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温泉旅游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辽宁温泉资源分布广泛,全省14个地级市均有温泉分布。辽宁的温泉数量、质量和多种开
发模式位居全国前列。旅游业已经成为辽宁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
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国际温泉疗养协会(ASPA)在一份报告中显示:中国辽宁温泉旅游的
发展已成为东北亚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辽宁温泉旅游开发现状
辽宁的温泉旅游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休疗养”模式,如丹东五龙背、营口
熊岳、鞍山汤岗子温泉等;第二阶段是由“公费休养”变为休闲度假的“温泉山庄”阶段,
多是“游泳池+澡堂”的模式,如营口熊岳、大连安波等;第三阶段是以综合性的旅游休闲
活动聚集形成的,特点在于规模大、功能复合、温泉形态和游客类型多样化,也就是目前最
为流行的“露天温泉”模式,如辽阳“汤河假日温泉”、营口“天沐温泉”、大连“安波温
泉”等。
(一)建设温泉旅游第一大省决策的出台
1.辽宁发展温泉旅游的理由
辽宁每年10月中旬以后,多数旅游景点会骤然冷清,此后是长达五六个月的冬季。旅游景
点冬闲曾长期影响辽宁建设旅游强省的速度。辽宁发展温泉旅游的理由:一是资源十分富
集,且分布广、所含矿物质丰富、开发时间长。全省现在已探明并具有开发潜力的温泉资源
超过110处,在全国名列第八位,辽宁温泉的品质上佳。汤河温泉可媲美法国维希矿泉;鞍
山汤岗子温泉因其对风湿等疾病具有辅助疗效,是我国最早的四大康复理疗中心之一;大连
温泉则被国家地质部门和联合国地热专家评价为亚洲之最。二是可有效解决辽宁旅游冬季半
年闲的问题。开发以“冰雪+温泉”为主题的多种组合产品,是弥补冬季旅游短板的重要途
径。三是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旅游市场正处于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的阶段,温
泉旅游是最典型的休闲度假产品。四是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辽宁的温泉资源大多位于乡
村,发展温泉旅游还可以加速这些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温泉旅游纵向拉动了沐浴、桑拿、按
摩、健身等行业的发展,横向带动了餐饮、娱乐、地产、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召开全省温泉旅游现场会
2010年5月,辽宁省在营口鲅鱼圈区召开第一次全省加快发展温泉旅游现场工作会,省长
陈政高提出“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资源统一利用,功能综合配套,环境适宜旅
游”,明确提出建设中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的发展目标。同年5月,辽宁在辽阳弓长岭区召
开第二次全省温泉旅游现场会,进一步明确了打造“中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的战略目标。
把发展温泉旅游是辽宁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大举措,不
仅破解了辽宁旅游“冬季半年闲”的难题,而且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3.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温泉旅游的意见》
2011年1月,辽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温泉旅游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温
泉项目用地、融集资金、项目审批、税收等方面推出了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确定了发展温
泉旅游的大政方针。这是辽宁省首次就旅游产品出台正式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意见》
明确提出,利用5年时间,加快建设一批温泉旅游聚集区和温泉旅游新城,培育一批温泉旅
游特色名镇,推出一批温泉旅游精品,提高辽宁温泉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把辽宁建设成为温
泉旅游大省,实现温泉旅游发展国际化、产品多样化、市场层次化、服务个性化、消费大众
化和养生理疗主体化,在温泉旅游标准体系、宣传促销、人才培养、建设规模、品质品牌和
服务质量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到2015年年底,全省要建设10个温泉旅游聚集区和50个温
泉旅游小镇;建设100家投资10亿元以上的温泉旅游企业;温泉旅游年接待游客达到500
