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趣味故事

更新时间:2023-03-04 15:51:59 阅读: 评论:0

男士穿衣搭配-虎兕相逢大梦归

数学趣味故事
2023年3月4日发(作者:酸性食物)

趣味数学故事30个

趣味数学故事(一):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回到大气层时,

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

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

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

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

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

带微笑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

号今日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古罗马的恺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

事所造成的后果。”换成我们中国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厘,谬以

千里”吧。

趣味数学故事(二):

数字趣联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他们到达试院时

为时已晚.考官说:"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

考官的上联是: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

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苏东坡对出的下联是:十年

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

次,今日必须要中.考官与苏东坡都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嵌入对联中,

将xx的艰辛与刻苦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

趣味数学故事(三):

数学天才高斯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教师教完加法后,因为教师想要休

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97+98+99+100=

教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必须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

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先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

明白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

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

=101+101+101+.....+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

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所以

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趣味数学故事(四):

门打开了,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刘建明先生请他坐下,

小伙子自我介绍说:“我是内地的导游,叫于江,这次我带领了个旅

游团到香港来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住

你们酒店。”刘建明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欢迎光临,

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还能够,是个大团。”刘建明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

大团,又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作为一名导游,于江看出刘建明

先生的心思,他记上心来,慢条斯理的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

们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大酒店了。”

“您请说吧。”刘建明先生自信的说。“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

成四组,结果多出一个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

个人,再把分成的四个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当然,

也包括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刘建明先生立刻思考起来,他必须要接下这笔

生意,“没有具体的数字,应当如何下手呢?”他不愧是精明的生意

人,很快就明白了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对不对?”于江先生高兴

地说:“一点都不错,就是八十五个人。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人

数最少的情景下是最终一次四等分时,每份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

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

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好,我们今日就住那里了。”

“那你们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个男的,30个女的。”“我们这儿此刻仅有11人的房

间,7人、5人的房间,你们想怎样住?”“当然是先生您给安排了,

但必须男女分开,也不能有空床位。”又出了个题目,刘建明还从没

碰到过这样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

冥思苦想之后,他最终得出了最佳方案:男的两间11人房间,

四间7人房间,一间5人房间;女的一间11人房间,两间7人房间,

一间5人的,一共11间。于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十分满意,立

刻办理了住宿手续。一桩大生意做成了,虽然复杂了点,但刘建明先

生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

趣味数学故事(五):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明白用“0”的。他们使用

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必须规则,把它们

组合起来表示不一样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

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

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十分高兴,

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

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明白了。

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十分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

远远超过皇帝。教皇十分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

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

就是亵渎上帝!

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

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

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可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

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

数学上的贡献。之后“0”最终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

渐被淘汰了。

趣味数学故事(六):

维纳的故事

一次维纳乔迁,妻子熟悉维纳的方方面面,搬家前一天晚上再三

提醒他。她还找了一张便条,上头写着新居的地址,并用新居的房门

钥匙换下旧房的钥匙。第二天维纳带着纸条和钥匙上班去了。白天恰

有一人问他一个数学问题,维纳把答案写在那张纸条的背面递给人

家。晚上维纳习惯性地回到旧居。他很吃惊,家里没人。从窗子望进

去,家具也不见了。掏出钥匙开门,发现根本对不上齿。于是使劲拍

了几下门,随后在院子里踱步。突然发现街上跑来一小女孩。维纳对

她讲:“小姑娘,我真不走运。我找不到家了,我的钥匙插不进去。”

小女孩说道:“爸爸,没错。妈妈让我来找你。”

趣味数学故事(七):

最近“数学商店”来了一位新服务员,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小“4”说:“你应付

1元5角4分。”

小“3”付了1元5角后问:“还有4分可怎样付呀?”小“4”

忙说:“这4分钱你不用付了。”小“3”疑惑地问道:“那你不是

要吃亏了?”“不,这是本店的一个规定,叫‘四舍五入’。凡是4

分钱或4分钱以下都舍去,如果是5分或5分钱以上,那就收1角钱。”

小“4”和蔼可亲地解释道。小“3”高兴地说:“多谢你,你真好!”

