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5篇
知识掌握的巅峰,应该在一轮复习之后,也就是在你把所有知识
重新捡起来之后。这样看来,应对高中这一变化的较优选择,是在高
中还在学习新知识时,有意识地把高一内容从头捡起,自己规划进度,
提前复习。接下来是关于高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的文章,希望
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1
一、教学目标
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
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2.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
教学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功和
能的关系,明确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它处理有关问题。
3.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入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为学生今后能够运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热学、电学知识,为学生更好
理解自然界中另一重要规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掌握应用这
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和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2.本节教学实质是渗透功能原理的观点,在教学中不必出现功能
原理的名称。功能原理内容与动能定理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教学的难
点,要解决这一难点问题,必须使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
认识,从笼统、肤浅地了解深入到十分明确认识“某种形式能的变化,
用什么力做功去量度”。
3.对功、能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是本节、本章教学
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本节教学
应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不断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分
析和认识。
三、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等。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结合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各是什么?
评价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如果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
如何变化?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和哪些力做功有关呢?物体机械能变化的
规律是什么呢?
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要求学生回答。在此基
础上教师明确指出:
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大量现象表明,许多物体的机械能是不
守恒的。例如从车站开出的车辆、起飞或降落的飞机、打入木块的子
弹等等。
分析上述物体机械能不守恒的原因:从车站开出的车辆机械能增
加,是由于牵引力(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对车辆做正功;射入木块后子
弹的机械能减少,是由于阻力对子弹做负功。
重力和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对物体做功和物体机械能变化有什么关
系,是本节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提出问题:下面我们根据已掌握的动能定理和有关机械能的知识,
分析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
1.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问题:质量m的小滑块受平行斜面向上拉力F作用,沿斜面从高
度h1上升到高度h2处,其速度由v1增大到v2,如图所示,分析此
过程中滑块机械能的变化与各力做功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动能定理进一步分析、探讨小滑块机械能变化与做
功的关系。归纳学生分析,明确:
选取斜面底端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根据动能定理∑W=ΔEk,有
由几何关系,有sinθ•L=h2-h1
即FL-fL=E2-E1=ΔE
引导学生理解上式的物理意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明确指
出:
(1)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对物体做功,是使物体机械能
发生变化的原因;
(2)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
机械能的变化量。这是物体机械能变化所遵循的基本规律。
2.对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W外=E2-E1或W外
=ΔE
其中W外表示除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代数和,E1、
E2分别表示物体初、末状态的机械能,ΔE表示物体机械能变化量。
(2)对W外=E2-E1进一步分析可知:
(i)当W外>0时,E2>E1,物体机械能增加;当W外<0时,E2
(ii)若W外=0,则E2=E1,即物体机械能守恒。由此可以看出,
W外=E2-E1是包含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内的、更加普遍的功和能关系
的表达式。
(3)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过程,其实质是其它形式的
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例1.质量4.0×103kg的汽车开上一山坡。汽车沿山坡每前进
100m,其高度升高2m。上坡时汽车速度为5m/s,沿山坡行驶500m
后速度变为10m/s。已知车行驶中所受阻力大小是车重的0.01倍,试
求:(1)此过程中汽车所受牵引力做功多少?(2)汽车所受平均牵引力多
大?取g=10m/s2。本题要求用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求解。
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
(1)如何依据W外=E2-E1求解本题?应用该规律求解问题时应注意
哪些问题?
(2)用W外=E2-E1求解本题,与应用动能定理∑W=Ek2-Ek1有什
么区别?
归纳学生分析的结果,教师明确给出例题求解的主要过程:
取汽车开始时所在位置为参考平面,应用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W
外=E2-E1解题时,要着重分析清楚重力、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所做
的功,以及此过程中物体机械能的变化。这既是应用此规律解题的基
本要求,也是与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重要区别。
例2.将一个小物体以100J的初动能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向
上运动经过某一位置P时,它的动能减少了80J,此时其重力势能增加
了60J。已知物体在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求小物体返回地面
时动能多大?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1)运动过程中(包括上升和下落),什么力对小物体做功?做正功还
是做负功?能否知道这些力对物体所做功的比例关系?
