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美勞領域教學觀摩活動設計
教學領域藝術與人文教學單元珍重再見
教學日期2011-5-26教學時數共1節(40分鐘)
教學地點六年三班教學演示第一節(20分鐘)
教學對象六年級班級人數34人
參考教材康軒版六下藝術與人文課本教學者、設計者楊漫冰
教
材
分
析
教材分析:利用超輕黏土讓學生自己構想所要捏製的主題,經由此活動引發其對藝術的興趣
及創造想像力。
教學重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捏製超輕黏土,待其乾燥後,讓學生擁有自己獨特的作
品。
學生經驗:學生在六年級之前就具有捏製紙黏土的經驗,所以在製作過程中稍加提醒注意事
項即可。
教學
準備
教師:展示品、保鮮膜、超輕粘土、牙籤。
學生:超輕粘土、保鮮膜、鑰匙扣等。
能力
指標
能對超輕黏土的產品產生興趣。
能瞭解超輕黏土的特性,以方便製作作品。
能夠先選定主題再實做。
教
學
目
標
單元目標具體目標
一、熟悉超輕黏土的特性,能構想各
種形狀和組合的方式。
二、自己決定製作的主題,並製作具
有自己獨特風格的作品。
三、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以提升
美感、品味。
一、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及美感品味等人文素
養的基礎。
二、能欣賞他人的作品,並引發自己的思索創造
力。
教學活動教學媒體時間評量方式
一、【引起動機】
1、以鳳凰花開的圖片引導學生,說說鳳凰花開的時節
到底是什麽時節?
讓小朋友自由發表回答,引發其興趣。
教師總結:鳳凰花開的時節正好是畢業的時節。
PPT
圖片
3分鐘學生能安靜聆聽
並積極回答。
2、畢業對於你們有什麽意義和改變?
讓小朋友自由發表回答,引發其興趣。
3、在畢業的時候,你們想不想為自己留下紀念?
讓小朋友自由發表回答,引發其興趣。
4、導入主題:畢業創作。
畢業創作是畢業前對於之前所學的知識總結而創作的
作品。
二、【發展活動】
1、介紹畢創作所提供的材料。(超輕粘土)
超輕粘土是紙黏土裏的一種,簡稱超輕土,捏塑起
來更容易更舒適,更適合造型,且作品很Q,直接
自然風乾的手工造型材料。
有超輕粘土的同學可以用手感覺一下超輕粘土的觸
感,說一說感受。
讓小朋友自由發表回答,引發其興趣。
2、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
(1)使用前要充分揉捏。
(2)使用時表面如有幹硬狀請噴灑少許水。
(3)產品噴灑水時如有掉色請繼續揉捏,使粘土均
勻吸收不掉色。
(4)製作完成後請自然乾燥,無需加熱乾燥。
3、小朋友們認為該如何用超輕粘土捏出一只動物
來?
讓小朋友自由發表回答,引發其興趣。
教師總結:我們一般是把要做的動物先一一分解,
(頭、身體、四肢跟配飾),最後再直接組合起來。
超轻粘土是可以直接粘起来的,如果街区空气太久
了,就会失去胶性,就要用牙签把它们连接起来。
4、看一看十二生肖用超輕粘土該怎麼做。在看的時
候有疑問的可以舉手提問。
5、因為今年是兔年,所以我們先來看看兔子是用什
麼步驟完成的。
三、【解說兔子的製作方法】
以一張兔子的圖片讓小朋友自由發表回答圖片中的兔
子是用什麽步驟完成的,引發其興趣。
教師總結:先用超輕粘土製作一個圓形的頭,再用製
作一個胖水滴形當身體,接著用兩個混顏色的長水滴做
耳朵,用四個小水滴形做四肢,揉一個小圓球做尾巴,
全部組合起來。
等風乾了之後再用油性筆添加眼睛還有牙齒,一隻可愛
PPT
圖片
PPT
圖片
10分鐘
3分鐘
學生能安靜聆聽
並參與討論積極
表達他的想發。
學生能安靜聆聽
並且回答
的兔子就完成了。
欣賞別的班級的優秀作品。
四、【動手製作】
給每個小朋友分發適量的超輕粘土,然後要求先構思自
己所要捏製的主題,再動手做。
我們可以捏制真實版的十二生肖,還有一些同學喜歡漫
畫的,也可以捏製卡通Q版的十二生肖,在捏製的時
候,要注意作品的比例,應該從主體部份開始先製作,
才能控制比例協調。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乾淨,儘量不要把超輕粘土弄髒,還
有在混色的時候,一定要揉均勻。
在製作過程中,其餘沒有使用到的紙黏土必須用袋子裝
好,旋轉袋口,以保濕紙黏土,避免乾燥。
教師可和學生一起實作,可以讓學生參觀教師的作品。
教師亦可適時巡視學生實作情況,並適時給予幫助。
五、【作品講評】
『秀一秀活動』:
若學生已有製作好的作品,即可上臺與同學分
享,秀給大家看,並說一說自己設計的方法。
老師歸納統整。
學生收拾整理材料用品。
20分鐘
4分鐘
學生練習
學生能積極講
評。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2:3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9548431410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粘土兔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粘土兔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