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贾谊的作品

更新时间:2023-03-04 20:03:56 阅读: 评论:0

鱼的生活习性-石岩湖温泉度假村

贾谊的作品
2023年3月4日发(作者:幼儿安全教案)

贾谊《过秦论》之“破体”解

梁晓东

【摘要】JiaYiisoneofthefamouspoliticalcommentatorsinearlyHan

ks"OnQinDynasty’sFaults"isthefirsthistoricalpro

themeansof“Fu”toexpresstheviewsofhistory,

paperexploresthemethodofbreaking-stylein"OnQinDynasty’s

Faults".%贾谊是汉初著名的政论家、辞赋家,其作品《过秦论》开中国散文“史

论”体之先河,写法上采用“以赋为论”法,唐人称之为“破体”。就《过秦论》

中的“以赋为论”之“破体”法作一探讨。

【期刊名称】《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3

【总页数】3页(P80-82)

【关键词】《过秦论》;以赋为论;破体

【作者】梁晓东

【作者单位】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甘肃定西7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

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属文称于郡中”,后见用于文帝,

力主改革,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改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自伤无状,忧

愤而死[1]。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十卷。代表作有《过秦论》

上、中、下三篇,《过秦论》总结了秦代兴亡的教训,实则昭汉之过。其文说理透

辟,逻辑严密,气势汹涌,词句铿锵有力,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鲁迅曾说,他与

晁错的文章“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从明代到清代,几乎所有的

古文选本都选录过《过秦论》,前人对该作品的评价也很多。清姚鼎在《古文辞类

纂》中评“雄俊宏肆”,近人吴闿生《古文范》中说:“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

大开大阖。”综观大多数评论者的意见,主要集中点在说其文气势充沛,一气呵成,

是古今第一篇气“盛”之文。笔者以为贾谊《过秦论》三篇之所以会有如此广泛之

读者,原因在于作者在写作手法上大胆创新,文章中大量采用汉赋“铺张扬厉”之

写法,故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气势上有充沛宏大之感觉。这种方法就是

“以赋为论”法,刘勰《文心雕龙》中称为“参体”,唐人则称为“破体”。

贾谊《过秦论》,按项安世《项世家说》卷八:“贾谊之《过秦》,陆机之《辩

亡》,皆赋体也。”即言其文以赋体写政论之特点。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详

观论体,條流多品;陈政则与议、说合契,释经则与传、注参体,辩史则与赞、评

其行,诠文则与叙,引共纪。……八名区分,一揆宗‘论’。”[2]如顺其刘勰

之说法增益之,又可以说:“敷陈则与词、赋通家。”依此来解,东方朔的《非有

先生论》、王褒《四子讲德论》之类文章,均与贾谊之《过秦论》相类。

关于文之体,一般认为先秦分为有韵之文与无韵之文两大类,至魏晋六朝,刘勰

《文心雕龙》明确提出“文体辨析说”,至今之“散文、小说、诗歌、戏曲”说;

盖文章之体可辨别,但不宜过于执着。一篇文章究竟归于何体,有时实难辨明,如

中国古代小说中大量引用诗词,但其“正体”依然是小说,而不能是诗词。《南齐

书·张融传》载张融《问律自序》云:“夫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政当使常有

体。”此引文中的“岂有常体”与“常有其体”,其意相反相顺,无适无莫,前语

乃“无定体”之意,言文无定体,后语乃“有惯体”之意,故对此段文理解应为文

“有惯体”而“无定体”之义。再如王若虚的《滹南遗老集》卷三七《文

辨》:“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

何如?’曰:‘定体则无,大体则有’。”[3]前提到的“常体”“大体”均指

“正体”,按此来论,贾谊之《过秦论》其大体是政论,定体则无,为何?此文虽

为政论,然文中大量采用赋之铺陈法,是归论体还是归赋体,实难定论,故为“定

体则无”。顺其意理解,《过秦论》之“正体”为政论散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大

量采用汉赋之铺陈法,即“以赋为论”法,故可理解为“破体”。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历代不乏类似作品大量出现,介乎两体之间作品数不胜数,可

称之为“杂种文体”。如宋陈师道《后山集》卷二三《诗话》:“退之作记,记其

事尔;今之记,乃论也。少游谓《醉翁亭记》亦用赋体。”又:“范文正为《岳阳楼

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尹师鲁读之曰:‘传奇体尔’。”朱牟《曲洧旧闻》

卷一:“《醉翁亭记》初成,天下传诵。……宋子京得其体,读之数遍曰:‘只目为

《醉翁亭赋》,有何不可’。”孙鑛《孙月峰先生全集》卷九《与余君房论文

书》:“《醉翁亭记》《赤壁赋》自是千古绝作,即废记,赋法何伤?且体从何起?

