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编号370284的乡⼟记忆|胶南县地名志(28)⾃然地理实体名称①
巨洋河
位于薛家庄乡及王台镇境内。源出薛家庄乡⽯灰⼭南麓,流经⽯灰窑(村)称⽯灰窑河,流经灰村称灰村河,流经王台(村)
西称王台西河,⼊胶州境称董城河,东北流经漕汶,称漕汶河,⾄五河头东⼊胶州湾。属季节河,全长25公⾥,河床宽
约70⽶,流城⾯积125平⽅公⾥。河上建桥6座,电灌站3处,上游建⽔库14座,塘坝40座,建拦河闸⼀处,共可灌溉⼟
地2万余亩。
清乾隆版《胶州志·⼭川》载:“朱阳河,治南,出莱疃岭、沙沟、薛家店,过朱阳桥东北⼊海”。民国版《增修胶志·⼭
川》载:“巨洋⽔,刘志之朱阳河也,或⼜作珠洋。王克掞⽈:‘皆巨洋之讹⽿’”。“《齐乘》以南阳⽔⼊建德⽔,谓之巨洋。
洋阳相混已久。前洋⽔本名柜艾,此⼜讹“巨洋’为“朱阳欤?”
甜⽔河
位于海青乡境内。发源于海青乡⼤缀⾻⼭东麓,纵贯海青乡全境,于⼤陈村东⼊⼤场镇,与丰产河汇流后东南⼊王家滩
湾。全长20公⾥,流域⾯积109.9平⽅公⾥。该河经七⼗年代历次治理,防洪标准达到⼆⼗年⼀遇,可通过洪峰流量
970.24.⽴⽅⽶/秒。
因河⽔味甜,故名甜⽔河。
洋河
洋河,本名洋⽔,⼜名洋洋⽔。其源有⼆:东源出⾼城岘东麓,西源出⾼城岘北麓,⼆源在宝⼭乡宅科(村)东汇流,东北
流⼊胶州市境,⼜于王台镇西柳圈(村)西⼊境,北转东流⾄五河头⼊胶州湾。该河为胶州市与胶南县界河。全长45.9公
⾥,胶南县境属段总长19.5公⾥,河床平均宽50⽶,流域⾯积254平⽅公⾥,其中胶南县境内56.84平⽅公⾥。系常年
河,平时⽔深0.4⽶,流速0.12⽶/秒,汛期最⼤流量⾄600⽴⽅⽶/秒。
洋河河道弯曲,⽔量较⼤,上游为⼭地丘陵,地势⾼,因洪⽔冲刷,河床两岸形成⼀⽶左右的陡岸;下游地势平缓,有
⾼约1⽶左右的断续河堤。⼊海⼝处有⼤⽚冲积平地,因海潮⼊侵变为荒芜碱滩。河上游胶州市境内建有中型⽔库(⼭洲
⽔库)⼀座,下游有胶州市所建拦河闸引⽔⼯程⼀⼀处,北柳圈东北建有烟(台)上(海)公路(204国道)洋河⼤桥。
错⽔河
位于县境东北部。源出⼩珠⼭北楚,西北流经薛家庄乡韩家寨、徐村,称韩家寨东河和徐村东河;⼜北经王台镇⽯梁刘、
⽯梁杨、⽥家窑、埠上,称⽯梁河、埠上东河;⼜流经诸岛⽿河(村),称岛⽿河;⼜东⾄五河头⼊胶州湾。系季节河。全长
20公⾥,河床宽约40⽶,流域⾯积约79平⽅公⾥。河上有桥4座,电灌站4处,上游有⼩珠⼭⽔库(中型),有效灌溉⾯积
2.76万亩。
民国版《增修胶志·⼭川》载:“错⽔,《齐乘》云:出⼩珠⼭,东⼊海。……《旧志》谓之⽯梁河即是⽔也。”
胶河
胶河本名胶⽔。《太平寰宇记》云:“⽔⾊如胶”,故名。源出铁橛⼭西北麓,西北流经六汪,胶河两处乡镇,于新胜(村)
北⼊胶州市境,为胶莱河上游。县内属段长约16公⾥,流域⾯积124.63平⽅公⾥(全长约100公⾥,流城⾯积608平⽅公
⾥),河床最宽30⽶,最窄15⽶,汛期最⼤流量692⽴⽅⽶/秒(1962年)。系常年河,沙底,结冰期⼀般60天左右。
胶河系北流⽔,在县境内⽀流较多,河床有上⼤下⼩的特点,上游河岸较陡,下游河道狭窄,历史上常决⼝泛滥。据清
乾隆版《胶州志·⼤事记》记载,从元世祖⾄元25年(1288年)到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86年间,胶河曾发⽣三次⼤⽔
灾。
解放后,党和⼈民政府对胶河进⾏了彻底治理,在上游⽀流修建了墨得⽔、杨家屯、法家庄、柏乡四座百万⽅以上⽔
库,总库容698.7万⽴⽅⽶,设计灌溉⾯积19,000亩,变⽔患为⽔利,在农业⽣产和节制泄洪⽅⾯收到了明显效益。
吉利河
吉利河,旧《诸城县志》称纪⾥河。发源于诸城县(今诸城市)鲁⼭(卤⼭)西南麓千秋岭,于理务关乡后王家庄西北⼊境,南流
吉利河,旧《诸城县志》称纪⾥河。发源于诸城县(今诸城市)鲁⼭(卤⼭)西南麓千秋岭,于理务关乡后王家庄西北⼊境,南流
经理务关、塔⼭、⼤场三处乡镇于⼤场镇河崖(村)南与⽩马河汇流,⾄马家滩南⼊王家滩湾。全长39.85公⾥,河床平均宽
90⽶,流域⾯积约300平⽅公⾥。系常年河,平时流速0.4⽶/秒,流量0.08⽴⽅⽶/秒,⽔深0.1⽶,沙底,结冰期⼀般为60天左右,
汛期⽔深可达2.6⽶,最⼤流速4⽶/秒,⼆⼗年⼀遇洪峰流量为2074.390⽴⽅⽶/秒。
1956年以来⼏经治理,河道基本取直,两岸筑堤⾼达3.5⽶。
1971年,在上游今理务关乡北部建成吉利河⽔库(中型),并建成20公⾥的⼲渠⼆条,可灌溉农⽥10万余亩。
丰产河
位于⼤场镇境内。北起韩家洼(村)西北,南流,于马家滩(村)西南汇⼊甜⽔河。全长约7公⾥,河床平均宽12⽶。
该河原名蛤蟆沟,因地处洼地,汛期积涝成灾,蛤蟆孽⽣,故名。1970年进⾏治理,开挖河道,疏导积⽔,以嘉盲取名
丰产河。
风河
风河,俗称⽩猊河,本名风⽔。源出宝⼭乡境内七宝⼭,南流⾄尚庄称尚庄河,⾄铁⼭乡张仓称张仓东河。经王⼽庄称
