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如何预防病毒

更新时间:2023-03-05 15:13:23 阅读: 评论:0

咳嗽忌口-烧麦皮的做法

如何预防病毒
2023年3月5日发(作者:碰一碰儿歌)

1

怎样预防传染病

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形

成的传播链。为此,要切实做到: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宣传资料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

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

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

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

物等途径传播

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

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

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

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

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1、流脑的预防

疾病预防宣传资料

2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

春季流行。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

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暴发型

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

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

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

情。

流脑有以下并发症:脑及其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可引起第Ⅱ、Ⅲ、Ⅶ及Ⅷ

对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等。脑室间孔或蛛网

膜下腔粘连可发生脑积水,后者又导致智能障碍、癫痫等.经脑膜间的桥静脉发

生栓塞性静脉炎后可形成硬膜下积水,多见于1—2岁的幼儿。当及时和适当的

治疗效果不满意,恢复期出现抽搐,喷射性呕吐,特别伴有定位体征,颅内压持

续升高,以及发热等即应想到硬膜下积水的可能。化脓性迁延性病变有结合膜炎、

全眼炎、中耳炎、关节炎、肺炎、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睾丸炎等.

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

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脑膜炎双球菌具有怕热、怕冷、厌氧的弱点,

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居室内的温度要在18℃—20℃,湿度在50%

—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和地

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让孩子多增加户外活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最为适

宜,以提高小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在流脑

好发季节,室内还可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

2.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能力。注意在流行期内,与流脑病例密切接触的

人员均应接种疫苗.目前我国市场上供应的A+C群双价多糖疫苗,能有效诱导出

抗体,免疫年龄在两岁以上的人群,次年不需要加强,3—5年后需加强接种。

3.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在流脑流行季节,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

发热、乏力、咽喉痛等症状的病人,应提高警惕。若病人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头

3

痛、喷射呕吐等,应立即送医院检查,确诊者应隔离治疗。病人污染的环境、用品

等要严格消毒,以防扩散。

4.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要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

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5。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初春时节,尽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

流脑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五项

●加强疾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并及早就近住院医

治病人。

●对病人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预防性服药.

●若流脑流行出现在过去未实施疫苗免疫或注射疫苗较少的地方,可对15岁

以下未免疫的儿童应急接种疫苗。

●一旦发生流脑流行,应劝阻大型集会、串门访友或探视病人,不带儿童去

公共场所.

●及时组织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如疫情发生在学校等人群集聚场所,要做

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保持通风.

2、水痘的预防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

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

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婴

幼儿多见,集体儿童亦为易感人群,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等容易发生局部暴

发流行。

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4—21天,多为15一17天.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0%会

传染发病,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2日后,躯

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水痘病毒可波及

多脏器,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

4

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

带状疱疹。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

染病交叉感染。

2.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

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

4.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

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

水痘的有效手段。

3、麻疹、风疹的预防

麻疹(以6个月至5岁小孩为主要发病群),麻疹俗称“疹子”、“痧子”,是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麻疹传染性非常强,病

毒随飞沫排出直接感染,间接传播很少。但患过麻疹后可获得免疫力.

发病症状:麻疹潜伏期为10—14天,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

起发热,咳嗽、流涕、畏光流泪、眼睑浮肿。出疹期:于第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

持续3-5天.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

体温高达40℃,精神萎靡、嗜睡;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

下降,约1—2日降至正常。皮疹1—2周退净。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肺炎、喉炎、

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风疹(此病多见于1—5岁儿童),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冬春两季是多发季节,其传染性强,在幼儿园及小学可成批儿童

患病。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由患者的口、鼻、眼的分泌物直接传染。

发病症状: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症状有低热或

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和眼发红等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在发热1—2

天后出现皮疹,24小时蔓延全身。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

5

尖样红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

上升,患者饮食如常.风疹并发症很少,一旦发生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脑

膜脑炎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治疗.

防治措施:因两种病都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防止传播.

麻、风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4、腮腺炎的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

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对两至十五岁的儿童威胁严重,常在幼儿园和学校

中流行.