长卿《子虚》已乖屈、宋;苏、李五言,宁规四《诗》?《屈原传》不类序乎?《货

殖传》不类志乎?《扬子云赞》非传乎?《昔昔盐》非排律乎?……故能废前法乃为

雄。”[3]《醉翁亭记》《赤壁》均属散文体,但文中却大量采用赋体写法,是

归散文体还是归赋体,也是“破体”。

前举大量中国文学史上名家之作品,细读此名家名作,不难发现中国历代之名家名

篇,往往“破体”,而且确因“破体”显得更加恢宏大气。笔者以为“破体”实是

打破常规,故使文章有耳目一新之气象,从而名贯千古。李商隐《韩碑》:“文成

破体书在纸。”释道源注:“‘破’当时为文之‘体’,或谓‘破书体’必谬。”

又李商隐《樊南甲集序》自言少“以古文出诸公间”,后居郓守幕府,“敕定奏记,

始通今体”,又言“仲第圣僕特善古文,……以今体规我而未能休”。“破体”即

破“今体”。唐韩偓《无题》:“书宏偷看数,情通破体新,明言终未实,暗嘱始

应真。”此处“破体”亦指文词,谓私情密约,出以隐语暗示,迥异寻常言说之具

首尾,“新”在此是别创之意。又欧阳修《五代史·唐臣传》一六:庄宗美任圜

曰:“儒士亦破体邪?任者之勇,何其壮也!”[3]此“破体”则指人,故在唐人看

来,“破体”可指文亦可指人,其义甚广。魏文帝《典论·论文》曰:“文非一体,

鲜能备善。”又曰:“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誺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

同,……唯通才能备其体。”[4]以“科”之不同而文非一体,是说要做到各种

文体之贯通,非“通才”不能。此即“破体”之源出,由此知贾谊《过秦》之“破

体”,意在打破西汉初期政论一统天下之局面,下文详细分析《过秦论》中作者是

如何运用“破体”之法的。

前文提到近人吴闿生在《古文范》的夹批中评它“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

大阖”。主要说这篇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气“盛”的文章。从

语言的角度看,所谓气盛的文章,多用排比句或对偶句,本篇固不例外,如第二段

中从“于是六国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领起,贯穿下面三句,罗列了大量人

名,就是排比句式;如“蒙故业”以下四句,每两句一对仗,就是对偶句式,也有

排比兼对偶的句式。如开头说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

吞八荒之心”。但这还只是从表面现象去理解。本篇之所以因气盛而传诵不朽,之

所以使人觉得有说服力。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

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

者用千字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说明了秦之由盛

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

所在。第二个使读者感到文章气盛的原因,亦即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

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

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同义叠句,气势酣畅。《过秦论》中袭用赋中同义叠句的句法,

可是作者不是不看场合,不看对象,不加选择,不予节制地叠床架屋,使得文字臃

肿累赘,而能以气势酣畅之文为表达主题服务。如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并吞的意思;宇内、四

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古文观止》的编者评述说:“四句只一意,而必当

叠写之者,盖极言秦先虎狼之心,非一辞而足也。”为了突出某种意思,不惜重复

数句。作者写秦始皇时之强盛:“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

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四句也只一意,说始皇借帝位奴役天下之人。与秦相

对比,写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三句同写其地位卑微。

一般地说,作文时要惜墨如金,一词能达意则不用两词,一句可尽意则不赘两句,

可是这里贾谊却一意连用多句,可谓泼墨如云。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非一辞而足”,

一辞虽能达意,却不能“极言”,达不到强化、极化的目的。由于一意以多句写之,

便把秦的虎狼之心披露得淋漓尽致,把秦的暴虐之行描述得无一可掩,也把陈涉的

出身写得使人印象深刻。以整齐句式叠写一意,使得文字气足神完,一气呵成。所

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

者感受到其笔锋的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力度,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

不能之感,究其原因,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第三个原因,

也是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

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

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

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四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

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

显现出来。而文章气盛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且《过秦论》上、中、下三篇

中如此者还可举出很多,如:“秦王怀念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

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文,以暴虐为天下始。”

其中“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实则用二意即可表述清楚。

再如:“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中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擾白梃,望屋

而食,横行天下。”其中的“不用弓戟之兵,鉏擾白梃”,实则一意。再如:“秦

人阻险不守,关梁不合,长戟不刺,强弩不射。”[5]此句中的“阻险不守、观

梁不合”“长戟不刺”“强弩不射”,亦用二意可表述。以上举例足以说明作者在

文章中大量采用重复词义,其意大有以赋之铺排法为文章造势之嫌,因汉赋讲究大

肆铺排之法,此亦可用“破体”来解。故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说“贾生作论

似赋,稼轩作词而似论,刘勰所谓‘参体’,唐人所谓‘破体’也”[3]。

参考文献:

[1]刘永艳,甄金辉.贾谊礼治思想探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32(4):90-93.

[2]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2000:164.

[3]钱钟书.管锥编.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888-891.

[4]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85.

[5]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0.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20:0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9314361385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贾谊的作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贾谊的作品.pdf

标签:贾谊的作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