王⼽庄河,⼜称烟台河。主要⽀流有⼆:⼀是张仓西河,源出六汪镇⾼城岘,于张仓东南汇⼊风河。⼆是漂⽔,源出尹家
⼤⼭东南麓,东流,于胶南镇孟家庄南汇⼊风河。全长31.8公⾥,河床最宽100⽶,平均宽60⽶。⼲、⽀流经宝⼭、铁
⼭、隐珠、六汪、张家楼、⼤珠⼭、胶南镇等7处乡镇,⾄⼤哨头(村)东⼤港⼝⼊灵⼭湾。流城⾯积319平⽅公⾥,属季
节河。
该河上游为丘陵地带,中、下游地势平坦,过去两岸多为坡滩,汛期河⽔漫溢,常泛滥成灾。由于海潮顶托和河⽔冲
积,河⼝(⼤港⼝)形成⼤⽚沙滩及沼泽地,旧称柴胡荡。涨潮时海⽔侵⼊可达⼆公⾥(⾄⼤哨头村后),此段过去可⾏⼩船。
为根除⽔患,从1975年开始在全县统-调⽤民⼯,统⼀-规划、施⼯,对河道裁弯取直,彻底治理,从今宝⼭乡尚庄⾄⼊
海⼝24.4公⾥河堤均⽤块⽯护坡,共搬动⼟、沙250万⽴⽅⽶,⽤料⽯22万⽴⽅⽶,⽤劳动⼯⽇450万个。通过治理,新
辟河滩地5,000余亩,营造沿河林带3,000余亩,共植树30余万株。⽬前,河上主要⼈⼯建筑有桥梁6座,扬⽔站两座。该河⽬
前是县城重要⽔源之⼀。1967年在⽀流张仓西河建起铁⼭⽔库(中型),控制灌溉⾯积53,500亩,今为县城和青岛经济技术
开发区重要⽔源。
横河
横河发源于张家楼乡境内,有东西两源:西源出⽯楼⼭东南麓,南流;东源出黄崖前(村)南,南流;两源均流⼊藏南乡陡崖⼦⽔
库。⾃陡崖⼦⽔库⽽下,向西南再转南流⼊泊⾥镇境,流经泊⾥(村)西称泊⾥西河,⼜南流⾄三合村南有⼀⽀流(泊⾥东河)汇
⼊(该⽀流发源于寨⾥乡),然后西南流于西⼩滩(村)东⼊黄海棋⼦湾。全长37公⾥,流域⾯积170平⽅公⾥,河床平均宽约75
⽶,为季节河。主河道上建有河湾、崖下、陡崖⼦(中型)⽔库,⽀流建有后沟⽔库,共建扬⽔站13座,总灌溉⾯积139,600
亩。在不同河段上建有桥梁17座。
清乾隆版《诸城县志·⼭川考》载:“横河东、西两源、……⼊崔家溜海⼝。”
⽩马河
位于县境西部。传说河中有⽩⾊神马,奔匿藏马⼭中,故名⽩马河。河源有⼆:东源出铁橛⼭西北侧,西源出诸城市鲁⼭(卤
⼭)东麓,⼆源在市美乡东茶沟南汇流后,向西南流经市美、⼤村、塔⼭、⼤场四处乡镇,⾄⼤场镇河崖(村)南汇吉利河南流,
于王家滩⼝⼊黄家塘湾。全长44公⾥,其中,县境内河段长24.39公⾥;流域⾯积约265.3平⽅公⾥,其中县境内243.99平⽅公
⾥。沙底,⽔清。河床平均宽120⽶,流速0.12⽶/秒,平均⽔深0.25⽶,汛期⽔位上涨,⽔深可达3⽶,⼀般结冰期60天。主要⼈
⼯建筑有⽩马河桥、塔⼭桥、双墩桥。
潮河
潮河为县境西南部过境河。发源于五莲县,于海青乡东潮河(村)南⼊境,东南流,于海青乡修七园村东分两股进⼊⽇照市。
属段全长7.5公⾥,流域⾯积约13平⽅公⾥,河床平均宽约150⽶,系常年河,枯流量约1⽴⽅⽶/秒。两岸筑有堤坝,建有引河⼯
程两处,可灌溉农⽥22,000亩,沿河建有⽔电站3处,装机总容量260千⽡。
清乾隆版《诸城县志·⼭川考》载:“潮河南条⽔之最⼤者也。”据传,历史上常因海潮顶托,洪⽔泛滥,故名潮河。
曹江⼝
位于寨⾥乡东潘家庄东南3.5公⾥处。原是秋七园河、下村河汇流⼊海处,亦是海溜出⼊⼝。⼝宽约100⽶,两岸全是沙
滩。1975年河道裁弯取直,⼊海⼝北移,原⼊海⼝处只在涨落潮时有海⽔出⼊,已辟为寨⾥养虾场,营造⼤⾯积海防林。
清乾隆版《诸城县志·⼭川考》载:“有港名曹家溜,即龙潭⼝也。”民国版《增修胶志·海疆道⾥图》标注为“曹家⼝”。
⼤港⼝
位于县城东南6.5公⾥处,为风河⼊海⼝。呈喇叭⼝型,原⼝宽约150⽶,⼝内两岸有沙丘,构成⼀狭⼝,宽约100⽶。1975⾄
1976年对河道进⾏治理,加宽⾄170⽶,搬掉内⼝部分沙丘,裁弯取直,两岸⼤堤⽤⽯块护坡。近年来由于上中游建⽔拦河蓄
⽔,使该河流量锐减,平时流量约0.4⽴⽅⽶/秒,最⼩0.1⽴⽅⽶/秒,汛期流速3⽶/秒,流量160⽴⽅⽶/秒,冲沙量1.6公⽄/⽴⽅
⽶。⼝外有四处礁⽯,淡、海⽔汇波,适于鱼类⽣殖,近⼏年因排放⼯业废⽔,鱼蟹数量减少。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六乡建置开⽅图》标注,此地为“柴胡荡⼝”。
据传,清初此处可停靠船舶,⼝岸有堤坝。解放前有张中瑞(⼴城⼈)、丁佐州(松园⼈)等在此开设栈房,有房屋20余间,各地
商船(⽊帆船)来此装卸货物,涨潮时船只可驶⾄今⼤哨头村后。
因是港⼝,⼜⽐北侧的河⼝⼤,故名⼤港⼝。
王家滩⼝
位于胶南县与⽇照市交界处。系⽩马河、甜⽔河⼊海⼝。呈喇叭状,宽约250⽶。因河道上游拦河建⽔库,流量锐减。汛期
⽔速3⽶/秒,流量160⽴⽅⽶/秒,含沙量1.6公⽄/⽴⽅⽶。两岸全是泥沙,⼤潮时⽔深可达2⽶,⼩潮时⽔深约半⽶。此处古时
为繁荣的港⼝,后因泥沙淤积,⽔位下降,不能停靠船只。今滩⼝岸边已辟为养殖场,西南岸有⽇照市盐⽥,⼤⾯积海滩正在开
发中。
据清乾隆版《诸城县志·疆域图·⼭川考》记载,此地古称“宋家⼝”。因⼊海河流泥沙淤积,⽔位下降,出现⼤⾯积海滩,⼝位南
移⾄⽇照市王家滩(村)东南,故称王家滩⼝。
万丈崖
