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光对大豆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范元芳;杨峰;王锐;黄山;雍太文;刘卫国;杨文钰
【摘要】为了探究弱光对大豆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选用南豆、乌豆和永胜黑
豆3个大豆材料,分析在正常光照(100%)和弱光条件(20%)下大豆形态特征、光合
参数、叶片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光照相比,弱光
条件下大豆各材料株高增加显著,分别比正常光照增加了0.98、2.27、1.39倍,以乌
豆增加幅度最大,为69.83cm,而茎粗、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则显著低于正常光
照;大豆叶片、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厚度均减少,细胞排列疏松;叶片上表皮厚度差异
不明显,而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及叶片厚度均达到差异显著
水平;弱光下南豆12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增加.弱光条件下各材料光
合速率(Pn)均低于正常光照,但南豆12和永胜黑豆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等含量增
加,乌豆则降低.各大豆材料单株产量在弱光条件下显著低于正常光照(P<0.05),表
现为南豆12>乌豆>永胜黑豆,分别比正常光照降低了17%、63%、76%.正常光
照条件下南豆12的单株产量低于乌豆和永胜黑豆,表明南豆12耐荫性强于乌豆和
永胜黑豆.因此,大豆对弱光的响应是一个综合性状,在间套作中选择适宜的耐荫性材
料对提高产量是关键.
【期刊名称】《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卷),期】2016(038)001
【总页数】6页(P71-76)
【关键词】大豆;套作;弱光;光合;叶片结构;产量
【作者】范元芳;杨峰;王锐;黄山;雍太文;刘卫国;杨文钰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
川成都,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
室,四川成都,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
验室,四川成都,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
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
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
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103
杨文钰(1958-),男,四川大英人,教授,从事大豆栽培生理研究,E-mail:
********************.cn
光合作用是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基础,光作为光合作用的驱动力,同时也影响光
合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2]。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玉米-大豆带状套
作复合种植模式中,大豆作为低位作物在苗期受高秆玉米的荫蔽影响较大,植株瘦
弱、徒长、倒伏率高、光合作用下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3~5]。随着玉米大豆
带状间套作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在收集和筛选耐弱光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培育弱
光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是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根本途径。目前,已从
遮荫程度、遮荫时期对不同耐荫性品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王竹等[6]研究发现,
田间光照不足导致大豆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a/b值降低,且荫蔽越严重,光合
能力越弱。宋艳霞等[7]研究发现,套作遮荫提高了叶绿素含量、胞间二氧化碳浓
度、降低了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净光合速率(Pn)和大豆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
量。此外,Liu等[8]研究也表明在人工遮荫条件下单株产量显著降低。
由此可知,弱光对大豆形态和产量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弱光对大豆物质分配策
略及不同大豆材料叶片结构参数的影响还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大豆材料
苗期形态、生物量、叶片解剖结构、光合特性及单株产量在正常光照和人工遮荫下
的差异及变化规律,为阐明大豆叶片对弱光的响应机理及耐荫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
支持。
试验于2014年在四川仁寿县珠嘉乡四川现代粮食生产示范基地进行,采用随机区
组设计,3次重复。A因素为不同品种,南豆12、乌豆和永胜黑豆;B因素为光
强处理,正常光照(100%),弱光采用遮阳网处理,光照强度为正常光照的20%。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的Li-191SA光量子传感器测定大豆冠层光合有效辐射,使
用Li-1400数据采集器记录数据。于5月17日播种,所有处理行距50cm,每穴
2株,10月26日收获。大豆种植密度为100050株/hm2,基肥配施尿素
