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中元节习俗介绍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在
佛教中,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会”,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马来西亚
中元节习俗介绍2021,欢迎阅读!
马来西亚中元节习俗
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地区中,中元节也称盂兰胜会或庆赞中元除了
祭祖普渡表演各籍贯的传统习俗戏剧外,还有一项特别的表演活动以
娱乐鬼魂,当地人建立了新加坡华人相似的歌台文化,一般跟新加坡
大同小异。
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地区中,中元节也称盂兰胜会或庆赞中元除了
祭祖普渡表演各籍贯的传统习俗戏剧外,还有一项特别的表演活动以
娱乐鬼魂,当地人建立了星加坡华人相似的歌台文化,一般跟星加坡
大同小异就是在庙或盂兰胜会前空地上搭建临时舞台,加上音响设备
以及灯光等装饰,并在台下观众席摆放一排排的椅子,而第一排的椅
子通常是空置预留给“好兄弟”(鬼魂)的,有时还会放上啤酒等饮料,
花生、毛豆等零食。歌台表演通常安排于夜间八点至午夜十二点,台
上表演五花八门包括诙谐短剧、魔术、劲歌热舞等,而且整个农历七
月都有表演。
作为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歌台表演常因过于喧哗遭到部分周围
居民的投诉而遭到警方警告。此外,歌台上常出现的一些桥段如爱说
黄色笑话的主持人、穿着暴露的女表演者,等都让星马两地许多人对
七月歌台产生误解。但这几年马来西亚庆赞中元理事会已经禁止表演
歌手穿着暴露的服装以及控制歌台音量以免产生误会与摩擦。
此外在槟城大山脚伯公埕有尊北马最大纸扎大士爷,大士爷高达
26尺8吋,庆赞中元已成为北马区年度盛事,每年中元节期间,就有
很多游客涌入大山脚,主要是膜拜北马最大尊的大士爷。这座体积庞
大的大士爷是竖立在大山脚市区的埠众盂兰胜会大士爷殿内。这尊气
势非凡的大士爷金身,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前来参观。
中元节的庆祝方式
中元节俗称鬼节。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有在
七月十四日的。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
礼如仪。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断
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
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
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过去,民间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
一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七月
十五日送回为止。现在,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
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民间习俗,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
把祖先。有的人家在门前或街道巷口焚烧纸钱。旧社会在这天,城内
有人把城隍庙寝宫的木架城隍爷抬到暑三日,这叫“城隍出行”。人
们在行宫过庙会,搭台吕戏。当时行宫设在现东:角,地名叫贺家园
子。
中元节,定於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
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
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
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
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
一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
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
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
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
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五腊日主要
的内容是祭祀先祖。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著道教将中元地官的
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这一天。
道教的中元节既是道教的宗教节日,也成为民俗节日。道教初起
时有三官崇拜。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后称之
为三官大帝。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
官则称下元解厄。道书中说,凡是这三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
定赏罚。其中地官所管为地府,当然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了。所以
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道门中於这一天例行设醮为
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
早升天堂。这是中元节成为民俗节日的主要原因。
七月十五日又是佛教盂兰盆节。「盂兰盆」乃梵语音译,原义是
解倒悬,传说佛的徒弟目健连,苦於其母生前作恶,被罚下地狱深处,
无由解脱,去问佛有什么解救法门,佛告诉他,於僧徒解制日(在中国
是七月十五)斋僧,可救鬼魂脱离地狱之苦。依佛教仪轨,四月中开始
坐夏,即入寺院清修,日间不准外出,七月十五日结束,叫做解制日,
可以出来接受信众布施,所以有此一说。中国佛教徒为之造出《盂兰
盆经》宣扬其事,后来形成设斛食祭鬼的习俗。这样一来,中元节的
特点,是道佛两教之义相融,例行中元祭祖、祀孤魂、超度亡灵、设
食祭鬼的活动,在民间成为最大的「鬼节」。
中元的民俗活动,围绕著祭祖、祭野鬼,有城隍出巡祭厉(横死鬼
魂),道观和佛寺举办普度法会,超度亡灵,民间则多上新坟。随著华
人来到东南亚等地区,也将中元节的风俗带到那些地方。马来西亚槟
城的中元活动具有很广的群众基础,远近闻名。
七月歌台
在华人民间的传统习俗里,中元节是个重大的祭祀祖先,普度众
生的日子,家家户户必大事庆祝一番。
每逢农历七月,我国的华族必定会隆重举行“庆赞中元”,全国
各地,无论是商业区或是组屋区,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
灯结彩、设坛、酬神。寺庙也分别建醮,街头巷尾上演地方戏曲或歌
台助兴,呈现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
中元节的“普度”仪式,因组织形式上的差异,可分为几类,如
街普(也称弘普)、市普、庙普(或称公普)等等。所谓街普,指的是以街
坊为主的普度;市普是以市场为主的普度;庙普就是庙宇所主持的普度。
中元普渡
农历七月常见的台北中元普渡在诸多华人社会如中国大陆、香港、
澳门与台湾、新加坡等,中元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旧
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
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
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
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
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
闽南人、台湾人习俗在每一项供品插上一炷香与三角彩色纸旗,
旗上以毛笔书写「庆赞中元」、「广施盂兰」、「敬奉阴光」、「阴
光普照」等字样,并写上自己的姓名,且祭拜亡灵之前,会先祭拜一
位名为面燃大士的神祇,俗称「大士爷」(信徒多尊称其为「普渡公」)。
相传旧历七月,所有在阳世的亡灵,都归「大士爷」管理。这位
神祇的来由有二说:一是他是观音大士的化身,故称「大士爷」。二
是他原为诸鬼的首领,因受观音大士教化而皈依其门下,从此被称作
「大士爷」,成为护持中元普渡事项的神明。
有的祭祀者为求隆重,会立大士爷的牌位或以纸扎出大士爷塑像,
在祭祀期间,会将大士爷牌位或塑像放置供桌之前,以求祭祀顺利。
大士爷样貌一般是:顶生二角、青面獠牙,高大威武,头上还有一尊
观世音菩萨佛像,象征其代表慈悲的观音大士。
闽南人地区在中元节有一仪式称为「抢孤」,将供品或旗子放置
高柱上,将柱子涂满油脂,令众人同爬其柱,先得旗、物者胜。不但
能取得奖品,且代表自己会得到神鬼的庇佑。不过这是一项危险性很
高的活动,时有伤亡,在清朝,台湾巡抚刘铭传曾令禁止。今日在台
湾的头城与恒春、香港福佬社群举办的盂兰胜会依然有此仪式。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但祭祀活动
一般在七月底之前进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某些地区通过一定
仪式,夜晚接祖先灵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
月卅日送回为止。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
教的超度法事。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或重阳
节更重要的祭祖日。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是什么意思
1、上元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
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
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是几项重要的
元宵节民间习俗。
2、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
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
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
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
历7月14日。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
坟相似。
3、下元节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
元”。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
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祭祀祖先。下元节也是一
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1:29: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373551518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孟兰盆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孟兰盆会.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