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拔500米至1000米以上
云顶山在同安区北部。汀溪镇境内,与南安市、安溪县交界。山顶终至云雾缭绕,故名。
长10公里,宽6公里,面积60平方公里(属于本县境内面积约9平方公里)。呈东北——
西南走向。由凝灰岩、流纹岩组成。一船海拔750米以上,主峰海拔1175。2米。树木以松、
杉、栲为主,有古松、大樟等珍稀植物。省道205线经山麓。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安南同”
县委游击区。
大尖山在同安区北部,汀溪林场境内。群山中,该峰高居首,故名大尖山。面积约7平
方公里,海拔1110米。南北走想,南缓倍陡。由花岗斑岩构成。水源丰富,数溪南茂林溪。
造标准化工程林。
状元尖山在莲花镇庙山村北,莲花镇境内。群峰耸立,以其最高,故名。面积约3平方
公里,海拔1072。2米。南北走向,四面陡峭。为燕山期花岗岩构成。植美国松。
白格尖山在莲花镇白交祠村东北,莲花镇警备。面积约2平方公里,海拔1069米。西北
——东南走向,四面陡峭。由石英砂岩和粉砂眼构成。有松和灌木林。山南有白交祠水电站。
禄谷岭在莲花镇兜村西,和安溪县交界,莲花镇境内。属戴云山东延余脉。是同安北部
的主要山峰,在县内面积约7平方公里,海拔1051。6米。南北走向,四面陡峭。为燕山期
花岗岩构成。两条溪涧汇入西源溪。植松、杂木等。
寨尖尾山在莲花镇军营村东,北与安溪县交界,在莲花镇境内。传山尖有寨栅,故名寨
尖尾山。面积约2。5平方公里,海拔1042。8米。西北——东南走向,四面陡峭。为燕山
期花岗岩构成。水源丰富,北有普通石材矿,南有锰矿。植松、杉等。
尖山在莲花镇白交祠村东面,莲花镇境内。主峰直立尖出,故名。面积约2平方公里,
海拔1034。2米。西北——东南走向,西面陡峭。为燕山期花岗岩构成。水源丰富,有淡溪
北注安溪县。山上有茶场。植松和杂木。
大尖在莲花镇罗溪村北,与长泰县交界,莲花镇境内。群山中,其高居首,故名。在县
内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拔996。8米。南北走向,东、西傍溪地带稍平缓,余均陡峭。由
花岗岩脉构成。水源丰富,数涧汇入罗溪。植美国松。
虎山在莲花镇军营村南面,莲花镇境内。传早时有老虎经常出没,且山形似虎,故名。
面积3。5平方公里,海拔984米。南北走向,四面陡峭。为闪长斑岩构成。山南有席草池
水库,山东部一涧为澳溪上游,南部两涧汇入上陵溪。植美国松。
南山尖在莲花镇西坑村北,和安溪县交界,莲花镇境内。主峰在安溪县南山村南,故名。
在县内面积约2平方公里,海拔967。4米。西北——东南走向,西南平缓,余则陡峭。由
凝灰岩、流纹岩、泥岩构成。山南有西坑水电站。山上植美国松。
土地公坑山在汀溪镇半岭村西北,与安溪县交界,汀溪镇境内。传山麓建有土地庙,奉
祀土地神,故名。面积约3。5平方公里,海拔948。5米。南北走向,南缓北陡。由花岗岩
构成。南部有高龄土矿,东部有石材矿。山腰植松、杂木。原同安——安溪公路经东麓。
高头山在新圩镇政府驻地北10。5公里,新圩镇境内。东南为牛岭山,西南为西格山,
三山成鼎足,与诸山相比海拔最高,故名高仑山头。面积1。5平方公里,海拔946。1米。
基岩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东南坡地有镇办溪园内林场种的杉木和后埔村种的相思树、松树。
尖石尾山在莲花镇西坑村西,西北与安溪县接壤,莲花镇境内。主峰有笔直尖出岩石,
故名。在同安县内。面积约2平方公里,海拔916。7米。西北——东南走向,东部平缓,
余均陡峭。由凝灰岩、流纹岩、泥岩构成。东部有西坑水电站。山上植美国松。
东岭尖在同安县北部,汀溪镇境内,与安溪县交界。为东岭主峰,故名。面积约3平方公
里,主峰海拔908。1米,东北——西南走向,四面陡峭,为凝灰岩组成。树木以松、杉、
