谁也不敢和他抗

衡,梦想和他争霸,因为宙斯的勇力远非其他诸神所能企及。它对武器虽有所描写,却是处

于相当次要的地位。

《封神演义》也展现英雄的力量,但表现更多的是英雄、神仙手中的法术、法宝以及阵

式。

如法宝,西歧、阐教一方,姜子牙有打神鞭,哪吁有乾坤圈,杨哉有孝天犬,萧升有落

宝金钱,广成子有番天印、落魂钟,等等;而成汤、截教一方,闻太师有蛟龙双鞭,魔家四

将有青云剑、混元伞、琵琶、花狐貂,赵公明有缚龙索、定海珠,三仙岛云霄姐妹有金铰剪、

混元金斗,等等。这种法宝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出现众多的手工

艺制造品的反映。如第七十六回介绍了韩荣之子韩升的“万刃车”,这车子看上去是纸做的风

车儿:当中有一转盘,一只手执定中间一竿,周围推转如飞;转盘上有四首蟠,蟠上有符有

印,又有“地、水、火、风”四字,作法使用起来,云雾陡生,阴风飒飒,火焰冲天,半空中

有百万刀刃飞来。这里虽有想象的成份,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工艺生产水平。

小说还着重描写了神奇的法术,如土行孙的地行术、杨哉的变化、雷震子的展翅飞行以

及移山倒海,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发达的科幻想象能力。另外还有变幻莫测的阵式,如小说

中对金光阵的介绍:“内夺日月之精,藏天地之气,中有二十一面宝镜,用二十一根高杆,每

一面悬在高杆顶上,一镜上有一套。若人、仙入阵,将此套拽起,雷声震动镜子,只一二转,

金光射出照住其身,立刻化为脓血。”这种阵式除了反映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之外,还反映了

科技水平,如金光阵就是光的反射原理的运用。

(五)对战争所起作用

《封神演义》:西周与商纣之间的战争,最后以西周的胜利结束

西周:阐教神仙

女娲:纣王在拜祭女娲娘娘庙时因为仰慕女蜗,向女娲娘娘表达爱意,引起女娲大怒,为了

报复,于是冥冥中安排了妖狐前来颠覆商朝江山。女娲是拉开整场战争序幕的始作俑者和加

速矛盾冲突的首要神明。

姜子牙辅佐武王灭纣,在伐纣中起到了第一位的辅佐作用,是灭纣的先导因素。加快了武王

灭纣的脚步,也为战争招揽了众多有本事的神仙将领与帮手,是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最重要

的领导者与引路人。

杨戬、雷震子、金吒、木吒等,在武王伐纣中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与

姜子牙等人合力伐纣,都是武王灭纣取得胜利必不可少的因素。

商纣:截教神仙

商纣王:沉迷女色,好大喜功,娇奢淫乐,不用心于国事。被妲己轻易迷惑心智,亲佞远贤,

是导致商汤灭亡的最核心的人物,起决定性作用。

妲己:迷惑纣王心智,挑唆忠臣,使商汤内部开始崩离瓦解,是导致商汤走向灭亡的罪魁祸

首,也是最后战役失败的必然因素。

申公豹:商汤的国师也是军师,心狠手辣,作恶多端与妲己共同欺世蔑上,招来各方记恨,

拉拢乱力鬼神。是商汤走向灭亡战争失败的催化剂。

《伊利亚特》:希腊人与特洛伊之间的战争,最后以希腊人的胜利结束

阿开亚军队

赫拉:宙斯的妻子,奥林波斯山的天后,多次帮助阿开亚军队,在战争中起辅助性的作用

雅典娜:宙斯之的女儿,主管战争与技艺,多次与天后赫拉一起帮助阿开亚军队。与赫拉的

作用相类同。

特洛伊军队

阿波罗:宙斯的儿子,远射之神,掌管先知,帮助特洛伊军队,暗助赫克托耳杀死帕

特罗克洛斯。

阿芙罗底忒:宙斯的女儿,主管性与爱,为了夺得金苹果设计帕里斯掠获海伦,帮助特洛

伊军队。直接拉开了特洛伊战争序幕,在特洛伊战争中起到导火索的作用。

阿瑞斯:战神,宙斯和赫拉的儿子,帮助特洛伊军队。在战争中起重要辅助作用。

二、类同性分析

两部作品在具体战斗打法的描写上很不相同,但战争的起因、具体战役的胜败、将领的

生死乃至整个战争的结局,始终都与天上的神们的争斗相关联并由神来决定。

两部作品所写战争的起因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相似的,即都可以概括为凡人得罪了神招致

