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人类的“时位”“时量”观念及汉语表达
作者:王耿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8年第10期
一.“时间”的哲学思考
时间是什么?这是一个引发无数哲人深思的问题。
时间弥漫在我们周围每一个角落,却又无法触摸,想要言说,却难以表达,于是中国古代
先哲只能借助各种比喻来描摹、刻画。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孔子将时间喻为奔流不息、日日夜夜永不停驻的河流,从而指明了时间的方向性和流逝
性。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庄子从人的生死中感悟时间,认为人生相对于天地而言太过短暂,“若白驹过隙、忽然而
已”,指出了时间长度的相对性。
(3)天地,万物之橐也;宙合,有橐天地。天地苴万物,故曰万物之橐。宙合之意,上
通於天之上,下泉於地之下,外出於四海之外,合络天地,以为一裹,散之於无闲,不可名而
山,是大之无外,小之无内,故曰有橐天地。(《管子》)
管子把时间比作一个口袋,口袋里装着天地,天地里又装着万物,很形象地说明时间管控
着一切,是大自然的主宰。
战国时期《墨经》尝试直接解释时间,而不借助比喻:
(4)久,弥异时也。久,合古今旦暮。始,时,或有久,或无久。始当无久。(《墨
经》)
墨子称时间长度为“久”,“弥”是弥漫、充满的意思,“异时”意为各种不同的时间。也就是
说,过去、现在、未来、早晨、中午、黄昏等各种不同的时候共同构成了“久”这一延绵不息的
时间长度。
时间问题同样引发了古代西方哲人的思考,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奥古斯丁有一段
关于时间的名言:
龙源期刊网
(5)时间究竟是什么?谁能轻易概括地说明它?谁对此有明确的概念,能用言语表达出
来?可是在谈话之中,有什么比时间更常见,更熟悉呢?我们谈到时间,当然了解,听别人谈
到时间,我们也领会。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
便茫然不解了。(奥古斯丁《忏悔录》)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时间是天球本身,柏拉图认为时间是天球的运动,亚里士多德说“时
间是运动的数”、“是运动和运动持续量”的尺度。将时间与运动联系起来,越来越接近时间的
本质,但运动本身并不是时间。究竟什么是时间?时间是人的观念还是一种客观实在?时间从
何时开始,又将到何时结束?持不同哲学观的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各不相同。吴国盛
(2006)在《时间的观念》一书中指出,历代西方哲学家对时间的态度有二,一是认为时间的
流逝有着绝对的意义,是某种终极的形而上学,二是认为时间并不是什么最终的事实,甚至都
不是真实,而是假象,它是附属于世界万物之中的某种关系,或是描述运动的一个参量。
时间的特殊性决定了无法将时间剥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所以西方哲学界对时
间问题争论千年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回答。所以吴国盛(2006)感慨:“对时间的探索岂有尽
乎?大概只有取消时间,我们才能走到时间的尽头。”
诸多关于时间本质的思索并没有完美地解释什么是时间,但是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没有纠
结于这些深奥飘渺的哲学问题,而是从实践出发,感知并运用着时间。
二.人类的“时位”和“时量”观念
我们认为,人类从两个维度来感知时间,一是“时位”维度,一是“时量”维度。
1.时位观念
空间和时间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属性。由于空间直观可感,因此先民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过
程中建立起空间概念并使之进入语言世界,从而形成一整套复杂又有序的空间表达系统。而时
间概念则极为抽象,只能通过事物的空间位移和形变等方式来间接感知,于是空间概念成为先
民认知时间的凭借,因此“空间→时间”隐喻成为各种语言中时间表达的共性,汉语也不例外。
甲骨文“旦”字的字形将空间和时间的联系体现得淋漓尽致,“宇宙”这个词更是直接将时间和空
间糅合在一起。
“时位”即时间位置,先民在观念将时间空间化为不断流逝的河流或者一根不断流逝的时间
轴,确定人的活动处于时间轴上什么位置非常重要,因为一切生命的存在和延续都需要与时间
协调,人类也不例外。先民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过程中产生了“时机”意识,即什么时候做什么
事比较合适。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一切都是自然规律的安排,“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桀亡”,所以不要做违背时宜的事情。
(6)子曰: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
见几(机)而作,不俟终日。(《易·系辞下》)
龙源期刊网
(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
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
(8)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史记·淮阴侯列
传》)
“君子见机而作”指君子为人处世要懂得把握“时机”;“不违农时”指农业生产活动要符合“时
机”;“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指成就一番事业要懂得把握稍纵即逝的“时
机”。人们观念中的“时机”意识其实就是对人们各种行为活动的时间定位。“时机”后来演化出
