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光潜《谈美》之“情人眼里出西施”有感
读朱光潜《谈美》之“情人眼里出西施”有感
出于对“美学”这名词的好奇,我便选了“美学基础”这门选修课。第一堂课,老师
就谈到“美是美的”这句话。我顿时就迷惑了:美,不是美的吗?美还能是丑的吗?美,
是什么呢?是根据什么判断标准判断出某个东西是美还是丑?・・・・・・一连串的问题
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顿时觉到了这门课的高深。于是就更加认真的听老师讲课。老师
以朱光潜的《谈美》这本书为教材给我们讲他的“美学观”。果然,美学就像一门“哲学”
深奥抽象,并且充满了思想的痕迹,只读其语言,很难能有更的体会,不过还好有老师及
朱光潜老先生的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和比喻,我才能窥见“美学”的冰山一角。
以前的我从来没有想过“美”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形成的。总是觉得自己一生下来
就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自己内在心理和外在环境的影响
下已不知不觉的形成了。就像一生下来就会自己呼吸一样,“审美”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家
常便饭,是任何人都会做到的事情。不过,我觉得,我们所做的只是简单的说:“这是美
的,这是丑的。”却不懂得什么叫“审”。于是我就深深的佩服朱光潜老先生对“美”这
一事物的思考是多么的深。为此,我还专门看了《谈美》这本书。
虽然我看完后也不是很懂,但也有些感触,我总觉得他不是在谈美,而是在谈哲学,
谈人间万象。《谈美》从总体来看是本谈艺术欣赏的专业书,但其中充满着对人生观的思
考。在《谈美》这本小书中,枯燥复杂的美学理论变得平易近人了,朱光潜先生用明白晓
畅的话语
让我们先体验“美感”,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事各个方面去,从而“美化”
人生,最后达到人心的“净化”。
我看到他在第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
美感的”我感觉他是在说每个人的心态不同,他们看到的同一件事物也会出现不同的感觉。
这里他举了一个古松的例子:一棵古松,木材商是用商业的心态去看的,科学家是研究的
心态去看的,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的,不同的心态,产生的“美感”就不同。虽然,
美并不实用,但是“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因此,朱光潜老师告诉我们内心不要总被功利所占据,虽然“美”既不能换来物质,也不
能换来名誉,但是“美”的却是人心最喜欢、最渴望追求的东西。
我是一个恋爱中的女孩,所以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朱光潜老师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这
一篇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恋爱时)你在理想中先酝酿成一个尽美尽善的女子,然
后把她外射到你的爱人身上去,所以你的爱人其实不过是寄托精灵的躯骸。你只见到精灵,
所以觉得无瑕可指;旁人冷眼旁观,只见到躯骸,所以往往诧异道:‘他爱上她,真是有
些奇怪。’一言以蔽之,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我读完后略有恍然大悟
之感。原来是“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然而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
同的感觉,而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对自然进行了一种再加工、再创造。因而恋爱时的我们
总会被一时的爱情所左右我们的审美观。
于是,偶然想起老师在第一节课时说过的:“是美的,就不是自
然的”。实事果真如此,也许因为“美”这个词就是由我们心灵创造出来的,非自然
的一种非物质的感觉,它本来就不是实物,单单只是一种只有我们人类才能产生出的一种
“思想”而已。但是我想,虽然“思想”只是“思想”,不能填饱肚子也不能给予我们什
么物质享受,但是它却是我们心灵渴求的养料。既然作为有思想的人类,我们就不能像一
般的动物只追求物质生活,而使精神贫瘠,我们需要“美”,我们也需要“浪漫”,我们
需要漫步于屋后的绿荫小道,也需要感受月光透过树叶洒落枝头的静谧。我们的生活的的
确确充斥着“美”。还是那句老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这一刻,这一课,我想,我懂得什么是“美”了。
2021级卫生法学
何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5:08: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9641301423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情人眼里出西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情人眼里出西施.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