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短小的十个民间故事
1.精选短小的十个民间故事
在远古时代,有一个名叫夸父的人。他力气非常大,一
只手就能拔起一棵大树;抬脚走一步,就能跨过一条大河。
那个时候,人们住在树林里,穿树皮,吃野果,生活非
常艰难。每到冬天的夜晚,人们又冷又饿,因此大家都害怕
黑夜,希望太阳在白天能停留得长一些。
善良的夸父决定追上太阳,请它在白天多停留一会儿。
夸父站在山顶上,当太阳出现的时候,就大声喊道:”
太阳,你能不能慢点儿走,让白天更长一些呢?”太阳没有
回答,息急忙忙地走了。
第二天,夸父又来到山顶上,对着刚升起的太阳喊:”
太阳,你能不能慢点儿走,给人们多一些阳光和温暖呢?”
太阳仍然没有理睬他。
夸父急忙拿起手杖,追了上去。他发誓要捉住太阳,不
让它落山。
太阳爬上了山顶,夸父就追上山顶。太阳落到峡谷,夸
父就追到峡谷。夸父跑过无数座大山,跨过无数条大河,一
直追了七天七夜,太阳有点害怕了,跑得越来越快,眼看就
要落山了。
夸父追啊追啊,跑啊跑啊,大阳这个大火球烤得他嗓子
都快要冒烟了,他越来越渴,越来越累,快要倒下去了。于
是,夸父就跑到黄河边,一头扎进水里,咕咚咕咚,很快就
把黄河水喝。
可是他仍然很渴,就来到渭水边,咕咚咕咚,一口气把
渭水喝光了。
夸父继续追赶太阳。但是他实在太累太渴了,走着走着,
就倒在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
夸父死后,他的高大身躯变成了山脉,头发变成了树木,
血液变成了河流,扔出去的那根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
2.精选短小的十个民间故事
古时候有个富阳人名叫董昭之,有一次乘船过钱塘江。
船到江心的时候,忽然发现江中漂着一截三尺长的芦苇。芦
苇上有一只蚂蚁急匆匆地爬来爬去,不住地从一头爬到另一
头,眼看就要掉进江水里淹死啦。
董昭之是个好心肠的人,他让船驶近芦苇,想把芦苇连
同蚂蚁拾上船来,同船的人反对道:“这是蜇人的毒虫,你
敢拿上船,我们就踩死它!”董昭之没办法,就用绳子一头
缚住芦苇,一头拴在船舷上,拖着蚂蚁靠了岸。蚂蚁死里逃
生,爬到陆地上飞快地跑掉了。
这天晚上,董昭之做了个梦,梦见上百个穿着黑衣服的
人来找他。为首的一个黑衣人向他行礼道谢,对他说:“我
是蚂蚁的王,今天不慎掉进江里,幸亏您救了我的命。今后
您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地方,一定告诉我,我会尽量帮助您。”
董昭之醒后,觉得这个梦很荒诞,就没有理会。
数年后,董昭之因为四处维权得罪了官府,被抓进大牢,
申诉无门,无法脱身。万般无奈之下,他想起了那个荒诞的
梦,觉得不如试试看,也许是个办法。他从牢里找到几只蚂
蚁,对它们说:“我是富阳董昭之,我被关在牢里啦,快去
告诉你们的王,让它想办法救救我吧!”