腮腺炎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少数也可以通过被患

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起病较急.该病潜伏期一般为十六

至十八天,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以耳垂为中心,

向前、后、下扩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并有轻

度触痛,局部皮肤肿胀发亮,表面发热,但不发红,不会化脓,张嘴、吞咽和吃

东西时疼痛,吃酸性食物时局部更疼。一般是一侧腮腺先肿,一至四天后另一侧

相继肿胀,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因受累而肿大。严重的还可见到下颌部、

颈部甚至胸部前肿胀,这是由于舌下腺、颌下腺也受累的缘故.患儿常有畏寒、发

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严重者伴有发冷、恶心、呕吐、嗜

睡、颈部发硬、昏迷或抽筋等。肿胀在三至四天可达高峰,再持续四至五天后逐

渐消退,六至七天后体温逐渐下降,经治疗,症状十天左右即可消失,并获得终

身免疫。

腮腺炎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发现应用潘生丁、病毒唑,

疗效显著。中药可用紫金锭醋调局部外敷。

一旦发现孩子得了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煮沸或

暴晒消毒,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病人要注意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不给过

硬、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物,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排出,要注意口腔卫生,防

止继发性感染。如体温过高,可给予适量退热药,如出现并发症可用抗菌素和磺

6

胺类药物对症治疗.

预防腮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要在冬春季节注意孩子的营养、保暖,加强耐

寒锻炼。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也能起到预防作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对

流行性腮腺炎没有预防效果,应加以留意。发病后可口服板兰根冲剂,并常用淡

盐水漱口、冲鼻。腮腺炎流行期间,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传染

源.

5、流行性感冒预防

流行性感冒(ing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该病潜伏期短,一般1~3日,最短数

小时,最长4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临床症状为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呼吸

道症状较轻.显著头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部分病人有鼻阻、流

涕、干咳等.查体可见急性热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及咽部充血。肺部可闻及干

罗音。发热多于1~2日内达高峰,3~4日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但上呼

吸道症状常持续1~2周后才逐渐消失,体力恢复亦较慢。流感病毒分甲、乙、丙

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若人群对变异

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暴发流行,迄今世界已发生过五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小流

行,造成数十亿人发病,数千万人死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建设.

如何预防流感呢?

1、常洗手。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所以你应经常洗

手。

2、小心封闭的空间。空气不好的办公室、教室等是很容易传染上感冒的地

方。因此我们应该做到每天让办公室教室等人多的空间多通风.也可以用淡盐水

使你的鼻子经常保持湿润。

3、大量喝水。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你身上冲走,并防止脱水症的发生,而

脱水症则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

4、不要总揉你的鼻子.揉鼻子容易把手上的病毒直接揉在你身上这个最易被

传染上的地方。

7

5、别老坐着不活动。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

舞,都可以极大地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6、多吃维生素E和C。维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

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当中,所以那些不爱吃肉、吃油的人摄入得少。他们

需要补充一些维生素E类的食品。维生素C有减轻感冒症状及程度的作用,所以

可以口服一些,但别过量。

7、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

门戴口罩。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可用紫外线灯消毒,物理药片消毒或用熬醋熏蒸

的办法预防流感,也可用中药预防,如口服板兰根等,据认为有一定效果,也有的

吃点大蒜、喝点姜汤,也可能有预防作用.

8、流感病毒侵入机体以后是否引起发病,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营

养不良和过度劳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

的侵袭,因此平时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要有充足的睡眠,这是预防

流感的基础措施。

9、一旦发生流感,主要是加强护理(发病后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

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如发热、头痛时给予阿司匹林等解

热镇痛药),防止出现并发症。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教室、宿舍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定

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建议各班指派专

人负责教室及宿舍的开窗通风.学校也会有计划的实施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

等空气消毒措施。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

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

段。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

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

8

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

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

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

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

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

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

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

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

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

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

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

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

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

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7、切莫讳疾忌医.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

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

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流感卫生常识宣传资料

专家解析

人们运用免疫学的原理,将相应的生物制品(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

接种于易感者机体,使其发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抵抗力,提高人

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的目的,这样的人工免疫方法称之为预

9

防接种。

预防接种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四种:

(1)皮上划痕;

(2)注射,包括皮下、皮内、肌肉注射;

(3)口服;

(4)喷雾吸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

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预防针”就是注射用疫苗。打预防针是一种预防由某些病原微生物而感染

的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人类利用各种疫苗最大限度地控制疾病的传播,如牛痘疫

苗出现后,天花病毒便基本被消灭了。

不可不知

不同的预防针,打的地方也就不同,常见的多数打在胳膊上,也有例外打在

屁股上和头上的。

不可不会

2007年12月29日,卫生部印发了关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

通知:为贯彻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

规划”的精神,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规范和指导各地科学实施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制订本方案,自2008年

开始施行.