战争祸患的降临。

《封神演义》第一回就写商纣王到女娲宫进香时见圣像容貌端丽,不禁“神魂飘荡,陡起

淫心”,女蜗娘娘回宫后见到封王题写的诗后怒道:“……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随

后遣三妖惑乱封王之心,使封王暴虐无道、倒行逆施,终于引发了周人的进攻。

《伊利亚特》对战争的真正起因也有所交待。第二十四卷说:“此举可以愉悦各位神明,但

却不能博得赫拉、波塞冬和那位灰眼睛姑娘的欢心;……此事的源头乃帕里斯的恶行;他得罪

了两位女神,在他的庭院里,却垂青另一位女仙,后者用引来灾祸色欲,换取他的恭维。”这

里非常明白地指出是特洛伊的帕里斯得罪了两位女神给特洛伊带来了战争的降临。

两部作品中大的战局都由天上的主神决定。不管是战争起因、过程还是结果都是最高神的

安排,神是肇事者、推动者和仲裁者,两部作品都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观。

《封神演义》中一开始女娲就说:“成汤六百年基业气数已尽,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

即商、周之战的结局是由神明预先定好了。

《伊利亚特》中,也由宙斯决定着战局的发展:特洛伊人先胜后败最终灭亡,阿开亚(希腊)

人先败后胜取得最后胜利。

虽然大的战局都由天上的主神决定,两部作品中的神都各有偏好、分为两派,各帮一方,

都希望自己支持的一方取得胜利。甚至于天神们还会直接开战,彼此拚命斗争不已。

《封神演义》中,阐教神仙帮助西歧周人,截教帮助成汤商封。他们不是高居在与世隔绝

的洞府偶尔撒给人间一点恩惠,而是对他们各自支持的一方极尽帮助之能事。首先他们派遣

弟子下山直接帮助所支持的凡人。在他们所支持的凡人遇到危险时,神仙们忙不迭地加以解

救。如姜子牙有七死三灾,每一次都离不开阐教神仙的救护。阐截两教的神仙为了己方的凡

人,还多次直接交手。

《伊利亚特》中,神仙们密切关注凡间之事,不时下到人间,深入到凡人当中。天上的神

明里暗里帮一方,主要还是以间接参战的方式为主,特别是以鼓舞所爱的凡人的斗志的方式

进行。当他

们所钟爱的凡人泄气或转变观念时,他们使凡人坚定决心,鼓励他们坚持战斗。比如,赫拉

得知阿开亚人打算放弃战争、返回家园时,她使用神力加以干预。为了对付不喜欢的凡人,

神也不惜用阴谋诡计。又如雅典娜为了使赫克托耳主动迎上去让阿基琉斯杀死,她假扮赫克

托耳的兄弟骗他前去决斗。当然也有因对方凡人得罪自己而怒不可遏地直接射杀敌对凡人的

事情发生。如阿波罗在阿开亚人侮辱自己神庙的祭司后不断地射杀阿开亚人。为了凡人而起

的冲突,神明之间也陡起纷争。如在第五卷中雅典娜要狄俄墨得斯避开别的神,但见阿芙罗

迪忒参战可以给她捅出一个窟窿,狄俄墨得斯真的杀向了爱神。

三、二者所反映的中西神话观念的异同

(一)相同点:

1.英雄崇拜情结

《伊利亚特》注重个人英雄的群体性塑造,《封神演义》着重塑造姜子牙、哪吒、杨戬等

为代表的一群个人英雄。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人类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无能为力,而随着社会历史的

发展,原始先民对对自然的认识日益深刻,人类开始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推动人类文明的

