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春天花朵瓣成花瓣
B
.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
.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
.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2.食盐、食醋、纯碱等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与酸反应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
.③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酒精监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
C
2
H
5
OH+4X
(红棕色)
+6H
2
SO
4
="==2"Cr
2
(SO
4
)
3(绿色)
+2CO
2
↑+9H
2
O
,则物
质
X
的化学式为
A
.
CrO
3
B
.
Cr
2
O
3
C
.
Cr
2
S
3
D
.
CrSO
3
4.自然界中大部分的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是()
A
.固态
B
.游离态
C
.化合态
D
.液态
5.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B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C
.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
D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6.某市空气受到
SO
2的严重污染,环保部门立即派出飞机喷洒
X
粉末,快速降低空气中的
SO
2含量,该过程发生的
化学反应是
2X+2SO
2
+O
2
═2CaSO
4
+2CO
2,
X
的化学式是()
A
.
H
2
OB
.
Na
2
CO
3
C
.
CaOD
.
CaCO
3
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工业上生产尿素
[CO
(
NH
2)2
]
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
.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C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D
.反应中
C
和
D
的质量比为
30
:
18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家里因为电路短路而造成火灾
,
应该迅速拉下电闸
,
再取水扑灭
B
.赤壁大战中
,
庞统献给曹操的铁索连环之计
,
使木船不能摆脱铁索的束缚
,
及时驶离着火区域
,
这属于逆向使用灭火原
理的例子
C
.木屋着火时
,
迅速浇水
,
不能隔绝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
却能够提升其着火点而灭火
D
.厨房的油锅着火时
,
用锅盖盖上去灭火比浇水灭火合理
9.下列说法错误
..
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C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O>Si>Al
D
.V1
mL水和V2
mL酒精混合得到V3
mL溶液:V1
+V2
>V3
10.在物质
X
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另外三种物质,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物质
X
可能是()
加入物质石蕊溶液铁锈氯化钡
物质
X
溶液变为红色溶液变为黄色白色沉淀
A
.硫酸钠
B
.氯化钠
C
.稀硫酸
D
.稀盐酸
11.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稀有气体
D
.可吸入颗粒物
12.对
“
大棚
”
农作物施用
“
汽水
”(
碳酸溶液
)
,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对于其作用的下列几种叙述:
①加速植物光合作用
;
②冬天有助于农作物
“
防冻
”;
③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调节
pH;
④可促进土壤中的
Ca2+、Mg2+
被植物吸收。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全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
1
)
_____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
)如下图所示,
t
1℃时,向
5g
甲物质中分批加入水,依次得到
A
、
B
、
C
、
D
四份溶液。
I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_____
;
a
、将溶液
A
升温至
t
3℃,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
、与溶液
A
相比溶液
C
的质量增加了
20g
c
、
t
1℃时甲的溶解度不小于
20g/100g
水
d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A=B>C>D
II
在溶液
A
、
B
、
C
、
D
中任意选择一个溶液计算其溶质质量分数:溶液
_____
(选填编号)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_____
(精确到
0.1%
);
(
3
)如下图所示,
t
6℃时取甲、乙两种物质各
wg
进行实验,最终烧杯中均有固体析出,且析出固体质量乙大于甲。
则
t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用
“
<
”
或
“≤”
表示)。
14.“炒冷面”的营养成分表如下(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等)
营养成分表
项目每
100
克
能量
1966
千焦
蛋白质
7.5
克
脂肪
21.8
克
碳水化合物
60.7
克
钠
2300
毫克
(
1
)表中“钠”是指
_____
(填字母序号)
a.
离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
2
)“炒冷面”中含的营养素有
_____
种。
(
3
)“炒冷面”中使用的食盐可以是加碘盐,人体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_____
(填字母序号)。
a.
甲状腺肿大
b.