万人次,温泉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的20%以上。全省14个地级市都在积极发展温
泉旅游。
(二)科学规划布局
1.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从2011年开始,辽宁摸索制定温泉旅游发展的统计模式,设计了统计表格,与各市协商建
立了统计方法,初步摸清了全省温泉旅游的基本情况,了解了规划面积、温泉量、项目布
局、预计投资安排、推进计划等核心信息。从统计情况看,全省18个温泉度假区、51个温
泉小镇规划面积总和为2200.2平方公里,布局重点项目249项,总投资规模近5000亿元。
统计中还对全省107个重点温泉项目进行摸查,掌握了项目的进展情况,温泉统计做到了有
章可循。两年来,辽宁温泉旅游建设如火如荼,以辽阳弓长岭、营口鲅鱼圈、大连安波、鞍
山汤岗子等为代表的一批温泉旅游集聚区已粗具规模。在此基础上,辽宁省已编制完成温泉
旅游发展规划,并要求全省14个地级市都要制订本地的、与省温泉旅游规划相衔接的市级
规划、温泉旅游度假区规划。《辽宁省温泉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用5年时间打造辽宁温泉
旅游集群品牌,使温泉旅游成为辽宁旅游大发展的突破口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增长极。
2.注重挖掘文化内涵
我国旅游消费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温泉旅游具有大众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具有可持续发展
的潜力。辽宁的温泉旅游能在短的时间内进入“佳境”,可以说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辽宁温
泉有1300余年历史,著名的辽阳汤河、鞍山汤岗子、丹东五龙背、营口熊岳、葫芦岛兴城
等地,都有历史古迹遗存,并与帝王将相、名人贤士有关,流传着众多典故和传说。在辽宁
全省已探明的温泉资源中,40%以上为历史留存,这些温泉资源不仅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
化,也为当前的温泉旅游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利用自然的、原生态的温泉资源,再
把历史上的文化、传说、故事等挖掘出来,采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就可以开发出很好的、
现代的温泉旅游产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打造全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的进程中,辽宁十
分注重挖掘温泉旅游文化内涵。将温泉旅游与养生、餐饮、体育、文化等结合起来,形成集
群式的产品体系。
3.辽宁温泉旅游的优势
辽宁的温泉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大连、营口、鞍山、辽阳、沈阳和丹
东、本溪、盘锦、葫芦岛等地的温泉资源最为丰富,其次为朝阳、阜新、铁岭等地。而且辽
宁的多数温泉品位较高,在已探明的可利用的温泉资源中,具备多种优势:辽阳汤河温泉可
媲美法国维希矿泉,鞍山汤岗子温泉对风湿等疾病具有辅助疗效,对于沈阳市而言,发展温
泉旅游可以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提升沈阳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沈阳计划把温泉产业打造成为最具活力的休闲产业,进而构建温泉度假、康体养生、休闲娱
乐、精品酒店、商务会议及主题地产于一体的东北生态温泉城,在沈阳周边打造以温泉为特
色的休闲度假旅游环城产业带;大连温泉被国家地质部门和联合国地热专家评价为“亚洲之
最”。大连温泉立足于滨海和温泉两大优势,致力打造“东北亚温泉旅游名城”,近几年温
泉旅游的接待量年均增幅都在20%以上,正在规划建设沿黄海和渤海的滨海“千里温泉度假
海岸”;本溪市的水洞温泉旅游度假区是辽宁山水旅游休闲基地的核心区,本溪计划投资
150亿元,把这个度假区建设成为集国际度假中心、山地运动中心、水上欢乐中心、健康养
生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为一体的东北亚知名旅游目的地;盘锦是闻名遐迩的“湿地之都”,
是湿地温泉资源禀赋优良的滨海城市,其湿地温泉有“寻遍北国独一处”之誉。盘锦计划对
可利用的湿地资源进行深度开发,重点打造以温泉休闲为基础、以会议度假酒店为重点、以
休闲养生地产为核心的湿地温泉度假区;营口熊岳天沐温泉度假村是辽宁第一个现代意义上
的温泉企业,日接待能力仅为500人次的熊岳天沐温泉度假村,在2011年5月2日创下了
日接待3686人次的历史纪录。2011年,熊岳天沐温泉度假村实现利润、纳税、员工工资福
利和淡季单月收入“4个超千万”。天沐温泉度假村的巨大成功,加上熊岳皇家园林酒店、
金泰海景温泉酒店等几个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项目建成运营。鲅鱼圈旅游的热度从2009
年以后不断升温,带动了又一批大型项目的建设“北方亚龙湾”的口号日益叫响。葫芦岛兴