你会量体温吗?

专家解析

一般成年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7。C,因测量的部位、方法不同而有差异。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C,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0。4.C,直肠温度又比口

10

腔温度高0.3~0.5。C.

人体温度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体温高于

41。C或低于25。C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

危害生命。对病人检查体温及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

不可不知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

过1。C.生理状态下,早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

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C

为低热,38~39。C为中度发热,39~40。C为高热,40。C以上为超高热。

不可不会

测量体温常用特制的汞温度计,也可用热电偶、热敏电阻温度计和温度图仪

等。体温计也叫体温表,是测量人体温用的温度计,通常是在很细的玻璃管里装

上水银制成,人用的体温计有口表和肛表两种,口表放在舌下或腋下测量,肛表

插进肛门内测量。

1.身体各部分的温度并不一样。

深部温度人体深部温度是相对稳定而又均匀的。但是,由于代谢水平不同,

各个内脏器官的温度也略有差异。肝脏温度最高可达38℃。脑产热量较多,温

度也接近38℃。肾脏、胰腺及十二指肠等处的温度略低些.由于血液不断循环,

会使深部各器官的温度趋于一致。因此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血液温度,它可代表

身体内部器官温度的平均值.

体表温度要低于深部温度,而且由里及表存在着明显的温度梯度。体表具有

一定的厚度,在体温调节中可起隔热层作用,通过它维持着深部体温的相对稳定.

皮肤表面机体各部位的皮肤温相差很大。在环境温度为23℃时测定,额部

的皮肤温为33~34℃,躯干为32℃,手为30℃,足为27℃。

2.体温的生理变异

昼夜节律人类体温具有昼夜周期性.一天当中的体温,清晨2~6时最低,黎明

后开始上升,整个白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下午6时达一日的高峰。这种节律

的产生是内源性的,受昼夜节律起搏点(也称生物钟)的控制。

性别差异女子的平均体温高于男子约0。3℃。除性别差异外,女子体温

11

还有月经律的特性.成年女子体温水平随着月经周期发生波动.测定基础体温(早

晨醒来,未起床测口腔温)发现,月经前体温较高,月经来潮的同时,体温约下

降0。2~0。3℃,到排卵时体温又降低0.2℃,此后突然升高。临床上,可通过连

续测定基础体温,以检验受试者有无排卵及排卵日期.

年龄差异新生婴儿和幼儿的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育完善,应加强护理保

温。老年人代谢活动减弱,体温较青壮年为低,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代偿能力下降,

不能耐受激烈变化的刺激,要及时注意保温和散热。

体力活动与情绪肌肉活动使产热量明显增高,导致体温上升.精神紧张和情绪

激动也可使体温升高。

不可不做

1.在家里备好体温表,随时可用。

2.在启动应急预案后必要时,接受学校进行体温监测(“晨检”、“午检”)。

为什么要隔离病人?

专家解析

隔离为避免传染病病人传染他人,而将病人与其他人隔开的措施。一般根据

各种疾病传染性的大小和传播途径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

不可不知

对于传染性极强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等,采取严格隔离。

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等,采取呼吸道隔离。

对于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采取消化道隔离或床边隔离。

对于接触传播的疾病如皮肤炭疽,采取接触隔离。

对于昆虫传播的疾病如疟疾等,采取虫媒隔离等.

不可不会

隔离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该种传染病的最长传染期而定。原则上是以病人没有

传染性不能再传染他人为度。

除传染病病人外,传染病病人的接触者也应隔离观察,称为留验。

留验期间如接触者发病则应立即隔离、治疗。

12

若接触者未发病,观察期满即可解除隔离。

观察期应按该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计算。

不可不做

对隔离观察的人员不可以歧视,相反,应当给予更多的关爱.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专家解析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

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因为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

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

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有发热症状。

麻疹的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

肤出现斑丘疹。

水痘患者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

痂皮。

风疹的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流脑

的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

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

肺结核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

困难等。

不可不知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

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

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13

不可不会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

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

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

不要滥用抗生素。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

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不可不做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环境清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抗病能力。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如何预防消化道传染病?