了“时间”的意义,中国是农业社会,按时间安排农事非常重要,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人们积
累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都与气候条件相关。春秋时期的历法《夏
小正》就是人们与自然时间相协调的产物,以下的文字就摘选于这部古老的历书:
(9)正月:启蛰。雁北乡。雉震呴。鱼陟负冰。农纬厥耒。初岁祭耒始用。囿有见韭。
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田鼠出。农率均田。獭献鱼。鹰则为鸠。农及雪泽。初服于公田。采
芸。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县在下。柳稊。梅、杏、杝桃则华。缇缟。鸡桴粥。(《夏小
正》)
《夏小正》全文有四百余字,涵盖十二个月(也有说十个月)的情况,古人通过各种物
候、星象、气象的变化状况来确定时间位置,从而安排农业生产。
后来到了汉代,历法进一步完善,形成“农历”,又称“夏历”,俗称“阴历”,是中国传统历
法之一。农历用天干地支搭配来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并在一年中设置二十四节气来指导人
们生产生活。据统计,从黄帝纪年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一百零二部历
法,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
古代西方人同样也在努力确定着时间位置。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一年一度的水位上升与农
业生产的关系制定了三个季节:泛滥、生长和收获,后来又根据天狼星与日共升的循环现象确
定一年的开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古埃及的“阳历”。凯撒大帝(JuliusCaesar)征服埃及后,
埃及的历法传入欧洲,并设置闰年,修改后的历法以凯撒大帝的名字命名,称为“儒略
(Julius)历”。但是儒略历还不十分精确,因为该历法以365.25天为一年,比实际回归年要长
0.0078天,所以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里十三世对其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历法称为格
力高里历,也就是一只沿用至今的“公历”。东西方历法的发展表明确定时间位置对人类的生活
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时位”是人类感知时间的一个重要维度。
2.时量观念
人类对时间的体验不仅仅体现于时间有早晚、先后,还体现于时间有长短久暂,于是形成
了“时量”观念。《墨经》曾说:“时,或有久,或无久。”久,就是较长的一段时间,时量较
大,“无久”可理解为稍纵即逝的一瞬间,时量极小。印度佛教典籍中也有“刹那、腊缚、弹
龙源期刊网
指、食顷、劫”等大小不一的时量观念。伴随着时量观念产生的是各种计量时间的单位。在古
代,太阳是测度时量的首选参照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的东升西落指示“一天”的时
间;月亮阴晴圆缺的周期提供了一个更长的计时单位,即“月”;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循环所导
致的物候变化为人类“年”的观念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古埃及人对于“年”的感知更为直接,即尼
罗河的周年泛滥,尼罗河泛滥的同时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人们耕种、收获,然后又迎接新的一
轮河水泛滥。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需要更小的时间单位来等分一天的时间,
从而更加精确的安排生活,于是发明了日晷、沙漏、香钟、灯钟以及近代的机械钟表等计时工
具,随之出现了时辰、时、刻、分、秒等时间单位。到了现代,人们把“秒”定义为铯133原子
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现代科技活
动中有时需要用到毫秒、微秒、纳秒等更小的时间单位。这些各个层级的时间单位其实就是人
们对时量进行测度的结果。
三.“时位”和“时量”的汉语表达
1.词汇层级
就“词”这一层级来说,《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订版)》收录时间词有352个。例如:
白露、白天、半夜、傍晚、傍午、北宋、北魏、北周、辰时、重九、重五、重午、重阳、
丑时、初春、初冬、初伏、初秋、此后、此刻、此前、次日、前年、东晋、东魏、东周、冬
季、冬节、冬天、冬月、冬至、端节、端午、伏天、拂晓、复活节、刚才、刚刚……
以上这些时间词都可以在时间轴上定位,因此侧重表达时间位置。从结构来看,合成时间
词的组构方式与人类观念中的时间测度是一致的。姚双云(2010)曾探讨过时间词构成的两个
核心要素“时基”和“时示”,时基指时间基准,比如时间词中的“年、月、日、天”等语素,时示
即时间指示,指明时间词之间的区别。比如“昨天、今天、明天”中的语素“天”是时基,标明计
时的基准,语素“昨、今、明”是时示,标明这几个词指称时间的区别。时基和时示其实就是时
间测度的两个参数,时基是常量,时示是变量。
“时量”在“词”的层级也有表现,例如:
瞬间、俄顷、一会儿、须臾、片刻、劫、弹指……
以上这些时间词都能在时间轴上截取或长或短的一段,能够回答“多长时间”之类的问题,
因此表达时间数量。
2.短语层级
龙源期刊网
“短语”层级来说,“时位”通过“时位短语”来表达,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
几类:
A.时间介词+时间词:在春天、在1991年、到明天……
B.(时间介词)+时间词/事件名词/谓词性结构+方位词:在中秋节前、在抗日战争后、当
他上大学前……
