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故事

更新时间:2023-03-05 05:32:23 阅读: 评论:0

B卡-防爆手电筒

师德故事
2023年3月5日发(作者:防晒乳)

1

乡村教师师德小故事

篇一:最美乡村教师的师德故事

最美乡村教师的师德故事

有人说,花草最美,它们为自己的一季绚烂而努力奋斗;也有人说,飞鸟

最美,它们为自己的一生自由而尽情翱翔!虽然最近几年在网上曝光很多教师的

不良行为,可是我要说,老师依然是最美的人,特别是乡村教师,而乡村教师中

又有一群特殊的教师——特岗教师!

他们都有最负责的态度,为孩子的学习而呕心沥血!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何凤老师,一位年轻的乡村特岗老师,何凤老师是

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她放弃了在大城市优越的工作,投生于大山的教育事业。

同时何凤老师也是一位十分年青的妈妈。她刚结婚,但是不像其他的年青人一样

去度蜜月,享受新婚的喜悦,而是直接回到教师的岗位中,继续为大山的教育事

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孩子出生不到百天,月子都没做完,又投生于工作中,

当别人问她,工作为什么这么拼命,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照顾。她回答说,我不能

放任我班里的50多个孩子,没有我,他们该怎么办,谁来照顾他们。她把自己

的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照顾,这是多么伟大的品格啊!

毕业不到两年,教过的孩子不过百。可是你如果和我一样有幸翻开她随身

携带的笔记本,你会看到她记载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家庭情况,谁是留

守儿童,谁家的生活困难。你会到她因这些孩子调皮捣蛋,而摔倒病倒的心疼;

你会看到她因这些孩子成绩不能提升,而熬夜备课的憔悴。

她对待自己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像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用心教育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的到全面的发展。她的班

级里有个女孩叫李姗姗,她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

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她上课时经常提问她一些很容易的

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当她发现她朗读课文抑扬顿挫很有感情

时,就让她带着大家朗读。给她机会,让她代表班级参加“中国梦”演讲,她竟

然还获得一等奖,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在她笔记本上记载着这么一段话: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不能让一

个差生掉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对差生有爱心、有耐

2

心,有恒心、就能······她是这么说的,我想她也是这么做的。

何凤老师是一名的人民教师,一名最美的乡村教师,一名值得敬佩的特岗

教师。

篇二:我的师德小故事

我的师德小故事

学校让写下自己的师德小故事,回忆教学这么多年竟没有一件让人感动的

事迹。每天都是上课,课堂上给学生们接触,批评与表扬是每节课的片花,就是

这样的片花每天重复上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已这样复制了十年

有余。没有太多的感动,只是觉得与孩子们在一起,所有为孩子做的,为孩子想

的都是自己应该做的。要说就只有一点可以拿出来说说。工作以来,尽管对自己

严格要求,但说实在话,也是从表面上怕做不到,受领导批评,而“尽职尽责”。

没有从内心里去接受这个工作和我的学生,没有用心去感悟我的事业。可是当我

的孩子上了小学以后,我从内心里才逐渐把每一个学生装进了心里,碰到学习基

础差的同学会耐心地交流了。也许是把自己放在家长的位置上了,将心比心,换

位思考,我期待孩子的老师能够尽职尽责,这也是每一位家长所关心的。从那时,

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想着我的孩子,我来对待我的学生。每当要生气时,

我想起了我的孩子。每当看着学生们吵闹惹人烦时,我想到了我的孩子在我面前

撒娇调皮的样子,这时少了些歇嘶底里,多了些柔声细语。还有一次,我到学生

家里家访时,看到孩子坐在他妈妈的腿上,当时他已五年级了,平时我只当他是

我的学生,而此时,我的心里一下子温柔起来,他也是一个孩子啊!看不到自己

的眼睛,但能感觉到此时流露出的温柔的眼神。那一次回来,我无论什么时候看

孩子们的眼光都多了一份慈爱。

也许是“师德”二字赋予了为人师表的灵魂,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不断

一步步上下而求索,不断反思,体会其中的真谛。

师德小故事

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

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无数教师兢兢业

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内在动力呢?是什么使教师甘为寂寞、勤

勤恳恳,充当人梯呢?我想那一定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爱,是这种爱岗

3

敬业的精神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中下功

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孺子牛奖”获得

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乡村老师刘让贤的所思、所想、所为,恰好是一个

说明。他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批孩子们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

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一年复一年的工作中获得。”