位于红⽯崖镇红⽯崖(村)西南3公⾥、龙泉王家(村)东南1.2公⾥处。系龙泉河⽔冲刷形成的深沟陡崖。⾼约12⽶,长约500
⽶。崖顶西连深埠顶。
因⼟崖陡峭险峻,故名万丈崖。
胶州湾
胶州湾为⼭东东南海域重要海湾。湾⼝介于青岛市团岛⾓与黄岛区薛家岛镇脚⼦⽯(即下庵)之间,⼝宽3.241公⾥,⾯积约
560平⽅公⾥。胶南县属湾域岸线北起王台镇洋河⼝,南⾄红⽯崖镇张⼽庄东,长约20.03公⾥,湾域⾯积约42平⽅公⾥。近
岸处多为淤泥滩及少量沙滩,⾯积约24平⽅公⾥,⽔深1-4⽶,满潮时⼩船能乘潮出⼊。沿岸有龙泉盐场、红⽯崖码头、烟
墩嘴,并有五河头、⼤殷圈、⼩殷圈等渔点。湾内产杂鱼,盛产贝类。有洋河、错⽔河、龙泉河等多条季节河流⼊。
清乾隆版《胶州志·沿⾰》载,后魏时初置胶州,⾄清代为胶州直⾪州,辖⾼密、胶州、即墨。湾在州境,因以得名。⼜民国版
《胶澳志·沿⾰志》载,胶州湾亦名⿇湾,⼀名少海。
杨家洼湾
位于县境南部海域,系⼤陆断裂海⽔侵⼊形成。湾⼝介于⼤嘴与⽜⽯(嘴)之间,宽约2.1公⾥,向东北深⼊约3.5公⾥,⽔域⾯
积2平⽅公⾥。⾃湾⼝向内1.3公⾥处建有拦海⼤坝,长530⽶,坝内部分滩地辟为稻⽥及养虾池。湾⼝处有鸭岛,上有⾼10
⽶灯桩。该岛将湾⼝分为东西两⼝,东⼝宽约1.08公⾥,⽔流湍急,名鸭岛溜,⽔深4-7⽶,泥底,为渔船进出⼝;西⼝宽约0.37公
⾥,⽔深2⽶左右,船只很少出⼊。该湾为正规半⽇型潮汐,潮差3.7-2.7⽶,设有⽊杆灯柱,每年3-7⽉发光。⼤嘴西北距⼤陆
⾥,⽔深2⽶左右,船只很少出⼊。该湾为正规半⽇型潮汐,潮差3.7-2.7⽶,设有⽊杆灯柱,每年3-7⽉发光。⼤嘴西北距⼤陆
岸线0.25公⾥处有⼀礁⽯。
因湾东岸有东、西杨家洼(村),故名杨家洼湾。
唐岛湾
位于灵⼭湾北端,东北距青岛37.8公⾥,南距灵⼭岛13.5公⾥,为⼤陆断裂下陷,海⽔侵⼊形成。该湾东起鱼鸣嘴(⽟明嘴),西
⾄炮台嘴(挡浪坝西侧),⼝向西南,宽约2公⾥,向东北伸⼊约5.4公⾥,⾯积约14平⽅公⾥。沿岸为⼲出泥滩,形成湾中央为⼀
宽约200⽶之狭长⽔域。⽔深3-7.6⽶,泥底。湾内有⽜岛、唐岛、吉岛(今吉岛已与⼤陆相连,为渔轮修造⼚⼚址),西岸建
有积⽶崖港。湾内避风条件良好,潮汐为正规半⽇型,潮差4.1-3.7⽶。该湾有唐岛灯柱、鳌⼦⽯灯柱、鱼鸣嘴灯柱、⽼灵
⽯灯桩、安顾⽯灯桩。
清乾隆版《胶州志·古迹》载:“唐岛,州南九⼗⾥海中,上有饮马池”。“唐太宗征⾼丽曾驻师于此”。湾以岛得名。
积⽶沟湾
位于灵⼭岛北端。湾⼝向西北,⼝宽约300⽶,湾⼝联线⾄湾顶约100⽶,⾯积约0.03平⽅公⾥。两岸为陡⽴岩⽯。满潮时⽔
深3⽶,落潮时露出湾底,潮沟为正规半⽇型,湾底为碎⽯、泥沙,能避东南风,可停靠⼩型渔船10余只。
因⼭上泥⼟被⼭洪裹挟顺⼭沟流⼊此湾,故名积泥沟湾。因当地⽅⾔“泥”读“⽶”,⾳转为积⽶沟湾。
灵⼭湾
位于县境东部海域。湾⼝介于鱼鸣嘴与⼤珠⼭嘴之间,向东南敞开,宽约23.4公⾥,⾯积约107平⽅公⾥。湾内⽔深⼤部为5-
12⽶,泥沙底。湾⼝东南有灵⼭岛作屏障,可避北、西北及西南风。鱼鸣嘴南⽅约0.5公⾥处有⽼灵⽯,⾼3.2⽶,上有灯桩。
湾北部(鱼鸣嘴与朝阳⼭嘴间)⽔深4-10⽶,可避西及北风。潮汐为正规半⽇型,潮差4.1-3.7⽶。湾北侧有唐岛湾,西南有胡
岛湾和渔池湾。湾西部距⼤陆岸线0.35公⾥处有⼀浅⽔点。沿湾岸线多处沙细波缓,可辟为旅游地及海⽔浴场。有⼴阔的
滩涂,宜发展海产养殖业。
因湾⼝外有灵⼭岛,故名灵⼭湾。
《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元代曾称“灵⼭洋”。
胡岛湾
位于⼤珠⼭镇东南、⼤珠⼭东侧。呈半圆形,⼝向东南,宽约1,000⽶,湾⼝联线⾄湾顶长约500⽶,⾯积约0.5平⽅公⾥,湾侧
为岩⽯、丘陵。潮汐为正规半⽇型,涨潮⽔深4⽶,落潮⽔深2⽶。能避风,可停泊帆船和机帆船。沙和岩礁底,有海参、鲍
鱼、⽯花菜等资源。岸上设有⽔产收购站。湾⼝联线中部偏南距⼤陆岸线0.5公⾥处有⼀浅⽔点,北岸尖⾓外有⼀岩礁。
南⼩庄以东陆地向海延伸的岬⾓名胡岛,该湾在胡岛南侧,因⽽得名。
黄家塘湾
位于县境西南海域。湾⼝介于董家⼝嘴与⽇照市殷家台嘴(任家台嘴)之间,系陆地下陷海⽔侵⼊⽽成。⼝向东南,宽约14.4
公⾥,⽔域⾯积约63平⽅公⾥,湾中部⽔深3.2-3.8⽶,正规半⽇型潮沙,潮差3.7-2.7⽶,泥底。湾⼝宽阔,仅在殷家台嘴东北⽅
可避北及西北风。有潮河、⽩马河等多条河流⼊湾。董家⼝嘴西1.8公⾥处有沐官岛,其西及西南⽅3.6公⾥2⽶等深线附
近有⽼母猪栏,5⽶等深线附近有⼤孤⽯、⼆孤⽯等礁⽯。
据传,湾北⼤岚(村)后曾有⼀黄家营(村),该村(⽴村及消失年代⽆考)黄姓依仗权势,将此海域霸为已有,名黄家塘,该湾因此得
名。
棋⼦湾
位于泊⾥镇与⼩场乡之间,系陆地断裂下陷、海⽔侵⼊⽽成。湾⼝介于黄⽯岚嘴与董家⼝嘴之间,向南敞开,宽约7.5公⾥,
湾⼝联线⾄湾顶约8.5公⾥,⾯积约27平⽅公⾥,其中⽔域⾯积12平⽅公⾥。潮汐为正规半⽇型。粉沙质淤泥底,湾北部东
