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婴儿黄疸

更新时间:2023-03-05 18:31:42 阅读: 评论:0

红糖姜水的功效-丝瓜

婴儿黄疸
2023年3月5日发(作者:坏道)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模块八

任务6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复习提问】

1.足月儿颅内出血的原因?产伤

2.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先兴奋后抑制

【案例】

小儿20天,足月顺产,2周末黄疸加深,粪便色变浅,拒食。体格检查:皮肤巩膜黄染,心肺无异常,

肝右肋下3.5cm,质中,脾左肋下1cm;血白细胞10X109/L,血清总胆红

素265μmol/L。

临床诊断为:病理性黄疸思

考:

1.发生病理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至少达到多少?

2.引发该患儿黄疸的可能疾病是什么?【职

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正确使用蓝光疗法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的能力;具备为感染性病

因引起新生黄疸的患儿处理感染病灶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典型临床表现、胆红素脑病的诊断标准并掌

握常见护理诊断及主要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病理性黄疸患儿病情评估的能力;具备指导患儿家长正确喂养

患儿的能力;培养学生沟通表达及合作的能力;具备为患儿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新课讲

解】

一、定义(图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巩膜、皮肤、黏膜、体液和其

他组织被染成黄色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引起黄疸的原因多而复杂,病情轻重不一,

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引起严重后遗症。(视频)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每日新生儿胆红素生成6~10mg/kg(平均8.8mg/kg),成人胆红素生成仅为

3.8mg/kg,每日生成的胆红素约为成人的2倍以上,其原因:①红细胞破坏多:由于胎儿血氧分压低,红细

胞数量代偿性增加,新生儿初生时红细胞数目相对较多,出

生后血氧分压升高,过多的红细胞破坏;②新生儿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短;③其他来源胆红素

生成多: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胆红素及骨髓红细胞前体较多。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正文

2.结合运送胆红素能力弱:新生儿出生后的短暂阶段有轻重不等的酸中毒,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

的结合。

3.肝脏对胆红素摄取能力差:新生儿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低,出生后5~10天才可达到成人水平。

早产儿血中自蛋白数量少,胆红素的联结运送延缓。

4.肝脏酶系统功能不完善: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基转移酶的量少,且酶的活力不足,不能

将未结合胆红素有效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以至于未结合胆红素潴留在血液中。

5.肠肝循环的增加:出生后,由于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还原成

尿胆原、粪胆原排出体外,加之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将结合的胆红素水解成葡萄

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再经肠壁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加

重肝脏负担。

由于上述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较低,仅为成人的1%~2%,所以极易出现黄疸。

当饥饿、缺氧、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时,更易出现黄

疸或使原有黄疽加重。

二、病因

(1)感染性:①新生儿肝炎:大多数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出生时通过产道被感染,以巨细胞病

毒、乙型肝炎病毒为常见;②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由于细菌的毒素作用于红细胞,加速红细胞破坏、

损伤肝脏细胞,使肝脏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黄疽加重。

(2)非感染性:①新生儿溶血:ABO系统和Rh系统血型不合最为常见;②胆道闭锁:

肝肠循环受阻,胆红素排泄不畅,血清含量增高;③胎粪延迟排出;④母乳性黄疽:发生率0.5%~2%;⑤遗

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等;⑥药物性黄疸:如维生

素K3、K4、樟脑丸等;⑦其他:如低血糖、酸中毒、缺氧、体内出血和失水等原因可加重黄疸。

三、临床表现

1.新生儿肝炎一般黄疸于生后2~3周出现,并逐渐加重伴拒食、体重不增、大便色

浅,尿色深黄,肝(脾)肿大。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伴肝功能异常。

2.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由于细菌毒素作用,加快红细胞破坏、损坏肝细胞所致。

黄疸于一周内出现,或黄疸退而复出并进行性加重,并伴全身中毒症状,有感染病灶,以脐

炎、皮肤脓疱疮引起最多见。早期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或两者均高;晚期则以结合胆

2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正文

红素增高为主。

3.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

进入胎儿血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致使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ABO系统

和Rh系统血型不合引起者最多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1)ABO血型不合:母亲多为O型,新生儿A型或B型多见。母亲为AB型或婴儿为

0型均不发生。常因O型血母亲孕前接触过A或B型血,产生相应的抗体,妊娠时经胎盘进

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故ABO溶血可有50%第一胎发生。

(2)Rh血型不合:Rh血型有六种抗原(C、c、D、d、E、e),具有D抗原者为阳性,汉族人99.66%Rh

阳性。主要发生在Rh阴性孕妇,Rh阳性胎儿,一般不会发生在母亲未输过血的第一胎,症状随胎次增重。

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Rh溶血病症状较重,ABO溶血病病情较轻。主要表现有:①胎儿水肿;

②黄疸;常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血清胆红素浓度迅速增加;③贫血:ABO血型不合者

血红蛋白多正常。严重贫血见于Rh血型不合,由于骨髓外造血活跃,出现肝脾肿大,严重者发生贫血性心力

衰竭④胆红素脑病。

4.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较牛奶明显增高,使肠道中未结合胆红素的产生及

吸收增加所致。一般于母乳喂养后4~5天出现黄疸,持续升高,2~3周

达高峰1~4个月逐渐消退。患儿一般状态良好,停喂母乳2~4天黄疸明显下降,若不下降

应排除此病因。若再继续喂母乳黄疸不再下降或又上升,最终延迟消退。

5.先天性胆道闭锁黄疸生后1~3周出现,并逐渐加重,皮肤呈黄绿色,肝脏进行性

增大,质硬、光滑,粪便呈灰白色(陶土色)。以结合性胆红素增加为主,肝功能异常,B超检查可协助诊断。

如不及时治疗3~4个月后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并发症:胆红素脑病表现当血清胆红素>342μmol/L(20mg/dl)可因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