假如说教师职业只有清苦,假如说教师只能做精神贵族,享受清贫的光荣,

那么所谓师德就会低下得可怜,我们对“爱岗敬业”这一师德规范的诠释和论证

也就变成了欺骗性的劝说或君子式的清高表白。如果我们走上三尺讲台只是出于

利性的“谋取稻粮”,或者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那么很难想象工作中会

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拥有充实、富足的生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敷衍塞

责、得过且过,就会成为面对矛盾冲突的价值选择。

除了师德,我们不得不提的还有师爱,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

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面对一张张童稚的面孔,

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难道只要教会他们知识就足够了吗?错了,五育并举德育为

首,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现在的儿童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得

到了家庭太多的关爱和照顾,很少去关心别人,这就需要老师在他们幼小的心灵

中撒下爱的种子。

师德小故事

一说起教师,人们大概头脑中就会立即蹦出诸如“无私”、“奉献”、“辛

勤耕耘”之类无比高尚的词语。正因为这份高尚,所以我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

转眼间踏上教师岗位已是第二个年头,和老教师相比当然这不算什么,但对于我

来说,这两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和感想,我一直以教书育人为己

任,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放在第一位,把真诚的爱奉献给学生,把师爱作为我

永远的追求。

我爱我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是否成绩优异,在我眼里,他们都是

可爱的。陈佳伟同学是上一届的留级生,学习基础较差,每次数学考试几乎都不

及格,上课容易开小差,生性调皮,是班级里比较头痛的学生。但我并没有放弃

他,如果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活泼可爱,本性善良等词语还是可以用来形容他,

4

如果能够耐心教导还是可以转化的。后来在和他的深入沟通后,我才知道原来他

父母离异,单独和奶奶住一起,这就说明这样的孩子缺少关爱,所以在以后的学

习生活中,我经常找他聊天,时时的去关心了解他。在学习上,对于一些简单的

问题,我就请他回答,当回答正确时,我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建立他的自信

心,作业当中发现问题时,我又单独进行辅导,我也经常利用中午的时间,因为

我相信哪怕只教一点也好,他以后总能用上。如果不教会这些,他每天就是干坐

在教室里,什么都学不到。但几次考试他还是没能及格,我也没有气馁,一如既

往,让我欣慰的是,这次期末考试他及格了。

对于教学工作,我也是一丝不苟的,在教学中,我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

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锻

炼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不断改进教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

生采取多鼓励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力求做到“寓教于乐”,

使学生都喜欢上我的数学课。

常言到:“德是师之本,爱是德之魂。”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换来桃

李满天下。

铸师魂树师德

——师德小故事

长期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感:人才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养其习于童蒙。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充分强调了习惯对

于儿童成长及其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是基础教育,基础工程事关重大,只有打好

坚实的基础,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爱国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

性心理品质,强烈的竞争意识。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雕塑心灵人需要至爱的情感和理智

的头脑,唯有爱心,才能激活理智,催化腐朽为神奇。学生的每一点滴进步都是

在教师的爱中完成的。在教师爱的源泉的滋润下,学生才能茁壮成长,而教师的

爱却是默默的、无声的,爱的雨露滋润着每一颗心灵。

师爱,是教育的桥梁,“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的爱可以转化成

激励、期望和关怀,并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5

孩子会因爱喜悦;因爱羞愧;因爱努力;因爱奋发。师爱能转变成学生接

受教育的内动力。就拿我曾经所处理过的一次学生遗失物品的事情来说,一个星

期内,班级学生的橡皮、直尺等一些小物品经常莫名其妙地遗失,一年级的孩子

很小,对自己物品的爱惜与留心是很粗心的,对于刚刚放在哪里,什么时候不见

的都一律没有概念,更不必谈什么对遗失物品丢失的逻辑推理,让我头痛的是每

次“失主”对自己物品的遗失地点与时间都会一次一个样,三次大变样。而遗失

物品的事件却是日日累积,对于这件事情我要管,而且一定要管,于是首先教会

学生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再对于“顺手牵羊”的现象进行深刻地教育。一次,

一位学生的直尺又丢失了,好在丢失的时间很清楚,只是在做眼保健操的一瞬间,

而且那把直尺是学生当天第一次带来的,根据种种迹象地推测,遗失的时间短暂

可以推测是周围学生所为,那是一把新的直尺,也可以推测出拿走这把尺的同学

是失主比较邻近的、容易接触的学生,于是就给我缩小了调查范围,就这样凭着

自己的推理,找到了那位拿别人物品的学生,一切的调查都是默默地进行着,我

知道孩子的心是需要呵护的,更何况是一棵小小的幼苗,我及时地与孩子的家长

联系,晓之以理,以“小洞不补,大洞完已”的观点与家长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最终从根本教育了孩子,与家长公共配合,把所拿之物都物归原主。一年级的孩