专家解析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等)传播的,是属

于病从口入的疾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排出病人或携带者体外,经过生活接触污染

了手、水、食品和食具吃入体内而感染。

不可不知

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

症)、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阿米巴痢疾、各种肠道病毒感染,细菌性

食物中毒以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等。

不可不会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原则是:

1.隔离病人和疑似患者直到无传染性为止.接触者应留检一定时限。凡疑似

病人的餐具、茶具、生活用品要分开使用和保管.在集体单位中的疑似病人也要

14

做到宿舍分开、厕所专用、饮食隔离.炊事员、保育员每年定期检查身体,当查

出病人(如患肝炎或痢疾等)或疑似病人时,要调离工作岗位,待痊愈后方可恢

复原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

瓜果要洗烫.对不洁变质腐败食品禁止上市.搞好灭蛆、灭蝇、灭蟑螂、灭鼠工作.

加强水源管理.设立无害化厕所,病人的排泄物消毒后方可倒入厕所,污染的衣物、

便器也应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如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伤寒、副伤寒疫苗等)。也可对相应疾病进行丙种球蛋白注射(如预防甲型肝炎时)

或以中草药(如大蒜、金银花、野菊花等服用以防止细菌性痢疾)来防止流行。

不可不做

对法定传染病(如霍乱、甲型H1N1流感、痢疾、伤寒、肝炎等)一经明确

诊断,即应立即上报防疫部门。

如何预防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

专家解析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简称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HIV)引起的传染病。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病毒

存在于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急性期病人

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病毒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

不可不知

传播途径:

①母婴垂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

后感染,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

③医源性传播: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

可传播.

④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

15

茶杯和碗筷),均有受感染的可能,病毒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⑤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可传染。

不可不会

预防措施: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

不可不做

对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要严格筛选献血员,

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还要加强对病人的治疗.

如何预防接触性传染病?

专家解析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

潜伏期约为5~12日。通常侵犯双眼。多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多为急性发病,

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

入慢性期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睛容易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

痕.但在慢性病程中,于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时视力减退。晚期

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

响视力,甚至失明。

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

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本病全年均可

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

不可不知

沙眼衣原体常附在病人眼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此分泌物接触的情况,均可造

成沙眼传播感染的机会。

“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

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常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广

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

不可不会

16

预防的方法是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晒干;托

儿所、学校、集体单位应分盆、分巾或流水洗脸,对沙眼和“红眼病”应积极治

疗。

不可不做

加强理发室、浴室、旅馆等服务行业的卫生管理,严格毛巾、脸盆等消毒制

度,并注意水源清洁。

如何预防虫媒传染病?

专家解析

虫媒传染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

炎、鼠疫、莱姆病、疟疾、登革热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与鼠传疾

病构成了媒介生物性疾病(习惯上均称虫媒传染病)。

这类传染病在我国每年传染病总发病病例中约占5%~10%,但它的病死人数则

占传染病总死亡人数的30%~40%.常见的病媒昆虫有蚊子、苍蝇、蟑螂、臭虫、

虱子、跳蚤、蚂蚁等,此外还包括蠓、蚋、虻、白蛉等。不同虫媒传染病的传染

源和传播媒介是不尽相同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是

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它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多在夏秋季流行,病原体为乙脑病毒,经蚊虫传播。乙脑的主要传染源为猪。

不可不知

195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

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一些的时间内,完成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的任务。

渐渐的,麻雀被平反,由臭虫代替。之后,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臭虫又被蟑螂

取代。因此现如今的“四害”应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目前,全世界发现病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等病源252种,四害可以

携带114种,所以控制四害是灭病的重要环节。

老鼠能传播30多种疾病,鼠疫对人类威胁很大,世界曾发生三次大流行,6世

纪发生第一次大流行,东罗马帝国死亡一半人口.1350年发生第二次大流行,欧

洲死亡2500多万人。18世纪发生第三次大流行,欧洲死亡1500万人,占当时

17

人口的四分之一,以后传到亚洲又死亡4000多万人,占疫区人口三分之一。现

在我国多数省市都有发病。鼠传伤寒发病面也在扩大。

苍蝇能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炭疽、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