进步。人类天生有崇拜英雄的本能,于是民族的英雄成为神。恩格斯说:“下一步把我们引

向荒蛮时代高阶段,一切文化民族都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自己的英雄时代。”英雄业绩是神话

的创作源泉。希腊人将神话当成“古史”,认为是真实可信的。英雄是“古史”的主角,“在古风

古典时代希腊人的眼中,他们如同远古活生生的人,属于一个比当代更古老更有力量的种族,

因为他更像人而不是神,遂被当作楷模效仿”。

另外某些英雄崇拜是将有关的历史进行神化,其中的主人公原本是真实人物,或者传说

中的凡人,他们被后世描绘成具有神异的本领,能改变人类命运,能避邪免灾的半神化的人

物。人们创造的英雄帮助人类排忧解难,成为人们颂扬的对象,他们都被赋予了美好的品质。

2.多神信仰系统

两书都属于多神信仰系统。《伊利亚特》中的宙斯和《封神演义》中的神明都不是人们

能够信仰的唯一的神。《封神演义》中的神也分为两派,神明众多而繁杂。

在古希腊俄林波斯神系里,虽然主神宙斯有着无上的威权,其他的神都无法与之相抗

衡,但他并不是唯一的神,而只是主神而已,其他还有掌管海洋的波塞冬,掌管冥界的哈得

斯等等,神的众多也必然说明职能的众多,再加上人间的氏族的纷争,神界也就必然分成派

系了。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并立,儒者尊奉圣人,佛门信奉佛、菩萨,道教信仰天尊、

神仙,普通老百姓更是不论神仙与菩萨、圣人与凶神,一律祈祷祟拜,因而神的众多与繁杂

是可想见的。众多的宗教信仰杂揉,五花八门的神仙鬼怪,正因为多神信仰的存在,进而两

部作品中参与人类纷争的天神都非常多。

三,都折射了人类社会斗争的历史影像,不过

3.半神的存在

《伊利亚特》和《封神演义》都有数量众多的半神参战,比如《伊利亚特》中最著名的希

腊的联军大将阿喀琉斯;《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他们都不是人类,有着人类所没有的天

赋才能和本领,但是他们的层次又到达不了神明。半神的存在反映出了中国和希腊的祖先对

力量的向往,尤其是人类所难掌握的力量的向往,他们畏惧这些力量但是又对他们心生向往,

所以出现了“半神”。半神生活在人间,离人更近,有人的七情六欲、有人的弱点,但是会有

人所没有的天赋力量。可以说“半神”是人类试图接近神明,让自身进化的愿望的产物。

4.神明所具有的人性

《伊利亚特》和《封神演义》的神明都会有自己的感情倾向,不是无欲无求的。《伊利亚

特》自不必说,神明对战争的立场分成了两派。有次在众神明召开会议的时候,克洛诺斯之

子还用言语挑拨双方关系,使得众神在会议上因为个人的愤怒和立场而吵起架来。而在《封

神演义》中,女娲会因为纣王在供奉她的庙宇里面写下淫秽的词句而对纣王以及整个王朝感

到愤怒,为了报复纣王派遣三只妖去迷惑纣王,好让武王有理由去伐纣。

神明或多或少都带着人性的原因是:不管是中国的神明还是希腊的神明,他们都是人类所

创造出来的,他们的行为逻辑来自人类本身,所以他们在言谈行事中总会带着人类的色彩。

5.浓烈的宿命色彩

特洛伊战争和武王伐纣的结果都有“天注定”的宿命感。《伊利亚特》中多次提到过“胜利的

天平”的倾斜,天平往哪边倾斜以后,哪边的战场情况就会占据优势;而《封神演义》中武王

伐纣的背后则一直有女娲的胜利预示。

两书所宣扬的“命运”、“劫数”等观念有着比较接近的内涵:非人格化的,神仙也无法超越,

凡人不能通过祈祷等行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例如:宙斯的儿子萨尔佩冬注定要被帕克洛克斯

杀死,宙斯想要保护自己的儿子,但遇到其他神的反对,只有任由他儿子死去。“分配”