杂木为主,种美国松。产茶叶。省道205线经东部。
洪格林山在莲花镇小坪村道地自然村西南,莲花镇境内。表土之下为红壤,方言“红土格”,
“红”与“洪”同音,故名洪格林山。面积约3平方公里,海拔901。4米。南北走向,四面陡
峭。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有工程林和民用材林。
铁峰山在汀溪镇造水村东与南安县交界,汀溪境内。顶部似铁匠打铁的底垫,俗称铁钻山,
雅称铁峰山。面积5。5平方公里,海拔878。9米。南北走向,北缓南陡。由花岗岩构成。
有两溪流入溪东溪。植松和杂木。
乌石岩在同安县北部与安溪县交界,汀溪镇境内。山峰岩石呈黑褐色,方言“黑”和“乌”
同音,故名乌石岩。面积约7。5平方公里,海拔852米。东西走向,东南坡陡峭,西北坡
平缓。由花岗斑岩构成。水源丰富,东部数溪南汇西源溪。1990年营造标准工程林。
目仔尖山在汀溪镇汪前村东,汀溪镇境内。面积5。5平方公里,海拔851。8米。南北
走向,东南平缓,西北陡峭。由凝灰熔岩及部分花岗岩构成。北部有石材矿、磁铁矿,南有
石材矿。水源丰富,数溪西汇茂林溪。中下部造标准化工程林。
凤冠山在莲花镇西部,西与长泰县交界。莲花镇境内。主峰形似凤的冠子,故名凤冠山。
在同安县内面积约2。5平方公里,海拔833。4米。南北走向,东部稍平缓,余均较陡峭。
为燕山期花岗岩构成。西部有石英矿。植毛竹、杉等。
莲花山在同安县西北部,莲花镇境内。属戴云山东延余脉。因峰峦耸秀,状若莲花,故
名。长6公里、宽2。9公里,面积约18平方公里,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400米
左右,主峰海拔783米。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北坡缓,山顶陡。树木以松、杉、杂木为
主。产茶叶。祥溪林场设此。省道205线经东侧,同(安)枋(洋)公路经南麓。山颠有
石释岩,岩洞中石壁刻有宋佛教徒坐禅心诀,洞外有朱熹题写的“灵源”及附近的“太华岩”石
刻。
铁钻山在五显镇政府驻地东北9。5公里,五显、汀溪镇境内。顶部石形似铁匠打铁的
底垫,故名。面积约6平方公里,海拔780。1米。东西走向。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水源
丰富,溪流注东溪。有松、杂木林。
乌母坪山在莲花镇大祠村西部,莲花镇境内。面积约205平方公里,海拔736。3米。
南北走向,北陡南缓。为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北部有普通石材矿,数涧注入上陵溪,水源丰
富。松、杂木居多。同安——长泰公路经山南。
大寨山在莲花镇上陵村南部,莲花镇境内。据传山顶古代建立寨栅,故名。面积约2。
8平方公里,海拔638。4米。东北——西南走向,北缓南陡。为花岗岩构成,岩脉多蚀变
硅化。数溪涧注入河溪水库。植杉、松、杂木。
拍石仑在同安县西北部与安溪县交界处,莲花、汀溪镇境内。山多石,村民开山采石,
名“打石山”,方言谐音拍石仑。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633。5米。西北——东南走向,
西南坡平缓,东北坡稍陡。由凝灰熔岩构成。水源丰富,数溪南汇西源溪。山腰建小坪二级
水电站。中部建风鼓格林果场。
三秀山又名仙人掌。在同安区东北部,汀溪水库东侧,五显、汀溪镇境内。三峰挺拔秀
丽,故名。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东北——西南走向。由凝灰熔岩、花岗岩组成。一般海拔
150~300米左右,主峰海拔625米,南坡缓。树木以松、相思树为主。”马坪牛皮仑”是明
僧林歇结庐之处。山腰石壁陡立,“万涛坑”曲折幽奇,有明遗民黄文“火召”隐居的雪山岩。
山麓有公路西接省道205线。
崎溪寨山在莲花镇崎溪上游,南和虎坑山隔谷相望,北连洪田尖。古时山上建有寨栅,