囊虫病、蛔虫病等几十种疾病。

蚊子能传播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等疾病。

蟑螂能携带痢疾、沙门氏菌、肝炎、蛔虫等40多种病菌病毒寄生虫.我们消

灭四害,减少发病,就保护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经过数十年的除四害工作,大多

数以四害为传媒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许多曾经肆虐横行,给人民生活造成

严重危害的传染病如霍乱、鼠疫以及疟疾、丝虫病、流行性脑炎、登革热等,有

些达到消灭或基本消灭,有些则降到很低水平,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大幅度地下

降,尤其在城市,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改变。人们的期望寿命延长。

不可不会

苍蝇对人类的危害:苍蝇身上带着无数的细菌、病毒,可传播的疾病多达几

十种。其中常见的有:痢疾、甲型肝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沙眼、小儿麻

痹症、蛔虫、霍乱等。

蚊子对人类的危害:它能传播疟疾、乙型脑炎、丝虫病、登革热、黄热病等

疾病。

老鼠对人类的危害:偷吃粮食,传播疾病,还会破坏农田的环境。

蟑螂对人类的危害:咬烂食物,损坏原料,污染食品,传播痢疾、伤寒、小

儿麻痹症、腺病毒、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此外,还能使食物霉变产生致癌的黄曲

霉素。

不可不做

灭四害是进入国家卫生城市的“入场券"。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

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这种观念要求人

与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高度和谐.

流感卫生常识宣传资料

18

1.为什么在流行期间不串门、不扎堆?

专家解析

传染病的一个特点是可在人群间传播。甲型流感疫情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

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当空气中的病毒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容易致病,特别

在通风差、空间小、人较多的地方。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串门、不扎堆就阻断了

传播的途径,无疑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方法。

不可不知

这次甲型流感疫情在发源地墨西哥的“凶狠”程度远超其他地区,尤其是他

的邻国美国。根据2009年5月1日的疫情统计资料,在墨西哥各州,疑似病例

2500例、确认病例312例,死亡176例;而在美国已确认的甲型流感的病例为109

例,死亡1例。同为甲型流感,但死亡率在两国为什么相差如此大?

墨西哥发生高死亡率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穷人不能放弃工作或无钱看病。在甲

型H1N1流感暴发的集中地区,出现流感症状的病人常常被庸医当作一般感冒治

疗.一些民众干脆在医院外面甚至道路旁住宿;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也注定了甲

型流感在两个国家流行的表现、转归不一样。墨西哥气候多样,从热带沙漠气候

到热带雨林气候均有分布,独特而多变的气候条件是促进流感发生的必然条件;

墨西哥存在着人、猪和家禽共处的情况,也是新病毒暴发的热点地区。

在过去十年里,全世界繁荣的活禽贸易使得超过15亿活禽出口美国,这就

使得源于鸡只身上的病毒有可能出口到墨西哥,并可能转移到猪身上,然后影响

到人体;在墨西哥出现甲型H1N1病毒极具致命性,而且传播的时间比在美国的

时间要更长,当传到美国的时候,其危险性已经减少了不少,提示该病毒在人与

人之间进行传播时,它的毒性就有转弱,很容易感染但危险性却在减弱,故美国

病人的症状似乎较“温和”,即使那例死亡病例也是来自墨西哥的婴儿.

不可不会

对传染病来说,早期诊断、早期报告、早期隔离、早期治疗对控制传染病的

流行和降低病人的病死率是非常重要的.

不可不做

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医疗保障制度、应急预警惕干预机制、国民的整体健

康状况和自我保健意识是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

19

2.为什么要避免直接接触生猪或前往养猪场?

专家解析

科学家于1930年从一头致病猪体内检测并分离出第一例典型“猪流感"病

毒。由于流感病毒具有跨物种传播的特性,因此猪群也会感染“禽流感”和人类

的季节性流感,如甲型H3N2“猪流感”病毒最初就是由人类传染至猪群的。同

理,流感病毒的跨物种性也会使人类感染“猪流感”病毒,其症状与普通流行性

感冒类似,会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浑身无力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但严重程

度却有天壤之别,有些病人无任何不适,有些则足以致死。症状轻微的病人常被

误诊为季节性感冒.

不可不知

流感病毒在猪群中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无症状携带病毒的猪也可传播.

