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研究报告必须绝对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所有叙述、说
明、推断和引用,都必须恰如其分。以下是两篇课题研究报告
范文,欢迎参考~!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一)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二、课题界定
三、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七、课题的研究内容
八、课题研究成果
九、遗憾和思考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课题背景
“语文教学正面临危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重大弊
端造成了‘少、慢、差、费’,厌教厌学的恶果,
不彻底改变它,中学语文教学就走不出死胡同!”(<审视中
学语文教育>)在此严峻形势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
第2页共13页
的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在江西、山西和天津两省一市试
验三年后,根据教育部xx年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
纲”,于xx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使用,从而取代了这以前使用
了近20年的高中课本,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应该说
这几年课程、教材的变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实施
教改主渠道的教学进行有意义的理论研究和有价值的课堂实
践。新教材是出来了,可如何适应新教材在体系和结构方面对
旧教材所作的三个方面的改革(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破
除以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体为中心的模式;为扩大学生的阅
读量,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课本
必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
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
陶和培养语感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课题研究报告范
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
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
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指导思想,还是摆
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新教材的教法还是“犹抱
琵琶半遮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题界定
第3页共13页
关于“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的研究”中的“新教材”是指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xx年秋在全国大范围内使
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及配套读本。其“新”主要体
现在四个方面:
1、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
3、强化了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4、突出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新教材使用研究
的范围包括:围绕新教材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系统,
从教材、教者、学生和教学手段等教学元素出发,以理论研究
为主导,侧重于教学实践,在构建有关新教材多层面、多功能
立体交叉的课堂结构和有一定操作性、示范性的课件模式上下
功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预设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高中语文新教材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
三个系统的相关内容为基本研究对象,在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
教育的今天,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品
位,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塑造完善健康的人格为目标,在
具体的教学研究中,不仅有实践的操作、理性的思考,更要构
建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的多侧面、多功能立体交叉的课堂结构
和有一定操作性、示范性的课件模式。特别在我们这所国家级
第4页共13页
示范性高中的学校里,拥有国内比较先进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
学设备,积累了一定的校本课程的教学经验,教学的对象也是
不同层次的,这些个性和特色更加激发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改
进教学方法,能够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有效地开展教学实践
和教学研究,凸显我们研究使用新教材的个性,走出研讨教学
相结合,以教法促学法的路子来。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论支撑
多元智能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
元智能理论在智力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对我国
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
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他在1993年出版的<多元智能>
和其他著作中对八种智能作了明确阐释。他认为,语言智能是
指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其他
还有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
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
认为,相对于先前的一元智力理论和智力评价理论,多元智能
理论能够更为准确地描绘和评价人类能力的面貌。这些智能以
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每个人的各具特
点的个性心理结构。他还认为,每个人的智能强项是不同的,
第5页共13页
也并非一成不变,教育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强
项,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过程中及
早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育还要及时引导学生从强项领域走
向困难领域。因为,所有的智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其
他智能的支持。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二)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
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世界
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
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是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
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
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
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
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
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英语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
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把
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以计算机及网
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所产生的促进和变革作
第6页共13页
用,对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地运用信
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为了适应这个发
展趋势,小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
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小学英语
教学进行整合——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
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新的课程观让我们重新审视延续多年的教学观、质量观、
发展观、人才观,深刻影响着教师长期习惯的教学行为。同时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
用,对学校教育教学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宏观
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微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
法、教学手段,最终都在因之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综上所
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体现了在保证学生主体
性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必将成为教
育改革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课题的研
究,我们力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推进,提高师生的信息素
养,增强师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真正掌握最先进的教育技
术,促进教与学的革命。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
研究目的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怎样合理利用网络资
第7页共13页
源,有效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当前教育教
学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其应用价值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有机