岸为泥沙滩,西岸为沙滩,中间为狭长⽔道,两侧均为盐⽥,横河⾃湾北部注⼊。滩中有⽂蛤、西施⾆⽣殖。
岸为泥沙滩,西岸为沙滩,中间为狭长⽔道,两侧均为盐⽥,横河⾃湾北部注⼊。滩中有⽂蛤、西施⾆⽣殖。
清乾隆版《诸城县志·⼭川考》记载,此湾北部称“崔家溜海⼝”。因湾⼝有岛,俨如棋⼦(两岸盐⽥如棋盘),故名棋⼦湾。
古镇⼝湾
位于寨⾥乡东潘家庄东5公⾥处,为⼤陆断裂海⽔侵⼊⽽成。湾⼝介于⿎楼嘴与西⼭嘴(⼤珠⼭镇后⼩⼝⼦村西)之间,宽约
2.5公⾥,缩⼝圆形,⼝向东南,⽔域⾯积19平⽅公⾥。沿岸为沙滩,泥沙底,⼀般⽔深2-4⽶,属浅⽔湾。潮汐为正规半⽇型,潮
差4.1⾄3.4⽶。避风条件良好,⼝外东岸已建军港,湾⼝⿎楼嘴周围岩礁环绕,船只不宜靠近。西⼭嘴附近距⼤陆岸线0.15
公⾥有两处岩礁。有三条季节河⼊湾。
清乾隆版《诸城县志·疆域图》标为“曹家溜”。同书《⼭川考》云:“海之⾪于县者……有港名曹家溜,即龙潭⼝。……龙潭
⼝可容船百余只也”。因北岸有明洪武年间设⽴的海防要地古镇⼝,故民国时取名为古镇⼝湾。⼜因旧时曾在西岸崔家滩
(村)东泊船,故俗称崔家潞。
鱼池湾
位于⼤珠⼭镇东南、⼤珠⼭东侧。湾⼝向东南,宽约1,000⽶,湾⼝联线⾄湾顶长约600⽶,⾯积约0.6平⽅公⾥,呈半圆形。
两侧为陡⽴岩⽯,⽔深约10⽶,潮汐为正规半⽇型,底为沙和岩不,有海参、鲍鱼、⽯花菜等资源。能避风,可停泊⼩型帆船
和机帆船。
据传,因该湾⽔域⼩,状如池,宜渔,故名鱼池湾。
龙湾
位于县境东南海域、琅琊台东北⽅。湾⼝介于⼤珠⼭嘴与斋堂岛之间,系陆地下陷、海⽔侵⼊形成的较⼤海湾。⼝向东南
敞开,宽12.2公⾥,纵深约5.4公⾥,⽔域⾯积66平⽅公⾥,湾内⽔深5-14⽶,正规半⽇型潮汐,潮差4.1-3.4⽶,泥沙底。沿岸为沙
滩和岩礁。可避偏西及偏北风。⼤珠⼭嘴西⽔深5-11⽶处,是避偏北风的较好锚地。湾北部有古镇⼝湾(崔家潞)。有多条
季节河⼊湾。
海图5324号将该湾注记为“利根湾”。县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反复调查,均⽆⼈知此名称,疑为外来地名,乃请海军北海
舰队航保处帮助查询,航保处呈报海军司令部航保部,函复:“我国所存最早海图是1940年⽇版图,在388号图上注记为‘利根
湾’,1950年美版海图6475号图上英⽂注记,⾳译为‘利根湾’,1953年我国出版1:25万海图1220号图沿⽤了外版海图的名称,
仍称‘利根湾’。”⼜查清乾隆版《诸城县志·⼭川考》中载:“海之⾪于县者⾃宋家⼝为界……⾄琅琊台墩地名名亭⼦栏,⼜北
⼗⾥⾄海王墩,其地有港,名龙湾⼝……龙湾可容船三⼗只。”同书《卷⼀·图》标注此地为“龙湾”。据此,将该湾恢复原名“龙
湾”。
陈家贡湾
位于县境南部沿海、琅琊镇与泊⾥镇之间。湾⼝介于⼩围嘴与⼤嘴之间,系陆地断裂形成。⼝向南,宽约3.8公⾥,⽔域⾯积
8平⽅公⾥,湾内⽔深1.5-4.5⽶,从湾⼝⾄湾顶约5.8公⾥。正规半⽇型潮汐,潮差3.7-2.7⽶。沙底,湾北部东岸为泥滩,西岸
为沙泥滩。1971年在贡⼝(村)北低潮线以内建起拦海⼤坝⼀座,长1,650⽶,⾼4.4⽶。湾内已辟为养虾池,湾西岸贡⼝建有
⼩渔港,⽯砌突堤码头,长50⽶,宽8⽶,低潮⼲出。北端有两条季节河注⼊。
据清乾隆版《诸城县志·⼭川考》记载,湾内有港名陈家⼝,亦称陈家港。《⽂昌杂录》云:“在宋时为⾼丽往来要地。起居
郎杨景略、左司郎中钱勰奉使⾼丽”即从这⾥发洋。明朝因倭寇骚扰,海运冷落。清朝“海氛久靖,帆樯络绎。”附近有陈家
贡(村),故名。
沟南崖湾
位于灵⼭岛东侧。呈椭圆形,⼝向东北,宽约750⽶,湾⼝联线⾄湾顶长约200⽶,⾯积约0.15平⽅公⾥。两侧为陡⽴岩⽯,满
潮时⽔深2⽶,退潮时露出湾底,泥沙碎⽯底,潮汐为正规半⽇型,可避西及西南风。
据传,古时此地曾潮上⼀只很⼤的蛄蝼(海螺),打洞取⾁后,只存空壳,故名蛄蝼空湾。清乾隆抄本《灵⼭卫志·海汛》称此地
为⿎楼圈。解放后⼜以湾西岸有沟南崖(村),改称沟南崖湾。1936年(民国25年)沈鸿烈任青岛市长时,曾在此湾中修建⼀南
北⾛向⼸形海坝,后被海浪冲毁。
琅琊台湾
琅琊台湾
位于县境南部海域。湾⼝介于胡家⼭前嘴与董家⼝嘴之间,向南敞开,宽约10公⾥,纵深2.6公⾥,⽔域⾯积26平⽅公⾥。湾
内⽔深3-5⽶,潮汐为正规半⽇型,潮差3.7-2.7⽶,⼤部为泥底,湾西部为岩底,礁⽯岸带,距岸300⽶内船只不宜靠近。湾内有
⼀突出⼭嘴名⼤嘴,并有⼀岛称鸭岛。⼤嘴东侧为杨家洼湾,西侧为陈家贡湾,湾北部贡⼝西南⽅距⼤陆岸线0.5公⾥处有⼀
礁⽯。因湾东侧有琅琊台,故名。⼜名琅琊湾。
王家滩湾
位于胶南县西南海域黄家塘湾内。湾⼝介于黄⽯岚嘴与⽇照市殷家台嘴(任家台嘴)之间,向东南敞开,长约10.7公⾥,湾⼝
联线⾄湾顶长约3.2公⾥,⾯积约31平⽅公⾥。湾内王家滩⼝系胶南县与⽇照市分界处,⼝东北海域属胶南县,⼝西南海城属
⽇照市。胶南县所属湾域均系沙滩,约6平⽅公⾥,正规半⽇型潮汐,满潮时⽔位可达1-2⽶。有⽩马河、甜⽔河等河流⼊。