蚂蚁们愣了一会儿,匆匆忙忙爬走了。
可是,接下去一连三天都没有动静,董昭之有点绝望了,
甚至感到自己太无聊,竟然傻乎乎地去跟蚂蚁说话。
三天后的深夜,下着大雨,电闪雷鸣。睡梦中的董昭之
又梦到那个黑衣蚂蚁王,蚁王大声叫喊着:“快起来!快起
来!”董昭之猛地惊醒,四下打量了一番。忽然,牢房一角
的墙壁“哗啦”一声塌陷出一个窟窿,成千上万只蚂蚁密密
麻麻地从窟窿里爬走了。董昭之知道这是蚁王带领蚂蚁们蛀
出来的逃生通道。他满怀感激地向蚂蚁们拜了一拜,趁着雷
雨之夜越狱逃跑了。
后来董昭之一直告诫他的后代子孙,积德行善要从点滴
做起,莫以善小而不为。
3.精选短小的十个民间故事
最早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
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
带血的吃了。后来,才发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
上,已发现用火的痕迹,说明那时候已经知道利用火)。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
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开始看到火,不会
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
一尝,味道挺香。经过多少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
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
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
ì)敲敲打打,敲出火来。这就懂得了工人能够取火(从考古
材料发现,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是谁发明的呢?当
然是劳动人民,但是传说中又说成是一个人,叫做“燧人氏”。
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从那时候起,人们就随
时可以吃到烧熟的东西,而且食物的品种也增加了。据说,
燧人氏还教人捕鱼。原来像鱼、鳖、蚌、蛤一类东西,生的
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办法,就可以烧熟来吃了。
传说中的神农氏还亲自尝过各种野草野果的味儿,有甜
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的。他不但发现了许多可以吃
的食物,还发现了许多可以治病的药材。据说,医药事业,
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从有巢氏到神农氏,这些传说中的大人物实际上是不存
在的。但是从构木为巢,钻木取火,一直到渔猎、畜牧,发
展农业,反映了原始人生产力的发展,倒是有一定道理的。
公元1952年,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了一处大约六七千年
以前的氏族村落遗址。从遗址中发掘出来的东西,知道那个
时期的人已经学会饲养跟农耕了。
4.精选短小的十个民间故事
哈尼族有个的接骨医生,配制了一种接骨的草药,医治
骨折有意想不到的疗效,止痛、止血、消炎,药到病除,他
被人们誉为接骨“神医”。
奇怪的是,这种接骨术并非祖传,而是蜈蚣教给他的。
其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天正午,这个哈尼族医生在山路边的一棵大树下休
息,突然间他看到一条20多厘米长的大蜈蚣爬过来,它瞪
着小眼,两排长足在蠕动,摇头摆尾,令人生畏。他担心蜈
蚣来刺螫,就拔出长刀,轻轻砍下去,把它斩成两截。因为
蜈蚣的每一节都有神经节,所以蜈蚣被斩成两截后,神经节
还会分别起作用,断体在不停地挣扎和蠕动着。
过了一会儿,他发现另一条蜈蚣爬过来了。当它看到自
己的同伴已经奄奄一息时,十分焦急,绕着两截断体转了转,
然后用鼻子嗅了一下,便匆忙向草丛里爬去了。“蜈蚣在玩
什么把戏?”有心的哈尼医生出于好奇,没有再砍死这条蜈
蚣。
不久,这条蜈蚣又爬回来了,嘴里噙着一片嫩绿的叶子。
哈尼族医生出于好奇心,就仔细瞧着它。只见这条蜈蚣把断
体连在一起,然后将这片嫩叶覆在连接处的上面,自己却安
静地守在旁边。大约过了半个多时辰,奇迹终于出现了:那
条被斩成两段的蜈蚣竟然连成一体了。它慢慢地蠕动了几
下,然后开始爬动了。最后,它爬进草丛,又爬上大树的缝
隙中。
哈尼族医生捡起那片遗留在地上的叶子,仔细辨认,发
现这是长在一种细藤上的叶子。于是,他采了很多这种叶子,
装了一大包背回山寨。
他先将叶子捣碎,然后打断鸡腿,将药敷上包好。过了
3天,解开一看,鸡腿骨也连接起来了。
后来,他把这种树叶用在骨折病人身上,也很有效果。
就把这种树取名接骨木。
5.精选短小的十个民间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八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
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这八位神仙个
个神通广大,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法宝。
铁拐李的法宝是一个葫芦,这个葫芦能炼出灵丹妙药,
治病救人。汉钟离的法宝是一柄芭蕉扇。张果老整天倒骑着
一头毛驴。吕洞宾的法宝是一把能降妖伏魔的宝剑。何仙姑
的法宝是她手中的荷花。蓝采和的法宝是一个花篮。韩湘子
的法宝是一支笛子。曹国舅的法宝是他手里的笏板,笏板一
拍,就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有一天,八仙来到了东海边,想要过海去参加王母娘娘
的蟠桃会。吕洞宾说:铂我们各自使出自己的能耐来,看谁
先到海的那一边!”