城于2010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城”,目前正努力建设总投资600亿元的滨
海温泉新城。
(三)温泉旅游建设提质增速
1.由“粗放”走向“精细”
温泉旅游产业因其拥有大众化与多样化的特点,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以前辽宁对温泉的
开发利用相对“粗放”,大部分温泉资源只被开发为温泉洗浴和游泳,温泉的文化、休闲、
养生、度假等众多功能没能得到充分挖掘。2010年之前,辽宁开发的温泉资源不足20处。
即使是在省内温泉旅游较为发达的大连,2009年温泉旅游接待游客176万人次,仅占接待
总量的5.05%;而在温泉旅游发达的广东、云南、湖北、重庆等省市,温泉旅游占当地旅游
产业的比重均已超过两位数。随着建设“中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战略目标的提出,辽宁加
快了温泉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温泉旅游开始走向“精细”。
2.各市温泉旅游蓬勃展开
辽阳立足等骨干项目,带动开发温泉别墅、温泉疗吧、SPA馆等温泉产业链,逐步从“温泉
单一利用时代”走向“综合开发时代”。将弓长岭冰雪温泉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全力打造
特色综合体,打造温泉小镇。汤河温泉城,成为我国叫得响的温泉旅游品牌,注重温泉与其
他旅游要素组合,开发温泉衍生产品:建成3A级温泉滑雪场和国际温泉会展中心,实现温
泉与冰雪、温泉与会展会议组合。丹东结合鸭绿江精品旅游带的开发建设整合温泉资源,建
设一批高档次,高规格的温泉旅游项目;建立统一的温泉管理机构——温泉管理所,制定了
一系列温泉开发、利用和管理办法。营口明确提出打造“中国北方最佳温泉城”,把温泉海
滨旅游聚集区的建设列为全市六大服务业聚集区开发建设之首;将散落在企业和个人手中的
8眼冷热泉井全部收归政府统一管理,温泉带动了营口市滑雪、海滨、特色餐饮、高端度假
酒店等一系列配套产业的发展。沈阳旅游局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沈阳市温泉旅游资
源开发建设工作,起草了《关于加快沈阳市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了沈
阳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鞍山正在全面开发建设汤岗温泉城,规划中的汤岗温泉城凤凰
小镇包括室外温泉、国际会议中心、五星级温泉酒店、家庭式度假酒店、生态农庄、英式马
球俱乐部、法式葡萄酒庄等设施。本溪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本溪20平方公里温泉旅游
城的规划和开发建设,已编制完成高水平的温泉旅游专项规划,温泉城的拆迁安置、基础建
设和招商引资已全面展开。阜新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地热产业开发领导小组”,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温泉开发,拟制出《阜新市委、市政府关于阜新温泉开发建设情况的
专题报告》。大连市领导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温泉地区调研,研究制定本市温泉旅游
开发的具体措施。朝阳、葫芦岛等市组织召开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和政策措
施。
3.开展旅游节庆活动
辽宁各地把旅游节庆活作为推介旅游资源,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有效载体,辽阳弓长岭、
营口鲅鱼圈、鞍山汤岗子等地纷纷打出温泉旅游品牌,精心培育温泉旅游产品,全省80余
个已开发和在建温泉旅游项目,正从110多处潜力温泉资源中喷涌而出,绘就了辽宁温泉旅
游大省的宏伟蓝图。省旅游局全面动员,及时推进,通过与多个市地联合举办温泉旅游节等
独具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的方式,直接有效地展示“满韵清风、多彩辽宁”旅游大省形象。
如在营口举办“中国海滨国际温泉旅游节”等高层次节庆活动;在盘锦通过举办“湿地国际
旅游周”期间,将湿地温泉旅游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安排等,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推介效果。通
过举办温泉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温泉资源目的地的城市品牌,扩大城市对外影响力和
吸引力。
(四)实行项目牵动
1.招商中更重选商
发展温泉旅游必然要招商引资。辽宁注重招商更有选商原则,招徕大企业、引进大资本,积
极吸引国内外顶级温泉品牌和开发商,促进国内温泉品牌加快产品升级的速度,通过对温泉
旅游项目的引资与合作,推动全省温泉旅游快速发展。在招商工作中,设置了10亿元的投
资额门槛,防止低端温泉项目进入,为打造高端温泉旅游市场,实现第一温泉旅游大省的目
