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最值得去的五个地方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
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
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
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
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
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
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境内地势起伏、山
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这里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
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风韵的自
然风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
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
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治州,是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
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内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
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采。古朴
典雅的临夏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
为观止。
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
迹外,黄帝登临、广成子修炼得道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以
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向文化的传播阵地和民间经济的交易场所。特别是唢呐、
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
道。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
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
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所以说甘肃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又穷又落后,更不是被沙漠所覆盖的地方。说起甘肃,
美丽的风景区也并不少于一些南方城市。这里的每一处景色都是别具一格,都体现出甘肃不
同的人文风情。
说起甘肃,必须要去玩的地方就是敦煌莫高窟了。
敦煌是古代上的重镇,所珍藏艺术珍品是中外交流的瑰宝,人们都把莫高窟称为中的
一颗明珠。形象十分逼真,尤其是:“”图案,被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
壁画的象征。
敦煌莫高窟是市境内的莫高窟也是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宏
大,保存最完好的艺术宝库。莫高窟位于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东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
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莫高窟并坐
落在和的怀抱中。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366年,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九十
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和以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彩色共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
米。壁画的技巧高超,数量惊人,如果一方方连接起来,可排成五十多华里长的画廊。苻
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
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
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
等十个的洞439个,像许多个蜂窝聚集在一起。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现
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
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
成了一个专门学科“”。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
的壁画著称于世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石窟、寺院或都不能美的。环顾的四
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赤身女人等。有佛经故事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
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也有十几厘
米的小,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它的石窟主要开凿于
盛唐时期。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是一部形象的。莫高窟1961年被首批列为;1987年被列
入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证书。并被列入苏教国标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9册)18
课课文,题为《莫高窟》,被列入苏教国标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题为《敦煌壁画》。
外国对莫高窟的评价是:“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当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莫
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
莫高窟最著名的就属它的艺术价值了。
建筑艺术
现存500多个中保存有、彩塑492个,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
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
等形制,还有一些。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从早期石窟
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
化、吸收,使它成为我国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在多个洞窟外存有较为完整
的唐代、宋代木质结构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彩塑艺术
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
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
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
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
肖,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
壁画艺术
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飞天佛像以及当
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
现,雄伟瑰丽。在大量的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希
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发达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
的政治、和文化状况,是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甘肃也毫不缺乏草原风光。
甘南草原面积3758万余亩,主要分布在玛曲、、碌曲三县。是黄河首曲最大的一块生态
湿地,也是、、白天鹅、藏原羚鹤梅花鹿栖息的乐土;甘南草原第一大湖尕海湖,像一颗璀
璨的宝石,在夏秋时节,这里草长莺飞、野花烂漫、蝶飞蜂舞,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以其
优良的牧场和历年举行盛大的藏传佛教佛事活动而享誉藏区。在辽阔的草原上,牛羊点点,
帐篷星罗棋布,帐篷上炊烟袅袅,马背上牧歌飘荡。这里设有独特的藏族风情,游人科穿上
藏族服饰,骑上骏马或者牦牛,漫游草原,领略藏族牧民的民俗风情。甘南草原位于甘肃省
西南部,南临,西界。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东南与相接,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以高寒阴湿的高寒为主,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年均降雨600~810毫米,年平均气温4℃,
其中夏季平均气温8~14℃。
甘南草原主要分布在玛曲、夏河、碌曲三县境内,是一片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
外桃源。
位于甘南自治州西南部的,黄河在这1万多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自西南入境,从西
北出境,形成中的第一大弯曲。在这黄河首曲上,有许多引人入胜的草原景观,如著名的西
合塘(意为花滩)。
这里是黄河首曲最大的生态湿地,也是河曲马、黑颈鹤、白天鹅、藏原羚和梅花鹿栖
息的乐土,曾被称为“亚洲第一牧场”。草原上面积达16.2万亩的尕海湖,是甘南高原藏族
人民心目中的“圣湖”。
除外,也十分著名。桑科草原位于城西南1公里处,四周群山环抱,中间是开阔平坦
的高山草原。桑科草原有大夏河水从南到北徐徐流过,水草丰茂,风景恬美。
桑科草原历来是藏族人民的天然牧场。每到夏季,草场碧绿如毯,各色花卉争奇斗艳,
绚丽多彩,也是一处进行草原旅游、避暑,体验藏族游牧生活、回归自然的理想场所。
位于甘肃省西南部,西接青海,南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相连,东接、陇南地区,北
连。它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地形复杂,地势西低。地貌可分高山草原区、高山森林区
和低山丘陵区。高山草原共3758万亩,占总面积的55.6%。
进入州府合作境内,油菜花的金黄与青稞田的嫩绿相间隔,大地象打泼了的。玛曲附
近,阿玛尼卿雪线下,无边的草原开满鲜花,牛羊象珍珠洒在草原间。有黄河第一湾,摄影
天堂,黄教第一寺
俗话说青山绿水,所以山怎么可能少呢?
