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浅论“三言二拍”中物件的巧合设置之妙用
作者:沈根花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5期
摘;要:“三言二拍”在叙事结构艺术上有着独特的谋篇布局的巧妙,而这种巧妙的彰显很
大程度上是由小说中物件的设置来完成的。物件是小说叙事方略中的重要中介,物件的运用在
小说中形成了无处不在的巧合,在“三言二拍”的情节结构和艺术效果的安排上都有妙用。本文
拟从简练情节结构、连贯场景转换和令人拍案惊奇这三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三言二拍”;物件;巧合;拍案惊奇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5-0010-01
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技巧中有相当一部分体现在小说的叙事结构上,而叙事结构往往与小
说的情节书写紧密相连,一个平淡的故事有时会因叙事策略的巧妙安排而使情节变得跌宕起
伏,显示出传奇性。成书于明末的拟话本小说集“三言二拍”在叙事结构和情节书写上充分显示
出谋篇布局的巧妙,而彰显其叙事结构艺术的一大特色便是小说中的物件,它们是小说叙事方
略中的重要中介,在“三言二拍”情节结构的安排上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三言二拍”故事中穿
插了众多物件,在作者的巧妙安排下形成了无处不在的巧合,这些巧合构成了“三言二拍”节奏
技法上的一大特色,它们使故事发展更加顺畅自然,也增添了戏剧性的审美趣味,这种妙用物
件所带来的巧合设置呈现出了多元的艺术效果,本文将其归纳为简练情节结构、连贯场景转换
和令人拍案惊奇三方面,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剖析来探讨“三言二拍”在叙事结构上运用物件设置
巧合的特殊作用。
一、物件妙用之简练情节结构
“古典小说叙事偏重于故事的叙述,小说史家也常以„情节小说‟概而括之。”情节是古典小
说的重中之重,但作为短篇小说的“三言二拍”在情节的铺垫上受到篇幅的限制而不能大刀阔斧
地展开,需在较为有限的篇幅中衔接好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而运用物件营造巧合
的技法省去了不必要的细枝末节,将各部分内容恰到好处地衔接在主线情节上,加快了情节的
发展,简练了情节结构。
1.借物牵线,借用物件的引导和提示作用来串联人物和事件。例如《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中的“玉马坠”便是串联人物和事件的主心骨,黄秀才、老叟、玉娥的行为通过“玉马坠”连接起
来并巧妙地发展。又如《感神媒张德容遇虎》中的“猛虎”也是一处巧合,裴越客乘船去张家迎
娶张德容时,因路上行船缓慢,眼看就要错过吉期,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而另一方面张德容
小姐却在家被一只猛虎擒走了,家人遍寻不着,又苦又恼。可巧合的是猛虎却将张小姐背到了
裴家的船上,弄清真相后,二人在船上成了亲,从而赶上了吉期。这里的“猛虎”便是牵连两队
龙源期刊网
人马的中间物,当故事发展遇到障碍时,“猛虎”的出现轻而易举的化解了这个障碍,使得故事
重新顺畅地进展下去。
2.借物设局,借用物件巧妙布局,在揭开谜底的同时完成情节的过渡和转折。典型的如
《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刘贵与崔宁所得的钱数相等而造成了一个迷局,意想不到的巧合让崔
宁无从辩驳,一个简单的“十五贯”便将两个毫不相关的人粘连在一起,让复杂的冤案进行的顺
理成章,当迷局解开的时候,也是冤情公之于众的时刻。再如《金令使美婢酬秀童》中整个故
事就是一个寻找“四锭元宝”的过程,主角秀童被怀疑偷元宝而身陷囹圄,清白难定,直到辗转
抓到真凶才洗清冤情。办案的过程、人物的衔接都围绕着“四锭元宝”的迷局展开,情节曲折而
集中。
通过物件来设置巧合可以让许多难以促成的事情变得更加容易,有效地促进了情节的化繁
为简。
二、物件妙用之连贯事件转换
在艺术特色上,巧合除了可以简练情节结构外,同时也使得不同场景与事件之间的转换变
得更为流畅,使变局的处理更为协调。
例如《赫大卿遗恨鸳鸯绦》中的“鸳鸯绦”是一个关键,赫大卿是临时起意去的尼姑庵,没
有人知道他的去向,所以他的死亡也就无人得知了,因而他的死亡与他的尸体被发现这两个事
件之间的转换似乎并不容易,然而小说却匠心独运地插入了工匠蒯三捡到“鸳鸯绦”这一事件,
自然而然地连接了前文,同时引出了后续事件。《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中事件的转换也是由
“画眉鸟”来完成的,开篇写沈秀提了画眉去林子里斗鸟而被起了贪念的张公杀害,张公将鸟卖
给李吉。叙述时这条线索到此暂告一段落,中间横云断山插入大保、小保为得到赏银杀害自己
亲爹的事情,进一步阐发“画眉鸟”事件带来的恶劣影响,然后又转叙到东京由此牵连出李吉的
错杀。这些事件和场景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却因为中间物“画眉鸟”的连接而变得次
序井然。
除此以外,“珍珠衫”、“芙蓉屏”等也是连贯事件转换的典型,物件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本
身就已形成了不事雕琢的巧合,不仅将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各自的环节毫无缝隙地连接起来,
