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更新时间:2023-03-05 12:46:54 阅读: 评论:0

合肥奥体中心-汽车发动机噪音大如何处理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3年3月5日发(作者:先用隔离还是防晒)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高职院校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活生生的有生命、

有个性的人,是学习和成才的主体。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

特长和目标理想,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

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成为情感、理性和专业

和谐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需求导向的原则。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

的定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及时主动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

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训练体系,尽量做到专业与职业“零

距离”。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

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3)特色品牌的原则。办出鲜明

的特色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高职院校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培养的人才必须有自己的

特色。高职教育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专业设置还不够理性和完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

都存在重复现象,相对热门的专业,不管是否具备条件,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抢着开设,从

而导致没有自己的特色。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教育观念落后。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理论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知识掌握轻实

践应用,重继承模仿轻发展创新。(2)人才培养教育形式落伍。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从根本

上走出传统的办学形式模式,基本上仍以校内教育教学为主,而校内教育教学又以课堂理论

教学为中心,辅之以少量的实验教学,学生实践机会少。(3)人才培养教育内容老化。高职

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

象。课程设置的结构不合理,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过小,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人才培养教育方法陈旧。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唯恐理论分析不透彻,

课堂教学重灌输轻训练,师生互动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学习能力发展缓慢。(5)忽

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由于高职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从而忽视

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以上

几个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举办高职教育经验不足“、双师

型”师资缺乏、资金困难、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惯性等。高职院校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从根

本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

求。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由于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性,职业岗位的多样性和技能要求的差异性

等特征的存在,这就对高职院校提出了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不同来确定人

才培养目标。(1)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用人需求,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

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产学研合作教

育形式。实践证明,学校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实施教学计划,有利于教学过

程中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

对企业来说,培养出的学生,岗位针对性和适应能力强,企业运营成本减少;对学校而言,

该模式利于专业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就业导向的优势。

高职院校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实施教学计划,有利于教学过程中专业设置与

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2)“学工交

替”产学合作教学。“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模式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

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3)培养方案依托行业,面向社会。政府高度重

视引导支持企业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联系,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建立校外实训基础等。

但对企业鼓励的具体政策还不健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高职院校,应该紧紧依托行业,

主动争取行业部门的支持,鼓励企业在资金、设备设施、教学工厂、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

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与学校加强合作,共同商议工学结合模式的改革方案。以学生为中心,

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依据“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重新规划设

计课程,创新课程体系与课程形式、考核形式,彻底根治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科知识为体系

的“压缩饼干式”的课程体系状态。要发挥自身的教学资源、师资等优势,面向社会开放办学,

积极主动服务社会,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

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和谐发展。(4)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验室和校办企业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最直接最基本最具可实施性的条件。政府

要以法律、政策的方式强制性规定高职教育实验室建设规模、标准及更新制度,鼓励高职院

校开办企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要通

过订单式培养、“预就业“”校企融合”等多种形式,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公司企业的

联系与合作,保证学生在公司企业有足量的实训实习岗位。实践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

要特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比普通高校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与理论

教学相适宜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5)强化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在制订

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应占有至少不低于50%的比重。要及时吸收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新设备、新的管理理念等科技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最新成果。要改革实验教学,减少演示性、

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要把实训基地作为实施高职教育的重要阵

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较逼真的技术操作氛围,尽可能缩短上岗后完全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

具体来说,一是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举办高职教育的优越性,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校外实

训基地;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从国内外大专院校引进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从企业和行

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技师到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三是加大教改力度,为适

应新型工业化建设对技能人才技术素质的需求,积极组织教师深入企业锻炼。(6)加强培养

“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

业技术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既要成为讲师向学生传授

知识,又要成为本专业的工程师、经济师、技师等指导学生的实践锻炼,即成为“双师型”

教师。一是尽快建立一定数量的高职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培训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二是坚持选派教师下厂顶班锻炼;三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技术人员来学校担任教

师,弥补专职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四是尽快制定高职教师系列职称评聘标准,设立独立的

职称评审机构;五是加大现有师资队伍的在职培训力度,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教师对高

新技术的认知能力和教学水平。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2:46: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9916141460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pdf

上一篇:调节屏幕亮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