(2)小物体动能、重力势能以及机械能变化的关系如何?每一种形式
能量的变化,应该用什么力所做的功量度?
归纳学生分析的结果,教师明确指出:
(1)运动过程中重力和阻力对小物体做功。
(2)小物体动能变化用重力、阻力做功的代数和量度;重力势能的变
化用重力做功量度;机械能的变化用阻力做功量度。
(3)由于重力和阻力大小不变,在某一过程中各力做功的比例关系
可以通过相应能量的变化求出。
(4)根据物体的机械能E=Ek+Ep,可以知道经过P点时,物体动能
变化量大小ΔEk=80J,机械能变化量大小ΔE=20J。
例题求解主要过程:
上升到点时,物体机械能损失量为
由于物体所受阻力大小不变,下落过程中物体损失的机械能与上
升过程相同,因此下落返回地面时,物体的动能大小为
E′k=Ek0-2ΔE′=50J
本例题小结:
通过本例题分析,应该对功和能量变化有更具体的认识,同时应
注意学习综合运用动能定理和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考题(留给学生课后练习):
(1)运动中物体所受阻力是其重力的几分之几?
(2)物体经过P点后还能上升多高?是前一段高度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本小结既是本节课的第3项内容,也是本章的小结。
3.功和能
(1)功和能是不同的物理量。能是表征物理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
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运动形式发生变化,物体的能都相应随之
变化;做功是使物体能量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物体能量的变化可以用
相应的力做功量度。
(2)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能量发生变化,不能理解为功变成能,而
是通过力做功的过程,使物体之间发生能量的传递与转化。
(3)力做功可以使物体间发生能的传递与转化,但能的总量是保持
不变的。自然界中,物体的能量在传递、转化过程中总是遵循能量守
恒这一基本规律的。
六、说明
本节内容的处理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学生基础较好,可介
绍较多内容;学生基础较差,不一定要求应用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解题,
只需对功和能关系有初步了解即可。
高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2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
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
方向。
4.理解静摩擦力。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学习重点: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
学习难点:
1.正压力FN的确定。
2.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的判定。
主要内容:
一、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或者在另一个物体上有滑动的
趋势时我们会感到它们之间有相互阻碍的作用,这就是摩擦,这种情
况下产生力我们就称为摩擦力。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
摩擦作用。
二、滑动摩擦力
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
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表面粗糙。
①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
就不会出现摩擦力。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
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
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
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
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
(“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③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
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
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
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
物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
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4.大小:与压力成正比F=μFN
①压力FN与重力G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它们在大小上可以相
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无关系,用力将物块压在竖直墙上且让物
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压力就与物块重力无关,不要一提到
压力,就联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认为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的
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②μ是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只有大小,数值与
相互接触的______、接触面的______程度有关。在通常情况下,μ<1。
③计算公式表明: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只由μ和FN共同决定,跟
物体的运动情况、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
5.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的受力物体上。
问题:1.相对运动和运动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2.压力FN的值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吗?请举例说明。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吗?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相对运动的速度有关吗?
三、静摩擦力
1.产生:两个物体满足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物体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
③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
所谓“相对运动趋势”,就是说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的存在,物体
间就会发生相对运动。比如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就是由于有静摩擦力存
在;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静摩擦力,则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会沿斜面
下滑。
高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3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三相交变电流是如何产生的.了解三相交变电流是三个相
同的交流电组成的.
2、了解三相交变电流的图象,知道在图象中三个交变电流在时间
上依次落后1/3周期.
3、知道产生三相交变电流的三个线圈中的电动势的值和周期都相
同,但它们不是同时达到值(或为零).
4、了解三相四线制中相线(火线)、中性线、零线、相电压、线电
压等概念.
5、知道什么是星形连接、三角形连接、零线、火线、线电压及相
电压.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将知识进行类比、迁移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学工具将物理规律建立成新模型
3、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演绎思维能力.