脊液屏障,使大脑神经核黄染、变性坏死,以大脑基底核、下丘脑和第四脑室底部最明显,引起胆红素脑病,

或称核黄疸。患儿出现精神反应差,食欲不振,拒乳,以后出现笑叫、凝视、角弓反张甚至抽搐等症状。临

床上分为4期:①警告期:嗜睡、脑性尖

叫、吸吮力弱、肌张力低下,时限约12~36小时;②痉挛期:双眼凝视、-抽搐、角弓反张、呼吸节律不整,

时限约12~36小时或死亡;③恢复期:抽搐减少至消失,可正常吃奶;④后遗症期:多在生后2个月左右,

出现手足徐动,耳聋,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智力落后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遗症。

3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正文

病理性黄疸特点(高胆红素血症)(小先生:生理性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可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与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以前者多见。

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视为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

2.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2μmol/L,早产儿﹥256.2μmol/L;

3.黄疸进展快:每日上升>85μmol/L(5mg/dl);

4.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退而复现: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5.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四、辅助检查(图片)

1.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05.2μmol/L(12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浓度>34μmol/L

(2mg/dl)。

2.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及抗人球蛋白试验可鉴别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测定。

4.溶血的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增高,并以未结合胆

红素增高为主。并对母婴血型进行测定,检查有无ABO或Rh血型不合。

五、治疗原则

1.祛除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降低血清胆红素:尽早喂养,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壁对胆红素的

吸收。必要时应用蓝光疗法,适当的输入人体血浆和白蛋白,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3.保护肝脏:预防和控制病毒、细菌感染,避免使用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的药物。

4.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六、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2.知识缺乏(家长)缺乏黄疸护理的有关知识。

七、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

(1)观察皮肤颜色:根据皮肤黄染的部位、范围和深度,估计血清胆红素增高的程度,判断其转归。

当血清胆红素达到85.5~119.7μmol/L(5~7mg/dl)时,在自然光线下,可观察到面部皮肤黄染,随着胆

红素浓度的增高,黄疸程度加重,逐步由躯干向四肢发展,当

血清胆红素达307.8μmol/L(18mg/dl)时,躯干呈橘黄色而手足呈黄色,当手足转为橘黄

4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正文

色时,血清胆红素可高达342μmol/L(20mg/dl)以上。此时,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2)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肌张

力的变化,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如患儿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

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3)观察排泄情况: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如有胎粪延迟排出,应给予灌肠处理。

2.保暖体温维持在36~37℃,低体温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

3.尽早喂养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同时,有利于肠道建立正常菌群,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

环,减轻肝脏负担。应耐心、细致喂养患儿,少量多次,保证患儿营养及热量摄入的需要。

4.处理感染灶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如有脓性分泌物,可用3%过氧化氢清洗局部后,涂以

2%碘酊,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5.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并做好相应的护理。(视频)

6.遵医嘱用药

(1)给予白蛋白和肝酶诱导剂。以利于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2)合理安排补液计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

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进入脑组织。

八、健康指导

讲解黄疸病因及临床表现,使家长了解病情的转归,取得家长的配合。既往有新生儿溶血症流产

或死胎的孕妇,应讲解产前检查和胎儿宫内治疗的重要性,防止新生儿出生时溶血

症的发生。胆红素脑病后遗症,应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指导。母乳性黄疸的患儿,母乳喂养可暂停1~4天,或

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红细胞G-6-PD缺陷者,

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疾病有:感染性:新生儿肝炎、败血症,非感染性:新生儿溶血、先

天性胆道闭锁及母乳性黄疸等。病理性黄疸特点:早、重、快、久、高;血清胆红素>342μmol/L(20mg/dl)

引起胆红素脑病,或称核黄疸。

【案例分析】(讨论)

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05.2μmol/L(12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浓度>34μmol

/L(2mg/dl)时可发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根据案例中小儿临床表现如黄疸出现时间2周末黄疸加深,粪便

色变浅,拒食及相应辅助检查考虑引发黄疸可能的疾病为新生儿肝炎。

5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正文

【护考模拟】(学生抢答并解答)

()1.足月新生儿,第一胎,男婴,出生后第三天,母乳喂养,出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皮肤黄染渐加重。查:

血红蛋白12g/L,母血型O型,子血型B型。该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胆道闭锁B.新生儿生理性黄疸C.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症D.母乳性黄疸E.

新生儿败血症

()2.对上题中患儿护理措施不包括

A.给予光照疗法B.输血浆C.保暖D.停止母乳喂养E.给予苯巴比妥

()3.一新生儿发生败血症,后出现嗜睡、尖声哭,肌张力下降,胆红素上升至386umol/L,该患儿可能发生了

A.低血糖B.颅内出血C.胆红素脑病D.呼吸衰竭

E.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4.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不包括

A.病毒感染B.细菌感染C.血型不合D.母乳性黄疸E.新生儿脱水热

()5.患儿女,生后7天,近日来,巩膜、皮肤黄染明显,来医院就诊。查体:T36.8℃、

P132次/分、R24次/分,精神、食欲及大小便均正常。其黄疽可能是

A.病理性黄疽B.生理性黄疽C.胆道闭锁D.新生儿脐炎E.新生儿败血症

【课后作业】

请为病理性黄疸患儿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预习下一节内容。

6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8:31: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123021487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婴儿黄疸.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婴儿黄疸.pdf

上一篇:结婚典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婴儿黄疸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