与“裁断”一切事物的神明却对已经注定的命运束手无策,连自己

儿子(萨尔佩冬、阿喀琉斯)的死亡都无法阻止,自然更加无力按照其他凡人的

请求扭转其命运。深知这一准则的雅典娜因此告诉特勒马科斯:

6.挑战权威、反抗命运的个体抗争精神

《封神演义》文本中流露出浓重的宿命色彩,但这种宿命色彩赋予文本的却是一种触动

人心的悲歌式的震撼。小说中的各种人物的自由活动永远是生机勃勃、情趣盎然,无论是善

神恶神,无论他们是否逆时代潮流而行,这些人物总是基于独立的自由意识来作出自己的判

断。许多人物甚至是在预见到无望的结局时,仍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与命运抗争的斗争中去。

比如云霄三姐妹明知胜算渺茫,仍然摆下黄河大阵与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决一死战。小说显

示了这样一种内涵:不管善神恶神,无论好运厄运,只有经过个体努力,人们才可能拥有命运。

正是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触动了人作为“人”的觉醒意识,表现出一种以人为

本、不信天命甚至反抗命运的斗士精神。

当阿喀琉斯领军杀至、意欲复仇时,连久居宫闲的特洛伊王后赫卡柏都看出退回城内以

逸待劳才是稳妥的选择,但赫克托尔却碍于荣誉感和责任感而选择在城墙下迎战。赫克托尔

是特洛伊王位的继承人、其贵族精神和英雄血性都不允许他撤退回城,忍受奚落。他的性格、

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等因素蕴含了道德、宗教等各种人文约束,绝不允许自身做出其它选择,

甚至还促使他在作出“唯一”合理的选择后坦然承担其带来的后果。赫克托尔看似陷入命运这

外因的控制而无法逃脱,实际上是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相对自由”。

诚然,命运在《伊利亚特》中显示出了极强的客观必然性,然而古希腊人并未彻底陷入

消极宿命论的泥潭,既然命运毫无公正可言,他们自然会质疑是否应该臣服于命运。其好奇

天性让自己对命运仍保留着童心与斗志;这一系列“不认命”的思想与行为最终升华为古希腊

人作为理性能动主体的“自由意志”。小说通过阿基琉斯对阿伽门农命令的不屑、与阿伽门农

争女俘以及奥德修斯战后回国途中克服妖女蛊惑、海上风暴等种种旅途历险经历,向后人展

现了先人们同权威、自然界作斗争的英雄气概,为现代西方敢于冒险的民族品格的形成产生

了巨大影响。

在思想上中西神话更是表现出了高度一致性的特点。它们都共同反映出了在生产力十分

低下的原始时代,人民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敢于向自然、权威、命运挑战的抗争精神,

对其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不同点

1.造神方法

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中国神话中的神有着不同的诞生方式。

希腊神话中的神主要是以自身家族体系为主繁衍诞生的神,神的产生都是由于神与神的

结合或是神与人的结合而诞生的。除了第一位神――地神盖亚是从混沌中产生,其他的神都

是神神结合或着是神人结合的产物。神与神的后代必定是神,而神与凡人的后代则属于半人

半神,只可能成为尘世间的英雄。宙斯在人间爱上了很多美女并与她们有了很多后代,他们

大多数都成为了人间英雄,如珀尔修斯为了救下自己的母亲,他勇敢地杀死了美杜莎。而在

希腊神话中凡人是不可能成为神的,最多在神的同情下发配到天空变成星星,所以有了八十

八星座的来源。

中国神话中神的诞生方式多种多样,并不是像希腊神话中的神那么单一,只有一种诞生

的方法。我们常听说有“修道成仙”的观念,凡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修道是可以成为神仙的,凡