于是,铁拐李把自己的葫芦抛到了海上,汉钟离抛出了
扇子,吕洞宾抛出了宝剑,何仙姑抛出了荷花,蓝采和抛出
了花篮,曹国舅抛出了笏板,韩湘子抛出了笛子。七位神仙
各自站在自己的法宝上,在大海上航行。张果老呢?他直接
骑着毛驴下了海!
就这样,八仙各显其能,向着海对面出发了。这就是八
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
6.精选短小的十个民间故事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
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
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
“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
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
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
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
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
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
诉徐文长:“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又不能
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
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
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
明的徐文长啊!”
徐文长到舅舅家做客,半晌才端出一盘菜,却只一鸡蛋,
舅舅说:文长啊,真是不好意思,你来的真不巧,要是晚来
三个月,这个鸡蛋就是一碗鲜的鸡汤了。徐文长笑道:啊,
真是难为你了。
一日,徐文长复请舅舅,半晌,端出一盘竹片,对舅舅
说:舅舅啊,真是不好意思,你来的真不巧,要是早来三个
月,这盘竹片就是一碗鲜美的竹笋了。
张三李四拜访徐文长,张三暗将徐文长拉到一边说:文
长兄,今日你若能令李四“呱呱呱”的叫三声,我今天就请
客吃饭。徐文长笑道:“此事极易”。
徐文长将张三李四带到一片西瓜地中,徐文长手指瓜田
对李四说:“李兄啊,你看这一片葫芦长的多好啊。”李四纳
闷道:“文长兄啊,这明明是瓜嘛,你怎么说是葫芦呢。”
徐文长道:“是葫芦”。李四道:“是瓜”。徐文长:“葫
芦”。李四:“瓜”。徐文长:“葫芦,葫芦,葫芦。”李四:“瓜,
瓜,瓜!”
7.精选短小的十个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商人养了一只聪明伶俐的鹦鹉,无论到哪
里,他都会把它带在身边。
有一次,他去京城做生意,身上的盘缠被小偷偷了。京
城离家很远,他当时又累又饿,心里十分焦急。这时,鹦鹉
对他说:“先生,你不如把我卖掉,只要你把我送到王府附
近,我们表演一个节目,就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商人说:
“我怎么舍得卖掉你呢?”鹦鹉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渡过眼
前的难关啊!”见商人还是不答应,鹦鹉又说:“你拿到钱就
赶紧离开,到城东二十里处的那棵大树下等我就行了。”
在鹦鹉的劝说下,商人来到王爷府附近,和鹦鹉进行了
对话、游戏等表演。他们的精彩表演很快吸引了许多人前来
观看。不一会儿,消息就传到王爷那里。王爷很喜欢鹦鹉,
就派人将商人和鹦鹉请进了王府。
王爷问商人:“听说你有一只多才多艺的鹦鹉?把它卖给
我吧。”商人犹豫着,不肯卖。
王爷就问鹦鹉:“你愿不愿意住在我这里?”鹦鹉说:“愿
意!”鹦鹉又接着说,“只给他十两银子就够了,不要多给。”
这一下,王爷更高兴,马上叫人拿出十两银子给商人,并将
他赶出王府。
王爷得到一只聪明伶俐的鹦鹉,高兴极了,就站在鸟笼
前逗它说话,聪明的鹦鹉也总讲一些恭维王爷的话。王爷很
高兴,叫人好吃好喝伺候着。鹦鹉吃饱了,叫道:“王爷,
我想洗澡。”王爷立即命人用金盆盛来水,又把它从笼里放
出来。鹦鹉洗完澡后,一边梳理羽毛,一边和王爷说话,王
爷笑得合不拢嘴。
不一会儿,羽毛,鹦鹉突然展翅飞走了,只剩下王
爷瞪大眼睛望着天空,叹息不已。
只要运用智慧,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我们。
8.精选短小的十个民间故事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
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
侍郎。包公为人正直,少年时便以孝顺而闻名。在宋仁宗天
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时,包公中了进士,当时28岁。包
公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但
是他的父母因为年老多病,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在封建社會,
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在身边,那么这个儿子不能只顾自己
去外地做官,扔下父母不管,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
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着儿子去外地的,
而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种情况在封建时
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辞去
官职照料父母。由于父母不愿跟随包公去外地,包公便辞去
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得到了官吏们的称颂。
几年后,他的父母相继离世,包公才重新踏入仕途。
包公能主动辞去官职,照顾父母,说明他不是那种贪恋
官场的人,更体现出他是个孝顺的人,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懂得回报,这一点,值得大家学习。
9.精选短小的十个民间故事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经学家张策少年时就才智超群,学
识渊博。
有一次,他家所在的洛阳敦化里,在疏挖一口甜水井时,