滩内有贝类⽣殖。因湾内有王家滩⼝,故名。
龙王溜
位于琅琊镇夏河城(村)东南5公⾥处,系海湾伸向内陆的⼩⽔域。呈西南——东北⾛向,最长约3公⾥,最宽约1公⾥,⾯积约2
平⽅公⾥。有⼀季节河注⼊。有⼀条沙丘从⽔域中间向南延伸,与南岸伸向⽔域的岸⾓构成海溜的进出⼝。⼝宽约30⽶,
两岸有礁⽯。最⼤⽔深3⽶,涨、落潮时流速很⾼。现辟为琅琊镇第三养虾场。
清乾隆版《诸城县志·疆域图》标注,此地外海为“龙湾”,北端流⽔出⼊⼝为龙湾⼝,南端流⽔出⼊⼝为龙湾溜。后因谐⾳,演
变为龙王溜。
⼤湾
位于灵⼭卫镇灵⼭卫(村)南1.3公⾥、灵⼭湾北侧,东邻唐岛湾。呈不规则缩⼝圆形。湾⼝介于炮台嘴与丁家嘴之间,向南
敞开,宽约0.5公⾥,湾⼝联线⾄湾顶约1.1公⾥,⽔域⾯积约0.66平⽅公⾥,湾内中部⽔深2⾄3⽶,底质为泥沙。东西两岸为岩
礁,北岸为沙⼟,岸线长约3.5公⾥。有两条季节河注⼊。潮汐为正规半⽇型,落潮时北部露出湾底。湾西岸建有灵⼭船⼚;
东岸南部建有⼤湾港,设有混凝⼟岸壁码头7座,泊位8个,能停泊300⾄600吨级货船。湾内避风条件良好,可避9级风。据
传,明初张姓多在此泊船,称张家湾,亦称张⼋湾。解放后改称⼤湾。
城⼝⼦湾
位于灵⼭岛西侧、城⼝⼦(村)西100⽶处。湾⼝介于灵⼭岛北端西海岸,尖岗⼦与中段沙嘴之间。岩礁岸,呈不规则弧形。
湾⼝向西北敞开,宽约3公⾥,湾⼝联线⾄湾顶约200⽶,⽔域⾯积约0.95平⽅公⾥,⽔深3⽶,⽯质底。潮汐为正规半⽇型。湾
内有灵⼭岛港,建有突堤式混凝⼟岸壁码头⼀座,码头北侧有阻浪堤围成的渔船港,可容⼩型渔船80余艘,能避8级风。湾外
0.6⾥为灵⼭⽔道主航道,⽔深20⽶,可通航⼤型舰船。因该湾临近城⼝⼦(村),故名城⼝⼦湾。
灵⼭岛
位于胶南县东南黄海中。距⼤陆岸线最近点(⼤珠⼭镇⾥岛南侧)11公⾥,东北——西南⾛向,长5.1公⾥,宽1.43公⾥(最宽3
公⾥),⾯积7.28平⽅公⾥,岸线长约14.3公⾥。属中⽣代,⽩垩纪,岩浆岩。南⾼北低,南多陡坡,北多断崖,东西两⾯多梯⽥。
主峰⾄头顶海拔513.6⽶,耸峙南部;次峰望海楼海拔470.6⽶,雄踞西部;象⿐⼦(⼭)海拔287.9⽶,屹⽴北部,三⼭构成全岛脊
⾻。另有马腚⼭平顶⼭、⽼虎嘴、⼩灵⼭、垭脖⼦、⼤⽪洋沟等实体。该岛沟整纵横、峭壁如削,唯岛西侧沿岸较平缓。
岛上有12个⾃然村,2,296⼈,设有三个村民委员会。该岛经济以渔为主,产巴鱼、鲐鱼、海参、鲍鱼等;农⽥多已退耕还
林。1980年新建1,500⽴⽅⽶蓄⽔池两个,正常年景饮⽤⽔可⾃给。岛上有环岛公路、城⼝⼦港,有导航灯标3处,有班船、
交通船与陆地来往。岛与⼤陆间有灵⼭⽔道。该岛属海防要地,是胶州湾和灵⼭湾的天然屏障。
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川》载:“灵⼭岛,《卫志》:在卫城正南海中……。嵌露刻秀。俨如画屏,屹⽴于巨浸之上。草⾊
⼭光,翠然夺⽬;林⽊茂密,不⽣毒⾍。”《类书》引《名胜志》云:“未⾬⽽云,先⽇⽽曙,若有灵焉”,故名。
⽛岛⼦
位于灵⼭岛北端海中,系灵⼭岛部分断裂、海⽔侵⼊隔断形成。距⼤陆岸线最近点(⼤珠⼭镇⼤⿊⽯栏)12.2公⾥,南北⾛
向,长约200⽶,宽约100⽶,⾯积约0.02平⽅公⾥,全是岩⽯,海拔20.3⽶。属中⽣代,⽩垩纪,岩浆岩。东、南两侧有礁⽯和暗
礁环绕。距灵⼭岛最近点250⽶。⽆淡⽔⽔源,⽆⼈居住。附近海域有海参、鲍鱼⽣殖。
因该岛如镶嵌在海⾯上的⼀颗⽛齿,且偎依于灵⼭岛⾝边,似⼦岛,故名⽛岛⼦。
因该岛如镶嵌在海⾯上的⼀颗⽛齿,且偎依于灵⼭岛⾝边,似⼦岛,故名⽛岛⼦。
唐岛
位于灵⼭卫镇灵⼭卫(村)东南3.4公⾥、唐岛湾内。长约0.15公⾥,宽约0.5公⾥,⾯积约0.75平⽅公⾥,海拔19.5⽶,距⼤陆岸
线最近点0.4公⾥。属中⽣代,⽩垩纪,岩浆岩。⿊⼟,⼟壤肥沃,有杂草、零星树⽊(刺槐、松树)、⿏、蛇等动植物⽣存。上
有⽔坑两个,除⼤早之年,⼀般有⽔。设有导航灯标5座,北端距岸0.05公⾥处有礁⽯。⽆居民。
清乾隆版《胶州志·古迹》载:“唐岛,州南九⼗⾥海中,上有饮马池”。“唐太宗征⾼丽曾驻师于此”,故名。
沐官岛
位于泊⾥镇泊⾥(村)西南12公⾥、棋⼦湾湾⼝处。距⼤陆岸线最近点约1.4公⾥。系⼤陆岛,因⼤陆部分下陷,海⽔隔断⽽
成。呈南北⾛向,长约1.2公⾥,宽约0.3公⾥,⾯积约0.36平⽅公⾥,岸线长约2.8公⾥,海拔12.1⽶。地质属新⽣代,沉积岩。
上有⼀个⾃然村,有居民40户,184⼈,全部聚居于岛北部。以渔为主,农⽥多已退耕还林,仅余83亩。有淡⽔井三眼,并有⼤
陆供⽔管道⼀条。岛东及东南⽅距岸0.3公⾥处各有⼀浅⽔点,退⼤潮时可徒步出⼊该岛,涨潮时有渡船往来。
据清乾隆版《诸城县志·⼭川考》记载,秦始皇登琅琊台时,此地系侍官斋沐之所,故名沐官岛。
斋堂岛
位于县境南部海域、龙湾⼝南端,由相连两⼩屿组成(⼤潮时南北中断)。长约1.6公⾥,宽约0.25公⾥,⾯积约0.4平⽅公⾥,
海拔69⽶,岸线长约5.18公⾥,距⼤陆岸线最近点0.9公⾥。该岛为⼤陆岛,系⼤陆断裂下陷、海⽔侵⼊与陆地隔断形成,地