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
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
活;同时也让教师能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
容,使教材“活”起来,让英语学习更贴近生活。
教师要改变以课件制作、电脑辅助教学即为信息技术与小
学英语整合的片面的教学观念,努力贯穿开放的教学理念,充
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寻求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
的最佳切入点,从而实现人与机、人与人、课程与信息的高度
交互,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
还给学生,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自主式地
学习,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自由发展。
三、课题研究组织分工
负责人:
成员:小学一级教师(英语)
小学高级教师(语文)
小学高级教师(语文)
学一级教师(数学)
小学一级教师(语文)
第8页共13页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
小学一级教师(语文)
分工安排:
课题总负责:
制定课题方案:课题组全体成员,
资料搜集整理:课题组全体成员
阶段总结:
最终成果总结:课题组全体成员
四、课题研究方法步骤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
采用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经验总结
等方法。课题组成员带领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加强学习现
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会反思、学会批判,在实践中边学习边总
结,一方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
量,把全新的课堂带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学习相关理论,确定研究课题,组建课题
组,制订相应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分工。了解国内外
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研究的现状,进而认识本
课题研究的价值。
第9页共13页
2、实施阶段。在保定市现代教育技术“xx”课题研究的
成果上,集中精力同时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分别在2个年级
实施课程计划及学期方案。分析总结阶段性教学成果写出信息
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有效整合研究的相关论文。通过课堂教
学、问卷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再次分析、总
结教学成果,调整原教学计划,写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
的有效整合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相关论文。
3、总结阶段。(1)系统整理过程资料,总结研究经验、成
果,形成论文。(2)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3)撰写课题研究
报告;并申请结项。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一年的认真学习,努力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一
定的成果。
1、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会应用计算
机等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处理,绝大多数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
进行课堂教学,将计算机作为自己教和学生学的工具,学生的
信息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教师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使
得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的主体特
征凸现,动手欲望加大,创新意识增强,达到较之以往更高的
学习水平。
第10页共13页
3、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初步构建了符合我校学情的信
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4、通过课题研究,锻炼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学校涌现
出了一批信息技术运用比较熟练的师生群体,如在我镇总校担
任现代教育技术组长的张海迁老师等,有在安新县文体教育局
举办的文字录入比赛中获奖的杨子轩季明伟等学生。
5、通过课题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加
强,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逐步形成。广大教师认真总
结自己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撰写的论文分别在各级各类杂志
上发表或评比中获奖。
6、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了教师改变长期习惯的教学行
为,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
力,有效保证了学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特色及价值
从宏观上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
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改革。从微观上看,信息
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可为我们教与学构建新的平台。因
为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的超文本
性可实现课堂的高效能管理,多媒体的外部刺激多样性容易激
活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
的表达多媒体化,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
第11页共13页
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英语课
程的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重要
途径。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力求凸现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显著
特点,在互动化、网络化、情境化方面下功夫。从目前情况
看,要真正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合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去,不
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我们
首先狠抓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立足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其次是培养骨干,建设队伍;再则就是选择带头教师,力争以
点带面。在实验中,我们力求突出信息技术的特点,围绕教学
内容的难点,寻找整合实验的关键点。
七、我们的反思
1、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必须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
野,必须要以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目的。也就是说,整合是在
课改的大前提和大背景下进行的。
2、要有全体师生的高素养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很大程度取决于
师生的信息素养,因此,要从教师培训机制、学校课程设置、
第12页共13页
人员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改革,切实扭转不利局面,为信息技
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提供保障。
3、要有智能便捷的新平台
对每一个教师而言,在保持和发扬朗读、演讲、板书、绘
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应当随着课程改革发展的需
要,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如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的
能力、有效整合课程要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
习的能力等等。
八、未来的打算
我校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
果,但我们还决心在下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学校的校园整体
改造已正式启动,在不久的将来,当新的“三机一幕”进入教
室后,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将会向更高层次开展。
1、加快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
在校园整体改造中,学校将建成一流的网络设施,学校将
继续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来建设学校的网络环境。除了硬件
建设外,学校将完善已经建立的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库,开发学
校网络教学平台。
2、加强对教师网络信息技术的培训
第13页共13页
首先是积极、认真参加上级培训,加强管理,加强考核;
其次是继续进行校级培训,要求四十周岁以下的老师都要较为
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坚持每年进行电教使用的活动,并不断
丰富内容。
3、继续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利用网络学习有机的结合起
来,将研究课所探索的教学模式不断扩大,应用于平时的常规
课教学,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网络环境下得到进一步的开
展。
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各位专家的引领下,在
兄弟学校的帮助下,我们的思路一定会越来越清晰,我们南地
小学的科研之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以上就是我们要报告的
情况。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13:36: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9081891353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课题报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课题报告.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