子是一

张白纸,他也许对偷窃并没有十分清楚的概念,只是觉着自己喜欢就拿了,

但老师则要对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进行细致入微地关心与引导。可是又一

定要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努力做他们的知心姐姐,替他们保守一些并不光彩的

小错误,更重要的是引导与鼓励他们,后来那位孩子真的进步了,还能够做到拾

到物品及时交工,可是孩子的优点需要大力地宣扬,对于拾物交工的表现我不会

再次替他保密,我要把这件事情宣传开,那位孩子笑了,我看到了他的心在笑,

一棵健康的心灵在阳光下微微地笑了,我的心也值得安慰。也许这是一个简单的

故事,有着简单的情节,教师却要细致入微、小心翼翼地处理与解决,正如这句

诗词:润物细无声。

爱是教育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艺术和水平表现在是否善

于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教师除了关心学生的言行品德,还应在于学生的学习

上加以关心。

6

师爱能激发学生潜能,是促使学生成功的动力。新时期的教师更要把爱与对

学生严格要求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赖”是教师教育好学生的前

提,“公正”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能使对学生严格要求

具有实效性。

了解学生承认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在学生的群体中,差异

总是存在的。我能看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并调动其

自身的积极因素来克服消极因素,成为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每人都能

得到进步的有效途径。

情理交融的爱,能得到那么大的收获,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一代人,一

颗赤诚的爱心,能唤醒学生的幼小的心灵。小树苗需要细心浇灌,用心护理才能

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让我们为了小树苗的茁壮成长倾注全部爱心。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是可以相互交流的。教师要用充满感情的的言辞、

神态、动作和表情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的使命。“爱

学生”是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关键。我会始终用爱的目光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始终

用爱的双手搀扶学生前进,以教师的爱指引着每一个孩子走向成功。“今天的老

师”就是阳光,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

师德小故事

篇三:最美乡村教师的师德故事

我要写到的是一位现已退休十几年、在一直只有一两个班的乡村小学默默

工作了三十八年的教师,他是我的爷爷。

他任教三十八年间,“千里走单骑”,扮演过教育战线众多的角色。一路

走来,他默默地印下了一行足迹,洒下了一串汗水,留下了许多的缺失和遗憾,

也积淀了深沉的人生感悟。

当年,和许多人一样,他怀着教育的理想走进校园,致力于创办理想的教

育。他播洒心血,擦拭功利,却也收获了欣慰。

曾经,爷爷收到过一个学生的新年贺卡,上面写着:“三尺讲台,记载着

您日夜的艰辛;一块黑板,映照着您疲惫的身影;一根教鞭,指引着莘莘学子阔

步前进!且看神州大地,无论是高大的乔木,还是低矮的灌木,都在以生命的翠

绿向您致敬!”读着这些滚烫的话语,我都为之感动。有人说,教师是率领千军

7

万马向野蛮和无知进军的统帅,是在人们的心田里建造知识大厦的工程师。这是

多么崇高的评价!让我们共同分享这一席精神大餐。

三十八年过去了,我的爷爷仍然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校园不是风浪喧腾

的大海,他的生命之舟只是行驶在平静的港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额头上横

排着诗行,眼角堆砌着故事,没有奢求,没有侈望,没有大江东去的气势,也没

有金戈铁马的辉煌,他只是平庸而深情地活着。然而,他也有自己的人生信条。

在这有些许信任危机的年代,人们时常会问:“我可以相信什么呢?”他则常常

思考:“我应该让别人相信什么呢?”在他眼中,他不到50平米的石湍九村小

学,是一个温馨的家园,这是一个和谐的集体。校园上空涌动着美丽的云彩,吹

拂着奉献之风,地面上并没有流淌太多的欲望。

教育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专业,更是一项事业。爱因斯坦说:“教育是

上帝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的礼物。”我们正是这种礼物的传递者。我们一生从教,

一生“送礼”,乐此不疲!让我们用无限的真情守护有限岁月里的神圣的职业。

让我们的生命因享受教育而更加美丽!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5:32: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9655431425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师德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师德故事.pdf

上一篇:怎样泡酸菜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师德故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