标奠定雄厚基础。港中旅、中青旅、珠海天沐温泉、香港中骏集团等一大批具有较强实力和
丰富经验的专业化企业,已确认投资辽宁。与汤岗子温泉一路之隔,港中旅的温泉旅游项目
已经破土动工。这是总投资150亿元的港中旅汤岗子综合温泉旅游项目的一部分。此外,总
投资50亿元的港旅置业千山热岛玉温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预计2015年前投入运营。中青
旅汤岗子温泉产业城项目、奥特莱斯汤岗子幸福产业城项目和佳通集团海城腾鳌温泉健康产
业城项目等,也将陆续开工建设。辽宁省各级政府在充分利用中国国际旅游博览会、北方旅
游交易会和东亚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平台,以及到境内外招商选资和专题学习考察、召开专题
招商座谈会等方式,全方位开展辽宁温泉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辽
宁省政府在弓长岭区举办了辽阳汤河温泉旅游新城主题招商推介会。推介会以温泉旅游开发
为主题概念,引起了国内外客商的广泛关注,签约意向投资额121亿元;4个温泉旅游集群
项目落地开工,总投资8亿元。
2.整合温泉旅游资源
辽宁立足温泉旅游资源优势,对温泉资源重新整合,积极打造战略制高点。开发模式已经推
进到主题化、复合型、度假型的新阶段,各地纷纷打出“组合牌”,通过区域联合初步形成
辽宁大旅游发展格局。将温泉与当地优势资源进行强强联合,“温泉+亲水”、“温泉+滑
雪”、“温泉+森林氧吧”、“温泉+休闲”、“温泉+农家乐”、“温泉+湿地观鸟”、“温
泉+世界遗产游”等,形成多种“温泉+X”产品组合,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容,同时拓展了
国内外中高端客源市场。辽宁14个级市正在因地制宜推动温泉旅游发展,突出地域化的特
色品牌,如“鲅鱼圈海滨温泉”、“弓长岭皇家温泉”、“鞍山理疗温泉”、“本溪生态温
泉”、“兴城休闲温泉”、“大连度假温泉”、“东港海水温泉”等,成为温泉旅游的重要
支撑。
二辽宁温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温泉游正以其独特的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文化娱乐等优势,成为人们旅游出行的
重要选择。省内温泉旅游尽管优势多多,但受水资源制约,温泉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应该在
做强上下功夫。
1.温泉档次不高
辽宁省温泉资源开发利用起步比较晚,除天沐温泉、汤河温泉假日酒店、王宫温泉水城等少
数温泉外,上规模和上档次的温泉不多,配套设施较单一,配套设施相对落后,旅游附加价
值偏低。大多仍局限于疗养、洗浴等功能,观光、休闲、健身、度假等诸多功能尚未充分开
发,汤岗子、五龙背、兴城等传统温泉正在褪色,其他的还处在开发阶段。旅游客源市场狭
窄,消费水平低。
2.营销力度不够
一直以来,辽宁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相对“粗犷”。大部分宝贵的温泉资源只被开发为温泉洗
浴,温泉的文化、休闲、养生、度假等众多功能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汤岗子、熊岳、五龙
背、兴城等温泉都曾以康复疗养著称,现多沿用“洗浴+餐饮”的模式,缺乏特色,功能单
一。综合开发利用的水平较低。由于对外宣传不够,外地来辽宁温泉游的游客并不多,远没
有形成一个产业。营销手段和营销力度不够,只是简单地通过广告牌和报纸杂志等宣传手
段,网络和电视宣传的力度不够。
3.品牌特色不突出
由于缺乏对温泉辅助要素和文化内涵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在开发过程中对温泉文化的挖掘
不够,功能单一,温泉旅游产品基本是复制外来的温泉沐浴产品和模式,而没有将温泉旅游
与温泉的乡村文化、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地方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同质化现象突出,温泉
产品国外游客吸引力弱,只是自产自销。尽管辽宁拥有一流的温泉旅游资源,但大多进行疗
养、洗浴、休闲观光等项目开发,缺乏强有力的品牌支撑。加之缺乏相应配套的旅游产品和
服务,远没有形成广东、海南那样的知名度。大多数温泉的目标市场仅定义为周边客流,从
而忽视了长线客流,众多温泉旅游产品牌特色不突出,吸引力有限。温泉客源市场以短程单
日游为主,消费仍集中在泡澡和游泳,观光、休闲、度假、会议、商务等其他旅游活动较
少。
4.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我国温泉开发尚无全国性的法律法规,一些地方温泉开发存在着资源浪费甚至过度开发,迫
切需要出台温泉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发展温泉经济必须形成行业发展的整体优势,成立行
业协会,设立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开发品质。相关的依据标准已显滞后,目前沿用的还是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这一国家标准。国内首部温泉旅游地方标准是广东制定的《温泉