75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氯化钾60kg/hm2,追肥为初花后施尿素
75kg/hm2,其它田间管理措施同大田生产。
1.2.1形态指标及生物量测定于大豆V3期(大豆第三复叶完全展开)开始测定形
态及生物量指标。大豆大部分根均生长在地下0~15cm的土层中,取样时挖根深
度为25cm,连同地上部带回室内测定株高、茎粗后,将叶、茎秆、根分别剪下装
入纸袋,于烘箱中105℃杀青1h,75℃烘至恒重(≥72h),称重测得生物量[9]。
1.2.2大豆叶片的解剖结构在大豆V3期,选择各处理代表性植株3株功能叶
片(倒三复叶的中间叶片),在靠近主脉基部的1/3处取材(5mm×5mm左右)做石
蜡切片,用标准固定液(FAA)固定保存,用酒精和正丁醇系列脱水,石蜡包埋,横
切片厚度为10μm,番红染色,用中性树胶封片,在显微成像分析系统下进行显微
照相[10]。
1.2.3光合色素测定各小区选择代表性植株3株,取大豆倒3全展复叶打孔,
用80%丙酮黑暗下浸提24h后,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470nm、646nm和
663nm波长下的OD值,计算光合色素含量[11]。计算公式如下:
色素含量(mg·cm-2)=[色素的浓度(mg·L-1)×提取液体积(L)×稀释倍数]/样品面积
(cm2)或鲜重(mg)
1.2.4光合特性测定在晴朗少云的上午10∶00-12∶00,各小区任选具代表性
植株3株,选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美国)测定大豆功能叶片(倒3叶)的光合速
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测定时,
温度24~30℃,大气CO2浓度350~380μmol·m-2·s-1,相对湿度70%~90%,
光合有效辐射(PAR)1100~1600μmol·m-2·s-1。
1.2.5统计分析采用OfficeExcel2007和DPS-V7.0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
析。
由表1可见,弱光处理下各材料除株高和茎生物量比增加外,茎粗、根冠比、根
生物量比、叶生物量比、总生物量比均下降。弱光下各材料株高表现为乌豆>永胜
黑豆>南豆12,均显著高于正常光照(P<0.05)。而南豆12、乌豆、永胜黑豆茎粗
分别比正常光照降低了35%、29%和34%。弱光处理下南豆12、乌豆、永胜黑
豆地上生物量分别比正常光照降低了69%、27%、72%,而地下生物量分别为正
常光照的17%、33%、15%。此外,通过根生物量比、茎生物量比及叶生物量比
分析,弱光条件下茎生物量比提高,而另外两个参数下降。
由图1可知,不同品种和处理下大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存
在差异。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南豆12叶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的紧密程度高于乌豆
和永胜黑豆,但乌豆的叶片栅栏细胞发育最快且叶肉细胞略大并且排列致密;而在
弱光处理下栅栏组织叶肉细胞较小,排列较疏松。由表2可见,与正常光照相比,
弱光处理下各材料上表皮厚度差异不明显,但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
织厚度及叶片厚度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其中叶片厚度分别比正常光照
减少了49.7%、45.0%、34.5%,且弱光对栅海比的影响依序为南豆12>乌豆>永
胜黑豆,特别是南豆12弱光处理后栅海比增加明显。
由表3可知,在弱光处理下不同品种间光合色素含量表现不一致。南豆12和永胜
黑豆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均有所增加,分别为正常光照的106%、
273%,但叶绿素a/b值则显著降低,分别比正常光照下降了39%和77%。乌豆
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但叶绿
素a/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增加,但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对于不同品种,
弱光处理对永胜黑豆的影响较大,使其叶绿素a/b比值严重下降,叶绿素/类胡萝
卜素比值则大幅度提高。
由表4可见,弱光处理下3个大豆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均呈
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Ci)则略微上升。3个品种Pn分别比正常光照处理降低
28.12%、43.36%和25.19%,乌豆的净光合速率(Pn)降幅明显大于南豆12和永
胜黑豆。蒸腾速率(Tr)显著比正常光照降低了34.68%、53.51%、59.76%。弱光
使永胜黑豆的气孔导度(Gs)显著增加了42.5%,南豆12、乌豆则分别降低了
19.05%、48.51%。
由表5可知,弱光处理条件下不同大豆材料的单株产量均低于正常光照的产量,
表现为南豆12>乌豆>永胜黑豆,分别比正常光照的单株产量低17%、63%、
76%,南豆12减产最低。3个材料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表
现均低于正常光照,但是正常光照条件下,南豆12的单株产量低于乌豆和永胜黑
豆,而弱光时南豆12产量却高于乌豆和永胜黑豆,说明南豆12耐荫性强,而且
从表5看,产量较高归因于南豆12在弱光下比另2个品种有较多单株荚数和单株
粒数。
光环境与大豆形态结构特征及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密切相关。前人研究表明,弱光
条件下可以促进大豆幼苗主茎的伸长,同时根长、地上部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根冠
比则降低[12,13]。本研究也发现在人工遮荫条件下,3个大豆材料幼苗除株高极
显著增加以外,茎粗显著减小,根系不发达,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都显著下降,
这可能由于在弱光条件下,大豆叶片变薄导致光合能力降低以致其生物量积累减小。