4、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三相交流电的对称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三相电流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生应对它有一定的了
解.但这里只对学生可能接触较多的知识做些介绍,而不涉及太多实际
应用中的具体问题.三相交变电流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所以其
基本常识应让每个学生了解.
教法建议
1、在介绍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时,除课本中提供的插图外,教师
可以再找一些图片或模型,使学生明白,三个相同的线圈同时在同一
磁场中转动,产生三相交变电流,它们依次落后1/3周期.三相交变电
流就是三个相同的交变电流,它们具有相同的值、周期、频率.每一个
交变电流是一个单相电.
2、要让学生知道,三个线圈相互独立,每一个都可以相当于一个
独立的电源单独供电.由于三个线圈平面依次相差120o角.它们达到值
(或零)的时间就依次相差1/3周期.用挂图配合三相电机的模型演示,
效果很好.
让三个线圈通过星形连接或三角形连接后对外供电,一方面比用
三个交变电流单独供电大大节省了线路的材料,另一方面,可同时提
供两种不同电压值的交变电流.教师应组织学生观察生活实际中的交变
电流的连接方式,理解课本中所介绍的三相电的连接.
高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4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力的合成,是在学生了解力的基本性质和常见几种力的基
础上,通过等效替代思想,研究多个力的合成方法,是对前几节内容
的深化。
本节重点介绍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但实际这是所
有矢量运算的共同工具,为学习其他矢量的运算奠定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对今后牛顿运动
定律、平衡问题、动量与能量问题的理解和应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这节课承前启后,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
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定位
为了让学生充分进行实验探究,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本节内容
分两课时来完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根据上
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制定了
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等效
的角度进行力的替代.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
则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
代法.
.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和习惯.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一、重点
.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
.实验探究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
二、难点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运用。
三、重、难点突破方法——教法简介
本堂课的重、难点为实验探究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平行四
边形定则,为了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让学生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
就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规律获得的过程。
因此,本堂课在学法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归纳法——通过
重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探究、归纳总
结。体现学生主体性。
实验归纳法的步骤如下。这样设计让学生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
其所以然,这也是本堂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重要手段。
本堂课在教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启发学
生,激发学生思维。体现教师主导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采用六环节教学法,教学过程共有六个步骤。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安排两个同学共提一桶水,再请全班力气的同学来提这一桶水,
游戏虽简单,但能迅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然后用图片引导
学生通过作用效果相同得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由此引出——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展示合力与分力以及力的合成的概念,强调等效替代法。举例说
明等效替代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
那么如何来求合力呢?先简单回顾初中所学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
成方法:直接加减即可。再通过设置三个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
生猜想合力与分力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学生猜想五花八门,产生思维冲
突,怎么办呢?学生自然会想到通过实验来寻求问题答案。由此引出—
—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
首先,教师展示实验仪器,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如何进行
实验呢?学生面对器材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再次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
维,让学生面对仪器分组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问题1要用动画辅助说明。在问题2中,教师要强调结点的问题,
用动画说明。问题3中,直观简洁的描述力必须用力的图示,用图片
说明。问题4让学生注意测力计的使用,减小实验误差。通过对这四
个问题的讨论,再结合多媒体动画的展示,使学生对探究的步骤清晰
明了。
然后,学生分组实验,合作探究,记录合力与两分力的大小和方
向,作出力的图示。实验完成后请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应该立即可得
出结论一:比较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可得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不
能简单地利用代数方法相加减.
那合力与分力到底满足什么关系呢?