“对呀,我也异常喜欢4。”“25”跑过来说,“因为25×4=100,

算起来比较简便,例如:25×87×4=25×4×87,这样算起来不是又

快又简便吗?!”

“不错,的确又快又简便,我也喜欢4。”原先是“29”。“25”

忙问道:“咦,你怎样也会喜欢‘4’了?”“29”不慌不忙地说:

“这你们就不明白了,一般年份里的2月份都是28天,仅有公历年

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年,二月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轮到一次,当

然喜欢‘4’了。可是公历年份是整百的,必须是4百的倍数,二月

份才有29天,这样的年份叫闰年。”

“啊,‘4’的用处可真大呀!”“25”赞叹道。

这位“4”服务员真是个既温柔又惹人喜欢的服务员。

趣味数学故事(八):

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有一天,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他也上去看。原先告示上

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就到找

法老了。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

棍和一把尺子,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

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就去量金字塔。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

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

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

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趣味数学故事(九):

一只蜗牛不细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

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

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那里只能在那里生活了。我已经在那里生活了

许多年了。”

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

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

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那里,我必须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

“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又背负着

这么重的壳,怎样能爬出去呢?”

“我不怕苦不怕累,每一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

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

最终爬了5米,蜗牛异常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

就能够爬出去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

看,原先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样离井底这么近?”

原先,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

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

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终坚强的蜗牛最终爬上了井

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趣味数学故事(十):

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

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

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

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终还剩1个。你算

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

4个地数,数到最终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

个5个地数,数到最终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趣味数学故事(十一):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着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

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趣味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

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头数,

有35个头;从下头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

答这个问题吗?你想明白《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

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

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

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所以,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

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

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

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

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趣味数学故事(十二):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

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

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

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并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

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证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

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

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趣味数学故事(十三):

今日,我看一个故事,叫《燕子考青蛙》。故事是这样:一天,

燕子对青蛙说:“咱们比一比谁的数学好。青蛙同意了。青蛙出题:

上个星期一我吃了一只害虫,星期二吃了3只害虫,以后每一天比前

一天多吃两只害虫,问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虫?燕子说:”1+3=44+5

=99+7=1616+9=2525+11=3636+13=47,你一共吃了49只害虫。

青蛙说:“你考我吧。”燕子说:“上星期一我吃了两只害虫,

星期二吃了4只,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2只害虫,问我一个星

期……”“吃了56只害虫”。燕子没说完,青蛙已经说了答案。燕

子说:“算得这么快!教教我速算的窍门吧”。青蛙让燕子画7个圈,

然后按第一个圈放一只害虫,后面的圈比前一个圈多两只,它们的顺

序是1、3、5、7、9、11、13,加起来是49,青蛙在每一个圈外各放

一只害虫,再用49+7=56。燕子赞青蛙真聪明。

趣味数学故事(十四):

华罗庚的故事

同学们都明白,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

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

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

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

能够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

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

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

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

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本事。

趣味数学故事(十五):

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

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

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

了顾客20元的找头。

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

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

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

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

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

的30元,所以我只拿了你70元。”

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那里要补充一下,手

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

趣味数学故事(十六):

数学家的“健忘”

我国数学家吴文俊教授六十寿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

天浸沉在运算和公式中。

有人特地选定这一天的晚间登门拜门拜访,寒暄之后,说明来意:

“听您夫人说,今日是您六十大寿,特来表示祝贺。”吴文俊仿佛听

了一件新闻,恍然大悟地说:“噢,是吗?我倒忘了。”来人暗暗吃

惊,心想:数学家的脑子里装满了数字,怎样连自我的生日也记不住?

其实,吴文俊对日期的记忆力是很强的。他在将近花甲之年的时

候,又先攻了一个难题——“机器证明”。这是为了改变了数学家“一

支笔、一张纸、一个脑袋”的劳动方式,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实现数学

证明,以便数学家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他在进行

这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于电子计算机安装的日期、为计算机最终

编成三百多道“指令”程序的日期,都记得一清二楚。

趣味数学故事(十七):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

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齐吃!”