中国佛教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分别为,和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地处甘肃省东南
方50公里的麦积山乡南侧西山脉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创于
后秦(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
整保留至今。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215,包括麦积山、、石门、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
属,也是闻名的艺术宝库,被称为。
麦积又名麦积崖,地处甘肃省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
脉小陇山系的一座孤峰。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后秦(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
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区内松竹丛生,山峦迭翠,周围群峰环
抱,麦积一秀崛起,古称“秦地林朱之冠”,是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
米,距火车站三十公里。麦积山山高142米,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麦积山者,
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
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峭壁,麦积山就开凿在这
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仅二十米,有的高达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和佛
像,在中国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
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为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
石窟。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有“东方雕塑馆”的
美誉。[2]
2010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
麦积山俗称麦积崖。五代天水人王仁裕撰写的《玉堂闲话》中说“麦积山者,北跨清渭,
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
故有此名。”形象说明了麦积山得名的缘由。
麦积山景区松竹丛生,清流遍地,山峦叠翠,自古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誉。春来一片
苍翠,夏日山花烂漫,秋季白云红叶,冬天玉树琼枝,颇有四季皆景的南国风光。“麦积烟
雨”为秦州十景之一,那如仙如幻的美景使游人为之陶醉。清翰林邑人吴西川在《麦积烟雨》
诗中赞曰“最宜秋雨后,兼爱暮时烟”,可见烟雨之撩人。登上麦积山石窟的“散花楼”俯瞰,
方圆百里林海茫茫,如诗如画,满目生碧,气势磅礴。如将色彩缤纷的花瓣腾空撒下,随着
气流缭绕而上,可出现“天女散花”般的迷人景象,使人顿生飘飘欲仙的感觉。麦积山石窟是
麦积山景区的主要游览点,它开凿在距地面80米的悬崖绝壁上,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
空穿云”,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杜甫有诗赞曰:“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
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麦积山石窟是随着丝
绸之路的畅通,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年至417年)时期开始营造的。谚云:“砍尽南山柴,
堆起麦积崖。”可见建造时的工程浩大与艰辛。据梁《高僧传》载,南朝宋年间,高僧昙弘
禅居麦积山,不久名僧玄高继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学徒三百余人,可知当时佛事之盛。
西魏刚刚立帝时,在这里“再修崖阁,重兴寺宇”。魏文帝原配皇后乙弗氏在此戴发修行,赐
死后“凿麦积崖为龛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大
诗人庾信为此写了一篇《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隋文帝仁寿二年,杨坚在全国敕葬“神
尼舍利”时,秦州使将舍利葬在麦积山顶上,山顶还有高九点四公尺的隋代舍利塔巍然屹立。
唐、五代、宋、元、明、清都不断开凿或重修。历史上虽遭多次地震、火灾的破坏,现仍保