而且转换连贯、自然。
三、物件妙用之令人拍案惊奇
“三言二拍”中许多小说读来都令人啧啧称奇,追求传奇性是它的一大出发点,尤其是“二
拍”,凌濛初创作时就期望能够令读者产生拍案惊奇的效果,但是他的尚奇是以世俗情理为中
心的,他在《拍案惊奇序》中写道:“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
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非可以常理测者固多也。”他认为日常生活中就有数不尽的奇绝怪诞
之事,因而将它们述之以书。
龙源期刊网
“三言二拍”的传奇性一方面来自故事题材的奇异,另一方面来自叙事编排的独特,最明显
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巧合。巧合往往带来情节的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峰回
路转、柳暗花明。例如《进香客莽看金刚金》中,白居易留下的手写《金刚金》是累世流传之
宝,饥荒之年,寺中僧人为换取米粮度日只得将《金刚金》转卖给相国府,本以为该寺将就此
失去这一相传至宝时,相国夫人却将这宝物原物归还了寺庙,此为第一折。经书得以要回本是
一件喜事,但在辨悟和尚捧着经书回去的途中,因进香客们讨要经书观看而被大风吹走了首
页,另这件喜事大打折扣,又是一个小波折。然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久后,
常州太守为夺取这件宝物而抓了住持,令全寺糟了一场横祸,但太守见经书没头没脑的,便没
有瞧上这件宝物,不仅放了住持,也归还了经书,没了首页的经书为全寺化解了这场横祸,此
为第二折。原以为故事到此已经圆满了,但住持与辨悟回归途中因天气原因停船靠岸,竟巧合
地遇到了捡到《金刚经》首页的老者,使得残缺的经书重归完整,圆满之上再添圆满,此为第
三折。小说围绕着《金刚经》这一物件设计了多种情境下的巧合,一波三折,创造了一个又一
个惊奇。
再次,巧合可构成悬念,激发出读者的猎奇心理。例如《江陵郡三拆仙书》中一开始白衣
人便交给李君三封仙书,说日后必会应验,且只有到了紧要时刻才能拆看,否则无益。作者在
开篇交待下的这一预设情境钩足了读者的兴趣,读者想要知道仙书的内容只有耐着性子往下
看。李君一次次遇险,却又一次次根据仙书的指示度过难关,让人不得不感叹白衣人的料事如
神,感叹故事的传奇。此外,在旧本上扩展题材、增添情节来创设巧合也加强了故事的传奇
性。例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是在《沈小霞妾》的基础上敷衍而成的,《沈小霞妾》不过短
短数百字,只简单记叙了沈小霞妾帮助沈小霞脱困的事迹,缺少精彩之处。而《沈小霞相会出
师表》除了表现沈小霞妾的机智、勇敢外,还在主线上加入了一个重要物件——二幅《出师
表》,贾石从沈衮处得到《出师表》,然后沈小霞靠着它与贾石相认,得以带回父亲灵柩,这
冥冥中的巧合使小说变得更为精彩。“三言二拍”中的巧合模式许多都建立在巧设物件的基础
上,奇异而生动,读来让人忍不住拍案而惊奇。
四、结语
“一篇叙事作品的结构,由于它以复杂的形态组合着多种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因而它往
往是这篇作品的最大的隐义之所在。”“三言二拍”在叙事结构艺术上有诸多亮点,许多隐义之
处值得探讨,本文仅是以物件为切入点,探讨了它在巧合结构中的妙用。概述而言,其妙用表
现为情节上借物牵线使其成为连贯全篇的线索和借物设局以此完成情节的过渡,从而简练情节
结构;同时,物件的巧合设置使场景的转换自然而流畅,巧合的安排也使小说本身覆盖上更多
的传奇色彩,令人拍案惊奇,大大增强了读者阅读的兴味。物件在“三言二拍”中的运用使得小
说的巧合模式显得更为出彩,从而也为小说的叙事结构艺术增添了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吴士余.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叙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龙源期刊网
[2]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3]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冯梦龙.喻世明言[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冯梦龙.警世通言[M].北京:中华书局,2012.
[6]冯梦龙.醒世恒言[M].北京:中华书局,2012.
[7]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M].北京:中华书局,2012.
[9]纪德君.三言”、“二拍”结构艺术新探[J].广东社会科学,2001(01).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3:16: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957392141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鸳鸯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鸳鸯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