生物量分配的调整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14]。本试验结果表明弱光使根冠比、
根系和叶片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值下降,而茎生物量占总生物量比值上升,说明
大豆植株在弱光条件下协调各器官物质分配,通过增加主茎投入获得更多的光照。
此外,植物的叶片担负着植物生活中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是植物进化
过程中对环境变化较敏感且可塑性较大的器官,在不同环境选择压力下已经形成各
种适应类型,其结构特征最能体现环境因子的影响或植物对环境的适应[15]。
Turrel等研究表明叶片较厚及内表面积较大的叶结构有较高的光合速率,与叶肉
组织和栅栏组织的厚度有关[16],这些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相吻合。弱光下叶片栅栏
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栅栏组织厚度严重降低,不利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弱光对不同
大豆材料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品种的耐荫程度和大豆自
身对环境的调节能力有关。
叶绿素是植物吸收与利用光能的主要色素,其含量的变化说明植物光合初始反应的
优劣[17]。弱光条件下,大豆叶片叶绿素b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利用散射光中占优
势的较短波长的蓝紫光,利于捕光色素复合体LHCP含量的提高,调节激发能在
光系统间的分配,提高大豆弱光的适应性[18~20]。在本研究中,永胜黑豆的叶绿
素b含量显著增大,南豆12差异不显著,乌豆则显著降低(p<0.05);但永胜黑豆
的叶绿素b含量增加的同时叶绿素a也大幅度增加以致其相对比例下降,说明黑
豆具有较强的弱光适应性。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蛋白质一起构成聚光色素复合体
和反应中心复合体,是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光能的重要辅助色素,为适应生存环境中
经常变化着的光照强度,植物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组分随时也进行着调节[21]。颉
建明[22]等研究表明,弱光下辣椒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越高,品种的耐弱光性越
强,有关弱光下植物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可能与植物种类、光照强度不同有关。本
实验中南豆12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乌豆和永胜黑豆,这可能是导致南豆
12的耐荫性高于乌豆和永胜黑豆的原因之一。宋艳霞[8]等研究发现,叶绿素和类
胡萝卜素的比值显著呈上升趋势,本研究结果总体上与其一致,说明在弱光条件下
大豆通过改变光合色素含量和比例,来获取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弱光使
3个不同材料的净光合速率下降,乌豆的净光合速率(Pn)降幅明显大于南豆12、
永胜黑豆,不同品种下降幅度可能与其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
栅海比有关,南豆12的栅海比明显增加,且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类胡
萝卜素含量均有所增加,这可能是导致南豆12的净光合速率高于乌豆和永胜黑豆
的主要原因。同作物品种间的耐弱光能力有较大关系,耐弱光能力强的品种光合速
率降低幅度较小,可能是因为南豆12为耐荫性品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的
适应性不断变化,形成了耐荫机制。
大豆的光合能力与其产量密切相关,叶片的光合作用是其籽粒形成的物质基础[23]。
本试验中,不同品种大豆叶片厚度、叶片结构的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差异显著,其光
合特性以及单株生物量及产量也表现相应差异。弱光处理条件下各品种大豆的单株
产量显著低于正常光照的产量,比正常光照产量低17%~76%,说明弱光通过降
低各品种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来降低单株产量,对乌豆、永胜黑豆的影
响明显大于南豆12,与Liu[8]、Yang[24]等研究结果一致。
在弱光条件下3个大豆材料的株高显著增加,茎粗、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显
著降低;叶片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厚度均减少,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海绵组织
分化不明显,不同大豆材料的叶片结构对弱光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材料在
弱光下光合色素变化较大,南豆12和永胜黑豆的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均增加,
类胡萝卜素含量则仅有南豆12增加,弱光处理对永胜黑豆的影响较大,使其叶绿
素a/b值严重下降,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值则大幅度提高。弱光降低了3个大豆材
料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单株产量,其中南豆12的单株产量最高,乌豆最
低,但正常光照条件下南豆12的单株产量均低于乌豆和永胜黑豆。因此,大豆材
料间耐荫性强弱直接影响其产量。
【相关文献】
[1]
LiT,LiuLN,sofmutualshadingontheregulationofphotosynthesisinfi
eldgrownsorghum[J].JournalofPhotochemistryandPhotobiologyB:Biology,2014,137:31
-38.