存窟龛194个,泥塑、石刻造像7800多尊,壁画千余平方米,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
既然是青山绿水,那么接下来肯定是水了。
甘肃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冶州(卓尼、临潭两县境内),
海拔1000-3000米。冶木河贯穿全区,自西向东流入洮河。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奇特。冶
木河上游地势平缓,有牧草丰茂的天然牧场,也有地势陡峭、沟深谷窄的练珠峡。下游以林
海苍茫、清溪潆洄、曲径通幽的沟壑为主。连珠峡壁立千仞、奇峰林立、古树盘岩、虬枝倒
挂,千姿百态。
全景具有“峨眉之秀、华山之险,九寨之奇、青城之幽、香山之艳”的风光。
连珠峡壁立千仞、奇峰林立、古树盘岩、虬枝倒挂,千姿百态,别有情趣。河水奔腾
呼啸,笑迎宾客。自然景观处处皆是,立体生态系统非常完整。
莲峰耸秀、冶峡秋色,睡佛、鹰击石林、三叠瀑布、冶海冰图、林海雪原、喜泉吐珠、
通天神树、五松石、飞来石、金钟石、蛤蟆石、飞鹰崖、姊妹峰、听涛台、白石雪峰、神龟
清饮,还有极为罕见的丹霞地貌形成的麦积晚霞、四屏峰、赤壁幽谷、笑和尚等奇石奇景,
多达270多余处。
春夏时节,万物复苏、林木吐翠、彩蝶飞舞、春色满园;重峦叠嶂、深沟幽谷、林海
茫茫、青苔满目;古树参天、枝叶繁茂、密密匝匝、遮天蔽日。即是炎夏六月,这里却清风
徐徐,清新宜人,加上奇花异草点缀其间,令人赏心悦目。山间溪水汩汩而流,蜿蜓曲折,
飞落成瀑或积水成潭,伴着林间的百鸟合鸣,给人以“疑在仙境中、又似画中行”之美感。
秋冬之季,彩浪连绵,山果累累,丹叶似火,层林尽染,万紫千红不是香山胜似香山。
蓝天、白云、红叶、碧水、青山构成一幅色彩世界。青松傲雪,玉树琼花,雪岭雾松等冬季
风韵形成白的世界,银的天堂。
冶力关森林公园海拔1800—3600米,年平均气温5.1℃一6.7℃。森林公园以高山
暗针叶为主体,主要乔木树种有云杉、冷杉、油松、华山松、红桦、白桦、栎树等。灌木有
箭竹,高山柳、杜鹃,小檗、沙棘、蔷薇、忍冬、鲜卑花、绣线菊、木本萎陵菜等。野生动
物种类丰富,国家一类保护有黑鹤、、“四不象”、金雕、胡兀鹫、、大马鹿、、斑尾棒榛鸡等;
二类保护动物有毛冠鸡、雪鸡、水獭、金猫、猞猁、马鹿、大天鹅、猎隼,血雉、蓝马鸡、
石貂等,三类保护动物有貂猫、黄羊、鸢、苍鹰、环颈雉等。
最后要去的就必定是嘉峪关了。
是长城的西端起点,坐标为东经98°17′、北纬39°47′,在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
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是西端的第一重关。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
漠和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现代西端主宰,
自古为第一。
嘉峪关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丝路文化
和长城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这里有雄伟壮观的汉代和明代万里长城、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心脏,
以及展现古代游牧民族社会生活的黑山岩画、魏晋墓地下画廊等人文古迹;有亚洲距城市
最近的七一冰川及祁连积雪、瀚海蜃楼等独具特色的西部风光,有博大精深的中国第一座“长
城博物馆”和被誉为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的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有西北民俗风情旅游和
讨赖河大峡谷探险、沙漠探险、花海魔鬼城探险等具有西部情调的探险旅游胜地;有乾圆山
庄、新城草湖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此外还有石关峡、黑山湖等多处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
形成了以嘉峪关关城为龙头的四大资源(空中气流资源、山地冰川资源、陆地资源和地下资
源)、八大景点(嘉峪关关城、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黑山浅石刻
岩画、长城博物馆、魏晋墓地下画廊、七一冰川),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本地生产的旅游产品主要有:夜光杯、风雨雕、驼绒画、祁连玉雕、嘉峪石砚、文物
复制品及反映魏晋时代人文景观的墓砖画等。
看完甘肃这几个景区,是否会蠢蠢欲动的想要来看看呢?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3:5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9596151417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甘肃旅游必去十大景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甘肃旅游必去十大景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