在温带地区,猪间疫情全年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发病较多。许多国家常规给猪

群接种疫苗来预防“猪流感”。像感染“猪流感”病毒一样,猪也能感染“禽流

感”病毒和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一般来说,“猪流感”病毒存在种属特异性,只感

染猪,但有时确实能引起人类发病。早在1975年,科学家从北美洲一个13岁病

儿体内分离到H1N1型病毒,后该病儿死于致命性肺炎。

不可不会

这次美国和墨西哥A型流感病毒的主要攻击人群,年龄集中在25~45岁之

间。而且疫情在多个社区暴发,尤其以青壮年为主要发病人群,这与人感染“禽

流感”非常相似。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全世界有数百万只家禽和野鸟感染

了H5N1“禽流感"病毒,而通过养殖场、田间、森林、实验室等,这些动物与人

类接触的机会至少有数百万次,但几年来人感染病例只有300多个.到目前为止,

尚未发现养殖人员和兽医人员感染“禽流感"案例,这说明暴露人群中只有少数

人对“禽流感”病毒易感,但人类对甲型H1N1流感普遍易感。

不可不做

为确保安全和健康,儿童和青少年要避免直接接触生猪或前往养猪场.

3.外出饮食要注意什么?

20

专家解析

外出因为流动性大,接触面广,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加上路途疲劳,水土

不服,机体抵抗力降低,很容易生病。此时的食品的种类、来源、性质、作用、

含量等因素都影响着食品的安全性。因此预防食源性疾病,保护食用者健康,外

出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

不可不知

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按来源分四类:

①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受到污染.一般也包括生

物性有害因素(如细菌、病毒等).

②食品添加剂有害。

③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

④食品加工、储藏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不可不会

1.保持手的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吃东西前要洗手。

2.不喝生水;生吃的瓜果要洗干净削皮。

3.尽量自己带餐具吃饭,不吃摊点上的凉拌菜和生海鲜.

4.不吃苍蝇、蟑螂叮咬过的食物。

5.不吃病人吃过的食物;接触过病人要彻底洗手。

6.提倡用公筷,最好实行分餐制.

7.坚决不吃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8.发现苍蝇、蟑螂等害虫,要及时消灭。

不可不做

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

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无毒、无害”是指正常人在食用情

况下摄入可食状态的食品,不会造成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放射性因素3

类有害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供有益健康的食品,必须在清洁环境中,由身体健康的食品从业人员

加工食品,防止因微生物污染食品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

21

4.什么样情况需要紧急医疗救助?

专家解析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严重程度各有不同,其临床后果也有差异,可以从

轻微到死亡.在2005~2009年1月间,美国发现12起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

例,未出现死亡病例。目前研究显示达菲(奥司他韦)和扎那米伟等药物对甲型

H1N1病毒有良好治疗作用,因此对感染病人尽早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和积极

的综合对症支持治疗,大多数病人是能治愈的.

抗病毒药物可使病情减轻,病程缩短,亦可防止严重的流感并发症.发病初

48小时是最佳抗病毒治疗期,效果好。如过病人出现继发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

素。对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人最好就地隔离治疗,在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同

时,给予综合对症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多饮水。

不可不知

预后可能与感染的病毒亚型以及宿主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次墨西哥流行

中,部分病人突然高热,病情来势凶猛,迅速进展,甚至继发严重肺炎,出现呼

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继之多器官损伤和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不可不会

达菲和扎那米韦都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抑制成熟的流感病毒脱离宿主

细胞,从而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播散以治疗流行性感冒。达菲对甲型H1N1

流感病毒可能有抑制作用,剂量每天2次,每次75mg,疗程5天。儿童慎用!

不可不做

对于儿童,需要紧急医疗救助的迹象包括:

①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②皮肤呈青紫色

③不饮用充足的流质

④睡不醒或反应迟钝

⑤孩子变得急躁,以致不让人抱

⑥类流感症状有所改善,但又复发,且伴随发热和剧烈咳嗽

⑦发热,伴随出疹

对于成人,需要紧急医疗救助的迹象包括:

22

①呼吸困难或短促

②胸部或腹部疼痛或有压迫感

③突然头晕

④意识错乱

⑤严重或持续呕吐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5:13: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0004031471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如何预防病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如何预防病毒.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