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制扇技艺
制扇技艺是江苏苏州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之一,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苏扇
是苏州特产,以雅致精巧,富有艺术特色而著称,历史悠久,国外驰名。包括折扇、檀香
扇和绢宫扇三大类,统称为“苏州雅扇”。明清以来,苏扇主要在苏州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
苏州雅扇集各种精湛工艺于一身,包括造型、装裱、雕刻、镶嵌、髹漆等工艺。
2006年5月20日,制扇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起源
南宋时苏州便有人自制折扇,到1426~1435年(明代宣德年间)设作坊生产,并出现
名牌产品,如著名的乌竹骨泥金扇。公元1638~1661年(清代顺治年间)苏扇成为皇家贡
品,制扇业开始兴盛。苏州雅扇有不少名品,所谓“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乌木作股
为俗制,惟棕竹、毛竹为之,称怀袖雅物”。折扇的扇骨制作以变化丰富和精工细致闻名,
打磨后的竹折扇骨匀细光洁,高雅古朴。随着历史发展,水磨骨玉折扇的造型和装潢日趋
精细文雅,扇骨从“十六方”改进和发展到修长素雅的“十八方”,花色扇头有排茄、古方、
燕尾、玉兰、梅花和竹节等几十余种。制扇艺人在竹骨上运用磨、漆、雕、嵌和采用浅刻、
深刻等技巧,雕上花、鸟、虫、草、山水、人物、博古、仙女、钱币、钟鼎篆隶和诗词歌
赋,再加上名画印章,使扇子显得更加秀美名贵。
苏州又是檀香扇的发源地,檀香扇是从清末以檀香为骨的折扇演化发展而来的扇种。
以檀香制扇,散发天然香味,并采用“拉花”、“烫花”、“雕花”、“画花”工艺,扇面上绘上
山水花鸟景色,休闲雅致。
苏扇种类
苏扇,包括绢宫扇、折叠扇、檀香扇等,制作风雅娟秀,同称为“雅扇”。苏州雅扇制
作集造型、装裱、雕刻、镶嵌、髹漆等精湛技艺于一体,历来是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掌中
宝物。在扇面上作画、题诗,是苏州文人的一大爱好。扇面画已独立成为绘画中的一个门
类,或绘以鲜艳的牡丹,或绘以清逸的山水,配以相同题材的诗词,“雅扇”之名名副其实。
折叠扇
折扇自南宋时开始自制,亦名“聚头扇”、“撒扇”,南方习称“折扇”。苏州折扇又称“吴
扇”,其扇骨造型艺术丰富多彩,扇头造型达百种之多,主要为圆头、方头、尖头、玉兰
头、竹节头等。扇工还运用磨、漆、嵌等技艺,千变万化,极尽巧思。自明代起就有精致
文雅和形成多样的特色。扇骨材料以竹片为主,精工细作,达数百种之多,水磨扇骨更为
上品。扇面大多用棉料宣纸裱成,有“素面”和“画面”两种。画面由名家作各种书画。素面
有仿古白素面、金面等多种。尤以“老矾扇面”制作精妙,是苏州折扇中的名牌。由于以上
特点,苏州折扇子已不止是生风用具,而成为人们收藏的珍品。
檀香扇
以檀香木制扇是我国首创。玲珑雅致的檀香扇,可称得上是扇中之王了。它是用进口
的檀香木制作而成。制扇工人在一片片细薄的檀香扇木上,用一根绝细的钢丝锯条穿进一
个个预先打好的细孔里,拉镂出数百个、上千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孔眼,然后用若干
片扇骨组成精美绝伦的图案。打开扇子,清香扑鼻,画面动人。
苏州的檀香扇式样变化巧妙,以“拉花”、“烫花”、“画花”构成独特的风格。香气馥郁,
艳丽动人,为中外妇女所乐用。其中特制的小型扇更成为欣赏摆设的摆设珍品。“拉花”是
在扇骨上以手工拉出透空的花纹,譬如“天女散花”,拉有一万五千多只孔眼,给人以玲珑
剔透、纤丽华美的感觉。“烫花”,又名“烙画”、“烫画”,不作草稿,以铁笔烙绘“西厢”、
“红楼”等故事,棕褐色的图画烫在杏黄色的檀香木上,色调和谐、浑厚古雅。“画花”是用
毛笔在绢制扇面上勾勒设色,画面题材广泛,色彩明快。苏州檀香扇极受海内外人士推崇。
绢宫扇
古名“纨扇”,又名“团扇”。苏州绢宫扇纤丽秀雅,其绢面或书画、或刺绣,别出心裁;
其扇柄或雕镂、或彩绘,各尽其巧;其质料或素竹、或湘妃竹、或象牙、或玳瑁,雅而不
俗。绢宫扇主要有圆形、六角形、长方形、腰圆形等形状,扇面往往绘以山水、花鸟、人
物,并题有名人诗句,古色古香,极具观赏性。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0:31: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9834921449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折叠扇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折叠扇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