人、妖、精、怪修成正果会被列入仙班成为神。而且神是能够由天帝册封的。《封神演义》

里面册封的神就有很多。人在《封神演义》中,大战结束后,姜子牙在封神台封神,如杨戬,

哪吒等七人功成身退,肉身成圣。“梅山七怪”就是野兽成精。还有一种成为神的方法就是服

药,嫦娥奔月就是由于服药升入月宫的。

神不同的诞生方式体现了西方与中国价值观念的不同,前者认为神是至高无上的,而在上

古中国,神是可以由人演变而来的,诞生方式复杂多样。

2.完整vs混乱残缺的神谱体系

古希腊神话有一个完整的神系,不存在散漫纷纭而无定说的情况。希腊神话以主神宙斯

为轴心,形成一个庞大的宙斯神系。在西方神话里,宙斯是众神之神,而在他之下的诸神如

天后赫拉,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尔忒弥斯等都是宙斯的妻子儿女。《伊利亚特》一书中有

着较为健全的神话体系,与希腊神谱遥相呼应。

西方神话形成了完整的神谱体系,而中国却没有。《封神演义》中,神谱则相对比较混

乱,没有明确的神谱体系,三教混合。

3.神的社会关系、地位

《伊利亚特》里这套由直系亲属构成的严密的神谱体系之下,透露了希腊人爱欲至上的

观点和与酒神狂欢的精神,因而在这个神化了的大家庭里,家庭纠纷难以避免。而中国则没

有这种严密的神族体系,虽然它也由众神组成天庭,也有最高领袖,但众神却来自不同的领

域,最高领袖既可以是玉皇大帝,也可以是炼石补天的女娲,因而也就不会出现西方神谱里

的乱伦事件。所以希腊的神明之间的关系会密切一点,也更有“人情味”一点,宙斯和赫拉会

因为意见不合争吵,雅典娜会因为不满宙斯而对他感到愤怒,这都是中国的神明之间的关系

所没有的。

中国的神明由于他们的“出身”问题,他们之间更多像是“同事”和“上下级”关系。这跟两

个作品产生的背景有关,《伊利亚特》的成书时间很靠前,当时古希腊文明也还在发展的初

级阶段,加上古希腊地处爱琴海附近,农业耕作不发达,他们的生存更多是依靠自身而不是

自然。所以相对于自然崇拜,他们会更倾向于生殖崇拜。而《封神演义》中的神明分两种类

型,一种是靠天生天养,如女娲;一种是靠后天得道修炼所成。《封神演义》的成书时间在

明朝,里面的上古神明可以看出是受了早期神话的影响,还是天生天养的,同时也守护着天

地的秩序。但是部分神明就很明显受到后期道教的影响,比如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雷震子

的师父云中子,他们的起名方式和形象均符合长久以来道教得道高人的形象。

4.神化的人vs人化的神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形象多为“半人半兽”,人多是“人面兽身”,将人神化,不具有多少

人性主要与原始时代的“图腾崇拜”有关。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伏羲、女娲之形

为“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上古人民认为万物皆有生命,动物与人一样,且上古人以为人可

变兽,兽可变人,于是在神话中出现了“半人半兽”的形象。《封神演义》中许多神仙妖怪就有

奇形怪状的容貌一一例如杨任的眼睛、雷震子的肉翅、哪吒的三头六臂,这往往能使读者产

生浓厚的兴趣。

在中国神话里,神仙被描绘成了不食人间烟火、个人生活十分检点、没有凡人的七情六

欲的圣人形象,他们圣洁、崇高,没有私欲,以庇佑天下百姓、稳定三界秩序为己任,从不

残害人类。

西方神话中神的形象都是被拟人化了的人的化身,神与人同形同性。而中国的神话中神

都是有图腾象征的半人半物的形象。

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遵从个人自由,认为人是最高等的,而动物都是比较低等的,所