骨质疏松
(
4
)小明用酒精炉加热“炒冷面”,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
5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食用食盐不超过
6
克。假设小明某天吃了
100
克“炒冷面”,那么小明从“炒冷面”
中获得的食盐量是否超标
_____
(填“是”或“否”)。
15.下列各物质都含有少量杂质
(
括号内为杂质
)
写出除去杂质的主要操作及有关化学方程式铜粉
(
锌粉
)_____
,
_____
;
FeCl
2溶液
(CuCl
2
)_____
,
_____
。
16.选择下列适当物质并用其序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
1
次)。
①水银②活性炭③浓硫酸④二氧化硫⑤氢氧化钙⑥氢气能够形成酸雨的是
_______
;(
2
)温度
计中填充的物质是
_______
;(
3
)未来最清洁的燃料是
_______
;(
4
)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是
_____
;(
5
)溶于水放出
大量热的是
______
;(
6
)防毒面具里填充的物质是
______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供给人体呼吸的物质是
___
(
8
)硫酸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
是
____________
;自然界最小的原子是
______________
;(
10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分子是
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如下图所示的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写出编号⑤所指仪器的名称为
_____
。
(
2
)当制取较多量
CO
2时,制取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
_____
(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
(
3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装配好的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_____
。
18.下图是
X
、
Y
、
Z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
Y
、
Z
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
_____℃。将X
的接近饱和溶液变
为饱和溶液且使溶液质量增加,采用的方法是
_____
。若使
X
、
Z
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
_____t
3
℃时,
将
X
、
Y
、
Z
的饱和溶液各
100g
都降温到
t
1
℃,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为了测定一瓶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出
50g
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
16%
的氢氧
化钠溶液
,
反应过程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分析并进行计算
:
(1)N
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
_____________
(2)
计算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B
【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粮食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
B
。
2、
C
【解析】
①氯离子一般用硝酸银检验,不能完成实验,不符合题意;
②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纯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碳酸钠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
生,氯化钠与醋酸不反应,故可以用食醋来鉴别食盐和纯碱,符合题意;
③食醋中含有醋酸,检验鸡蛋壳能否与酸反应,可用食醋来完成,符合题意;
④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符
合题意。
能完成实验的是:②③④;故选
C
。
3、
A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故:反应前已知的原子个数:碳原子
2
个、
氢原子
18
个、氧原子
25
个、硫原子
6
个;反应后原子个数:铬原子
4
个、硫原子
6
个、氧原子
17
个、碳原子
2
个、
氢原子
18
个,故可知
4X
中含有铬原子
4
个和
12
个氧原子,故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CrO
1.
故选
A
.
4、
C
【解析】
A
、固态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不是元素的存在形态,故选项错误;
B
、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叫游离态,故选项错误;
C
、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叫化合态,自然界中大部分的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是化合态,故选项正确;
D
、液态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不是元素的存在形态,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
5、
D
【解析】
A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中有一种单质,故
A
说法错误;
B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前有单质参加反应,元素化合价一定改变,故
B
说法错误;
C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后元素种类也没有变化,故
C
说法错误;
D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故
D
正确。
故选:
D
。
【点睛】
本题是有关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学会利用微观的观点及微观示意图的意义对反应基本类型判断及化学变化的微观信息
的获取等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6、
D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a,2;S,
2;C,2;O,12;已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2;O,6;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a,C和O元素,
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1和3,故X的化学式为:CaCO
3
。
7、
D
【解析】
根据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A
、
B
、
C
、
D
分别为
NH
3、
CO
2、
CO
(
NH
2)2、
H
2
O
,
反应的方程式是:
2NH
3
+CO
2
一定条件
CO
(
NH
2)2
+H
2
O
。
【详解】
A
、据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A
、
B
、
C
、
D
分别为
NH
3、
CO
2、
CO
(
NH
2)2、
H
2
O
,
从微观角度看,如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C
、生产尿素的反应方程式为:
2NH
3
+CO
2
一定条件
CO
(
NH
2)2
+H
2
O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
、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中
C
和
D
的质量比为(
12+16+16×2
):
18=60
:
18
,符合题意。故选
D
。
8、
C
【解析】
A
、居室内电器短路引发着火,必须先拉下电闸,再取水扑灭,以防触电,正确;
B
、赤壁大战中,庞统献给曹操的铁索连环之计,使木船不能摆脱铁索的束缚,及时驶离着火区域,属于不能及时清
除可燃物,导致火势越烧越旺,故正确;
C
、物质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故错误;
D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了隔绝氧气的方法,油的密度小于水,不能用水灭火,故正确;
故选:
C
。
9、
B
【解析】
A
、在化学反应中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生石灰与水反应没有发生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
故选项说法错误;
B
、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O
>
Si
>
Al
,故选项说法错误;
D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所以
V1ml
酒精和
V2ml
水混合得
V3ml
酒精溶液:
V1+V2>
V3;故说法错误。
点睛: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就是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即有放热
现象或吸热现象发生。当然,有时也涉及到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问题;例如,电解水时,电能转化成了
化学能;燃料电池时,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
10、
C
【解析】
在物质
X
的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不可能是硫酸钠、氯化钠。加入铁锈后,溶液
变为黄色,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生成含有铁离子的盐溶液而呈黄色,证明
X
溶液为酸;加入氯化钡
后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为硫酸,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而盐酸和氯化钡不反应。故选
C
。
11、
D
【解析】
A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
A
错误;
B
、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
B
错误;
C
、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
C
错误;
D
、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
D
正确。故选
D
。
12、
D