名崎溪寨,以寨名山。面积306平方公里海拔615米。南北走向,四面陡峭。为燕山期花
岗岩构成。植松、杉等。
大帽山在同安区东北部的大帽山农场境内,新圩镇东北侧、曾溪水库北面。因山形若大
帽,故名。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564。9米。由燕山期花
岗岩组成。峰顶略平坦,树木以松、相思树为主。北麓山峦有大帽山农场,有同(安)大(帽
山)公路。解放战争时期为闽西南同安县委武工队根据地。有甘露寺及宋《同安——泉州古
道修路碑记》。
文山在同安县西北部,跨莲花、汀溪两镇,介于云祥、云浦、褒美3村之间。传因山体
平缓,山路不陡,故名文山。面积约11。5平方公里,海拔523。5米。南北走向,四周平
缓。又凝灰熔岩、砂岩构成。水源丰富。有茶园、松林等。
鸿渐山在同安县东南部,内厝镇境内,与南安市交界。山峰耸拔如鸿之渐于陆,故名。
面积约16平方公里。西北——东南走向。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一般海拔300米左右,主
峰海拔516米。为同安区东南部天然屏障,东南坡气候湿热,物候早,故植龙眼、荔枝等
喜热植物。建有微波站。国道324线经西北麓。山间有明邑人兵部左侍朗(赠兵部尚书)
蔡复一墓。
二、500米以下至300米以上
乌石岩山在汀溪镇顶村北面,与安溪县交界,汀溪镇境内。山峰岩石呈黑褐色,方言“乌”
和“黑”同音,故名乌石岩山。面积约6。5平方公里,海拔496。2米。东北——西南走向。
周围陡峭。为火山岩构成。数溪南汇西源溪。山间植美国松,平缓地带辟茶园。
白云飞山在新圩镇政府驻地东南5。3公里,曾溪水库上游,西与金排寨相连,新圩和
内厝镇境内。山巅常有白云覆盖,故名“白云山”,今称白云飞山。面积约3平方公里,海拔
465。8米。东北——西南走向。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种植马尾松、相思树和杂木。山有
六角井(废村),据县志载:“井栏六角,井底岩石,石上有篆刻,明代林希元曾坐井上欣赏”。
现为泥沙覆盖。
大凤山在同安县西南部、界于凤南农场和坂头防护林场之间。因大、小凤山来两峰耸拔
秀丽,有如飞凤朝天,因此山比较高大,鼓名。面积4平方公里,西南——东北走向,东面
平缓,余均陡峭,海拔456米。由燕山期花岗斑岩组成。树木以松、杂木为主。国道324
线经南麓,北麓建有东岭水库。
砖仔山在凤南农场土楼村砖仔自然村西面,凤南农场境内。据传原名为庄仔山,为庄仔
自然村所有,以村名为山名。“庄”与“砖”方言同音,故写作砖仔山。面积约2。5平方公里,
海拔364。5米。东西走向,北部缓。由燕山期花岗斑岩构成。山间植杉、杂木等。东南麓
建前、中、后格水库。
虎头山在新圩镇政府驻地北部7。5公里,新圩镇境内。西北坡极陡峭,以其形状,取
名虎头山。面积约1。5平方公里,海拔356。2米。东北——西南走向。为燕山期花岗岩,
陡峭部显露风化变质岩石。有野生马尾松、相思树等。南坡辟茶园,建有茶寮,是同安最早
钟茶点之一。
大西山(西山岩)又名大狮山、天龙山,在新民镇洋厝埔村西。因位于同安县城之西,
故名。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324米。西北——东南走向,北缓南陡。由燕山期花岗斑岩
构成。是厦门市名茶引种实验基地,产“十八罗汉佛手”名茶。树林茂密,有相思树等。山上
建森林放火了望台,可观察大半县。有紫云洞、白云寺及明丁一中摩崖诗刻等名胜古迹。白
云岩寺傍有几株重阳木古树。是同安重要的浏览胜地之一。国道324线经南麓。
三、300米至200米以上
打石山在同安县西南部,新民和西柯镇境内。有优质花岗岩,早年开采石材,故名搭石
山。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拔282。8米。南北走向,东缓西陡。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植