以将神人化,并且赋予了神人的一切特点。他们认为物本身没有神性,对于自然抱着否定的

态度,认为动物是由人沦落而成,自然物的形象被看作人所遭受到的变形。其次,由于古希

腊人认为世界上没有比人更美的形式,于是将人之美集中表现在神的形象上,使神不仅具有

人的外形美,而且有人的情感、意志、欲望,他们把人的一切赋予给神,将神人化。他们赞

美人的肉体,强调人的个性,崇尚人的个人意志、情感,集中表现了西方人性的充分发展,

所以希腊神话中的神即是人的完美的表现,如光彩照人的太阳神阿波罗,美丽明智的雅典娜,

绝世美女海伦等等。

同时,西方神话里的神仙,也充满了世俗化的色彩。他们除了有有凡人的七情六欲,个

人生活异常荒淫之外,还有世人的勾心斗角,为了个人私利可以不顾世间黎民百姓的疾苦,

恣意妄为。

两者在形态上的不同也可以展示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形态上的意义由人赋予,由于

所接受的文化熏陶不一样,所以塑造的形象也是截然不同的。总结起来就是说中国古代神话

是将人神化了,看重的是人的社会性和伦理道德;而古希腊神话则是人神同形同性,既有人

的体态,也同样具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将神人性化,看重的是人的自然性和命

运的主宰

5.半神存在意义

《伊利亚特》中半神参与战争,是为了激励战场上的人们不畏生死而战斗,他们不管胜

利的天平偏向哪一方,都始终不放弃争取己方胜利的机会,一直到一方完全溃败。它里面半

神的存在是为了显现他们的抗争精神——明知宿命如此却还是对此不断地进行抗争的不屈

精神。

而《封神演义》的半神的存在更多是为了说明“君权神授”和“得道者多助”:半神帮助武

王伐纣是因为纣王是错的,武王是对的;纣王是被上古神明女娲所舍弃的,而武王则是被女

娲所选中的新王朝的君主。所以武王这边的半神总能战胜纣王那边的半神,武王这边陨落的

半神总是少于纣王那一边的。

6.价值观:集体意识vs个人主义

在价值观上,中国与希腊神话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神话强调的是社会的道义担当,希

腊神话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这都可以在神的身上体现。

中国神话里的神仙都有着为他人、天下而时刻可以献身的精神,有为大局而舍弃小我的

集体意识。比如《封神演义》中,哪吒为了伐纣大业,可以放下长久以来与父亲的隔阂,握

手言和。又如姜子牙帮助武王完成伐纣大业,后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

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这表现了作者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而西方神话中的神仙则刚好相反,他们是“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具有浓厚

的个人本位主义色彩。这主要体现在希腊神话对自我中心的推崇,对人自然性、个体性的强

调、对冒险占有的肯定,对物质利益的关注等方面。《伊利亚特》中,希腊联军因瘟疫发生

内讧,而瘟疫是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拒绝归还一个女俘所引起的,因为这个女俘是太阳神阿波

罗祭司的女儿,阿波罗的祭司请求阿伽门农归还他的女儿受到拒绝,就祈求阿波罗惩罚希腊

联军。这场瘟疫蔓延下去就会使希腊联军不可收拾,因此阿喀琉斯要求阿伽门农把这个女俘

归还,免得瘟疫继续蔓延,这才让阿伽门农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归还了这个女俘。这场瘟疫

的发生反映了古希腊神话的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对个人利益极端重视,强调个体自由选择。

总之,中国神话强调个人牺牲,倡导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德行至上的道德伦理观,而

希腊神话更多的是强调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前者重义轻利,后者重利轻义。

四、结论

两部作品有着一些明显的差异,如古代中国重德行、重天命,古希腊重力量、重人为等

方面的区别。这些差异集中反映了中西价值观、道德感、民族性格的不同。

但中国与古希腊的神话观念具有同一性。神的个体化形象体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差异,却

以各种细节呈现出同样的形象表征,反映了本质上相同的社会历史与人类认识。不管形象、

行为、称谓千变万化,神都源于人类共同的生存梦想与渴望,源于生命本能的要求,用“人

类”一词表达中国与古希腊多神信仰的根基与源头一点也不过分。神的产生是全人类、跨地

域、跨民族、跨国界的,因此,我们才能在古希腊和中国这两个相隔甚远的民族看到神的内

在一致,并通过两个民族的神话传说互释互证。

总而言之,《封神演义》与《伊利亚特》这两部迥异的作品都将人性作为神性的道德基

础、并将神性视作人性的渴求,借由自始至终贯穿战争的神明们,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

结合,完成了神话帷幕下的现实书写。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1:49: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385551520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虬首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虬首仙.pdf

标签:虬首仙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