质为太古代,胶东岩群,⽩云钾长⾯⿇岩。岛上灯柱⾼11.8⽶,岛西北侧中部有⼀条长约100⽶的沙丘,坡度不⼤。距岸0.18
公⾥内⽔深2⾄3⽶,沙底,为渔船及渡船的锚地。有交通船来往岛陆间。沿岸200⽶内均密布岩礁。岛上现有居民269
户,1,108⼈,三个⾃然村(南岛、中岛、北岛),⼀个村民委员会。有淡⽔⽔源,但⽔质不良,⽔量不⾜,依赖⼤陆输⽔。农⽥已
全部退耕还林。岛西侧偏南距岸0.1公⾥处、南侧距岸0.1公⾥处各有⼀突出岩礁,东侧距岸0.35公⾥处有⼀浅⽔点。
岛上居民以渔为主,产鲅鱼、鲐鱼、黄姑鱼、真鲷及海参、鲍鱼、⽯花菜等。岛周围岩礁岸已建礁鱼养殖场。
岛与⼤陆间有斋堂⽔道,可通航60吨拖轮。
清乾隆版《诸城县志·⼭川考》载,岛上有斋堂,为“秦始皇(登琅琊台时)侍从斋戒之处”,故名斋堂岛。“斋堂”坐落于中岛,六⼗
年代后期拆毁。
鸭岛
位于琅琊镇夏河城(村)南8.4公⾥、琅琊台湾内、杨家洼湾⼝处。长约0.14公⾥,宽约0.07公⾥,⾯积约0.01平⽅公⾥,海拔
4.6⽶,海岸线长0.8公⾥,距⼤陆岸线最近点0.74公⾥。属⼤陆岛,陆地下沉后,海⽔侵⼊⽽成。地质为太古代,胶东岩群,⽩云
钾长⾯⿇岩。岛上⽆居民,⽆淡⽔⽔源,北部⽣有野豌⾖及杂草。上有⾼5⽶的灯桩。岛西南端有⼀突出⽔⾯之巨型岩礁,
距岸0.15公⾥处有暗礁,风⼤时浪花四溅,⾏船不宜靠近。
据传,因岛状如鸭,故名。清乾隆版《诸城县志·⼭川考》载,陈家⼝有岛,名陈家岛,亦名鸭岛。
⼩冲⾥岛⼦
位于⼤珠⼭南端、⼤珠⼭嘴西侧,为⼩海湾中⼀⼩陆连岛,系⼤珠⼭⼭体部分下陷,海⽔侵⼊形成。南北长约0.15公⾥,宽约
0.05公⾥,⾯积约0.075平⽅公⾥,距⼤陆岸线最近点0.04公⾥落潮时岛西北端与陆地相连。该岛全是花岗岩,基部有牡蛎⽣
长。
因位于⼩海湾内,涨落潮时海⽔进出海湾形成海流(当地叫“冲”),岛体很⼩,故名⼩冲⾥岛⼦。
⽜岛
位于县境东南海域之唐岛湾中。⾯积约0.2平⽅公⾥,岸线长约1.31公⾥,海拔17.1⽶。岛上⼟地肥沃,草⽊茂密,⽆淡⽔,⽆
居民。
因过去为牧⽜处,故名⽜岛,⼀名游岛。今由胶南县灵⼭卫镇与黄岛区薛家岛镇共辖。
胡岛
位于⼤珠⼭镇南⼩庄东1.2公⾥处。长约650⽶,最宽处约400⽶,⾯积约0.13平⽅公⾥,⾼7.7⽶,呈东南——西北⾛向,系陆
地向黄海延伸的岸⾓。地质属中⽣代,⽩垩纪,正常斑岩(脉岩)。其东南、东、东北近岸处有岩礁环列,顶部深处为沙质。
岛上遍植松树、刺槐等,有杂草、野菜⽣长,并有测量标志和旧军事设施。南为胡岛湾,岛的南北两侧均可停靠帆船和⼩型
机帆船。西侧有⽔产收购点⼀处。胡岛(岬⾓)与陆地相连,唯遇台风及涨⼤潮时海⽔才短时将其与⼤陆隔开。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六乡建置开⽅图》标注,此处向海伸延的岬⾓名胡岛,由此向西有⼭名庙西岭,亦名胡家⼭。因岬⾓呈
半岛状,故名胡岛。
⽼龙卧
位于隐珠乡东南沿海、距⼤卢家疃5.3公⾥处。系与⼤陆相连接之弧状礁⽯。⾃西向东曲伸⼜折⽽东北。长约1公⾥。地
质属新⽣代,第四纪,砂及砂砾层,海积。两端有零星礁⽯夹杂的沙滩,西侧有⼀⼩海湾,可临时停靠⼩⽊船。礁外临灵⼭湾。
⽔深2⼀6⽶,可捕捞⼩杂鱼,附近滩涂有贝类⽣殖。
因礁⽯蜿蜒曲伸,状如⽼龙伏卧,故名。
⼤栏⽯
位于隐珠乡东南灵⼭湾中,距⼤陆岸线最近点(朝阳⼭嘴)3.4公⾥。系⼀暗礁。属新⽣代,第四纪,砂及砂砾层,海积。东北
——西南⾛向,南北长约475⽶,东西宽约250⽶,⾯积约0.12平⽅公⾥,其上⽔深4.3⽶。该礁⽯东约0.55公⾥处有西界标。
⽯上有海藻及野海带等⽣物。
因⽯体较⼤,形如⽯栏,故名。
安顾⽯
位于灵⼭卫镇灵⼭卫(村)东南3.5公⾥处,系⼀适淹礁,呈“丁”字形。东北——西南⾛向,长约100⽶,最宽处约100⽶,最窄处约
30⽶,⾯积约0.0065平⽅公⾥。地质属中⽣代,⽩垩纪。周围⽔深约3⽶。上有灯桩。
据传,因该⽯为⼀暗礁,故名暗孤⽯。后因东岸有顾家岛(村),⼜⾳转为安顾⽯。
鳌⼦⽯
位于灵⼭卫镇灵⼭卫(村)东南4公⾥、唐岛湾湾⼝处,系⼀⽔下0.1⽶之暗礁。距⼤陆最近点1.1公⾥,东北——西南⾛向,基
部长约360⽶,宽约100⽶,⾯积约0.036平⽅公⾥,周围⽔深6⽶左右。上有灯柱。地质属中⽣代,⽩乎纪,岩浆岩。
据传,因⽯体状如传说中的⼤龟,故名鳌⼦⽯(海5323图标注为“赘⼦⽯”,调查确认为“鳌⼦⽯”,“赘”为误写)。
试⼑⽯
位于灵⼭岛东侧近岸处。原是⼭体向海伸⼊的部分,后因垂直断裂脱离⼭体。⾼25.2⽶,断裂上⼝宽约20⽶,下⼝宽约2-3
⽶。地质属中⽣代,⽩垩纪,岩浆岩。
⽯体断裂俨如⼑劈,故名。
洋礁
位于灵⼭岛东南近岸处。总长约60⽶,宽约40⽶,⾯积约0.0024平⽅公⾥。其中有三块较⼤:⼀是⼤洋礁,海图标为⼩岛,海
拔10.9⽶,长约0.03公⾥,宽约0.04公⾥,⾯积约0.001平⽅公⾥;⼆是⼆洋礁,为明憔;三是三洋礁,为⼲出礁。周围⽔深20⽶左