C.(时间介词)+时间词/事件名词/谓词性结构+“时”类名词:在早晨的时候、在辛亥革命
的时候、当我吃饭时……
D.(时间介词)+时间词/事件名词/谓词性结构+“来”类动词: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上大
学开始、明清以降、打从记事起……
“时量”通过“时量短语”来表达,一般由“数+时间单位”以及一些附加成分构成,如:
五年、三天、两个小时、六分钟、半晌、一个世纪……
这些时量短语表现在时轴上是或长或短的一段,与时位不同的是,时量短语在时轴上是游
移的,位置不固定。比如“三个小时”即可以表示上午三个小时,又可以表示下午三个小时,还
可以表示晚上三个小时。
3.小句层级
从“小句”层级来看,“时位”通过“时位小句”来表达,由于该类小句往往与另一个小句连用
构成时间复句,所以一般放在复句系统中进行研究。匡鹏飞(2010)将这类时间小句分为两
类,一类是纯粹意义上的时间表达,即围绕时间词或时间短语组构而成的小句,一类是以事件
作为参照的时间表达,即围绕完整事件组构而成的小句,例如:
(10)今天是星期天,S。|那是一九四七年夏,S。|也正是这段时候,S。
(11)当我看到他的时候,S。|当天气逐渐转凉,S。|他做作业时,S。
例(10)中的时间小句属于时间背景小句,例(11)中的时间小句属于事件背景小句,它
们都能为后续小句提供一个时间位置。
“时量”通过“时量小句”来表达。对于时量范畴,王世凯(2010)有过较为深入研究,他将
时量范畴划分为计算量范畴和换算量范畴,计算量表达的是事件持续的时间量,换算量表达的
是时间的换算关系。对应于这两个范畴分别有一些语言表达形式,例如:
(12)小王去了上海三天了。|这场电影持续了两个小时。|会议开了一上午。
龙源期刊网
(13)今年的暑假有六十天。|一分钟等于六十秒。|本学期假期总计二十天。
例(12)中的小句为计算量小句,例(13)中的小句为换算量小句。
4.“时位”和“时量”的扭结
“时位”和“时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概念,对现实生活中时间表达的性质认定,主要在
于观测点的选择。比如“春天”一词,它既表明一年的第一个季节(时位),同时它内部也包含
着具体的时间长度(时量),当然这个时间长度随地理位置的变化会有不同的表现。请看两个
例子:
(14)春天,农民伯伯开始在田里播种。
(15)这场争论持续了整整一个春天。
例(14)中的“春天”刻画了“农民伯伯播种”的时间位置,所以表达的是“时位”概念,例
(15)中“春天”成了衡量时间长度的标尺,“整整一个春天”说明时间之长,此时,语用者的观
测点深入到“春天”内部,关注的是“春天”的“时量”,而“这场争论”发生的时间位置信息是不被
凸显的。
语言中有一类时间词语只有“时量”信息,例如:
瞬间、须臾、刹那、劫、一小时、两天、三年……
其中“瞬间、须臾、刹那、劫”表达的时量是模糊的,“瞬间、须臾、刹那”的时量极小,
“劫”的时量极大;“一小时、两天、三年”表达的时量是清晰的。这些词语在时间轴上位置游移
不定,比如“一小时”既可以指一点到两点之间的长度,也可以指两点到三点之间的长度,其位
置是不固定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语用需要赋予其位置信息,如:
(16)一点到两点这一小时你去做饭,两点到三点这一小时你去睡觉。
上例中两个“一小时”的位置被语境固定下来,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位置信息不是“一小时”
本身固有的,而是其他语言手段给予的。
值得注意的是,语言中有一类时间词语只有“时位”信息,比如:
午时三刻、三点一刻、五点十五分二十秒……
以上这些时间词语表达的是时间的“序位”,它们产生的时候就只能被用来表达时间的刻
度,描绘精确的时间位置,不包含“时量”信息。比如古代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在午时三刻
钟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对于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
龙源期刊网
示严惩,如果提早或推迟这个时间,则刽子手会被犯人鬼魂纠缠,因此“午时三刻”的位置信息
必须十分清晰。
总而言之,人们虽然不清楚时间的本质,但并不妨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和表达,“时量”和
“时位”作为人类感知和表达时间的两个“维度”在语言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匡鹏飞.《后时性时间背景复句》.《汉语学报》第2期,2010.
[2]李向农.《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邢福义.《时间方所》,《语法问题追踪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王世凯.《现代汉语时量范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本文为2015年度湖北省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汉语‘时候’类时位短语多角度研究”
(2015064)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王耿,青年学者,文学博士,现执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龙源期刊网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10:57: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8986431340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时间的观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时间的观念.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