松、杂木。西麓有岩内水库。是县建筑石材重要基地之一(采石区约700亩)。
美人山在同安县南部,西柯镇境内。形若“云鬟翠黛”故名。面积约4。5平方公里,东
北——西南走向,海拔256米,西南面稍陡,余均平缓。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树木以松、
杂木为主。平缓地带开辟成旱地,产番薯、花生。南麓建有凯歌高尔夫球场,北麓建美人山
水库。国道324线经南侧。
北辰山在五显镇竹山村北,五显镇机关年内。寓“山高拱北极”之义,名北辰山(俗称北
山岩)。面积约1。5平方公里,海拔255。7米。东西走向。南缓倍陡。由燕山期花岗斑岩
构成。东南麓辟有果林场,南麓建竹坝水库。山中奇石异洞,瀑布落漈成十二龙潭,潭旁有
朱熹笔迹“仙苑”及明清文人颂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同安知县潭维鼎到此祈雨的诗词石
刻。南麓有宋始建奉祀开闽王王审知的广利庙。是厦门市“十佳名胜风景区”之一。
四、200米至150米以上
小盈岭在同安区东部的内厝镇境内,与南安市交界。处于鸿渐山与黑营寨山之间的拗口、
小盈村东,故名。面积约1平方公里。西坡平缓。海拔165.5米。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岭
山树木以马尾松、相思树为主。有石砌隘门额锈“同民安”三字,系朱熹手书。清顺治八年(1651
年)郑成功于此大败清军。国道324线、泉厦漳高速公路经此。
五、150米至100米以上
大轮山在同安县中部,大同、五显镇境内。因“横旦数里,群峰自北奔跃”如车轮,故名。
面积约1.2平方公里,西北——东南走向,海拔108米。由燕山朝花岗斑岩组成。树木以松、
相思、杂木为主。盛产龙眼。南麓有创建于惰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的兴教寺,宋熙宁
二年(1069年)改名梵天寺。县办第一、第十二中学设此。是同安县内著名风景区。
鼓山在思明区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属厦港街道办事处地界。海拔107.1米。
六、100米至50米以上
九曜山又名九跃山,在同安县中部、大同镇境内。山形九顿九跃,故名。面积约一平
方公里。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海拔87米,风化层厚。植龙眼等果木。山顶有明万历二十
八年(1600年)建造的凤山石塔(又名文笔塔)。塔西南有甘露亭及清光绪六年(1880年)
同安知县八十四所立“宋熙宁三舍人丞相正简苏公故里”碑。东麓有明嘉靖年间建立的“铭恩
亭功德碑”和“凤山钟秀”石坊表等景。国道324线经南麓。
七、50米至50米以下
葫芦山在大同镇环城北路南侧。因铁渣堆积成山,形若葫芦,故名。面积4000多平方
米,南北长100多米,东西宽40多米,高15米。为五代时期闽南规模较大的治炼遗址。
南面为西汉武翊将军许滢屯戌处遗址和北宋大科学家苏颂故居(芦山堂);西面为同安医院。
1927年在此建中山公园(已废)和中山纪念亭。1967年同安县人民政府在此建葫芦山烈士
陵园,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21:22: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225521499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同安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同安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