右,有海参、鲍鱼等海珍品⽣殖。东南⽅距海岸0.5公⾥处有⼀浅⽔点。地质属中⽣代,⽩垩纪,岩浆岩。因礁⽯⽴于汪洋⼤
海之中,故名洋礁。
海之中,故名洋礁。
龙门锅
位于⼤珠⼭镇东南沿海、桃林(村)东南0.7公⾥处,系与岸礁相连之礁⽯。⾼约4⽶,长约10⽶。南端与岩礁岸连接构成半圆
形。南北各有豁⼝,涨、落潮时⽔从豁⼝中流过。底部有⼀巨⽯,顶部呈半圆形。地质属新⽣代,第四纪,砂及砂砾层,海积。
因礁与岩礁岸对峙,海⽔从中间穿过,两端豁⼝状如阙门;⼜因有⼀⽯,顶部呈半球形,如锅反扣,故名龙门锅。
⼤⿊⽯栏
位于⼤珠⼭镇东南沿海、⾼峪(村)东北2.5公⾥处,系海岸向⼤海延伸的岩礁带。属新⽣代,第四纪,砂及砂砾层,海积。全长
约1.5公⾥,顶部较平坦,最宽处250⽶,平均宽150⽶,⾯积0.22平⽅公⾥。礁上有成⽚松树,⾯积约占全礁三分之⼀。礁下有
海参、鲍鱼、⽯花菜等资源,适宜建⼈⼯礁鱼场。
因礁⽯⾊⿊块⼤,⾃北向南延伸成⼀岩礁带,当地称熏为“栏”,故名⼤⿊⽯栏。
⽼母猪栏
位于县境西南海域、黄家塘湾内,系⼀熏⽯群。距⼤陆岸线最近点1.8公⾥。属新⽣代,第四纪,砂及砂砾层,海积。略呈东
北——西南⾛向,基部长约500⽶,宽约75⽶,⾯积约0.038平⽅公⾥。主礁长约170⽶,宽约20-30⽶,上有数块圆⽯。落潮后
上部可露出⽔⾯,周围⽔深2-4⽶,有暗礁有少量海螺⽣殖,其西北0.5公⾥处有⼀浅⽔点。
因主礁周围及礁上有数块⼩憔⽯,似⽼母猪⽣下的⼀窝仔猪,故名⽼母猪栏。
⼤孤⽯
位于县境西南海域、黄家塘湾内。距⼤陆岸线最近点黄⽯岚嘴3.5公⾥,直径约20⽶,稍呈椭圆形,⾯积约310平⽅⽶,基本直
⽴,落⼤潮时可露出⽔⾯。地质属新⽣代,第四纪,砂及砂砾层,海积。周围⽔深10⽶,北距⽼母猪栏约1.7公⾥,区间⽔深15-
20⽶。上有⼀⽯窝,据传,旧时在此⽴过航标。⽯上仅有少量⽜⽑菜⽣长。
因礁⽯孤⽴,且⽐邻近的另⼀块⾼⼤,故名⼤孤⽯。
⼆孤⽯
位于县境西南海域、黄家塘湾内。距⼤陆岸线最近点黄⽯岚嘴3.5公⾥,为⼀暗礁。圆形,直径约25⽶,⾯积约480平⽅⽶。
地质属新⽣代,第四纪,砂及砂砾层,海积。落潮时⽯上⽔深0.3⽶,周围⽔深10⽶。北距⽼母猪栏1.7公⾥,区间⽔深15-20
⽶。⽯上仅有少量⽜⽑菜⽣长。
因礁⽯孤⽴,且⽐邻近的⼤孤⽯矮,故名。
东栏
位于琅琊镇东南海域、琅琊台东北3.5公⾥处,为礁⽯群。属太古代,胶东岩群,岩浆岩。东北——西南⾛向,主礁长约500
⽶,宽约30⽶,⾯积约0.015平⽅公⾥,⾼出⽔⾯1-5⽶,周围⽔深3.5⽶,有牡蛎及海螺⽣殖。其正北偏东距⼤陆岸线0.2公⾥处
有⼀岩礁。
因位于王家台后(村)东,故名。
⼤坡崖
位于琅琊镇东部沿海、琅琊台东北海岸,系岩礁。属太古代胶东岩群。⾼约20⽶,平潮时周围⽔深4⽶左右,满潮时⽯礁突
出部位仍露出⽔⾯,落潮后最低潮位线距礁⽯60.5公⾥。
据清乾隆版《诸城县志·⼭川考》记载,古时此地北侧可泊船三⼗只。因⽯礁⾼⼤,迎⽔⾯倾斜陡⽴,故名⼤坡崖。
青⽯栏
位于琅琊镇东部海域,距⼤陆岸线最近点9.18公⾥。为⼀暗礁,礁顶⽔深4⽶左右,长宽各约45⽶,⾯积约0.002平⽅公⾥,附
近⽔深22-23⽶。系青⾊岩⽯,属太古代,胶东岩群。礁⽯周围盛产真鲷及鲨鱼等。其西北5公⾥处有⼀浅⽔点。因礁⽯青
⾊,故名青⽯栏,⼜名青⼭栏。
⾥岛
位于⼤珠⼭镇东南沿海、⾼峪(村)东1.7公⾥处。为⼤块⼲出礁。长约300⽶,宽约100⽶,⾯积约0.035平⽅公⾥。东南⼀
西北⾛向,距⼤陆岸线最近点约150⽶。落潮时基部与滩陆联接。附近⽔城及滩涂有海参、鲍鱼、⽯花菜、贝类等资源。
地质属新⽣代,第四纪,砂及砂砾层,海积。因该礁⽯退潮时才露出⽔⾯,如岛,涨潮时被淹没,故名⾥岛。
海崖头
位于红⽯崖镇红⽯崖(村)东南1.2公⾥处,系陆地伸向胶州湾的岸⾓。陡岸略呈弧形,⾼10⽶左右,长约500⽶,宽约
120⽶,⾯积约0.06平⽅公⾥,红⼟夹⽯构成,略偏西北⾛向。崖下为泥滩,有养虾池280亩,纵深处有贝类⽣殖。南
侧为黄(岛)王(台)公路。
因系陆地延伸⼊海的岸⾓,⼜有陡⽴的侧⾯,故名海崖头。
烟墩嘴
位于红⽯崖镇红⽯崖(村)东南4.1公⾥处,系陆地伸向胶州湾的岸⾓。略呈弧形,基部宽约500⽶,长约200⽶,⾯积约
0.1平⽅公⾥,海拔8.2⽶,红⼟及卵⽯构成。嘴上有测量标志和古烟墩残迹,南侧有⼩海湾(称烟墩前、河下头),⾯积
约0.2平⽅公⾥,可停泊⼩船,避西北风;西北侧(称烟墩后)不能停船,沙滩。嘴端系沙⽯滩,略⾼(东西长约1,000
⽶,南北宽约500⽶,当地称⽯岭),有牡蛎及贝类⽣殖。
清乾隆⼿抄本《灵⼭卫志·建置·卫典图》载:明洪武年间此地没有烟墩,名呼兰嘴墩。今称烟墩嘴。
朝阳⼭嘴
位于隐珠乡⼤芦家疃东南5.3公⾥、朝阳⼭西南,距新建(村)约0.4公⾥,系朝阳⼭⽀体伸向灵⼭湾的岸⾓。基部宽约250
⽶,长约50⽶,⾯积约0.012平⽅公⾥。属新⽣代第四纪,砂及砂砾层,海积。嘴上有碉堡,⼟层极薄;嘴端有岩礁及孤
⽯⽔深2—3⽶;嘴西南距⼤陆岸线0.05公⾥处及0.4公⾥处各有⼀浅⽔点。
因系朝阳⼭⽀体伸向灵⼭湾的岸⾓,形状象嘴,故名。
丁家嘴