旅游服务规范》。其中对温泉旅游水资源运用、设备要求、安全要求、卫生要求、服务质量
监测等都进行了严格规范,并规定沐浴温泉的温度要在40℃以上。省内目前尚未出台相关
的地方标准。由于行业标准的缺失,面临的一个最尴尬的问题是,一些地下热水也都号称是
温泉,良莠不齐,威胁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对策及建议
打造温泉旅游第一大省,就要实现规模第一、品牌第一、文化第一、服务第一。到2015
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超过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均比“十一五”同
期翻一番。4亿游客中1/4是温泉游客。但受水资源制约,必须升级产业,延长产业链条,
深度开发温泉旅游产品,开发温泉的医疗保健、食品药品、养生滋补及美容化妆品等温泉衍
生产品,并在文化上制造差异性,增加其附加值。
1.完善法律法规
温泉权属分散是辽宁温泉旅游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温泉资源隶属于不
同单位及个人,这让辽宁温泉开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章可循。温泉旅游必须有相应的法律
法规作依据,并指导、监督行业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高度关注温泉资源的保护,这是可持
续发展的前提。我国虽然已经于1986年和2002年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
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但是温泉属于比较特殊的资源,利用温泉所产生的法律关
系既可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调节,也可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调节,
也就是说不能由两部法律的任何一部调节。两部法律都没有对“温泉”作出一个明确的界
定,就温泉旅游如何开发、开发中如何有效保护等,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制约、指导。
颁布温泉开发方面的法律法规,对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是根
据温泉资源稀缺性特点,加强规范产业秩序,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持证开发,做到温
泉资源开发法制化,保留国家对泉水开采权、所有权,由政府统一开采,统一管线分配,在
开采上可以维持资源再生,在使用上可以循环利用。二是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加强温泉开发
利用过程中的监控,保证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强化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保护温泉资源的
理念。
2.延伸产业链条
创新温泉开发模式,跳出温泉做温泉,树立温泉从主角让位到配角的开发思路,更注重温泉
资源的整合与配套的开发,充分发挥温泉业的保健、养生、度假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康
复、会议、培训、特色农产品体验等与之相关联的设施和服务,让温泉周围聚集更多的产
业,成为带动区域泛旅游产业(会议会展、体育运动、农业观光、娱乐、购物等)的整合
源。温泉旅游除了自身的优势外,大都能与其他旅游资源融合,并通过经营上的互补有效放
大拉动经济作用。要拓展温泉外延,开发其更高的产业附加值。对温泉旅游产品应多采取
“温泉+X”的开发模式。大力挖掘温泉相关产业,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将温泉旅游与当地的
传统产业相结合,多方嫁接,共同开发,整合营销,延长游客停留的时间。把温泉产业与休
闲娱乐产业、体育产业、文化产业相结合,拓展并兼容生态型、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娱乐
型、商务型旅游项目。推出温泉+生态、温泉+现代农业、温泉+观光、温泉+运动(滑雪、漂
流)、温泉+康复疗养、温泉+会展、温泉+休闲等旅游项目,以吸引不同档次、不同需求的
客户群。开发衍生产品,增加其附加值。挖掘温泉内涵,拓展温泉外延,既要充分利用项目
所在地的其他资源,又要强调综合配套,让配套项目也具有强大市场吸引力。打造辽宁温泉
成分的食品、化妆品、保健品、饮料等产品的开发,形成内容丰富、体验多彩、“行、住、
食、游、购、娱”兼备的综合性温泉旅游目的地,形成辽宁温泉的品牌和亮点。
3.推进产品创新
用科技手段助推温泉旅游创新发展,在传统泥浴、药浴等浴法和按摩、桑拿等物理水疗的基
础上,又出现了奶浴、茶浴、葡萄酒浴甚至咖喱浴等产品。所以说,结合温泉特性和游客需
求就可以开发出具有独特功能和保健疗效的产品,这就要求我们科学的利用化学制品、香
料、精油及各种自然界的矿物、生物等,达到万物皆可用的状态。从而使温泉延伸产品更加