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

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着上头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

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

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日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

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

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明白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趣味数学故事(十八):

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

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

“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一天,沈元

教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

个趣味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

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够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

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

可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

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

爱到图书馆,不仅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

也如饥似渴地阅读。所以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教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

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故事(十九):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教师因为想借

上课的时间处理一些自我的私事,所以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

他的题目是:

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教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

久的。自我也就能够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可是才一转眼的时

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教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

斯。

可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教师听了吓了

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

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

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

么算出来了。”教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之后的

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故事(二十):

“0”的故事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必须规则,把它们组合起

来表示不一样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

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还把印度人使用

“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明白了。教

皇十分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

没有“0”这个怪物,于是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用夹子把他

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住,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

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可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

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

数学上的贡献。之后“0”最终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

渐被淘汰了。

趣味数学故事(二十一):

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着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

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

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

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

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

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

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

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

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

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

了。

趣味数学故事(二十二):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

的3倍,老王师傅每一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

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

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

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当每一天给

“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而实际他每一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终共差了

80棵,从那里能够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

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能够明白苹果树是480棵。

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所以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

题方法。

趣味数学故事(二十三):

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

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

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投掷

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

也不必须是相同的。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

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

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

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

所以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趣味数学故事(二十四):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教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

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

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

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

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样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教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

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当得冠军,好不好?”

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趣味数学故事(二十五):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

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

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

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可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

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

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

题的一个范例。

趣味数学故事(二十六):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先告示上写着法老要

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

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

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

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

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趣味数学故事(二十七):

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

定留下,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

听到房内有鸡叫,才明白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

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

出在哪里呢?你明白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

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

样洗那么多的碗”“

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

明白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

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明白来了多少客人吗?

趣味数学故事(二十八):

分苹果

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小朋

友,可是家里仅有5个苹果。怎样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

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期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这就成了又

一道题目:给6个孩子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

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

趣味数学故事(二十九):

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一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

给了老板三十元,之后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

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

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那

一元钱到哪去了?

趣味数学故事(三十):

阿拉伯数字的

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是国际上通用的数

码。这种数字的创制并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劳。

阿拉伯数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逐步

创造出来的。

公元前3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各地的写法不一,其

中典型的是婆罗门式,它的独到之处就是从1~9每个数都有专用符

号,现代数字就是从它们中脱胎而来的。当时,“0”还没有出现。

到了笈多时代(300-500年)才有了“0”。这样,一套完整的数字

便产生了。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印度数字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7-8世纪,

随着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饥似渴地

吸取古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很多翻译其科学著作。771

年,印度天文学家、旅行家毛卡访问阿拉伯帝国阿拨斯王朝(750-

1258年)的首都巴格达,将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

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曼苏尔(757-775),曼苏尔令翻译成阿

拉伯文,取名为《信德欣德》。此书中有很多的数字,所以称“印度

数字”,原意即为“从印度来的”。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约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理解了

印度数字,并在天文表中运用。他们放弃了自我的28个字母,在实

践中加以修改完善,并毫无保留地把它介绍给西方。9世纪初,花拉

子密发表《印度计数算法》,阐述了印度数字及应用方法。

印度数字代替了冗长笨拙的罗马数字,在欧洲传播,遭到一些基

督教徒的反对,但实践证明优于罗马数字。1202年意大利雷俄那多

所发行的《计算之书》,标志着欧洲使用印度数字的开始。该书共

15章,开章说:“印度九个数字是:‘9、8、7、6、5、4、3、2、1’,

用这九个数字及阿拉伯人称作sifr(零)的记号‘0’,任何数都能

够表示出来。”

14世纪时中国的印刷术传到欧洲,更加速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

推广应用,逐渐为欧洲人所采用。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15:51: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9163191364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数学趣味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数学趣味故事.pdf

上一篇:教育技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数学趣味故事
    男士穿衣搭配-虎兕相逢大梦归2023年3月4日发(作者:酸性食物)趣味数学故事30个趣味数学故事(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回到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
  • 0℃教育技术
  • 0℃色温值
  • 0℃帝王蟹的做法
  • 0℃供应商管理程序
  • 0℃屏幕亮度
  • 0℃磁带录音机
  • 0℃超搞笑电影
  • 0℃复印机使用
  • 0℃教育公平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