[2]许大全,张玉忠,张荣铣,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光抑制[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28(4):237-243.
[3]武晓玲,张丽君,聂邵仙,等.弱光对大豆苗期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大豆科
学,2014,33(1):53-57.
[4]LiuWG,ZouJL,tionofsoybean(Glycinemax)stemvininginmaize-
soybeanrelaystripintercroppingsystem[J].PlantProdSci,2015,18(1):69-75.
[5]李瑞,文涛,唐艳萍,等.遮阴对大豆幼苗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5(6):198-
206.
[6]王竹,杨文钰,吴其林,等.玉/豆套作荫蔽对大豆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
报,2007,33(9):1502-1507.
[7]宋艳霞,杨文钰,李卓玺,等.不同大豆品种幼苗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对套作遮荫的响应[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31(4):474-479.
[8]
LiuB,LiuXB,nyieldandyieldcomponentdistributionacrossthemainax
isinrespontolightenrichmentandshadingunderdifferentdensities[J].PlantSoilEnvir
on,2010,56(8):384-392.
[9]黄中文,赵团结,盖钧镒.大豆不同产量水平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分析[J].作物学
报,2009,35(8):1483-1490.
[10]杨虎彪,李晓霞,罗丽娟.植物石蜡制片中透明和脱蜡技术的改良[J].植物学报,2009,44(2):230-
235.
[11]邹琦.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72-75.
[12]徐飞,郭卫华,徐伟红,等.不同光环境对麻栎和刺槐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
报,2010,30(12):3098-3107.
[13]
YangF,HuangS,GaoR,ofsoybeanedlingsinrelaystripintercroppingsys
temsinrelationtolightquantityandred:far-
redratio[J].FieldCropsRearch,2014,155:245-253.
[14]李涛,刘玉军,白红彤,等.栽培密度对薄荷生长策略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
报,2012,48(9):895-900.
[15]
YuSW,hysiologyandmolecularbiology(SecondEdition)[M].Beijing:Scie
ncePress,1998.366-389.
[16]时向东,文志强,刘艳芳,等.不同光强对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
学,2006,34(17):4216-4218.
[17]姚允聪,王绍辉,孔云,等.弱光条件下桃叶片结构及光合特性与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化[J].中国农
业科学,2007,40(4):855-863.
[18]黄卫东,吴兰坤,战吉成.中国矮樱桃叶片生长和光合作用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调节[J].中国农业
科学,2004,37:1981-1985.
[19]崔继林.光合作用与生产力[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98-207.
[20]匡廷云.叶绿体膜的结构与功能1.叶绿体膜的结构、组成与光系统Ⅱ功能的关系[J].植物生理
学报,1979,5(2):99-104.
[21]Demmig-
AdamsB,GilmoreAM,functionsofcarotenoidsinhigherplants[J].Fa
bJournal,1996,10(4):403-412.
[22]颉建明,郁继华,黄高宝,等.弱光或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品种耐性的关系[J].中
国农业科学,2010,43(19):4036-4044.
[23]芶兴红,傅生华,刘凡值,等.大豆茎组织解剖形状与耐阴性的关系[J].贵州农业科学,1990(2):1-
6.
[24]
YangF,WangXC,espontodifferentplantinggeometriesinmaize-
soybeanrelaystripintercroppingsystems[J].AgronomyJournal,2015,107:296-304.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1:41: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380741519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弱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弱光.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