【解析】①因为碳酸受热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二氧化碳与水都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故可加
速光合作用进行,正确;②因为碳酸受热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形成温室效应,故有助于农作物
“
防
冻
”
,正确;③碳酸显酸性,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正确;④碳酸溶液会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
子,进而可以形成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而植物主要以离子形式吸收矿质元素,正确。故选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
t
2
acD12.5%t
2
5
【解析】
由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而增长较缓慢。
【详解】
(
1
)由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t
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甲、乙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
)
Ia
、溶液
A
中溶质没有溶解完全,升温至
t
3
℃,溶质溶解完,溶剂不变,则将溶液A
升温至
t
3
℃,溶质质量分
数变大,故
a
正确;
b
、
t
1
℃时,甲没有完全的溶解,C
溶解完全,与溶液
A
相比溶液
C
的质量增加大于
20g
,故
b
不正确;
c
、
t
1
℃时,C
中溶剂为
25g
,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5g
,则甲的溶解度不小于
20g/100g
水,故
c
正确;
d
、
A
中是
5g
水,溶解了少部分的甲物质,
B
中是
15g
水,甲物质没有溶解完全,未强调充分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可
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C
中是
25g
水,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
5g
,
D
中是
35g
水,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
5g
,溶质质
量分数
C
大于
D
,故
d
不正确。故选
ac
。
II
溶液
D
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5g
100%=12.5%
35g+5g
。
(
3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长较缓慢,
t
6
℃时取甲、乙两种物质各wg
进行实
验,最终烧杯中均有固体析出,且析出固体质量乙大于甲,则乙的溶解度变化比甲快,故
t
的取值范围是
t
2
5。
【点睛】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③比
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
14、
c4aC
2
H
5
OH+3O
2
点燃
2CO
2
+3H
2
O
否
【解析】
(
1
)食品中常以元素的质量来表各元素的含量;
(
2
)观察图表可知,方便面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类)、钠(无机盐);
(
3
)人体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甲状腺肿大;
(
4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2
H
5
OH+3O
2
点燃
2CO
2
+3H
2
O
;
(
5
)小明某天吃了
100
克该方便面,相当于吃了食盐:
2.3g÷
23
58.5
=5.9g
小于
6g
。
15、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然后过滤
Zn
+
H
2
SO
4
===ZnSO
4+
H
2
↑
加入足量的铁粉,然后过滤
Fe
+
CuCl
2
===Cu
+
FeCl
2
【解析】
(
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氢>铜,可以使稀硫酸与锌反应,然后过滤得到铜,所以反应方程式为:
Zn
+
H
2
SO
4
===ZnSO
4+
H
2
↑
。
(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铜,可以用足量铁与氯化铜反应,然后过滤除去固体即可得到氯化亚铁溶液,反应方
程式为
Fe
+
CuCl
2
===Cu
+
FeCl
2。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
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6、④①⑥⑤③②
O
2
Cu2+HH
2
O
【解析】
(
1
)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较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选④;
(
2
)温度计中填充的物质是汞,汞俗称水银,故选①;
(
3
)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热值大,是未来最清洁的燃料,故选⑥;
(
4
)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是氢氧化钙,故选⑤;
(
5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故选③;
(
6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有毒气体,可作防毒面具里的滤毒剂,故选②。
(
7
)氧气能供给人体呼吸,故填
O
2;
(
8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铜离子、硫酸根离子,其中的金属离子是
Cu2+;
(
9
)自然界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故填:
H
;
(
10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所以含量最多的分子是水分子,故填:
H
2
O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水槽②⑦⑧
CaCO
3
+2HCl=CaCl
2
+CO
2↑
+H
2
O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
1
)编号⑤所指仪器的名称为水槽。
(
2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当制取较多量
CO
2时,制取时发生装
置的仪器是锥形瓶、长颈漏斗、双孔导管,故组合是②⑦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
3
+2HCl=CaCl
2
+CO
2↑
+H
2
O
。
(
3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装配好的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8、
t
2增加溶质蒸发结晶
Y
>
Z
>
X
【解析】
(
1
)由图可知,
t
2
℃
时,
Y
、
Z
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
t
2
℃时Y
、
Z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相同,则
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
Y
、
Z
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
t
2
℃,故填t
2。
(
2
)使接近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且溶液质量增加,只能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故填增加溶质。
(
3
)
X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Z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使
X
、
Z
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
(
4
)
X
、
Y
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当温度由
t
3
℃时降温到t
1
℃时,X
、
Y
会结晶析出晶体,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且
X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Y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Z
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
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处于
X
、
Y
之间,所以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Y
>
Z
>
X
。
【点睛】
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交点的含义是对应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16%
【解析】
根据图可以看出加入
25g
氢氧化钠溶液时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的
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可。
【详解】
(
1
)根据图可以看出加入
25g
氢氧化钠溶液时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当氢氧化钠加到
45g
时氢氧化钠会有剩余,则
N
点对应的溶质为生成的硫酸钠和剩余的氢氧化钠;故填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
2
)设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x
,
4242
2NaOHCuSONaSOCu(OH)
80160
25g16%50gx
80160
25g16%50gx
解得
x=16%
,故填
16%
;
答:(
1
)
N
点对应的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2
)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6%
。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0:22: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9829721449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炒冷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炒冷面.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