位于灵⼭卫镇灵⼭卫(村)南2.5公⾥处,系陆地伸⼊海中的狭长岸⾓。呈西北⼀东南⾛向,长约0.8公⾥,最宽处约0.5公
⾥,⾯积约0.3平⽅公⾥。属中⽣代,⽩垩纪,凝灰质砂岩。附近⽔域有灵⼭湾、灵⼭⽔道、唐岛湾,⽔深3—20⽶左
右,泥沙底,岩礁海岸,可停靠船舶。⽔下有海参、鲍鱼、⽯花菜⽣长。胶南灵⼭船⼚坐落此地。
据传,因此处附近是灵⼭卫西街丁姓茔地,⼜是陆地向海伸⼊的岸⾓,形状如嘴,故名丁家嘴。
⿎楼嘴
位于寨⾥乡东南沿海、东潘家庄东南6.4公⾥处。东北—西南⾛向,长约280⽶,基部宽约250⽶,最窄处约50⽶,⾯积
约0.04平⽅公⾥。花岗斑岩(燕⼭晚期侵⼊岩)。⽯岸⾼约20⽶,上有耕地20余亩和少量松树、刺槐,并有古建筑残迹。
嘴东南距⼤陆岸线0.4公⾥处有⼀浅⽔点。
据传,此地为清代驻兵哨守之处,有兵防和⿎楼建筑。⼜因系陆地向海伸⼊的岸⾓,形状象嘴,故名⿎楼嘴。当地亦称
望海楼嘴、葫芦⼝嘴、古鲁嘴。
黄⽯岚嘴
位于⼩场乡南部沿海、⼩场(村)西南4.7公⾥处。⾃北向南略偏西⾛向,由零散黄⾊风化岩⽯构成,长约600⽶,宽约
150⽶,⾯积约0.09平⽅公⾥。地质属新⽣代,第四纪,砂及砂砾层,海积。嘴周围是泥滩,远处是⼤⾯积沙滩,东北
⾓有⼩⾯积树林及芦苇。滩中产⽂蛤及西施⾆等。
因⽯栏呈黄⾊,故名黄⽯栏嘴。后因栏、岚谱⾳,演变为黄⽯岚嘴(海图5325号标注为黄⽯槛嘴)。
⼤珠⼭嘴
位于⼤珠⼭镇境内⼤珠⼭南端,系⼤珠⼭伸向黄海的岸⾓。地质属中⽣代,⽩垩纪,正常斑岩(脉岩)。基部东西宽约
500⽶,南北长约300⽶,西北—东南⾛向,⾯积约0.15平⽅公⾥。岸⾓北半部为耕地,中部建有海军雾笛站,正西偏
北500⽶处设有灯柱,⾼约10⽶,嘴西侧有⼀⼩海湾,内有⼩冲⾥岛⼦。嘴北部距⼤陆岸线0.25公⾥处有⼀浅⽔点,西北
部距⼤陆岸线0.1公⾥处有⼀岩礁。
因系⼤珠⼭伸向⼤海的⼭嘴,故名⼤珠⼭嘴。⼜因形状如鹰嘴,故⼜名鹰嘴⼦。
⼩围嘴
位于泊⾥镇东南沿海撒⽜沟(村)东南0.7公⾥处。南北长约150⽶,宽约100⽶,后部宽约180⽶,⾯积约0.015平⽅公
⾥。属太古代,胶东岩群,⽩云变粒岩。上有农⽥及零星树⽊,基部为岩礁岸,西南侧有⼀⼩海湾,可泊⼩渔船,东临
陈家贡湾,嘴后部有有围墙残迹。嘴正南距⼤陆岸线0.4公⾥处、东北距岸0.2公⾥处各有⼀岩礁。
据传,明、清时在此建有海防设施,筑有围⼦(现地下仍有基⽯),⼜因岸⾓如嘴,很⼩,故名⼩围嘴。
董家⼝嘴
位于泊⾥镇泊⾥(村)南12.5公⾥、琅琊台湾西端。南北⾛向,呈半圆形,其西南部较突出,后部宽约750⽶,长约300
⽶,⾯积约0.22平⽅公⾥,海拔10⽶。地质属新⽣代第四纪,沙⼟碎⽯沉积岩。上有灯桩,西南侧有⼩型⽔泥码头⼀
座,可停靠⼩型渔船,西侧有董家⼝(渔点),西北⾯有董家⼝⽔产站及渔具库房30余间,嘴正南及东北距⼤陆岸线0.25
公⾥处各有⼀岩礁,正南、正东距岸0.65公⾥、0.35公⾥、0.4公⾥处各有⼀浅⽔点,其东北0.2公⾥处有⼀岩礁,形势
险要,具有经济及军事意义。
因岬⾓向海突出部位形状似嘴,西侧有董家⼝,故名董家⼝嘴。
胡家⼭前嘴
位于琅琊镇最南端,系陆地(胡家⼭)向海伸⼊的半圆状岸⾓。南北长约300⽶,东西宽约250⽶,⾯积约0.075平⽅公
⾥。岩礁陡峭,不能靠船。属太古代,胶东岩群。嘴前⽔域深13—22⽶,盛产海参、鲍鱼、⽯花菜等。嘴正北偏东距⼤
陆岸线0.25公⾥处有⼀岩礁。
因在胡家⼭南,系胡家⼭向海伸⼊的岸⾓,状似嘴,故名胡家⼭前嘴(海图5325号标注为胡家⼭嘴)。
明滩
位于琅琊镇南部沿海、杨家洼湾⼝东侧。西有岩礁岸⾓⽜⽯(嘴),东有岩礁,与拉⽹滩隔礁相邻。东西长约0.15公⾥,南北
宽约0.1公⾥,⾯积约0.015平⽅公⾥,满潮时⽔深约2⽶。沙底,有贝类资源。
因矽⽯砂粒在阳光下明亮闪光,⼣阳斜射时滩内⽔⾯亦显明亮,故名明滩。
拉⽹滩
位于琅琊镇南部沿海、杨家洼湾⼝东侧。东南——西北⾛向,长约0.3公⾥,宽约0.15公⾥,⾯积约0.045平⽅公⾥,满潮时⽔
深2⽶。两侧有礁⽯,沙底,⼩渔船可在此临时停靠。滩涂有贝类资源。
因胡家⼭村民多在此拉⽹捕鱼,故名拉⽹滩。
注:资料来源于《⼭东省胶南县地名志》(1990年版),如与实际情况有出⼊,以实际为准。
今天我们回顾了部分⾃然地理实体名称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
⾛进其他地点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3:10: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9930491461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藏马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藏马山.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