不拘一格,比如超声波按摩、玉石烤房、矿洞蒸汽、鱼疗、沙滩疗法等。然而对温泉旅游的
发展而言,温泉到底多少种泡法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利用创意挖掘温泉产品的附加值,
实现创意经济,形成有独特性卖点的创新产品。近年来温泉产品不断出新,从巧克力浴、咖
喱浴等洗浴类型的创新,到室内外温泉音乐泉、温泉烹饪等创新方式,再到温泉辅助减肥、
美体等温泉套餐的开发,都是创意经济的产物。各地温泉水质条件和资源特征各不相同,完
全可以结合传统中草药、地方风俗、文化条件等开发针对专症的产品,在方式上大胆创新。
4.挖掘特色产品
辽宁温泉资源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打造辽宁温泉旅游品牌要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深
入开发挖掘温泉旅游的文化内涵,针对市场进行产品开发和设施建设,满足游客“求新、求
异、求知、求美”的需求。加强资源整合与品质提升,努力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温泉旅
游精品和一批复合型温泉度假基地。深入挖掘这些资源的文化内涵,全方位开发具有文化特
色的产品,可以极大地增强温泉旅游的吸引力。深度挖掘温泉所在地的文化价值,赋予产品
更多的文化内涵,使得温泉旅游产品更具活力,并通过当地的人文资源的发掘和创新,实现
差异化经营,错位发展,形成各自的特色。同时,加强休闲娱乐、民俗风情及“绿色温泉”
等特色产品的建设,使其更具有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5.加大营销力度
要抓好近域温泉客源市场、国内温泉客源市场和国际温泉客源市场开发,抓好温泉旅游特色
组合促销,构建温泉旅游营销网络,逐步培育具有辽宁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知名温泉品牌。
在温泉产品的促销理念、促销手段、促销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旅游形
象,营造出自己的文化名牌,不断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提高游客的到访率和重游率。温泉
旅游是资源高度依赖型产业,迫切需要统筹资源开发。以充要的技术保障为前提,统一规
划,整体开发,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温泉所在地还要充分利用其他资源,让配套项目
也具有强大市场吸引力。整体设施配置,独特的设计,紧密结合优美的环境,营造人与自然
协调的独特魅力。
6.细分温泉产品
对温泉进行科学的划分。打造我国温泉成分的食品、化妆品、保健品、饮料等产品的开发,
形成内容丰富、体验多彩、“行、住、食、游、购、娱”兼备的综合性温泉旅游目的地,形
成自己的温泉品牌;温泉中含有多种有益的矿物成分,依不同的泉质有不同的疗效:酸性碳
酸盐泉,泉泥敷脸可美白肌肤;酸性硫酸盐氯化物泉对皮肤病有疗效;酸性硫磺泉可治疗皮
肤病、风湿病、妇科病及脚气;酸性硫酸岩泉治慢性皮肤病;碱性碳酸氢泉治神经痛、皮肤
病、关节炎;弱酸性单纯泉治疗风湿症及皮肤病等。可借鉴日本温泉的开发方式,标明自己
温泉水质的理化特点及对健康有益的具体事例,告诉游客哪个温泉是疗养的、哪个温泉是美
容的,根据不同温泉有什么效果、能治什么病、对什么样的体质有什么样的作用进行细分。
细化能延伸温泉旅游服务的深度,拓展温泉度假广度,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特定需求。
7.实现梯次利用
要实现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要进行节能减排,对温泉水“一次开发、梯次利用”。在
规划设计时应考虑温泉水的使用流程,温泉水利用后不能直排,必须经过回收再利用。目前
温泉主要是用来洗浴,洗浴后排放掉的温泉水中仍然留有大量的热能,为避免这些热量的流
失,在温泉项目区内充分运用温泉水循环供热,加强地热温泉尾水的梯级利用,采用热泵和
回灌等技术,充分提取地热尾水中的热能,使温泉尾水循环起来,不断增加地热资源的利用
率。首先高温水用于供暖系统,净化后的中温水用于各大泡池供健身洗浴,最后冷却的温泉
水经环保检测后将用于园区绿化和绿色、保健蔬菜的种植和热带观赏鱼类养殖。为解决地热
水水位下降的问题,在抽取地热水的同时,有条件的应向地下进行回灌,从而使地下水水位
保持相对稳定。开发温泉绿色保健蔬菜种植,这种蔬菜吸收了温泉中丰富的微量元素,有明
显的医疗或保健作用,形成独特的美食。通常打上“温泉”灌溉标记的食品价格比同类食品
高约30%~50%。
-全文完-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7:31: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9727161435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鲅鱼圈旅游.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鲅鱼圈旅游.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