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培养内容
1.健康意识
一方面应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的
乐趣,另一方面应使得小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学生能够熟知体
育项目的基本规则,具备一定的体育锻炼常识,能够欣赏体育赛事。
2.体育技能
体育技能涵盖体育锻炼技能與自我技能评价水平。学生能够掌握
两种以上的体育技能,借助体育活动而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学生具
备一定的认知水平,能够在繁杂的体育项目中选择恰当的项目。
3.身体素质
具体包括健康素质与运动素质。前者侧重的是学生的身心健康,
后者指的是学生借助体育运动而使得其具备一定的体育活动水平。
二、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存有的问题
1.对体育教育缺乏必要的重视
即使素质教育理念出现已久,但是在具体教学中,还是有很多学
校仅侧重于文化知识的培养,而不够重视体育教育。有的学校针对体
育学科所设置的课时过少,体育课堂经常被文化课所占用,学生体育
学习的时间非常少。这样一来,学生难以拥有体育运动的意识,身心
难以得到全面发展。
2.缺乏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一是体育教师的数量相对较少,师生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衡,难以
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教育部要求,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工作量为每周
12-14课时,工作时长为8小时,而从实际状况来看,绝大部分的体
育教师工作量要远超于这个要求;二是普遍缺乏专业的知识。在体育
教学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运动,运动融合在整个体育教学中。运动所
带给人们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其能够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另
一方面也有可能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一定损伤,严重时会危及人们的生
命。部分教师未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难以准确把握运动强度。
3.硬件设施不到位
体育教学的顺利实行离不开一定的硬件设施。随着我国经济水平
的提升,教育领域的投入力度持续增强,和以往相比,各种硬件设施
有了显著改善。不过,还是有很多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学
生的运动场地面积非常小,各种运动器械缺失。因为缺乏必要的硬件
设施,很多学校在展开体育教育时方式过于单一,仅仅将早操内容设
定为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长此以往,整个教学过程会非常枯燥,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会逐步磨灭。
三、培养小学生体育教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1.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
对于任何学科教育来说,教师的状况都与最终的教学成效有着直
接联系。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过少,师生之
间的比例一度达到1:400,和我国教育部所提倡的1:350相去甚远。
针对此,学校应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是配置更多数量的体育
教师,这样能够促使师生之间的比例科学化,使得教师拥有充足的精
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二是提升教师的招聘门槛,使得所有进入小学
体育教学师资队伍的教师都拥有充足的专业水平。
2.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保障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采用合理的教学方
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各项运动技能,还能够减少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
损伤。在选定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将理论
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体育教师在高度重视实践的过程中,应做好
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具备
科学的运动观;二是从学生的具体状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个
体之间存有一定的差异化,不同学生适用于不同强度、不同项目的体
育运动。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不能够使用强制性的教育方法。
3.增大体育教育投入
一是增加学生的运动面积,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课程
中;二是配置充足的器材。在评判户外活动环境好坏时,活动器材是
非常重要的指标。在建设的过程中,应选择环保材料,器材的数量也
应该与实际需求相符;三是创建绿色环境。针对学生户外体育活动的
需要,学校应做好各项绿化工作,创建绿色环境。
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阶段,学校
应针对体育教学的需要增大基础设施投入,配置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体会体
育运动的乐趣,促动自身的全面发展,并逐步树立起终身体育运动的
理念。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1:12: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363471517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生核心素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生核心素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