此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既然从数字上找不到关系,哪可不可以从
几何上找找关系呢?学生会立即猜想出O、A、C、B像是一个平行四边
形的四个顶点,OB可能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哪么猜想是否正
确呢?亲自实践才有发言权,学生动手作图:以OA、OC为邻边作平行
四边形OACB,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OB是否重合。
学生作图后发现对角线与合力很接近。教师说明实验的误差是不
可避免的,科学家经过很多次的、精细的实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
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说明对角线就表示F1和F2的
合力.由此得到结论二: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进入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社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4、5节的内容,本节处在电
场强度之后,位于静电现象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电场对
电荷做功的角度出发,推知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与移动电荷的路
径无关。利用定义法给出电势的定义,并通过电势描述等势面,对学
生能力的提高和对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给予了思维上的指导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电荷及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的知识,对本节的学习
已具备基础知识,但不够深入,仍需要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和
提高。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概念的引入和对其物理含义的理
解。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高中新课程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
身发展需求)的要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本节
教材的特点(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融会一体)和所
教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认知结构),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
的性质的物理量,理解电势差与零点电势面位置的选取无关,熟练应
用其概念及定义式UAB?WAB进行相关计q
算。明确电势差、电势、静电力的功、电势能的关系。2、理解电
势是描述电场的物理量,知道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UAB??A??B,电势
与零势面的选取有关,知道电场中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类比、概括,讲
述新知识,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通过
与前面知识的结合,理解电势能与静电力做的功的关系,从而更好地
了解电势差和电势的概念。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
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科学探究的价值观。
三、重难点分析
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重点为:理解和掌握电势差、
电势、等势面的概念及意义。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学习过其他力
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弹簧的弹力做功引起弹
性势能的变化,因此本节教学的难点为把电势、电势面与前后知识区
别、联系,并能用此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与学法分析
(一)、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
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
生学习。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物理
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对于简谐运动丰
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收集一些简谐运动实例,巧用提问,评价
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
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让学生自由发言,举出生活中一些简
谐运动,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
学生应与一定的知识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
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
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本节课采用“诱思引探教学法”。使用投影仪,形象、直观的展
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简谐运动的规律及描述方式,把分析问题
的机会留给学生。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观察、
概括和探究能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
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兴趣,是学生
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被动答题走向主动探
究。
1、知识回顾。首先展示图片,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此导体内部电荷同样有
力的作用,此力可以做功,所以电场也有能的性质。
电势、电势差的概念比较抽象,在讲解时可以通过引入重力场的
有关概念进行类比,以增强知识的可感知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因此
接下来,复习有关功的知识以及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功的量
度:W?FScos?;重力做功只与位置有关,与经过的路径无关;重力做功
与势能的关系:WG??Ep;重力势能是相对的,有零势能面。
进一步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回顾所学知识,对新知识产生兴趣。
例如,我们还研究过其它力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势能发生变
化,弹簧的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的变化,那么电场力做功的情形又
是怎样的呢。
2、引入新课。
指出上图:在某一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将同一电荷放入电场
的不同位置A、B两点,所受到的电场力是不同的,这是因为A、B两
点的电场强度不同,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以匀强电场为例,匀强电
场中,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的大小F?
Eq为恒力,则电
场力做功大小为:W?EqScos?。在这里,W
类似如重力做功W
因此,将W?EScos?是一个与电荷本身无关的量,?hcos?,也是
与物体本身无关的物理量,只与重力场本身性质有关。这一比值叫A、
B两点间的电势差,用UAB来表示。
继续联系重力势能提出问题: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移动的高度差越
大,重力势能的变化也越大,高度差即高度的差值,电势差也就是电
势的差值,那么如何定义电场中各点的电势?给一分钟同学思考后,引
导学生阅读教材定义,UAB?WAB,若将B点的电势定义为零电q
势点,则A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零电
势点时所做的功。因此,老师强调,电势通常用?表示,电场中某一点
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
的功。
3、强化和延伸知识点。
引导学生思考,指出电势差与零点电势的选取无关,但电势是相
对零点电势而言的,与零点电势的选取有关。然后课堂给出几分钟时
间,由学生独立完成一道例题:设电场中AB
2两点的电势差U?2.0?10V,带电粒子的电量q?1.2?10?8C,把
q从A点移动到B点,
电场力做了多少功?是正功还是负功?设UA?UB。
4、知识小结。(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类似重力场中两点
的高度差,电势差UAB?WAB,q
U与W、q无关。(2)、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
该点移动到参考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并且注意电势的大小与参考点
的选取无关。(3)、UB?B??,A?A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5、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2:10: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9894201457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物理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物理教学设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