起出了一只古鼎。那锈蚀斑驳的铜鼎上铭刻着一行篆字:“魏
黄初元军春二月,匠吉千。”那鼎做工十分精细考究。左邻
右舍无不认为这是稀世的文物。大家高兴极了,好像已得了
飞来的横财。
可是,张策望着古鼎一会,苦笑了笑,说:“众乡亲啊,
不是我说扫兴话,这只‘古鼎’是后人假造的,绝不是曹魏
时代的珍品。”
众人听了都大惊失色。有个老学究却不服气,冷笑道:
“唉!你这小子不过十二三岁,怎晓得几百年前一个古物的
真伪呢?”
张策的父亲张同也有此感,怒声责问道:“你可要谦逊
一些!”
张策也不气恼,只是轻声慢语地对老学究说:“老先生,
晚辈斗胆说一下根据,请您指教。”
老学究笑笑,话内含刺地说:“愿听高见。”
张策侃侃而谈:“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后,东汉年
号就改为延康了。这年十月,曹丕接受了汉献帝刘协的禅让,
做了皇帝,建立了魏国,改年号为黄初。这就是黄初元年,
请问哪来的二月呢?可见,古鼎上的篆文说什么‘黄初元年
初二月’,岂不是太荒谬了吗?”
老学究和张同听了,相对着望了一眼,不再言语了。
众人纷纷七嘴八舌地说:“张同先生,您何不取出《三
国志》来查对一下呢?”
《三国志》取来了,张同翻开其中《魏书》一看,果然
书中记载的同张策的说法完全一样。
老学究面色腾地飞红,连忙说:“小策真是个博古通今
的小奇才啊!”
10.精选短小的十个民间故事
传说在黄帝之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
领,分别是尧、舜和禹。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
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
起商量。
尧年纪老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
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大家一致推荐舜。
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说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
他的事迹详细说说?”
原来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舜的
生母早死了,后母对他很坏。后母生的孩子名叫象,非常傲
慢,瞽叟却很宠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尽管全家人
对他都不好,但是他对待他的父母、弟弟却非常好。大家都
认为舜是个有德行的人。
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考察一下舜。他把自己两个女儿
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后
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
次三番想害死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
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
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
两顶遮太陽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翅膀一样跳
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以后,
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
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
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
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扬扬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
“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
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
哪知道,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
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哥哥,你什么时候回的?我都不知道
呀!”
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
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
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
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尧听了大家介绍的舜的事迹,又经过考察,认为舜确是
个品德好又挺能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这种让
位,历称做“禅让”。其实,在氏族公社时期,部落首领老
了,用选举的办法推选新的首领,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舜接位后,又勤劳,又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得到
大家的信任和爱戴。过了几年,尧死了,舜还想把部落联盟
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赞成。舜才正
式当上了首领。舜到老年的时候,也跟尧一样,把部落联盟
首领的位子传给了治水有功的大禹。尧舜禹后来就成为中国
历有德之君的代名词。
精选短小的十个民间故事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5:16: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9645681424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短的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短的故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